關於勤儉節約作文600字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勤儉節約作文600字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1
從小父母都教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周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鬥,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鹹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為國人所提倡。傳統文化推崇勤儉,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源的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人們的勤儉。勤儉,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提高,浪費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一些飯店、家庭、學校等浪費現象隨處可見。而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種資源日益枯竭,節能減排迫在眉睫。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大家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2
從小我們就學過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就告訴我們:要勤儉,要節約。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我們深知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我國物質資源相對不多的前提下,發揚節儉精神顯得更是尤為重要。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的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於是許多人在現有基礎之上似乎已經滿足,甘心在原地作踏步運動,他們認為中國地大物博,面對著“博大”的資源可以大肆地浪費。
然而,人人都說“貧不學儉,富不學奢”。當人們貧窮的時候,不用學儉省,自己就會儉省。但有“富不學奢”的嗎?我倒是覺得並不多。俗語應是“富不學儉”吧!一般人都似乎是窮時節儉,富時奢侈。但也有人窮也儉,富也儉。據我所知,李光劍就是其中一個。只求吃得飽,穿得暖。他一生儉省的那些錢,救濟了多少苦難人民!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就是有著這樣的意念,才有這樣的成就。直到他去世前,還讓子孫繼續為貧困人民捐獻。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呀!
一個國家不知道節儉,是繁榮不起來的;一個不知道節儉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儉,德之共也;侈,惡大之也。”的確,節儉就是一種品德,而奢侈便是一種罪惡。讓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了,夏桀、商紂、周幽王等這些暴君,他們的奢侈腐化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行動吧,那些曾經浪費的人們!貧窮方悔節儉遲。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積小利,成鉅富。一角錢,積少成多,你年老時,那將成一座大山;一角錢,慢慢流失,長年累月後,你會發現,那以成了一條小溪了。
同學們都是有理想的人,因此,我們要學會從小磨練自己的意志,學會勤儉節約,學會在艱難困苦中提升生活的能力。勤儉節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我們青少年更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才。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3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也是我們家的家風。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普通的家庭裡,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要養成“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好家風。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我的嘴總像破了洞似的,邊吃邊漏。桌上、地上到處都是我掉的白花花的米粒。媽媽看到後,撫摸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憫農》這首詩你還記得不?”我羞愧的看著媽媽點了點頭,心裡懊悔極了。媽媽頓了頓,接著說:“詩的意思是說:每顆每粒的大米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我們不能隨意浪費糧食,要珍惜勞動成果。雖然我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勤儉節約的傳統可不能丟。”頓時,我的臉變得通紅,覺得十分慚愧,媽媽的話令我感觸很深。後來在媽媽言傳身教和時時的鞭策下,我逐漸養成了一種勤儉節約的習慣。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了。吃飯時,我會根據自己的飯量,吃多少盛多少,即使不小心掉米粒了,也會習慣地撿起來;學習時,一塊橡皮,一支筆,一個作業本,哪怕只用到只剩下一點點了,我也要堅持用完了才換新的;睡覺時,我絕不再浪費多一度電,不需要用燈的時候我絕不會讓燈一直亮著記得有一次,表妹來我們家做客,她洗完手忘了關水籠頭,水龍頭的水不絕地流著。我看到後,連忙跑過去關好,並告誡她說:“表妹,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洗完手後,一定要把水籠頭關上,擰好。”還有一次,學校放學後,生活委員忘了把教室的燈和風扇關了,我發現後趕緊跑回去把它關好,因為我知道節約用電,人人有責!
勤儉節約這就是我家的好家風,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的優良傳統。我會一直傳承下去,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只有自己做好勤儉節約,身邊的人也會受影響,變得勤儉節約起來,一個傳一個,一個影響著一個。我們社會就會慢慢地會形成一種勤儉節約的風氣,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才會發揚光大,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富強!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4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來維護,而每個家庭也有自己的規矩來打理。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樂於助人、善良、愛護環境……
那天傍晚,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前吃晚飯,當我把碗中的飯吃了一半時,覺得吃飽了,就準備起身把碗裡的飯給倒掉,可當我剛起身的時候爸爸就說:“你給我站住,把碗裡的飯吃完再走。”我剛要問為什麼,媽媽覺得情況不對就拉著我的手說:別說了,趕緊把飯吃了吧。我只好把剛到嘴邊裡的話吞到肚子裡,悶悶不樂地把飯吃完。吃完晚飯後,媽媽對我說:“你爸爸平日裡最注重的.就是勤儉節約,你這樣浪費糧食他肯定要不高興的呀,所以你以後吃飯,能吃多少打多少,碗裡的飯不能剩下了。”我恍然大悟,心想:“這米飯是農民伯伯付出幸勤的汗水種的,我不應該浪費,不讓農民伯伯的汗水白流。”
暑假裡的一天,我和媽媽回老家收拾衣服。我們來到姐姐的房間,媽媽邊開啟箱子邊說:“姐姐的衣服以後就給你穿吧。”我很不明白的問:“姐姐的衣服為什麼要給我穿?我要穿衣服不可以去買嗎?”媽媽耐心的說:“你現在長高了,姐姐的衣服你能穿下。再說了,小孩子長得快,新買的衣服過幾個月有穿不下了,而且姐姐的衣服又不是很舊,有些還是新的呢!就不要去花這些不必要的錢了。”我想了想,覺得媽媽說的挺有道理的,說:“我明白了,那我們趕緊收拾衣服吧!”媽媽欣慰的笑了。
唐朝的皇帝曾經說過李世明曾經說過:“每一食,便是稼穡之艱辛;每一衣,則思紡織辛苦。”所以,當你想浪費糧食的時候,想想在田裡幹活的農民伯伯,當你在丟棄廢衣時,想想做衣服時的辛苦。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5
節約,是對幸福的盤算,也是一分社會義務的擔當。
曾經,有麼幾個聲音出現在我的耳畔:“人類,快救救我吧。我在哭泣,因為此時我正和死神作捶死掙扎,或許有那麼一天,我無法給你們光明瞭,那時,黑暗將主宰世界了。對,這是燈的呼喚。
想起以前,每每寫完功課,我總會不屑地伸個懶腰,然後美美的往床上一躺。進入了夢鄉。從來都不會隨手關燈,更不會刻意去留心這些小小的細節,只覺得它們的微不足道。到現在,我終於領悟到了,節約用電是多麼的重要啊!
“媽,燈怎麼還亮著呢。”這是我對媽常說的一句話,她聽了總笑著說:“媽忘關了,現在就關。”從此,我竟成了家了的小護衛,專門負責提醒家人。
曾幾回聽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不禁感覺糧食多麼珍貴啊!再說我們學校的飯堂,有些同學吃不完的飯菜隨地亂扔,弄得整個飯堂都是剩菜剩飯,同學們,我們如果不吃或吃不完的飯,可以放在裝剩飯的桶裡啊!我們吃飯時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卻看不到農民在烈日的銅色的臉膛兒,每一粒大米,都凝聚著人們辛勤勞動的汗水。
再說節約用水,同學們啊,當你作為旁人看見水龍頭正“嘩嘩”地流淌著淚水,你有沒有主動地去隨手關掉它。節約用水就應該做到一水多用,像我們在家裡淘過米的水、洗衣服、洗菜的水我們還可以把它再度利用,如:澆在菜園中等。據說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三天不喝水啊!由此可見,水對維持我們生命多麼重要啊。據統計,只要人人能節約一滴水,就能解決上一個城市一年的生活用水。
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度電、珍惜每一粒糧食、愛惜每一滴水啊,它們當思來之不易。
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節約更是一種時尚。大家跟我一起節約吧,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6
“勤儉自古為美譽,節儉至今是佳稱。”這一流傳至今的古聯說的便是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浪費自古為人所不齒。但是,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正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能夠做到又有多少人呢?又有多少人能在消費時會想到“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的情景呢?當某些同學大手大腳地隨便花錢時,他們又是否想過,他們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不能忘卻勤儉節約的美德。“歷攬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一個個因浪費而亡國的教訓近在眼前,難道我們想重蹈覆轍嗎?勤儉不僅是持家之道,更是立國之本。
我國是一個大國,擁有十三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元錢,那麼中國一天就會浪費十三億冤啊!這個數子多麼令人震驚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錢我們也不應該浪費。“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點浪費,就像“蟻穴”一樣將侵蝕著立國的根基。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訓尚在心中迴響。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的精神參透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伴隨我們的一生!記住:節約校園,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作文600字 篇7
上學期,我因為老師說現在我們要勤儉節約,學習過一種低碳的生活,所以我回家向父母提出了這件事,父母大力支援,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節約事項裡的第一件事是:省水。我規定,每人洗澡只能用一桶水,洗菜的水用來沖廁所,洗臉的水用來拖地。過了幾天,我家就節省了很多水。父母都誇我幹得好。我也要告訴大家,我們的地球的淡水資源並不是永遠也用不完,我希望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
第一件事完成的很成功,接下來,第二件事開始了:省電。我們家一直以來沒有節約用電的意識,所以電費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省電是勢在必行的。我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來怎樣節約用電的方法。我對父母說:“今天,我們家每人只能看半小時電視或半小時的電腦。白天上衛生間不許開燈,晚上八點馬上熄燈睡覺。”一開始,父母很不習慣,還一直抱怨我,後來慢慢的就習慣了,還省下了一大筆電費。總有一天,我們會實現少用電或不用電的理想,希望這一天不會來的太晚。
第三件事:節約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品格,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讓父母節約糧食。於是我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剩飯不許倒,當天的菜不過夜,儘量吃完。每人吃飯要吃飽,要盛多少自己定,一定不能浪費掉。父母看了哈哈大笑,不過也算有用,父母果然沒再浪費過了,
最後一件節約的事:節約紙張。我對父母說:“以後餐巾紙,衛生紙要限量使用,畫畫必須畫滿一整張紙,不許把用過的紙扔掉。這樣很不環保,我們應該把廢紙賣掉,廢物利用。”一開始父母挺不願意,後來慢慢竟成了習慣。
我家實施過低碳生活的效果初見端倪。最後,我要告訴大家,不要認為地球上的東西是用不完的,我們要善待地球,傷害地球等於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