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5篇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愛國學作文4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篇1

  近期,同學們都在為國學知識競賽做準備,這次比賽內容涉及《論語》、《詩經》、《大學》、《中庸》,其範圍之廣讓我們措手不及。我也不例外。特別是《論語》裡面的“之”“乎”“者”“也”“矣”等詞讓我頭都大了,還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子,因為註釋不全面,既饒口,字又難寫,我花了好長時間才理解。由於我對文言文接觸很少,學習過程中多次碰壁。灰心、喪氣開始瀰漫在我心頭……可是,我真的會放棄嗎?對於這種拗口的文言文,雖然不像白話文那樣淺顯易懂,但只要細細品味、琢磨,定能從短短几個字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的是學習的方法:只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一無所得;只一味地進行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缺乏信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見解,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讓自己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告誡我們的是做人的道理,要選擇別人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要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善於取長補短才能有所成就。在學習之餘,品味國學的魅力,感受孔老夫子帶給我們的思想啟迪和心靈震撼,提高我們的國學素養,真是讓人受益匪淺。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篇2

  國學——乃中國的瑰寶。讓每一名炎黃子孫從小就汲取華夏五千年的精髓,瞭解歷史,可讓我們學會遵守禮儀,知榮明恥,刻苦學習,從而涵養高尚的人格,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不能總是給父母提無理要求。我們要像國學書中所提到的:孫敬,蘇秦,車胤,孫康等那樣。孫敬勤奮,刻苦好學,他讀書到深夜也不肯休息,十分困,就在房樑上吊一根繩子,把頭髮系在繩子上學習;蘇秦年輕時學問不好,他常被別人欺凌,他想憑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讀書到深夜,常常犯困,他便準備了一把錐子,困了就刺一下,終於,蘇秦學有所成,聯合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反抗秦國,佩六國相印;車胤和孫康家境十分窮困,車胤抓螢火蟲來借光讀書,孫康借大雪的光亮來學習,最後都學有所成。看看這些古人,他們求知若渴,在那樣貧困,惡劣的情況下,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發奮學習,他們的學習精神多麼可貴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強”,由此可見,國家的富強直接關係到了少年的強與弱,只有少年強盛了,國家才能興旺,繁榮。

  透過學國學,我明白了學習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至關重要。啊!國學,一個瑰寶。是你讓我明白了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哲理,是你讓我明白了有知識才可以獲得尊重,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篇3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朋友。它如同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它如同良藥,驅散我心中的煩惱;它如同磚瓦,構築我人生的大格局。你猜猜它是誰?它就是我最好的夥伴——國學經典。

  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和我的“朋友”一起相約半小時。透過一次次的誦讀經典,我知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於《易經》乾、坤二卦。 我還知道了許多珍稀時間的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還學到了人生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名句,含有深遠的哲學道理,寫這句話的人肯定非常的智慧。還有一句“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是古代智慧餓聖賢人——老子所留下的名句,至今千古傳誦。還有關於教育的名言: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我最喜歡讀書的名句,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爾基也說過:“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鬆而舒適的詩,好像新生活的鐘聲在我的耳際鳴響。

  啊,我愛國學經典書,更愛讀國學經典書!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篇4

  原先在我的眼裡,國學就是一本無聊的書,但是自從我進了國學誦讀班,國學就不再是一本無聊的書,而是有趣的、充滿睿智的知識海洋。那天,朋友邀我一起去上國學課,我極不情願地答應了。走到教室門口,看到教室裡坐得滿滿的學生,我遲疑了,媽媽見狀,沒容我都想一把把我推了進去。我只好坐下來,聽老師講課。

  這是一位已經退休的女老師,瘦瘦的身材,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和藹可親,咱們都尊敬地叫她段老。段老知識淵博,課講得非常生動活潑,聽著聽著,我就像著了魔似的,全神貫注的聽了起來。《論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不再無聊、不再枯燥了。老師有時候講得幽默,逗得咱們哈哈大笑;有時候講得繪聲繪色,咱們聽得津津有味;還有的時候講得一本正經,咱們聽得專心致志。唐詩,宋詞裡描寫的景象就像一幅幅圖畫一樣展開在咱們面前;聲律啟蒙,使咱們朗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韻味十足。

  我逐漸喜歡上了國學;而國學也教給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規矩。如“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即淨手”,這些道理和規矩在老師長期的講授和咱們不斷的誦讀中耳濡目染,已成為我自覺的行為習慣。我喜歡國學,我要堅持學下去,永遠在國學的海洋裡遨遊。

我愛國學作文400字 篇5

  相傳,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派倉頡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及屯裡食物的數量。倉頡聰明,做事也盡心盡力。可他慢慢發現,隨著牲口數量和食物儲藏量的變化,光憑腦子是記不住的。怎麼辦呢?

  愛動腦筋的倉頡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顏色的繩子表示不同的物品,用繩子打的結數來記數目。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符號來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的漸進,事情的繁雜,名物的繁多,用結繩和刻木記事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需求。黃帝時期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瞭舟、車、鏡子和鍋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能代表事物的符號來。

  有一天,倉頡見天上飛來一隻鳳凰,它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倉頡撿起來一看,發現上面有個蹄印,可是他不懂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向獵人詢問。獵人看後,說:“這是媲貅的蹄印,它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同。別的獸類的蹄印我一看也認得的。”倉頡很受啟發,他想:既然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果我能抓住事物的特徵,再畫出影象,讓大家都能認得出來,這不就是黃帝要我造的嗎?

  倉頡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定下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稱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