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四篇

國學作文600字

實用的國學作文600字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6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學作文600字 篇1

  國學,這是一條經典文化的長河。從這裡,你將進入文學、歷史、哲學,進入祖國傳統文化聖殿;你將從中細細品味社會和人生,獲得成長的自信和快樂,獲得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國學中《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自從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裡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裡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在語文試卷中出現了一道國學題,這時候我就懵了,要是平時好好的把國學當回事,考卷上的題目也難不倒我,自從這件事之後我一有空就去翻《論語》《弟子規》《中庸》等這些國學書!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600字 篇2

  第一個危機,來自於合格的老師百不得一。判斷一個塾師是否具有基本的國學素養,只要看兩點:一,他會不會寫合格的詩詞,二,他會不會寫合格的文言文。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裡記載的一則故事:某地有塾師水平很差,不識“鬱郁乎文哉”,念成“都都平丈我”,後來有新塾師念“鬱郁乎文哉”,學生駭怪而散。十年來,徐晉如接觸書院、私塾機構數以百計,除了北大中文系教授龔鵬程先生的龔鵬程國學院、北大中文系博士檀作文先生的雒頌堂私塾、杭州民間學者季惟齋先生所辦的私塾是國學正脈,這種情形實在太可怕了。

  第二個危機,來自於功利思想。國學在傳統上是精英之學。夏商周三代,教育就已經非常發達。研習國學,絕不能抱功利思想。一旦想著學國學怎麼“有用”,其用心就卑下了。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的教育是所謂六藝之教,一面要誦習國學經典,這要有專門的碩學之儒講授,一面又透過詩、禮、樂的薰陶,養成學生完善的人格。所以真正的國學教育,就該像龔鵬程教授、檀作文博士、季惟齋先生那樣,由詩入手,涵養性情。然而很多家長,只把國學當作讓孩子守規矩的訓誡,於是《弟子規》這樣的糟粕,堂而皇之成了“國學經典”,實在是令通人齒冷。

  第三個危機,來自教育者的鄉愿卑賤。國學教育,從來靠的都是教化。教化在從前都是有嚴格的標準的。但現在很多機構把國學當成商品賣,這個過程中,標準便在一點點地降低。大眾讀不了正體字,於是就用簡體字教材,大眾不能接受正音誦讀,於是就改成普通話朗讀,大眾想聽他們聽得懂的`,於是精深的義理、高貴的精神,被要求往通俗甚至庸俗的方向講,最好能喜聞樂見!但是,作為一個師者,因為我永遠不會降低標準,在他們看來,我所講的東西,也許是個好東西,但賣不上價,等於什麼用也沒有。

國學作文600字 篇3

  伴隨著時光老人的腳步,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過去了,我們跨進新的一年——猴年,又迎來了新學期。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學校用金鑰匙為我們開啟了新知識的大門。

  新學期、新起點、新氣象,我們的國學誦讀課也換上了新裝,為了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們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國學,我們的國學誦讀課安排在了大課間活動中,大課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國學誦讀課的內容也由原來的《三字經》、《弟子規》換為了《新三字經》。

  為什麼要傳承國學文化呢?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現在我們手中捧得這本《新三字經》,是一部人人能看的懂的三字經、是一部符合時代精神的三字經、是一部尊重中國傳統道德的三字經。聽!國學老師張老師、邵老師帶領同學們的誦讀: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

  我們在朗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

國學作文600字 篇4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要想有自己的特點,都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中國的國學就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國學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曆史智慧的精華,他們構造了精神生活的環境,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這是曾子說過的一句話。意思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出謀劃策,而不忠誠嗎?和朋友交往不夠誠信嗎?老師傳授的知識複習了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次反省自己這樣我們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屈不撓的人格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必須要虛心和要有求知精神,還告訴我們需要持之以恆來鞏固知識。這些經典的句子告訴了我的許多的道理。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學生。他的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格言收錄下來,編成了論語,流傳後世。孔子的思想也從此傳承下來,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對後人起著指導和警示的作用。他始終都在傳遞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樸素的中庸的生活態度。孔子也就是用這樣的生活態度。在生活中用點點滴滴來影響他的他的第子。論語的好處還有很多,他不但教你如何為人處事,還教你怎樣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孔子的精神,以治平為本,以仁為核心,他的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是價值觀練是非的標準,是倫理道德的規範所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經典源遠流長,經典伴我成長。我們要學習經典,他不但給我們生活學習帶來幫助,還讓我們知道做人道理。你也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一直伴隨我們健康的成長。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