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品】國學作文錦集九篇

國學作文

【精品】國學作文錦集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作文 篇1

  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母親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稍懂事時,母親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國學經典。

  上了小學後,我每次做作業都很不認真,甚至是邊做邊玩。母親很生氣,在暑假時和我溫習了之前學過的《論語》,論語中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每當我做作業時,思想準備又“開小差”時,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果然,在新的學期,我的成績越變越好,母親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裡很高興。

  9歲半時,我開始有些叛逆,愛對父母亂髮脾氣,於是,爸爸買了一本《弟子規》給我讀。當我讀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這幾句時,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對之前的所作所為後悔。

  去年的母親節,因為我讀了《遊子吟》,所以我過得很有意義。那是因為母親還沒下班,我就偷偷地把飯煮好,又煮了幾個菜,等母親下班回家,我一聽到母親用鑰匙開門的“咔咔”聲,就把飯菜用罩子罩起來。看見母親疲憊的臉,我的心酸酸的,淚珠差一點就掉了下來。母親看到了我煮的菜,很感動,緊緊地抱著我,像怕我跑掉似的。吃飽飯後,我拿出我的“秘密武器”捶背玩偶!我用它那圓圓的“錘子頭”幫母親捶背。我看母親落出心滿意足的微笑,心裡太高興了!

  後來,我在學校又參加了“中華頌”之類的朗讀比賽,都是因為平時多看了國學之類的書,我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獲得好成績。

  國學經典誦讀,您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裡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我愛您!

國學作文 篇2

  在我的小學生涯中,有一位有趣的國學老師,她的生活習慣,教育方法,都與其他老師大有不同。

  國學是我的選修課,每星期,我都會與丁老師見面,她教我們中國古典文學,像《大學》啊,《中庸》啊,《論語》啊......但是,第一節課,我就感受到了她的與眾不同。

  還記得第一節課,原定上課地點是多媒體教室,但是,我到了那兒,卻不見一個人影。正當我納悶時突然聽見一陳清新典雅的古典音樂,循聲而去,丁老師竟然在教學樓的露臺上。於是,我就與同學們靠著一大片綠色植物坐下了。不久,老師發話了:“同學們,今天,大家的課在露臺進行,今天天氣晴好,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天地人’合一。”“天地人合一”?嘿,有意思。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丁老師又發話了:“上課之前,先五分鐘雅樂靜心。微微閉上你的雙眼,挺胸抬頭,雙腳落地,彷彿正在感受天地之間的正氣。”古典音樂又響起了,還真是一節頗有禪意的課,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下來,似乎領會到了什麼?不久,我便感到無比輕鬆,周圍的一切放佛都煥然一新了,樹木更加翠綠;天空更加湛藍,連鳥鳴也更加清脆。

  “微微睜開你的雙眼”,老師開始向我們解釋“天地人”合一的意思,“天地,是我們的根本,是道德和原則的本原,而合一活在天地之間,地踏著地,頭向著天......”我們不覺聽得出神。

  丁老師又開始教我們朗讀:“讀經典時,一定要字正腔圓,字音準確,要用丹田之氣去朗讀,就會聲音圓潤,底氣十足,讀很久都不會腦累。”丁老師上課時全程站著,一刻不停地帶讀,課上一半時,她翻開一本書,裡面夾著一片落葉,丁老師說:“今天中午,我去了江寺公園,拾起一片落葉,我聯想到了許多,於是,我用姓和字為筆名,做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我已淡忘了,當時聽來只覺得很新鮮脫俗......

  這就是我們的國學老師,她那典雅的談吐,不同尋常的生活方式,以及獨特的上課方式,在旁人看來非常有趣,但這一切卻讓我受益匪淺......在我們看來,老師的朗讀,教給我們的坐姿以及那一片落葉,都是有趣的,這讓我們的耳目一新,並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美好的思想。

國學作文 篇3

  在人生的這個階段,讀過的書是可以跟 人一輩子的。笛卡兒說:“讀傑出書籍,有如和過去最傑出的人促膝交談。”閱讀經典名言《論語》瞭解古人的教育方法,傾聽老子與孔子對人生的理論,感悟成長。認真閱讀經典有時對一個情節乃至細節,可以樂至沉醉,又轉生悲涼;有時一個故事及結局,可以憂鬱入深,又反為曠達。每一次與經典相遇共實都是與人性照面,與自己交談成為日後一再提及的永恆記憶。

  人生就像一盤棋而學下棋的人,不是在學規格而是在學佈局,不一定真正有本事的人就能堅強的走向成功,而支配人行動的是一顆心,“神於天,聖與地”心是大於天與地之間距離,人心有大小之分它在不停成長。習道家經典把道作為一個自然的航標更加永恆,讓心靈澄澈看清人心,讓心靈飛揚,心中有一片天空才能建立一個天高地闊的空間。人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能決定寬度。人生的寬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目標就有多麼高遠。

  中國社會是一個理論社會,中國人的'人生是理論人生。心中要想回報社會的心就要先有一顆“孝心”只有先孝敬父母才會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回報社會,所謂百敬孝為先,古代都以孝為衡量一位君子道德高尚的根本。

  假如你問我我的生日是幾號,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可我卻不知道我父母的生日。哪怕每天都會見面,每天生活在一起父母每天你穿什麼樣的衣服?有什麼樣的特徵?他們每天上班在幹什麼?我一概不知甚至從來都沒有留心觀察過。當他們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後從來都沒有給他們捶過背遞上一杯溫熱的茶,送上一句溫馨的慰問的話語。當小時侯父母用那雙柔軟的雙手拉著我過馬路時,那雙手是那麼柔軟、溫暖。現在它變得粗糙了時,我都還沒有誠心去撫摸過它,是這雙手為拉著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是這雙手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湛藍的天空讓我們放飛了夢想。從現在開始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遞上一杯熱茶、送上一句慰問的溫馨話語,不要等失去這次機會後在去後悔。

  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遞。謹而信,範愛眾而親人。行有餘力則可學問。”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傳遞愛心做值得別人信賴的人,面對別人要付出對家人一樣的關愛,這樣再去學習更多知識,當你對著三句話真正覺悟時心靈就會有很大的提升。真正的看見自己的心在去涵養這顆心,在社會上以忠誠和寬容的心去體諒別人考慮別人的感受將心比心這才是正的覺悟。

國學作文 篇4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著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透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裡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說《詠柳》、《早春》等等品味國學經典作文作文。《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說《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作文 篇5

  今天真是個令人興奮的週末呀,我起了個大早,戴上我的小記者帽,掛好小記者證,前往小夫子國學館,學習《桃花源記》。在領略古文語言之美的同時,我感慨良多。

  桃花源是美的。這個隱匿在桃花林深處的村莊,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排列整齊,田地廣袤肥沃,池塘波光粼粼,村莊裡還種了許許多多的桑樹和竹子。道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叫聲此起彼伏。真是一派令人羨慕的美好祥和的景象呀!

  桃花源裡的人是快樂的。年輕人在田間辛勤的勞作著,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樂。對於遠道而來的漁人,他們也都熱情的招待著。俗世的戰亂,朝代的更替,他們一概不知。他們的生活平凡簡單,舒心愜意。這大概是夢裡才會有的閒適生活吧!

  早就聽媽媽說過這樣一個世外桃源了,今天我終於也能在老師的講解下穿越體驗了一把,真是太令人嚮往了!而我的今天仍是忙碌的,繁多的興趣班,成堆的作業,還要幫媽媽照顧那調皮搗蛋的弟弟……

  今晚我要早早入睡,我要去夢裡見一見那如詩如畫般的世外桃源,逗一逗那調皮可愛的小狗,我要和漁夫一起釣釣魚,和那些無憂無慮的孩子一起玩耍嬉戲……

國學作文 篇6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帶給我們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東西。國學就是其中的精華,它如一杯熱茶,等著我們去品味它,賞析它,只要嚐出它的韻味,它便可指引我們向前。

  小學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了老子的《道德經》中寫的一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到三年級的我並不是很理解,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因禍得福,才想到並理解了這句話。在之後的很多次考試失利後,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提醒我自己,這次考得不好並不是什麼糟糕事,它為我積累了經驗,這樣下次再做這種題時,我就不會再錯了。這句話同時也告訴我,國學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它能在生活中提醒我們,警示我們,並告訴我們許多道理。是啊,國學如同一位良師,時時刻刻幫助著我們,指引我們向前。

  國學不僅僅只是這些,它當然還是一座四季如春,百花齊放的大花園。這裡的花個個經典,個個美麗,其中我最喜愛的是來自於《三字經》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黃香才九歲,就能用身體去給父親暖被子,孔融才四歲,就學會了謙讓,把大梨讓其他人,自己吃小梨。可見,古人對孝和謙是有多麼的重視。當今的我們,也一定要學習黃香和孔融,學好他們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歷史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而國學,也正是將這些人的精神品質發揚廣大的寶貝。所以,國學同時也是一座蘊含豐富知識黃金、精神寶石的大寶座,它靜靜地坐立在那兒,等著我們去開啟。

  不過確實,國學是個難以開啟的寶庫,它上面的許多語言,都不易懂。不過只要反覆思考、琢磨,我相信開啟它並不難,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當然,在開啟的過程中,你會得到許多經驗和知識,這些知識不管是現在還是在將來,在你遇到的困難中,都是非常有用的。國學,真可謂是個埋藏著千萬黃金的大花園啊!它指引著我們向前。

  國學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不過說白了,萬事勤為先,想要讓它幫助我們,就得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說到做到,努力奮鬥,讓國學引領我們向前奔跑吧!

國學作文 篇7

  最近網路上舉行了國學知識大賽,一至三年級是《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我們四至六年級是《大學。中庸》、《論語》和《詩經》。

  正所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之後經常溫習,不是很令人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回來看你,不是很好嗎?一個人不知道而不惱怒、怨恨,不就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嗎?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學習好之後應該經常去複習、溫習它才會把它真正地記下來並且理解它,這樣,不但自己高興了,家長也會為我們高興。

  有些日子裡或節日時如果有一個朋友從遠處來拜訪你的話,那你的心中就一定會特別得高興。如果有一個人在不知道時不惱怒、不怨恨的話,那麼他也就擁有了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我們的小學生活之中,我們也可以做到學而時習之,我們只要多乘下課的那十分鐘裡面多複習複習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重點和上過的那一篇課文,那麼,我們的學習成績就會自然而然地上去了,我們當然也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了,我們只需要在遇到某些難題和困難時不要總是惱怒和怨恨這道題或這件事,只要有耐心,不管是什麼事情和題目,你就都可以一一解決,到那樣的時候你就真正達到了人不知而不慍了。

  我們小學生就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然後一點兒一點兒地做大來,這樣積累的話,你的一生將會很豐富、很充足,你就會比別人活得更有意義,你的人生價值也將會變得很高。從這次的比賽中,我知道了只有勤學才能成功,只有靠一點兒一點兒地積累才能成就大業,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應該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我們只有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將來才會成為像孔子那樣千古流傳而永遠不會被遺忘。

國學作文 篇8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書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有人說,書是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人說,書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但是在我看來,書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暢遊書海的世界是許許多多人的夢想,知識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就算是去世了,也無法瞭解所有的事情。學習的世界是永遠沒有境止的!每本書裡都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殘疾人的痛苦,她雖然身殘但志不殘,應該一事無成的她,但卻創造了奇蹟,成為了著名的女作家。為此我也感慨萬分。只要努力,世界上沒有做不成功的事情。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無限的!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敲響了“落後就要捱打”的警鐘。也讓我在那一瞬間明白,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量!我也相信我們中國會越來越富強,科技會更加發達!還有呢!《格林童話》這本書,充滿了童話音素。讓人覺得語言幽默,生動而又形象。讓人看了以後十分開心,忘記了一切煩惱。書是美好的!

  書不權讓我們瞭解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就讓我學習到做人應該不屈不撓這種精神,我相信如果我能有這種精神,也能夠做一個成功人士!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有了愛國精神,知道了要為祖國付出。還有《格林童話》這本書,讓我知道人要語言幽默一點!看來書中不僅有知識,也有十分深刻的道理。書中真是有寶。比金銀財產還要珍貴。書不權僅能幫助我們,也可以做為我們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一個神奇的數字“21”,如果你想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好習慣堅持21天,那麼這個好習慣會伴你終生。如果不相信的話,請你們也試一試呀!現在我也已經成為一個有名的小書人了!我從書中也感受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收穫!書是什麼?書是我的食物。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讀書的孩子最美,我們大家一起,做最美的孩子。做最愛讀書的孩子!成功就在不遠處!

國學作文 篇9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是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中孕育。

  我國最著名的國學經典是“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論語》主要講述記錄了孔子的言論和做人的準則與學識的方法;《孟子》主要講了孟子與其他思想家的爭辯和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大學》主要講了弘揚光明的品德;《中庸》主要講了怎樣修養人性;《詩經》中主要記載了各種詩詞曲樂;《尚書》是一本歷史典籍;《禮記》是一本門類雜多的典章制度書籍;《周易》主要講了古時的八卦之術;《春秋》主要記載了魯國的編年史。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不僅僅要學習現代的文學,更應該繼續領略和發揚古代的經典文學,使華夏的精髓得以儲存。國學經典用記敘語言的方式引導著華夏人民做人處事的方法與歷史的傳承,讓人們學會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不說將“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文學寶典一一記之,但你心中也必須存有一盞指引你嚮往社會與生活的“明燈”,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進的徒行者。所以無論你性質如何也應該擁有一盞“明燈”。

  而“明燈”出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探索國學經典的奧秘與神奇,併發揚它,使它得以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