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遊覽故宮作文錦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覽故宮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遊覽故宮作文 篇1
在我的記憶長河裡,翻騰著生活一個個小小的浪花。忽然一個浪花拍打在岸邊,原來是我那次遊清朝瀋陽故宮的旅行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們一家人去清朝瀋陽故宮遊覽。剛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蒼勁有力大字刻在一塊古樸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著“清故宮博物院”幾個字,下面還有英文翻 譯。再往上看,喲,這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呢!一棵翠綠欲滴的蒼松立在它的後面,更顯得這巨石無比壯觀。
我們再往裡走, 一個金碧輝煌的古代建築矗立在這裡。從外形看像一個飛簷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間還刻著別具一格的扶手,中間還精緻地刻上了花鳥魚蟲等圖案,顯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讚歎古人的工藝技術高超。從臺階走上去,兩個火紅的大柱子立在地上,兩條金色的龍盤旋在上面,威風凜凜,張著大嘴,彷彿要把樓宇吞掉似 的。紅色的木門上刻著金色的圖案。金色的琉璃瓦頂蓋顯得它更加氣派!
這時,我著見兩個“古人”站在不遠處,我心頭一驚緊忙跑過去看,哈哈……他們的牛仔褲暴露了身份,原來是參觀遊客一個扮皇上,一個扮隨從,還真挺像,遊人的笑聲在空曠的庭院裡迴盪。
隨後,我們走到皇上住的宮廷後面。這裡同樣也是富麗堂皇。青灰色的光潔的地磚,一片綠草如茵,許多生機勃勃的樹,許多奇形怪的大石頭......真是個美 麗的後花院。在這裡能隱約看到宮廷一角,金色的屋頂。閃爍著光芒的琉璃瓦,六隻從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綠的邊緣,一切都是那麼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最後,我們一家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清朝瀋陽故宮。曾經的燦爛,現在的輝煌,我永遠美好的記憶還是這次難忘的旅行!
遊覽故宮作文 篇2
這座宮殿,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明清先後24位皇帝在這裡統治了中國約5個世紀,是世界皇宮之牛耳。對,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我懷著仰慕激動的心情,和家人一起遊覽了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
過了午門,穿過故宮城門,就來到了太和殿。我順著兩旁的漢白玉臺階,一階一階的向上走去。看著階梯中間那精雕細刻的雲龍石雕,我情不自禁的驚歎那時的人們是怎麼製作出這巧奪天工的雲龍石雕的。
離開了太和殿,經過乾清宮時導遊耳機上傳出聲音:“乾清宮是清康熙前的皇帝在此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處理政務。”哦,怪不得在電視中經常看到很多乾清宮的特寫,原來它是一處這麼重要的地方呀。路過交泰殿時又聽到:“交泰殿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我不由得感慨:"原來古人連起個房子名都有這麼多的含義啊!”
最後我們來到了坤寧宮,看著那古色古香的大床,我不由想起:當時的人們為什麼要用長方形的枕頭呢?這使我非常不解。一扭頭,就看到了古代時用的夜壺,這時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古裝劇:慈禧太后在宮殿裡建造了現代的廁所,慈禧太后身邊的太監上前請湊使用廁所,太后允許。他進去了好大一會,一出來全部的人都笑了,滿臉黃色的東西。太監不解的說:“這廁所是怎麼用的啊?我拉完,就去拉上面的繩子,結果半天也不出水衝,後來我就爬到那看,結果水一下子衝我一臉,哎呀,噁心死了。”聽完太后就哈哈大笑起來。我想著想著便咯咯地笑出聲來。爸爸老媽問我笑什麼,我便把這個故事告訴了他們,他們聽完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我遊覽過蘇州園林和麗江古城的庭院,我欣賞過古村鎮四合院裡典雅古樸的擺設,卻從來沒有見過像故宮那樣陳設地精美別緻,美奐美輪,栩栩如生。我不由得對我國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手藝驚歎不已,在這裡,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此感到驕傲與自豪!
遊覽故宮作文 篇3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清朝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清朝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清朝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簷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臺,高臺上設有一個雕刻著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對映下,表面的鍍金層閃著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醞釀著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著大殿內環繞著龍椅並支撐著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著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著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說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臺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說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遊覽故宮作文 篇4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五一時,我遊覽了皇帝的家——故宮。來到故宮,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壯麗深深地吸引了。故宮建築屋頂鋪滿了五彩繽紛的琉璃瓦,上面塑造了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我們是從後門——神武門進入的,遊覽了御花園,那裡的松柏高聳、挺拔,鬱鬱蔥蔥。有很多的珍貴花草,蝴蝶、蜜蜂在花草中翩翩起舞。亭臺、樓閣坐落其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可以說是目前儲存最華麗的古亭。接著,我們參觀了鐘錶館,我被那裡陳列的各式各樣的鐘表驚呆了。
大的好像一塊巨石,小的則像一顆精巧的珍珠。每個鐘錶都製作的十分精美,圖案設計的引人注目,匠心獨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向日葵形狀的鐘表,它“長”在一個金黃色的小花盆裡,枝幹挺拔,兩片葉子青翠欲滴,簡直就是真的一樣。金黃色的花瓣裡有一個小巧玲瓏的鐘表,這是一個六角星形狀的鐘表,在這個六角星形狀的鐘表裡鑲嵌著許多綠白相間的寶石在閃閃發光,還有許多形狀各異的鐘表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在一邊參觀故宮的同時一邊聽著導遊的詳解,原來故宮的建築依據其佈局與功用分成了“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外朝”和“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的“外朝”和“內廷”的建築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位於整座皇宮的中軸線,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前朝”。同時是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處的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遊玩的場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處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北京故宮歷史,故宮的建造歷時14年,是明永樂年間在元大都宮的基礎上興建。明初主設計者蒯詳(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人稱"蒯"l魯班。故宮從永樂年間建成到1912年清帝溥儀遜位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兩朝最高的權力中心代表。故宮博物院裡還收藏了許多歷史文物、奇珍異寶等中華民主的文化遺產。
故宮文化具有的獨特性、豐富性、整體性以及象徵性等特點。同時她與今天的文化建設是相連的。對於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經典文化永遠是其生命的依託、精神的支撐和創興的源泉,都使其得以存續和賡延的筋絡與血脈。
參觀了故宮,我真是大開眼界,它那富麗堂皇的建築、珍貴的文物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精湛的工藝、超人的技術、專注的精神。我為我的祖先而感到自豪!故宮的巍峨雄偉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氣魄,有了這種歷史精神,我們國家還怕不強大、不發展、不統一嗎?
遊覽故宮作文 篇5
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城市,現在,我終於來到了北京,並且開始了我第一天的旅程——北京故宮一日遊。
我們來到了故宮,我放眼望去,故宮的氣勢蓬勃,金碧輝煌,我恨不得馬上就飛進去。我們買好票,走進故宮內。
第一站——太和殿很快就到了,只聽那位導遊姐姐說:“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那麼,太和殿是幹什麼的呢?”我問道“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哦——原來是舉行大典禮用的。
很快,我們就走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中和殿後,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後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導遊姐姐停了停,說“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遊覽故宮作文 篇6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曆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牆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緻。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 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後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牆出現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牆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裡有點發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裡騎馬掛花去遊北京長安大街。
最後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裡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你們知道整個皇宮有多少間房子嗎?然我來告訴你們吧整個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為什麼會出現半間房子呢?天上一萬間房子,皇帝不敢冒犯,就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其實,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如果每天住一間,住到25歲才能住完。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遊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啊!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遊覽故宮作文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導遊。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去北京的名勝古蹟--故宮。希望透過我的講解,能夠讓大家對故宮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故宮又叫紫禁城。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四角各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皇宮的形式修建的,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明清在此進行統治的時間長達5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到<<世界遺產名錄>>當中。
現在我們前面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它的屋頂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一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店裡的等級越高。
請大家隨我來,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它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過了這兒,再往前走就是保和殿,明清時這裡叫做謹身殿和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保和殿。其名稱來源於太和殿相同。都是積極和太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清朝時在此宴請王公大臣,乾隆五十四年後在此殿試。
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在故宮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為您北京之遊中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首都人民的祝福告訴大家和朋友們。謝謝。
遊覽故宮作文 篇8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故宮)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 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間,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
故宮四面環有高10米的城牆,城牆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故宮總體佈局為中軸對稱,佈局嚴謹,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機會降臨在我身上,讓我有幸的遊覽了一番,從威然挺拔的天安門進去就是故宮的正門,感受了午門的森嚴,不經意間應了那句“被皇帝托出去斬的”威嚴話的氣勢所震撼,經過漫長御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瞬時間有一種崇敬的氣勢逼人而來,驚歎於建築的偉岸,折服於燦爛的歷史輝煌,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寬闊的廣場、藍藍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襯得更加威嚴壯觀。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方、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樑,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杆,隨河宛轉,形似玉帶。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大院的寬闊帶給我心曠神怡的,真想在這寬廣的空間吶喊一下平日裡的鬱悶和糾結,身臨期境,歷史的瞬間視乎倒轉了幾千年,我彷彿置身於歷史的沉澱之中而讓我無法至拔,歷史的凝重感而讓我無法呼吸,瞬時間我以顯得那麼的渺小,心靈的震撼而讓我顯得如此的卑微,喜悅和心動不足以表達我的內心,而是產生了對歷史的尊重,屏住呼吸,沉浸在歷史留給世人的一切。我醉了,我怎麼了,強烈的願望不能阻止我對這裡的一切,迷茫了,迫切的消失在歷史的軌跡當中。我繼續著故宮的遊覽。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是皇帝及嬪妃生活娛樂的地方。前朝與內廷宮殿的分界線乾清門,乾清門以南為前朝,以北為內廷。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是清朝“御門聽政”的所在地。太和門和乾清門都是殿的形式,雖然名字上是門,在明代皇帝上朝處理政事都是在太和門,清代的時候皇帝上朝處理政事才改到乾清門。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又進不去”.在這內廷之間人的靈魂如同行屍走肉生活在這沒有生氣的空間,嘆息這空間被這無休止的宮殿生活所吞噬,後宮的鬥爭生活預演預烈,勾心鬥角的生活就呈現在眼前,剎那間,我感受到了,宮殿是沒有生命的,在這一切消失在內廷之中,我不知所措了,不知是偉岸還是惋惜。藍藍的天空,飛翔的小鳥,是自由與囚禁的真實寫照,似乎對“囚籠”的諷刺與嘲笑,一切都是無奈和嘆噓。
故宮給人是美好的,而又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同時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在給人們訴說歷史的故事和無奈。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感覺這一切就像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