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宮> 【精品】寫故宮作文彙編七篇

寫故宮作文

【精品】寫故宮作文彙編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故宮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故宮作文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在這金風送爽的日子裡,來到舉世聞名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遊小李,這次由我全程為大家講解和服務。請大家注意安全,保持景區清潔。

  大家往前走,你們的正前面就是故宮了。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看,我們的正前面就是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汗白玉臺基上,臺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約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臺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大家繼續往前走,馬上到達的就是保和殿了。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保和殿高29米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不要用手觸控。

  請遊客們隨我走,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原名宮後苑。御花園裡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佔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每年重陽節帝后在此登高。可以說是儲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花園了。大家可以在這裡休息會兒,不要亂扔垃圾。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參觀馬上就要結束了,願這次旅途給大家帶來了美好的回憶,謝謝各位配合!

寫故宮作文 篇2

  我和媽媽還有姥爺,跟導遊元導到達了故宮,元導是位女孩子,當導遊應該很辛苦吧,她曬的黑黑的,嗓子都啞了,都有點走不動了。

  故宮的牆是紅的,很厚很厚,屋頂上是金黃色的琉璃瓦,陽光照耀在上面金光閃閃的,故宮從高處看,很雄偉很壯觀。前面的地方是皇帝辦公、上朝的地方,而後面是皇后、貴妃們住的地方,皇后貴妃不能去前面。皇帝、皇后、貴妃們沒有自由,他們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沒有自由,只能天天待在皇宮裡,是多麼可悲呀,外面的大好河山,秀麗風景他們都無法去欣賞,遺憾。

  我和媽媽還想去穿越。要是我穿越,我就是皇帝,我的媽媽就是皇太后,我覺得也挺好,我就可以感受當皇帝的感覺啦,真好呀,我要制定好多新的制度,一定很有意思。

  走的很累,向下一個景點出發了。

寫故宮作文 篇3

  北京的故宮是個有名的大皇宮。

  一天,我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到了故宮。進入午門,繞過太和門,就來到了廣場。這裡據說是當年百官朝拜的地方。

  走過廣場,踏上石階,便來到了故宮中最大最雄偉的宮殿——太和殿。太和殿規模宏大,橙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琉璃瓦屋頂下,有幾圈刻著龍鳳、祥雲的花紋、硃紅的宮牆,看出了當時皇族至高無上的權力。透過窗子,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一座龍椅。我看著太和殿,眼中浮現出了當年的情景:在皇帝登基的那天,大臣們站在大廣場,為新皇帝進行九拜之禮,而皇帝則安坐在龍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一陣風吹來,把我從想象中拉回現實。我離開了太和殿,向別的地方走去。

  繞過了中和殿、保和殿後往東走就是九龍壁了。九龍壁中的九條龍惟妙惟肖,姿態不一,雖然經過了幾百年的風雨侵蝕,仍然栩栩如生。

  我離開了九龍壁,再往北走。經過寧壽宮,便來到寧壽花園。寧壽花園裡有一個大湖,湖水清澈見底,就像一面鏡子在那裡為旁邊種著的許多種類不同的花木記住它們的美麗容貌,有牡丹、梅花、桃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園裡還有幾座涼亭,坐在裡面,可以休息、喝茶,欣賞這美麗的風景。還有幾座用石頭砌成的`小假山等等,漂亮極了。

  故宮的景色壯觀雄偉,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也去細細遊賞。

寫故宮作文 篇4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聽導遊說:“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角樓,牆外有寬52米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調查了故宮全景圖,發現故宮宮殿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漢白玉臺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餘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宮殿建築群。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被廢黜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成為我國最大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瞭解了祖國文化,瞭解了歷史。今我還要了解,瞭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瞭解中國,長大為我祖國做出最大貢獻!

寫故宮作文 篇5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王格申,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年長的遊客們也可以直接稱呼我小王,好了,先給大家講講我們的行程,我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瀋陽故宮。

  說道故宮,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啟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宮的,沒錯那就是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另外一個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一個了吧,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築物儲存完好。

  現在大家就在瀋陽故宮的門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規模比佔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這些就需要有顆朋友們自己去體會品味了,這裡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築。努爾哈赤死後,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瀋陽故宮的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迴瀋陽看看。

  現在我們來到了瀋陽故宮的東路,這裡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簷亭子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佈詔書,宣佈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的。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脫胎於少數民族的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發展的。崇政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瀋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瀋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裡,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徵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

  我的講解就差不多,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自己去觀賞一下,半個小時候我們在這裡集合,謝謝大家的配合。

寫故宮作文 篇6

  這個暑假,父母帶我去了北京。因為我非常想看看皇上,皇后和公主住的地方。

  所以,我們的第一站就去了故宮。在路上,父親對我說:這裡一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間。我說:啊!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好大啊!但是這裡講的間並不是現在的房間,而是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我們租用了自助講解器。我們聽著解說,從午門進去,午門是皇上下詔書和出征的地方。當中的正門只有皇上才可以出入。一路上有三大殿,後三殿,最後就是御花園。我穿著公主的衣服照了一張公主照。

  故宮太大了,天氣也太熱了,走的我又熱又累又渴。父親說:等你大一點再來故宮參觀,到時候會記得更清楚,看的更有意義。最後我們從神武門出了故宮。

寫故宮作文 篇7

  今天,是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大課堂”的日子,我們這次去的是故宮博物院。經過查閱資料,我知道故宮博物院就是明清時代的紫禁城,後來經過修築,改名為“故宮博物院”。我僅僅只在電視中看到過紫禁城,這次有機會親眼看到紫禁城,我真是拭目以待。過了大概1個小時,我們便到了我期待已久看到的“故宮博物院”。

  我們是從午門進到故宮博物院的,午門高大雄偉,足有3、4層樓那樣高。午門看起來十分美觀,因為左右對稱,所以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走了一段路後,我們來到了太和門,太和門雖不如午門那樣高大,但是太和門建造起來,一定比午門精細,太和門上有許許多多精細的圖文。顧名思義,太和門裡面一定就是太和殿了。太和殿是非常有名的,它是三大殿中的正殿,俗稱金鑾殿。殿內的地是由俗稱“金磚”的細料澄泥方磚鋪成。就是由於太和殿的做工精巧才得以名氣。太和殿的雄偉及設計吸引著我,使我久久立在太和殿前,感受太和殿吹來的風。

  再往裡走便是中和殿了,中和殿不雄偉,但會覺得清爽、小巧。它像一個小亭子,但不是一般的亭子,這亭子石柱上的每一個圖文都十分精細,都是用古代最優秀的工匠雕刻而成的。我們又到了保和殿,保和殿的基座不如太和殿大,但是保和殿上下一樣大,讓人覺得保和殿很方正。下一個景點就是乾清門了,乾清門最為顯眼的是左右兩邊的圍牆,由遠到近,從寬到窄。有種擁抱的感覺,讓人覺得很開闊。裡面一定就是乾清宮了,乾清宮是個重要的宮殿,它是清代皇帝死後的停柩之地。再往裡交泰殿,它和中和殿差不多,但是比中和殿要小。御花園是非常有名氣的,御花園中的假山石、樓閣、樹木等等都是非常漂亮的,假山石形態各異,不會給人枯燥感,而會讓人感到清新。我們最後是在神武門出去的。

  看到了雄偉的故宮博物院,我就彷彿看到了我們雄偉的歷史。這次參觀不僅滿足了我的願望,而且讓我真正感受到了留下故宮博物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