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初三關於以故鄉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500字

初三以故鄉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500字

初三關於以故鄉為話題的寫事作文1500字

  故鄉,雖然在中國地圖上那麼小小一點,小編最愛的還是自己的故鄉,特地整理了關於故鄉的,希望大家多回故鄉看看。

  故鄉_1500字作文1

  重重疊疊的山巒,環抱著一個小小的村莊;彎彎曲曲的小河,從我家門前流過;披著滿身新綠的垂柳,像少女美麗的秀髮,輕拂著水面上的微波。

  故鄉,有如一個溫柔多情的少女;故鄉,好似一個勇敢慷慨的兒郎;故鄉,有清朗的明月,閃爍的繁星;有四時不謝的鮮花,有清脆宛轉的鳥聲。她似一幅畫,又像一首詩;她是我心上的永久戀人,我時時刻刻不能忘!讓時光倒流四十六年吧!那時我正十一歲。

  一群啾的麻雀,把我從好夢中喚醒,用小手揉揉惺忪的眼睛,披上棉衣,直向花園奔去。“你來得正好,昨晚下了小雨,地上的泥土很鬆,快來替我拔草吧!”父親彎著腰,微笑地對我說。“爸爸,小草上的露水,亮晶晶地像美麗的珍珠,不要拔掉,留著欣賞吧!”於是我張開嘴,吞飲竹葉上的露珠,是那麼清涼,那麼甘甜。“孩子,草與花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它會妨礙花的生長,更會奪去花的營養,快來幫忙。”我望著父親微微一笑,又去追趕採花的蝴蝶去了。

  那是一個天旱的季節,一個多月沒有下雨,田裡的稻苗快要枯死了。一股從山澗流出來的清水,成為大家活命的甘泉。好在鄉人忠厚善良,並不你搶我奪,知道平均分配,排定日期,輪流灌。當水那些龜裂了的土地時,禾苗慢慢地抬起了憔悴的頭,放出了生命的異彩。

  我陪著母親靜靜地坐在田埂上“看水”,仰望著萬里無雲的碧空,徐徐地滾動著一輪明月,繁星閃爍地照耀著群山,使鍍)了一層銀色光輝的大地,顯得特別遼闊,特別沉寂。

  “回去吧,孩子,我們田裡的水已經放夠,該輪到你三叔來值班了。”“不,這兒比家裡涼快。我愛聽流水的聲音,愛看美麗的月亮和星星;媽,讓我躺在你懷裡睡一夜吧!”母親不說可否,只默默地將我抱在懷裡,在我的額上,接了一個溫暖的甜吻。

  一年之中,我最愛的是秋天了!

  後面山上的楓葉,醉得像一片燦爛的晚霞;園子裡的芙蓉花,單瓣、復瓣、大紅、粉紅,開得含笑盈盈,嬌豔美麗;柚子累累地垂在枝頭,伸手可摘;園子外面,是一片黃澄澄的稻田,農人們開始收割了,到處洋溢著快樂的歌聲。這時,我最愛和村童們跑上那高高的山頭,撿苦珠、採香菌;拾起紅葉,用細藤綴成花環,掛在頸項;或者像皇冠似的戴在頭上,洋洋得意地,來一個自我陶醉。遠望著片片的白雲,休息在淺藍的蒼穹下,太陽的金光,從葉縫裡灑在我們的身上,快樂啊,歡暢,我們都愛在天高氣爽,紅葉如花的秋光中歌唱、徜徉。晚上,更美了!我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小姑娘在院子裡紡紗,夜涼如水,秋蟲唧唧,為了安慰寂寞可憐的牛郎織女,我們的紡機奏出悠揚的音樂。有時初秋的月亮,老祖母也穿著薄棉襖出來陪著我們,說笑話,講故事,使我們貪戀優美的月色,深夜還不忍去睡眠。

  “妹妹,快起來啊,雪下得一尺多深了!”

  三哥只比我大三歲,他也和我一樣愛好堆雪人、雪獅子,更喜歡打下垂在簷前的冰柱,含在嘴裡,當做冰棒吃。屋前那條整齊的石板路上,鋪滿了白雪,行人走在上面,踩出一個一個的黑印,但不到十分鐘工夫,黑印又不見了。

  在我的記憶裡,故鄉的雪景,並不亞於北平,遠山近林,一片白雪,天也顯得特別亮了。尤其最美的,是我家花園裡的臘梅和紅梅,越在大雪紛飛的時候,越開得絢爛美麗。還有那從堅硬的土裡掙扎著探出頭來的冬筍,披著雪衣,長得更挺直、更生氣蓬勃了。

  “孩子,你們要像冰天裡的梅花,要像雪地裡的筍子,能不畏寒冷,受得住風霜,才能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完人!”

  記得這是父親告誡哥哥們的話,當時我還年幼,不明白什麼“頂天立地”,什麼叫做“完人”;可是我知道他希望我們做個“好人”。一直到今天,我沒有忘記父親的話,也能經得起風霜雨雪的摧殘。

  故鄉,有如一個溫柔多情的少女;故鄉,好似一個勇敢慷慨的兒郎;自從漂泊以來,我沒有一天不想她。

  心裡裝著故鄉_1500字作文2

  樂山樂水,火熱如麻辣燙,莊嚴如樂山大佛,神秀如沫若故里......原來我一直眷戀著這片土地。

  ——題記

  紅,紅的'耀眼,紅的奪目。地處四川的樂山,有著火一般的熱情。在夏夜,靜靜漫步,你會看見霓虹燈在閃爍著火熱,忙碌的街道溢滿了火熱,麻辣燙洋溢著火熱。不同於,北方的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亦不同於江南水鄉的溫婉動人,這就是樂山的風景。

  走在小吃街上,燈火通明,空氣也燙人,其間夾雜著陣陣撲鼻的香,無聲無息溢滿我的心,腳步不由地更快了,原來是麻辣燙啊,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名貴的菜品、沒有笑得跟花一樣的餐廳領班、甚至連一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幾張桌子,兩個灶臺,滿地的竹籤,就這樣天天圍著一圈子人,吃得有滋有味,忘乎所以。那感覺就是一個字:“爽”!

  無論在中小館肆裡還是大排檔上……看:湯翻料滾;聽:人氣鼎沸;品:嘴暖心酣;火:一“泡”走紅,一派情氛誰能與之比?人們圍坐一團,燙菜品湯,邊吃邊聊,湯熱料嫩,溫情盪漾,給你的味蕾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鮮刺激,熱氣騰騰的能喝湯的麻辣燙,帶給人一種火熱的味道。就在這樣一個個熱氣騰騰的夏夜裡,麻辣燙店生意盈門、天天爆棚,火熱如麻辣燙是樂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高,高的入雲,高的莊嚴,它是一尊佛,它亦是一座山,它上朝峨眉、下朝凌雲。它是什麼?它不是別的,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它是樂山的守護神,是樂山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

  有些時候,我總喜歡在一個雨後的清晨,來到樂山大佛,從大佛頂上向四周望去,可以從氤的大地上隱約瞧見樂山的摸樣,那刻會有種由心而出的淡然,似乎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與浮。佛像臨江而坐,倚山攜崖,看上去安定而慈祥。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安靜地從大佛腳下流過。景象從容淡定,讓人想象不出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三江之水曾經怎樣地洶湧澎湃、造禍一方過。樂山大佛曆經千年風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靜觀人間的滄海桑田,我久久地仰望氣勢宏偉的大佛,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動和惑!“摸摸大佛的頭,一生一世不憂愁”是地方俗語,也許並不現實,卻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樂山大佛那深深的感情,乃至於將情感寄託於那偉岸的身軀。71米高的大佛,是樂山人的驕傲,是遊人們的淨地,它美的、動人的,不是所謂的一個個世界第一,而是在那背後所蘊藏的洗滌浮的神力,是帶給人們的無盡希望。它很高,高的讓人在其中忘了慾望,只靜靜地淡定,莊嚴如樂山大佛是樂山一道靚麗的風景。

  靈,靈的厚重,靈的神奇。穿越時光,我們在這厚重的歷史間流連,我們在這小小的一方土地上領略到了瀟灑。這是個靈秀的地方,它孕育了一代文豪郭沫若,它不是在千里之外,而是就在這咫尺之間,它,就是位於樂山沙灣的沫若故里,一個讓心靈膜拜的地方。

  綏山書館,朗朗書聲不再清晰地傳來。鍾靈神秀的綏山腳下,大渡河依舊在咆哮,波濤洶湧。我就在穿鬥型的木房子裡踽踽獨行,環廊相連,竹木森森,池水漣漣,奇花異草,幽香陣陣,木房只是木房,卻不僅僅是木房,在這看似普通的木房裡暗藏著無盡的玄機,厚重得令人猜想時間和我們的距離。是不是每一個縫隙裡都藏有上個世紀的詩意,藏著幾個世紀的精華?同是一道門,我輕鬆地走過,而也曾有一個人走過,不過這個人踏過了滔滔的大渡河,走出了這個木房,走向了那五個紅星照耀下的中國,那樣瀟灑,似乎有仗劍去國的豪邁,是不是這個木房裡有股特殊的氣息?所以,他才會遠渡重洋,他會拋灑熱血,這個木房該有多麼神奇啊,富有這樣的特質。令我驕傲的是,這個神奇的木房就在我的家鄉,它就是位於沙灣的沫若故居,它孕育了一代文豪也是一代領袖——郭沫若,它如此富有靈氣,讓人情不自禁膜拜,既為它厚重的歷史,也為它神秘的特質,神秀如沫若故里是樂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風景線到處都是......

  這就是我的故鄉,雖然它僅僅是中國版圖上小小的一點,但它卻帶給了我無盡的快樂。

  款步而來,原來我一直愛著這片土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