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故鄉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景故鄉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景故鄉作文 篇1
我的家鄉位於鞍山市,臺安縣餓黃沙沱鎮。它是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小鎮。小鎮的春風,和煦。溫柔;春天的雨,靜密,輕盈;春天的河水,清澈,明麗;春天的萬物,生機盎然。
春姑娘送走了東爺爺,大地,萬物復甦,春色盎然,春天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了,軟軟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滿是。你可以在上面躺著,像躺在綠色的地毯上一樣舒適,在上面跑步。摔跤。打滾兒。想怎麼樣就怎麼玩。盡興就可以。
小河也變得清澈。明麗了。水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飛馳,像疾風一樣。有的魚兒在河底悠閒地散步;魚兒一群一群的,從河的東岸游到西岸,有從西岸,遊了回來那個場面很壯觀的,有機會來這兒親眼看看吧!
春雨來時,小鎮兩旁鱗次櫛比的樓房在細雨中靜默著。細雨滴在河中。叮咚。叮咚的作響。田野裡仍有在工作的農民。他們穿著雨衣,戴著草帽,手拿鐵鎬,有節奏地刨土。刨土的聲音,在田野邊上都能聽得見。春雨的雨絲織成一個素色的帳子,籠罩這他們的房屋。
春天是雨比較的多的季節,但他不像東天的風,那麼凜冽。相比之下,顯得和煦。溫柔。起風了。暖暖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特別親切。溫暖。
故鄉的春天,雖沒有江南春光那麼嫵媚,但我還是喜歡故鄉的春天。親愛的朋友們,來親眼目睹這幅妙不可言的工筆畫吧!
寫景故鄉作文 篇2
我的故鄉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裡。當我第一次來到這風景如畫,民風純樸的地方時,不覺得由衷感嘆,世上還真有世外桃園啊!
天,如同剛剛洗過一般,混著泥土香的空氣撲面而來,一聲聲清脆的鳥鳴和諧優美。遙望四周,一片片的橘子樹上只剩下了紅紅的碩果,綠油油的麥苗隨風搖曳,成片的油菜開著金燦燦的黃花,小蜜蜂在花叢中上下飛舞。在竹林和樹木掩映下的農舍若隱若現。
清澈的小河中,魚兒在嬉戲,岸邊長滿了不知名的小花,漂亮的翠鳥站在岸邊的桑樹上,全神貫注的盯著水中的魚兒,空中還有幾隻鳥在自由飛翔。遠處,一葉扁舟在水中搖曳,慈祥的老漁夫正在熟練的撒著漁網。在河邊洗衣服的婦人們,正在大聲談論著家中煩瑣之事,年輕的男女在田間快樂勞動著,小孩子們則在水田邊捉魚撈蝦。整個山中迴盪著人們的歡笑聲。
夕陽西斜,天空換上了紅色的豔裝,裊裊炊煙從房屋中升起,漸漸的香氣瀰漫開來,碗筷碰撞的聲音變得嘈雜起來。偶爾有幾聲狗叫聲顯得格外清晰,鳥兒們急急地歸巢,吹響著黑夜來臨的前奏曲。
幾位老人坐在竹籬笆圍成的院子裡聊天,小孩則伴著太陽的餘輝,爬上了“烏龜山”進行他們永遠也打不完的“戰鬥”。老母雞“咯咯”地帶著小雞回窩休息,小狗也打起了呵欠……
一切都是如此和諧安逸,安寧富足。仙境一般的故鄉,深深的烙在我的心裡,至今令我回味。
寫景故鄉作文 篇3
曾經閉口不談家鄉風物,不因它貧瘠,只因那些古怪的名字是外人所無法通曉的,淺陋的我又不能對譯,只有默唸。
比如有一種花草,我們稱之為香嫣,紫紅色的花穗肥若貓尾,一團團簇擁著開放在盛夏的鄉野。花穗間,群蜂喧鬧,幽香襲人。風過後,花浪跌宕,如紫煙過谷。小時候我們常常就躺在那芬芳瀰漫的山谷中,望藍天白雲,聽鳥啼蟲鳴,那樣的愜意怕是今生難再有。
還有一種羊奶頭花,狀若槐花,每個花穗上都結著無數小喇叭樣的奶白色的花。夏秋的田野上隨處可見,隨手採一把,摘下一朵吮吸,如蜜的花露沁人心脾,真可謂空谷香草宜人心。
香嫣、羊奶頭之類,叫法是土了一點,卻是或取其形或取其質,還可以理解。而最讓我不解的是打碗花,那是北國的孩子們盼呀盼,從數九寒冬一直盼到詩人筆下的“芳菲四月天”,才盼來的第一朵春天的花朵。
打碗花酷似迎春花,稍微嬌小一點。草芽芽才探出頭的`時候,漫山細碎的打碗花就開了,它們綻放在一叢叢撲地的莖蔓上,粉紅、淺黃、淡紫,煞是好看。
整整憋了一冬的孩子們輕裝上陣,遊戲在春天的田野裡。老鼠裝倉是我們最愛玩的遊戲,用草芽、野花做道具,先挖個小坑,以小鏟子蓋頂,再覆上一層土,然後輕輕拍打鏟柄,穴內便生吸納之氣,將洞口的野草花一點一點地吸進去。此時大人會告誡孩子們不要採打碗花,否則吃飯要打破碗的。那時的碗算是貴重的家當,打破了碗是要捱打的。我們都怕打破了碗,但那小花實在太漂亮了,有時實在忍不住採了一朵,吃飯時就很緊張,怕打破了碗,於是還就真的打破了碗。我一直納悶,打碗花咋那麼神奇。
後來,一座座山禿了。撿髮菜的人們用一種密齒的鐵耙為幾根髮菜而摳走幾口袋的草根。無數人反覆作業,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春天,春風吹起的是黃土;夏天,雨水衝下的是黃泥。鄉親們真的沒飯吃了,真的把飯碗打破了,我方才頓悟了打碗花的深意。
採了打碗花,要打吃飯碗。這是大自然給孩子們的環保啟蒙,是存放在民間的箴言和天條,它警示人類,要善侍無言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