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錦集九篇

國學經典作文

【精選】國學經典作文錦集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菜根潭》……這些都是國學,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位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總是引領我們不斷領悟到生命的意義,端正青少年正確的人生態度。

  國學,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體會,而國學中的精華,一生也學不完。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這是世人對它的評價。“雲中世界,靜裡乾坤;冷靜觀人,理智處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這樣,要能夠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尋到快樂的因子,要能夠在榮譽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學會堅持。《菜根譚》,它充滿了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無窮趣味。我覺得《菜根譚》它真的看懂了這複雜的社會,教會了我怎樣面對生活,面對人生。

  《道德經》是我體會最深的,它總能用一句短小而精闢的話把我們領到另一種美妙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使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種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以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穿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都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

  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他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他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古詩詞了,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憤;能體會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崢崢傲骨;能體會到“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潔身自好;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更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在生活中,我不但聽見過許多名詩佳詞,還見證過國學的非凡魅力。

  一次退休的奶奶正和樓下的幾位鄰居聊家常,其中一位鄰居說道:“現在國家的政策是越來越好了,什麼?民主投票?都幹得有模有樣的。”“是啊!你們看,這不,退休職工的工資又要漲了。”一位鄰居說道。大家聽後都隨聲附和。聽了她們的話,我心想:“是呀!國家這些年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斷推出和改進各項政策,讓人民擁有了更大的權力,使我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深有感觸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聽後連忙糾正她說:“奶奶,現在說這句詩不合適了,現在流行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她們聽了我的話後,都哈哈大笑起來。奶奶還誇我說:“你這個孩子,還懂得不少呢。”我聽後得意的笑起來。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

  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在電視《國學小名士》的影響下,我望著書架上陳舊的《孔子》《唐詩宋詞三百首》,在意識地驅動下拿起書本,輕輕地吹去灰塵,耳邊響起輕微而美妙的風聲,重溫了過去的聖賢經典,感受美妙的傳統文化。

  我在每個靜謐美妙的傍晚總是雷打不動的守候在電視機前,滋滋有味地觀看《國學小名士》。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銘記難忘的是無人監考的那場節目。在參加考試時,一位身著黑色衣服的“小黑”比參賽選手似乎更惹人注目,在考試進行的時候,監考老師的離開讓我詫異不已。原來,監考老師離開也並非巧合,原來是為了測驗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果然,“小黑”開始“行動”了,他竟然明目張膽的向另一位考生望去,真是“膽大包天”啊。最最另我吃驚地是,幾乎全部的選手都把自己的答案毫無保留的提供給了“小黑”。我坐在電視機前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答案已似乎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從中汲取道理,我們不能成為這樣的人,也不能成為提供答案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我們在今後的考場上,不管是否有老師的監督,我們都要把誠信作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自己要把誠信作為無形的老師,人人平等,不能作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用自己的汗水換回自己應得的成績。

  最使我目瞪口呆的環節就是“我愛記詩詞”了,當選手說出來一句句流暢優美的詩詞時,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我不得不感嘆自己是“井底之蛙”了,浩大的書海之中,我讀過得詩詞數量是多麼渺小啊!同時,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大河中優秀詩人的偉大詩詞而驕傲!

  面對“躺”在地下的垃圾,你會在意嗎?看著電視機螢幕的畫面,只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並且拾起了垃圾,而電視螢幕前的我卻羞愧不已,紛飛的思緒把我拉回那一天——。

  花兒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輕哼著動聽歌曲,真是畫畫的好地方。“啪”一個紙團的落下打破了這美好的意境,而這不文明現象的製造者就是在一旁揮灑顏料的我,花兒停止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停止哼唱動聽歌曲,我卻絲毫沒有在意的繼續畫畫。我無意中回頭,看見了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女孩,她輕輕地撿起了紙團,丟進了不遠的垃圾箱外,我的目光與女孩清澈美麗的目光相撞,我急忙低下頭,羞愧不知不覺的映掛在我的臉上,語無倫次地連聲說:“謝謝謝謝謝謝,啊,對不起。”腦海裡久久迴盪著女孩的一句“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是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就是體現在這些方方面面嗎?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我們要把我們炎黃子孫的優良傳統發揚起來,在日常的生活中,言行一致,不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美德的種子在你我心中發芽吧!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程序,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自從進入六年級下學期,我們也開始了對國學經典——《論語》的理解與誦讀。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淳淳教誨,每一句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論語》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句告訴我們:三個人一同走路,這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是最經典的一句。隨後我們又學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識,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才會有學問。“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告誡我們要有坦蕩的胸懷,“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不能空想,要付諸學習,而學過的東西必須經過思考,細細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歡這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這一句在千年後的今天,同樣適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師上完一堂課,假如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習題鞏固;如果我們並沒有完全掌握,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們就不能渾水摸魚了,應該立刻去請教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全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給你以安慰;當自己排斥別人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給你敲響警鐘;當自己失信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給你教訓;當你想要抓住過去的事不放手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給予你提醒……

  《論語》是孔子的智慧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學生。他的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他的格言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後世,孔子的思想從而傳承下來,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對後人起著醒世的作用。

  想當年,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論語》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學一條《論語》,同時每天覆習一遍從前學的幾條《論語》,真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的一朵奇葩。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一部《論語》,受益終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我喜歡旅行,希望去看看烏鎮的夕陽西照、漁舟唱晚,去看看李白墳前千秋滄桑的淒涼,去看看北京胡同千轉百回的茶水人家。坐在火車上,按捺不住地激動和興奮,我向往著前方,嚮往著離我很遠的一片古老文明。

  可是越往前走,心中越覺不暢,我為什麼要遠行?無錫為什麼沒有這種古老的氣質?為什麼在無錫看不到滄桑厚重的古老文化?

  不久前的一堂國學課令我吃驚不已。

  校本課程“圍學基礎”第一堂課上,張克中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們知道無錫的圍專嗎?”我們茫然地看著他,對此一無所知。

  “無錫國專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國學大師,在五四運動時期,北有清華國學院,南有無錫國專。是它們,為中國傳統文化撐起了一片天。你們知道錢穆嗎?不知道。那你總該知道錢鍾書吧?”緊接著張老師又報了一大批無錫的文化名人,除了少數幾個同學之外,大家的反應出奇地一致:除了錢錘書,聽到其他的名字,都是搖頭。

  這個問題瞬間將我震撼。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歲月的滄桑,一種古老的文明,令我驚訝的是,無錫這塊土地上走出過那麼多文化名人!文化斷層時,是秀弱的江南小鎮給了傳統一片天空,而我卻從來沒有好好了解過自己的家鄉,更沒有意識到這片土地是如此地豐饒。

  一直以為故鄉的文化對我來說是一種失血的裝飾,16年我無文化地度過。我曾好好看過我的桂花樹,抓一把它腳下的土,卻不知道它原來竟有這麼深厚的文化積澱。我知道“吳文化”這個空泛的概念,但從不為它自豪,我沒有深入瞭解過這片土地的精魂。

  “現在的無錫有什麼?”張老師繼續剛才的話題,“現在說起無錫,不是讓人想起太湖美,而是想起太湖藍藻!無錫漸漸成為商業城市,它追逐商業的腳步,文化已被埋沒,要想重新樹立起文化的旗幟,無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經過幾十年,甚至要更久。這就要靠你們這一代了,開國學課,也是想讓你們去發現、去探索你們腳下的傳統文化!”

  是無錫國專力挽國學於狂瀾,拯救了中國傳統文化嗎?在那個文化斷層的年代,是無錫撥開了堅同防線的一條細縫嗎?是的,但都是曾經的無錫,無錫人的曾經,曾經的無錫人懂得用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來裝飾城鎮,現在的無錫人甚至不知道用文化來裝飾自己,甚至忘了,我們還有一種文化叫“吳文化”。

  我一直在追尋傳統文化,卻不曾發現它就在我腳下,已經被商業深深埋在了土中。也許是我們親手埋葬了它,卻不曾想要發現它。

  回想起以前去惠山看天下第二泉,旁邊有人裝成阿炳的樣子,拉著破舊的二胡,弦下流瀉出《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應該是怎樣的`一種悲愴呢?我卻感覺不到,認為二泉比起周莊的古韻來還是遜色。現在想來,不是因為吳文化缺少底蘊,恰恰是我們沒有內涵,我們沒有用心去感悟,更沒有想著去光大。周莊很好地將文化底蘊和商業氣息結合在一起,無錫卻沒有做到。

  我想要用一段白紙黑字來記載吳文化的點點滴滴,可是我淺薄的胸襟了無內容,甚至,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無錫。遺憾,我們缺失了內涵。

  城市周邊的圍牆上.有水墨畫描繪的古鎮形象。如果不說,沒有人會知道這是在畫無錫。即使知道,也想不起這曾是無錫真實的靈魂。江南水鄉氤氳的水氣,沒有人想起。現在的無錫高樓密佈,牆上的標語寫著:文化無錫。越是倡導什麼,我們就越缺少什麼,越需要什麼。遺憾啊,我們丟了傳統文化。

  其實,並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沒有人能真正為它做些什麼。我們現在在追求一種文化、經濟文化。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人們追求一種快節奏的生活,很少有人再捧起羊皮書,面朝窗外,讀春暖花開。我們緊跟經濟文化的步伐,漸漸也就習慣了,以為商業就是無錫的本質。沒有人記起曾經的無錫文化。更可悲的是,很多人漸漸不願記起它了。因為他們怕一旦記起,自己的腳步就會比別人慢,自己就會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無立足之地。逐漸地,我們不止忘了我們的根,也忘了找尋。

  我們遺忘了我們的文化,這是一種缺憾。

  而我們竟忘了要去找尋這遺失的文化,這更是一種悲哀!

  我們這一代,有責任為這方熱土的古老文明做點兒什麼了!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純天然產生的翡翠玉石,如果不歷經細緻的打磨拋光,就不容易變成一件價值連城的玉石。人如果不學習培訓,不遭受文化教育,他便不清楚做人的道理。

  有一個故事講:有二塊具備靈氣的大石頭,被挑到一座寺院裡來打造出佛像。之後,大家發覺第一塊石頭品質更強,因此先用第一塊。但是,在打造出全過程中,那塊石頭感覺十分痛疼。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會做了!快停下來!雕刻是由於它不協作,只能慢下來。

  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現在我要雕刻你,十分痛疼,你可以憋住嗎?石頭說:我可以承受,你雕吧!果真,在雕刻全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它被雕刻變成一個詳細的佛像。

  佛像開光後寺廟來膜拜的人許多 ,因此和尚們將第一塊石頭粉碎把他作為鋪路石鋪在大門口供大家踩踏。

  人如同石頭一樣,務必要歷經打磨拋光才可以變成受數萬人膜拜的佛像不然,不歷經磨鍊就只有變成在一般但是的鋪路石了。

  在學習方面大家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實質,發奮學習,積極主動發展,塑造好自身的個人目標;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別人和社會發展有奉獻有協助的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營造經典文化的學習氛圍,我校響應新密市教體局的號召,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華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並於10月14日、本週五下午接受了教體局領導的驗收。

  此次古詩文誦讀活動共分為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是我們全校師生共同誦讀古詩《竹石》和《梅花》,我們雄壯豪邁的聲音感染了所有人,贏得了領導的陣陣掌聲。

  第二篇章是由各個年級分別表演。首先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朗誦《三字經》,他們童稚的聲音聽起來非常悅耳,並且個個搖頭晃腦,就好像古代的學堂一樣。這時我們中高年級的同學也沒閒著:中年級負責打拍子,高年級則負責變成“20xx”的隊形。然後該中年級表演了:三年級朗誦了《弟子規》,四年級則朗誦了《千字文》。接著該高年級的同學背誦《論語》了,我們意氣風發,氣勢磅礴。

  第三篇章是由全體老師慷慨激昂的誦讀我們學校自編自導的詩篇《我驕傲,我是二中專人》,隨著老師的誦讀,我們學生則配合著組成了新的隊形----“二中專”字形。我們師生配合默契,贏得的大家的掌聲。

  誦讀經典,可以擦亮眼睛,可以啟迪智慧。讓我們誦讀經典,傳承國學吧!讓經典國學在我們二中專校園永遠綻放。

國學經典作文 篇8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麼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透過稱讚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裡,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論語》,多學學裡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國學經典教育了我

  三字經裡有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精細的打磨,就不會成為一件價值連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個故事講:有兩塊具有靈性的大石頭,被挑選到一座寺廟裡來打造佛像。後來,人們發現第一塊石頭質量更好,於是先用第一塊。可是,在打造過程中,那塊石頭覺得十分疼痛。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幹了!快停下來!”雕刻是因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來。

  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我現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嗎?”石頭說:“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它被雕刻成了一個完整的佛像。

  佛像開光後寺院來膜拜的人很多,於是和尚們將第一塊石頭打碎把他當做鋪路石鋪在門口供人們踐踏。

  人就像石頭一樣,必須要經過打磨才能成為受萬人膜拜的“佛像”否則,不經過磨練就只能成為在普通不過的鋪路石了。

  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奮學習,積極進步,樹立好自己的學習目標;長大後做一個對他人和社會有貢獻有幫助的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9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著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著,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儘管現在家裡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複習鞏固。

  助人為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為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啟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專家點評:

  本篇議論文圍繞“國學伴我成長”進行了論述,運用《三字經》引入論題,透過一系列豐富的道理論證進行了富有說服力的闡述。語言流暢而極有感染力,內涵深刻,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