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必備】國學經典作文彙總7篇

國學經典作文

【必備】國學經典作文彙總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為國學,中國文化海納百川而成經典。《唐詩》、《三字經》、《宋詞》、《論語》等一些國學經典,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瞭解了。

  我們從小時候的《唐詩》、《三字經》,到現在的《論語》和《道德經》,它們總能使我們感受頗深,國學是需要我們認真的體會,需用一生去學,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品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人,教會我們分辨美醜,明辨是非。國學使我們從聖人和智者的叮嚀中品味人生的真諦,從一件小事·,從一句話,從一個動作,從一個事物中,我們都能夠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能引領我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端正我們的人生態度。

  《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性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主張“仁”,“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的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生活。

  《道德經》是我們認識最深的國學經典,他總能用一句最簡短而精闢的話把我們帶到另一個美好的境界,那裡都是真善美。這就是國學的力量,在國學中一旦看懂人生,便會是生活昇華到另一個水平線——不計較得失,無論世事沉浮,每一次都是以平常的心態去面對。看輕人生的權勢名利,看輕世間的繁華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諦,超然物外,你就會別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這句話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也是老子一生的堅守,權勢名利看輕了,世間就安靜了。

  品讀國學,就是在品讀人生。懂得國學,你就懂得了人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國學經典之所以出名便是因為他擁有的過人之處,而這過人之處便是教會人們道理。一個人可以從它的一句話中悟出人生,徹底醒悟,這便是它的精髓。

  “百善孝為先”字面意思來說便是孝順為最重要的,不錯的,孝順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儒家文化中也十分提倡孝道。這句話不無道理,一個人最注重的就是有沒有孝心,評判一個人的品行便是從心性來決定的。追溯到古時候便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蘆衣順母、湧泉躍鯉等等,現今則孝順隨還是伴隨在我們身邊可伴隨的也有一些不好現象。古人的話教育我們,而我們也得從中感悟,不能總是跟隨著新時代的步伐而忘卻了真正確切的話。

  再有“民無信則無立”,“信”與“誠”卻也極為重要,一個人若失去人基本有的承諾那就是造人唾棄的。有人寄託你信任,你也必須回覆別人你的誠信,這才值得別人的付出。“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無可置疑。誠信,其實就是誠實與守信,它是一種美德、一種品質,一直為我們中華民族世代所信奉。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劣的道德標準之一。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更是我們友誼的精神基礎。

  國學經典並不只有這些,他教會我們的知識是無限的。讀經典能淨化認得心靈,讀經典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良的人。讀了經典讓我們懂得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會受到別人的侮辱,只要你寬厚就能得到群眾的支援,只要你誠心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夠使喚別人。

  不朽的國學靈魂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文學的智慧與靈性。如一股甘甜,浸入心靈。醇香流連在心中久久散不去,回味無窮。國學經典彷彿漂浮在我眼前,抓不著看不到,卻泛起我心中一點一點漣漪,這大概便是國學的魅力,它帶給人們的,是璀璨的生命,是不可磨滅的亦是久經不衰的!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當我進入一年級後,開始學習國學經典《弟子規》。裡面有很多經典名句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為規範。

  以前我總是不聽媽媽的話,常常惹媽媽生氣,做錯了事也不認錯。學習了國學裡的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之後,我知道了父母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知錯能改了。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學習了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後,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把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尊老愛幼從我做起!

  我會繼續在國學裡學習和體會做人的道理!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時間的洗禮而積澱下來的精華。

  王國維為它衣帶漸寬,毛澤東為它橘洲東覽,葉嘉瑩為它揚書闊談。中華傳統文化無時無刻不展現它動人心魄的魅力。

  中華傳統文化,是啟蒙人生的智慧。

  關於學習,流芳百世的孔聖人字字珠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樣虛心的學習精神,正是我們一直所追尋的。荀老先生則苦口婆心:“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讓我們懂得了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憂國憂民的陸游,也總結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格言。就連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宋濂,也不忘告訴我們“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樣的學習的心得。

  至於國家大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貴精神。龔自珍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那忠於國家的愛國品質,岳飛、辛棄疾、文天祥……就連李清照這樣的女子都發出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吶喊。作為新世紀青年的我們,生活在祖國庇佑下的我們,如何不熱血沸騰?

  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的詩詞歌賦,常常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嚐出淡淡的'情感,有甜有苦,正如人生百味。讀經典,也卻似是讀一個又一個人生。

  每一句景色,都似是一句疑問。邊草、明月、胡笳絕,邊塞寥廣何人瞭解又有何人在此逍遙?青杏、綠水、人家繞,新增換了誰人體會又有誰人迎風調笑?西風、馬蹄、雄關漫道,戰爭殘酷無人知曉有哪兒有人明瞭?

  每一句疑問,都似前人的前塵往事,如今還可回味到。除此,我們的傳統文化,還能感受前人的故事與心跳。

  我們痛,痛楚懷王終不察夫民心,又悲屈原步馬蘭皋、淚灑汨江的淒涼;我們怨,怨焦仲卿軟弱無能,又憐蘭芝不懼世俗,為情投湖的情長;我們恨,恨戰亂世道的昏暗,又傷杜甫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憂傷。

  由經典,我們懂得了世間冷暖,也懂得了家國難忘;我們瞭解了世事繁華,也瞭解了飢疾病荒;我們看盡了離合悲歡,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無論我們所在何時,身處何方,國學經典所帶給我們的訓誡與感動,永生難忘。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巍巍如山,勃勃如海,是什麼讓我們民族的文明如此含宏闊大,深沉磅礴?又是什麼讓我們民族的文明,如此經久不衰,那就是我們的國學經典。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雖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在沒讀這篇文言文之前,我一直都認為我不夠聰明就永遠比不上那些本來就很聰明的人。其實不是這樣,只要我比任何人都要努力盡心盡力的去做任何事,這樣即使我愚笨也一定可以聰明起來,即使我柔弱也一定可以剛強起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尚往來;有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誓死保國;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志存高遠;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等等這些凝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讓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時常充盈我們的心田透過學習國學知識,提高了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形成積極向上的觀念。

  讓"國學經典"中智慧之光,引悟我們走出迷茫,努力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程序,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箇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自從進入六年級下學期,我們也開始了對國學經典——《論語》的理解與誦讀。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淳淳教誨,每一句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論語》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一句告訴我們:三個人一同走路,這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是最經典的一句。隨後我們又學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明白了世上沒有天才,只有肯吸收古人的知識,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才會有學問。“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告誡我們要有坦蕩的胸懷,“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不能空想,要付諸學習,而學過的東西必須經過思考,細細咀嚼,才能真正吸收。我最喜歡這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這一句在千年後的今天,同樣適用,它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老師上完一堂課,假如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就做一些習題鞏固;如果我們並沒有完全掌握,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那我們就不能渾水摸魚了,應該立刻去請教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全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給你以安慰;當自己排斥別人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給你敲響警鐘;當自己失信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給你教訓;當你想要抓住過去的事不放手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給予你提醒……

  《論語》是孔子的智慧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學生。他的學生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他的格言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後世,孔子的思想從而傳承下來,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對後人起著醒世的作用。

  想當年,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論語》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至情至性的格言面前,在博大精深的真理面前。三天新學一條《論語》,同時每天覆習一遍從前學的幾條《論語》,真如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的一朵奇葩。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一部《論語》,受益終生。

國學經典作文 篇7

  國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國學,是那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至高無上的寶座。《國學經典》裡一句句簡短深刻的詩句,讓我受益匪淺。

  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將以前學過的知識好好地複習複習,我不耐煩的答應了,可我拿著書本翻了幾頁,趁媽媽在客廳做家務,就開始玩那些小玩意,一會摺紙,一會兒給布娃娃穿衣,根本沒認真地複習。第二天,我拿著卷子就有好幾個生字不會寫,詞語不會組。這時我想起了《國學經典》裡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現在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去溫習和練習,溫習學過的知識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這句話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有一次,我玩電腦,當時我向媽媽保證只玩半小時。可是,當我坐在電腦跟前玩著精彩刺激的遊戲時,早就將時間與諾言拋到了九霄雲外。“已經超時了。”媽媽提醒我。我隨口答應道:“馬上。”一動不動的在電腦跟前津津有味地玩著遊戲。 “啪”的一聲,媽媽將電腦電源關了,生氣地說:“下次不能再玩了。你背的‘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在哪裡去了。”這時我才明白一個人一旦許諾,就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諾,這樣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還能使自己內心獲得快樂。

  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也是我最大的缺點,遇到問題不去動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如果凡事不動腦筋,就成了一個“木頭人”。所以,我在一天一天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學會了善思,精思,學會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