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精華】國學經典作文合集6篇

國學經典作文

【精華】國學經典作文合集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咱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裡,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大家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咱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咱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禮儀是我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有揖禮,同學禮,各種各樣,方式各異。

  蔣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學國學經典,做少年君子的課堂,告訴我們君子是儀表堂堂,衣著整潔,有誠信等等。而關於有誠信的看法,一位小同學回答:“有誠信即誠實,不說假話,只說實話。”她的觀點受到了其他同學和蔣老師的認可。然後老師教我們作揖禮。“左手在右手前面,大拇指靠著食指,表示謙卑;如果是給孔子行禮,還要齊唇,齊眉,齊額,身體下傾90度……”在蔣老師詳細的指導下,我們個個都熟練地向老師作揖禮,大家都學得十分認真,還相互作揖禮,大家做得興高采烈。我們的揖禮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呢!

  老師說孔子說過關於禮的話。正如:子曰:禮者,敬人也。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誰想來講三個小金人的故事?”螢幕上赫然出現了三個小金人。“我,我來!”大家順著聲音望去,一個小妹妹舉著手。“好,”老師和藹可親地說,“請你來講講吧。大家鼓掌歡迎!”啪啪啪……掌聲如雷。“從前,有個國家……”小妹妹胸有成竹的講道。故事講得非常生動,大家聽完了故事,大家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把聽進的話轉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左耳進,右耳出,也不是眨眼之間就告訴別人。

  老師還告訴我們學禮的作用。一、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教養。二、有助於改善自己的關係。三、有助於維護自己的形象。同時還要注意以下3點:1、問候的次序。2、會微笑地問候禮儀。3、問候的內容。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禮儀的知識。同時也深受啟發,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現代人們追逐成功的同時,忽視了自我內在的成長,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而國學禮儀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所以從我們小學生開始做起,學好國學禮儀,做好國學禮儀傳播,用實際行動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書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有人說,書是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人說,書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但是在我看來,書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暢遊書海的世界是許許多多人的夢想,知識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就算是去世了,也無法瞭解所有的事情。學習的世界是永遠沒有境止的!每本書裡都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殘疾人的痛苦,她雖然身殘但志不殘,應該一事無成的她,但卻創造了奇蹟,成為了著名的女作家。為此我也感慨萬分。只要努力,世界上沒有做不成功的事情。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無限的!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敲響了“落後就要捱打”的警鐘。也讓我在那一瞬間明白,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量!我也相信我們中國會越來越富強,科技會更加發達!還有呢!《格林童話》這本書,充滿了童話音素。讓人覺得語言幽默,生動而又形象。讓人看了以後十分開心,忘記了一切煩惱。書是美好的!

  書不權讓我們瞭解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就讓我學習到做人應該不屈不撓這種精神,我相信如果我能有這種精神,也能夠做一個成功人士!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有了愛國精神,知道了要為祖國付出。還有《格林童話》這本書,讓我知道人要語言幽默一點!看來書中不僅有知識,也有十分深刻的道理。書中真是有寶。比金銀財產還要珍貴。書不權僅能幫助我們,也可以做為我們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一個神奇的數字“21”,如果你想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好習慣堅持21天,那麼這個好習慣會伴你終生。如果不相信的話,請你們也試一試呀!現在我也已經成為一個有名的小書人了!我從書中也感受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收穫!書是什麼?書是我的食物。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讀書的'孩子最美,我們大家一起,做最美的孩子。做最愛讀書的孩子!成功就在不遠處!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經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我們的心靈。

  ——題記

  經典誦讀,她像是一位魔術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美德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於捧著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蘊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後,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隻饞貓不小心打翻蜜罐,灑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覆地讀著,慢慢地領悟著。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大大。將國學經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中華文明。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因歷朝歷代的文化積累和傳承,形成了特有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系,這一龐雜的體系體現在燦若星辰的各種傳統文化經典中,這些經典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悟出了中華的美德。

  對國學經典,我是沉浸在其中的,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哪些中國文化不是刻上了歷史的痕跡。從最初觀看國學大賽,我就覺得中華美德數不勝數。比賽現場中,有不少的來自各地比賽的選手,他們每一次回答國學問題,都是毫不猶豫、自信的說出答案,好像他們親身去過歷史的開篇,體驗過與國學人物在一起的經歷。我從而覺得這不是比賽,不是回答,而是去感受了一番歷史的味道。從大賽開始到結束,那一個個經典問題都被我牢牢記住,被我轉化成自己的經典,自己的美德。因為我感受到了那些中國的歷史,國家的學問,都是讓我們去理解,去朗誦,去一個個地方,把他們傳給所有國人,去自己心裡,讓自己學會這些道理。這不像是國學大賽了,而像一些經典和美德的傳承,教會我的老師。

  學習經典不只是觀看,還有誦讀。在學習各種知識時,我還在學習著傳統文化經典,《論語》。讀了那麼多古文,可以說論語是我最好的老師。這是本由孔子的學生編寫的一本領悟孔子學說的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我先理解句子意思,再去品讀,去悟道理,最後去背。它真的讓我感受到了聖賢的智慧,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和學習方法,想到這就不由念出一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讓我在學習上知道。學習知識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穫,只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不只是這句,還有很多給我啟發的句子,我不由感嘆:原來孔子是這樣有智慧,有仁德的人那!可以說,這是第一本給予我美德的書。

  我幾乎生活中處處不離經典,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去學習,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呀,只要學到了知識,何不快樂呢?學到經典,自然懂得美德,自然也會踐行美德。關心殘疾人,在公交車上為他們一次讓座,就是在踐行美德,讓別人感受到溫暖,是經典給我的啟發。

  讀了經典後,我對長期存有的社會問題也有了很深的思考。其中信仰缺失佔了一大部分。有些人已不再去過國家的傳統節日,而是信仰外國的節日。可我認為,這些傳統文化節日,是中國特有的,去紀念祖輩留下的文化知識,所以不可缺少。

  學習經典、美德一時是學不完的要用一生去感悟。我打算之後的學習生活裡我要繼續學習《論語》,完成它的背誦和它的理解,同時也建議,多多實踐學過的美德,開展一系列活動,一起學習傳承美德精神!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是今天的學習。我們去實踐它,能讓更多人悟出道理,因為中國經典文化不是我們一人要懂得,而是幾億人一起去理解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承精神!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一杯茶,須要細細呷著每一口,才能體味它的濃郁馨香;一處景,要有懂得欣賞他的人,才能綻放他迷人的美;一種美食,只有當人稱讚他美味的時候才算真正的美食。國學經典何嘗不是如此呢?他要有人去讀,要有人去讀懂,更要有人去理解他。

  而我很幸運,成了國學經典眷戀的人兒。

  國學是先人用盡自己畢生所學而總結出的人生倫理,他們像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人生前行的路。那裡有世人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濃郁的書香……國學將我們帶進一個新的世界,從小時候牙牙學語到垂暮老年時候都在那兒度過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閱讀和了解儘可能多的東西,而是在自由地挑選那些會令我們陶醉的經典學作,從而與全人類的生活和心跳建立起一種很微妙的關係。

  記得小時候讀的最多的便是關於愛過的唐詩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心”顯現了文天祥的傲然爭氣!“事定猶須待闔棺,未卑敢忘憂國”頌揚了陸游的高尚情操!“苟利國家生死已,起因禍福趨避之”彰顯了算中山的豪情壯志!可見真正讀懂了故人的四次,就想它們談話一樣,特別輕鬆。

  再大些,四大名著也讓我有了特別的情感。看到落葉落下時,就會出現蒼茫孤寂之感。甚至還能感覺到落下的葉子們輕輕的叫喊。當看到母親額前被汗水浸溼的頭髮,我也會想起“霓裳片片晚妝前,束素婷婷玉殿村”,母親是那樣樸素之人。我很感謝國學經典,它觸到了我內心最柔的地方,讓生活不再是枯燥的兩點一線。

  現在,國學經典依舊陪伴著我,它相比外國書籍,名人作品我還是最喜歡它,喜歡它的從一而終,喜歡它的花開花落,依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