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的國學經典作文合集六篇

國學經典作文

實用的國學經典作文合集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典作文 篇1

  俗話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書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有人說,書是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人說,書是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但是在我看來,書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暢遊書海的世界是許許多多人的夢想,知識就象一片汪洋大海就算是去世了,也無法瞭解所有的事情。學習的世界是永遠沒有境止的!每本書裡都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日光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殘疾人的痛苦,她雖然身殘但志不殘,應該一事無成的她,但卻創造了奇蹟,成為了著名的女作家。為此我也感慨萬分。只要努力,世界上沒有做不成功的事情。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都是無限的!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敲響了“落後就要捱打”的警鐘。也讓我在那一瞬間明白,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量!我也相信我們中國會越來越富強,科技會更加發達!還有呢!《格林童話》這本書,充滿了童話音素。讓人覺得語言幽默,生動而又形象。讓人看了以後十分開心,忘記了一切煩惱。書是美好的!

  書不權讓我們瞭解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比如《假如給我三日光明》這本書就讓我學習到做人應該不屈不撓這種精神,我相信如果我能有這種精神,也能夠做一個成功人士!再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有了愛國精神,知道了要為祖國付出。還有《格林童話》這本書,讓我知道人要語言幽默一點!看來書中不僅有知識,也有十分深刻的道理。書中真是有寶。比金銀財產還要珍貴。書不權僅能幫助我們,也可以做為我們讀書人的精神食糧。有一個神奇的數字“21”,如果你想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個好習慣堅持21日,那麼這個好習慣會伴你終生。如果不相信的話,請你們也試一試呀!現在我也已經成為一個有名的小書人了!我從書中也感受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收穫!書是什麼?書是我的食物。我撲在書上,就象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讀書的孩子最美,我們大家一起,做最美的孩子。做最愛讀書的孩子!成功就在不遠處!

國學經典作文 篇2

  學了《呼風喚雨的世紀》後我覺得文中寫了20世紀的科技發展和上萬年的科技做了一個對比。現在有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人們還可以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而以前什麼都沒有。

  媽媽說:“以前我們小時候,連電話也沒有,如果有時候要跟別人說必須親自跑過去跟別人說才行。現在方便多了,科技發達了,有電話了,幾秒鐘就可以跟別人通話了,又方便又節省時間。

國學經典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因歷朝歷代的文化積累和傳承,形成了特有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體系,這一龐雜的體系體現在燦若星辰的各種傳統文化經典中,這些經典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悟出了中華的美德。

  對國學經典,我是沉浸在其中的,因為中華上下五千年,哪些中國文化不是刻上了歷史的痕跡。從最初觀看國學大賽,我就覺得中華美德數不勝數。比賽現場中,有不少的來自各地比賽的選手,他們每一次回答國學問題,都是毫不猶豫、自信的說出答案,好像他們親身去過歷史的開篇,體驗過與國學人物在一起的經歷。我從而覺得這不是比賽,不是回答,而是去感受了一番歷史的味道。從大賽開始到結束,那一個個經典問題都被我牢牢記住,被我轉化成自己的經典,自己的美德。因為我感受到了那些中國的歷史,國家的學問,都是讓我們去理解,去朗誦,去一個個地方,把他們傳給所有國人,去自己心裡,讓自己學會這些道理。這不像是國學大賽了,而像一些經典和美德的傳承,教會我的老師。

  學習經典不只是觀看,還有誦讀。在學習各種知識時,我還在學習著傳統文化經典,《論語》。讀了那麼多古文,可以說論語是我最好的老師。這是本由孔子的學生編寫的一本領悟孔子學說的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我先理解句子意思,再去品讀,去悟道理,最後去背。它真的讓我感受到了聖賢的智慧,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和學習方法,想到這就不由念出一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讓我在學習上知道。學習知識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穫,只是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不只是這句,還有很多給我啟發的句子,我不由感嘆:原來孔子是這樣有智慧,有仁德的人那!可以說,這是第一本給予我美德的書。

  我幾乎生活中處處不離經典,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去學習,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呀,只要學到了知識,何不快樂呢?學到經典,自然懂得美德,自然也會踐行美德。關心殘疾人,在公交車上為他們一次讓座,就是在踐行美德,讓別人感受到溫暖,是經典給我的啟發。

  讀了經典後,我對長期存有的社會問題也有了很深的思考。其中信仰缺失佔了一大部分。有些人已不再去過國家的傳統節日,而是信仰外國的節日。可我認為,這些傳統文化節日,是中國特有的,去紀念祖輩留下的文化知識,所以不可缺少。

  學習經典、美德一時是學不完的要用一生去感悟。我打算之後的學習生活裡我要繼續學習《論語》,完成它的背誦和它的理解,同時也建議,多多實踐學過的美德,開展一系列活動,一起學習傳承美德精神!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是今天的學習。我們去實踐它,能讓更多人悟出道理,因為中國經典文化不是我們一人要懂得,而是幾億人一起去理解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承精神!

國學經典作文 篇4

  這幾天,村團支部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叫我寫一點關於學習國學方面的內容,遂想起年前買有《國學經典》一書,時常也隨手翻看,這不正好切合“國學”主題嗎?故草草寫就幾句讀後感吧。此書中有比較好的名言,多背多思,能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透過多讀、多背,也漸漸的瞭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於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其實《國學經典》裡面每一頁名言上都有詳細的註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讀、多思。

國學經典作文 篇5

  《三字經》《弟子規》《論語》……這些都是國學的精華,我們從小到大都與國學在一起,他們無不每時每刻影響著我們。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影響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我們也把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如果說文學是一個華麗的王冠,那麼國學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明珠也要久遠的時間才形成,國學也是有悠久的歷史。從《詩經》到《楚辭》;從樂府詩到唐詩;從宋詞到元曲到明清小說,證明了國學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只不過發展到今朝,變成了現代詩歌、散文等文學體裁。

  國學這顆明珠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牙牙學語時,就已經開始學“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這些唐詩宋詞。上學了,《弟子規》、《三字經》也時刻教育著我們做個好孩子。大一些了,四大名著就成為我們愛不釋手的讀物。我們同諸葛亮一起與曹操鬥智鬥勇;我們與齊天大聖一起去西天取經;我們去經歷賈寶玉與林黛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我們和一百零八將結為兄弟……

  國學經典的背後也有不一樣的故事。就拿《紅樓夢》來說吧。大家都知道,《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作者曹雪芹,但大家都不知道它還有個作者。這個人就是《長生殿》的作者——洪昇。它死去錢把草稿留在曹寅那裡。後來曹家也出了一系列的事,曹寅便沒有時間把這本書付印。後來也許曹雪芹在自己祖父的遺物中翻到了那部手稿,和他的身世很像,便“批閱十次,增刪五次”而不是寫了十載。不過,後四十回出自他手。洪昇因為《長生殿》一事,便不在書稿上署名,後事輾轉相傳,便以為曹雪芹是真正的作者。也許你不一定接受,但書中那麼多江湖之事,在京城出生的曹雪芹哪裡見過?他是曹家獨子,那裡來那麼多姐姐妹妹?當時正開始文字獄,他哪裡敢寫這麼反清復明的東西?

  國學就是這樣,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王冠上的明珠。而這顆明珠需要我們呵護,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作文 篇6

  學校自開展國學經典誦讀以來,師生風貌發生可很大的變化,語文學科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學習著,實踐著,收穫著,快樂著,我們有這樣的體會:

  一、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學工作的發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的開展,不但拓寬了語文教學的時空,而且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校園美化等各項工作的開展,也促進了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的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誦讀活動實現了育人和學校“三風”建設的結合,使教師的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師生的“精、氣、神”得到提升,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進一步規範,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後,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最後,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且在誦讀中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從學生的一篇篇習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天天在進步。

  為了培養學生們的誦讀興趣,我嘗試了多種方法,以下就培養小學生誦讀興趣的探索和思考與大家分享:

  一、介紹誦讀意義,教師體驗先行

  經典中蘊含著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這些內容只有透過我們親身的誦讀才能深刻體味,也只有透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夠親近和獲得聖人們的“不言之教”。誦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學習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當今科學界所採用的邏輯推理,而是一種“直覺啟發式”。這一點作為當前我們學習內容與方法的重要補充,理應保持與國學經典內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學習方式,而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教給學生,首先與教師自身是否正確認識誦讀密切相關。教師對誦讀意義的瞭解和介紹是以其具備一定的誦讀實踐為基礎的。對於誦讀的意義,我在教學之前已經實踐過一段時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體驗,這一點恰恰是非常關鍵的教學準備環節。因為,教師體驗先行是學生誦讀的第一步。

  二、建構誦讀環境,體驗清靜自然

  在誦讀之前,給學生放一些輕柔的民族音樂,引導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放鬆身心,感受心靈和身體的寧靜自然,緩解和消除平時的緊張或壓抑感,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現代社會環境下的傳統文化教學,如果是在喧囂忙碌的城市氛圍中,這種氛圍本身與經典文化所要傳遞和表達的寧靜、悠遠是不一致的。如果學生們找不到清靜自然的身心感覺,那麼經典誦讀也往往停留在動口不動心的狀態,難以深入體會經典的博大精深。事實證明,學生也非常喜歡這種音樂沐浴下身心放鬆的體驗。也許在人們日益忙碌的現代社會,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鬆,找回清靜自然的感覺,

  三、有聲有色,音聲相合

  針對很多學生誦讀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的興趣減退和注意力分散的問題,筆者曾運用“內觀經典誦讀法”,讓學生們嘗試在熟背的基礎之上,閉目回想經典中的字句。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解決注意力渙散的問題,還可以激發學生右腦的影象思維,讓整個誦讀或背誦的過程不那麼枯燥,而是“有聲有色”,進一步提升誦讀的興趣。

  儘管國學經典誦讀有以上諸種方法,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誦讀的興趣。這時,教師的親身示範與表演,鼓勵學生勤於實踐,經受住最初一段時間的“無聊期”,逐步找到誦讀的樂趣與感覺,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階段如果喚起了學生的思考和共鳴,那麼下一環節學生就會更有熱情和參與意識,自然也會把這種學習的喜悅感和收穫感帶入到誦讀環節中去,有助於他們靜下心來專注於誦讀體驗。總之,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是讓學生接近國學經典、體會國學精髓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