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

  星期五晚上,我準點觀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主持人撒貝南和董卿從源遠流長的漢字說起,帶領我們走進甲骨文的歷史。甲骨文是遠古時代的人刻在龜殼和動物骨頭上的漢字,記錄了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是中華文化精神價值的源頭。王寧先生帶領我們認識了幾個方塊字的形成過程。中國的文字魅力還吸引了一個被稱為“漢字叔叔”的外國人,他研究漢字已經有四十五年,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還做了一萬五千個卡片,散步、吃飯的時候,就連上廁所的時候,手裡都有卡片,他廢寢忘食、努力學習,漢字已經成了他的全部。每個漢字都有它的歷史和起源,所以他想做一個網站,但在他四十四歲的時候,得了很嚴重的心臟病。雖然病得很重,卻沒有阻止他對漢字的研究和熱愛。我從他身上看見了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精神。

  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機器人與人類彈鋼琴比賽這一段。來自義大利的機器人特奧彈的鋼琴曲與少年演奏家彈的鋼琴曲幾乎一模一樣,讓我難以分辨哪邊是人類,哪邊是機器人,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我發現特奧有53根手指,近看它的手指就像耙子一樣,共有兩排,一排彈黑鍵,一排彈白鍵,因此它彈鋼琴的速度非常快。我深深地感嘆科技的發展能夠帶給我們更美的世界。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全世界共有的財富。我為自己的祖國驕傲。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2

  從倉頡造字的遠古時代走來,從甲骨到金文、從篆書到隸書,漸次到我們今天的漢字,漢字歷經千年而不衰,從繁到簡,處處迴響著它輝煌的歷史藝術。看完了《開學第一課》的“字以溯源”一節,我才深深地感覺到,原來我們平時從不在意的漢字裡,竟然蘊藏著如此博大精深的學問,在它的一筆一劃間,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形狀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有很多種,但是,像漢字這樣的方塊字,卻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創造。像英語、法語這種由字母組成的語言,雖然它們有自己的規則,用一些字母經過組合,形成長長短短的單詞,但卻不像中國方塊字這樣,形象變化萬千,遠遠沒有中國漢字那樣意蘊悠長、深厚,正如同中國的悠久歷史。

  細看筆下寫成的每一個漢字,我在想,正是這些方塊字本身的美,才造就了中國獨有的書法藝術。草書、行書、楷書、篆書、隸書……不同的字型寫成的漢字,在我們面前翩然起舞,或奔騰跳躍,或徐步緩進,或婀娜轉身,舞出中華漢字的美。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同樣,美麗的方塊字,也是對我們自己性格的塑造。

  中國文化中的方塊字,不僅是我們的語言溝通工具,還塑造了我們的心性。就如同課堂上講到的“正”“直”兩個字,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中華漢字,在歷史的流變中不斷髮展革新,它凝結著先人智慧的結晶,透過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在筆畫之間感受到的,不僅是漢字之美,更是它傳達給我們的中國精神和做人風骨。以後我要寫好每一箇中國漢字,做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繼承人!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3

  9月1日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2017年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內容主要是講了五個部分:字以溯源、武以鎮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漢字。

  中國的漢字發展至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漢字可分為七大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在不同的時代用的字型形狀也不同,每一個漢字背後都藏著豐富的知識。北師大的王寧教授說,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生命就在民間。王教授還現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最有意思的是“直”這個字最早是象形字,字的樣子是一隻眼睛上面是一條直線,因為目光都是直線,不會拐彎,非常形象。概括起來就是“目不斜視就是直。”

  原來字是這樣演化過來的,這讓我想起了經常下象棋時看到的“馬”字。開始,甲骨文裡的馬就像畫出來的,能夠清晰的看見三角形的頭、兩雙腳、馬尾巴,連脖子後面的鬃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但是在晚期甲骨文裡就把尾巴、腳都簡化成了簡單筆劃,馬尾巴和鬃毛都消失了;金文就更簡單了,連頭都只是一個圓圈了,但尾巴卻被加長了;楷書就更簡單了,連頭都沒了,還把尾巴變成了四個點;現在我們學的字就更簡單了,雖然看起來沒頭沒腳的,連尾巴都被一橫取代了,但仍然能聯想到馬的樣子。這就是字的演變過程,其中也蘊藏著有趣的知識。

  我之前不愛寫漢字,字也寫的很醜,透過今天的對於漢字知識的瞭解,我發現漢字真是有趣極了!每個小朋友有機會都應該去深刻體會漢字的演化和每個漢字背後的知識,因為這是中華驕傲的一部分。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4

  今天晚上九點,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內容主要是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精彩的節目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

  讓我記憶深刻的節目有吳京遠端影片 詮釋對“武”的理解 《開學第一課》還特別邀請了最近刷爆網際網路的《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他透過遠端影片的方式與中小學生分享他對“武”的理解。吳磊獻唱主題曲: 昔日少年,已成棟樑 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曲的演唱者是由童星轉型成功的演員吳磊,他是看著《開學第一課》長大的。幾年前還在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名優秀的青年演員。武以振魂 在這節課上,主持人將帶領大家做起武術闖關接力,包括考驗平衡的梅花樁、考驗腿功的踢氣球等。螳螂拳、太極拳和八極拳等三門傳統武術的傳承人也將來到課上,為同學們介紹傳統武術的奧秘和魅力。文以載道 這節課上,有“瑜老闆”之稱的著名青年京劇演員王珮瑜將用京劇唸白表演了著名《水調歌頭》。董卿、吳磊、任嘉倫將和現場的小朋友們做“用身體拼字”的遊戲。

  看了央視《開學第一課》,我決心努力學習,將來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5

  今天我在家裡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是老師給我們佈置的作業中的其中一項。

  《開學第一課》開始了,首先出場的是董卿老師和撒貝南老師兩位主持人,首先登臺的是文藝老師王寧,她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文學院教授,這位老師給我們講了正和直兩個字怎樣從甲骨文演變到漢字。這兩個字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像漢字一樣,做一個正直.端正的人。

  第二個出場的是理查德.西爾斯“漢字叔叔”他是來自美國的。理查德痴迷於漢字,對中國漢字有著巨大的熱情,他堅持研究漢字很多年,遇到了很多困難,是一位中國人幫助了他,而他也沒有放棄。他的故事是震撼著每一位中國人,為每一位中國兒女敲響警鐘。

  接著是吳京導演,他給我們分享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而我最喜歡的是圍棋冠軍柯潔,在現場柯潔講述了他與AlphaGo對決的情景,教導同學們與科技共同進步。再後來是一個會彈琴機器人,它來自義大利,有53根手指,名叫Teo,他以一曲《肖邦幻想即興曲》和鋼琴小達人李俊傑先後演奏,這個節目簡直叫我震驚了!

  這個節目結束以後,董卿老師請上來了許淵衝老翻譯家,他為翻譯事業奉獻了一生,這位老翻譯一家可以把文學翻譯成外語。最讓我感動的是叫米斯巴.拉希德的老師,她來自巴基斯坦,她講了她小時候在學校老師生了重病還來上課,因為病情太重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這件事感動了現場的所有人。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瞭解了我們中國漢字的奧秘、厲害的武功、奇妙的科學技術,因此我為我是中國人感到驕傲。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6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由於很愛練字的原因,《開學第一課》節目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王寧老師講漢字的一段。

  一點一橫,一撇一捺,小小的漢字非常神奇。它們像一群群可愛又淘氣的孩子,在方格上跳躍著,像 一株株漂亮的小花朵一樣出現在你眼前;它們像一條條清澈的小溪,流過筆尖;它們像浩瀚的大海浮現在你的眼前。

  中國的漢字發展至今,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演變中可分為七大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在不同的時代用的字型形狀也不同。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和行書,楷書的特點是形體方正,橫平豎直,筆畫清楚,行書則是楷書的快寫體。

  漢字的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象形字背後都藏著豐富的知識。例如象形字"休"就表示人靠在樹旁休息。我很喜歡漢字裡很多有趣的字謎。如: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日)。千字頭,木字腰,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香)。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碧)。一點一橫長,你若猜不出,站著想一想(立)。像這樣的字謎還有很多。

  中國的漢字真是有趣極了!我愛這變化多端的漢字,更愛它背後的知識。我堅信美麗的漢字在未來將會被永遠使用。

  王寧教授說,漢字和漢字文化能夠綿延不絕,生命就在民間。為了將傳統文化鞏固在每個人的血液中,王寧教授盡其所能,研究漢字從未停歇。王教授現場演示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

  觀看了這一課之後,真的是受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7

  今年《開學第一課》34城收視率高達5.28%,全國網收視也收穫4.47%的傲人成績,創下節目開辦十年以來的新高,收視率僅次於春晚,在多維資料的表現上,《開學第一課》也已是現象級:不僅如此,截止9月3日20:00,節目全網播放量破5億,其中正片上線兩天播放量近4億,創造今年電視節目單期影片點選記錄之最,同比節目去年提升23.5倍;“董卿跪採許淵衝”單條短影片兩天內點選量超2300萬,創今年全國電視節目單條影片播放量之最;新媒體主話題#開學第一課#閱讀量達12.3億,子話題#我的中華驕傲#閱讀量4天暴增至5.3億,創了近段時間的話題記錄;官方微信釋出的節目單播出當日,閱讀量破1000萬+,創了單條微信文章閱讀量的記錄;節目相關微信文章閱讀量破10萬+高達23篇,覆蓋微信使用者達7億;當日直播400萬併發,僅次於女排決賽當天所創造的最高峰值。……種種資料顯示,《開學第一課》已真真切切成為一次全民熒屏狂歡。

  在與孩子們真切對話多年之後,《開學第一課》以自己獨有的節目模式和節目氣質成為行業標杆。總編室主任、綜合頻道總監王曉真曾表示,央視綜合頻道一直以來堅持主陣地、高品質、靈動性的宗旨生產節目內容。同時,央視綜合頻道副總監許文廣在日前採訪時便直言:“不急功近利、不只做這一季的爆款,從最初就著手開發節目持久的品牌效應,始終堅持核心價值的樹立,讓節目保持長。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8

  2017年開學第一課講述了中華驕傲,我覺得中華武術是最驕傲的事。

  樊國吳都鄂州,古畿新城,在抱清流而往長江、長河,引“二黃”而襟四區(鄂城、華容、梁子湖、葛店開發區)中崛起!

  生長在鄂州土地上的我無不為故鄉而感到自豪。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孕育著不少英雄豪傑。

  “生命在於運動。”為什麼現在的人不繼承中華瑰寶——武術呢?我想這在於人們對武術思想觀念的不同。

  中國的武術博大精深,何種人不為之自豪呢?又有哪種去用心去學習它呢?中國的瑰寶將自我毀滅嗎?想到這,我內心那份激動之情該怎麼表達出來呢?中國的武術將繼續發展下去嗎?這一切的一切將成為一個未知數。中國的武術是生是滅,這將取決於人們的意願。

  我曾經訪問一個武術大師,他就是萬簌聲的家鄉徒弟李雄飛。他對我說,“他曾經開過一個武館,由於經濟的虧損和一些部門的不支援而被迫停止了這項工作。”但是他現在繼承師父的醫術並且把它看作生命機體的一部分。由於外部的種種原因,他的前途依然沒有走出陰暗的森林。我相信無論中國武術還是中醫都能得到較大發展。我也相信他會成為一個名人。成功的前途必然有著種種阻礙,讓我們走出這塊阻礙的森林發揚中華武術精神。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一句話“炎黃子孫要爭氣”。

  讓我們為中華武術崛起而努力吧!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9

  9月1日晚上九點,爸爸和我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中華驕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南當起了“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

  節目特別邀請了著名鋼琴家郎朗和一位來自義大利名叫TEO的機器人一起現場合奏。還有最近刷爆網際網路的《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他透過影片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他對“武”的理解。

  而節目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寧教授講漢字。

  漢字,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是一代又一代先人智慧的結晶,是一種神奇的字型。

  雖說每個漢字都由橫豎撇捺點這些簡簡單單的筆畫組成,像一群群可愛又淘氣的孩子在方格上跳躍著,卻都有著自己的情感。望見“朝陽”兩字,你能感受到一絲明媚的陽光照耀著你,而望見“晚霞”,你會為那絢麗的色彩而迷醉。“喜”字使人笑逐顏開,“哀”字一望而皺眉……

  王寧教授現場演示了“正”、“ 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讓我感受到一股漢子的神聖力量。

  據說中國的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發展到現在的楷書、行書,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會意字,指事字,形聲字,象形字背後都藏著豐富的知識。例如象形字"休"就表示人靠在樹旁休息。我喜歡漢字裡很多有趣的字謎,如太陽出來從下照,人人都說味道好(香);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碧)。像這樣的字謎還有很多。中華漢字自身就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象的天地,任你自由飛翔與馳騁。

  中國的漢字真是有趣極了!我愛這變化多端的漢字,更愛它背後蘊藏著的豐富知識。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0

  《開學第一課》舞臺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到時,32名來自各地的小學生將排排坐好,和臺上的主持人“老師”互動。

  在《開學第一課》中,郎朗攜帶他的兩位高徒亮相。一位10歲,一位12歲。他們將與來自義大利的機器人比拼鋼琴彈奏,彈奏曲目是《野蜂飛舞》。

  這個義大利機器人名叫TEO。與人類不同,TEO有53根手指,幾乎覆蓋大半個鍵盤,所以可以非常快速地彈奏任何鋼琴曲。

  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是本次《開學第一課》最年長的嘉賓。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的,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為了翻譯事業奮鬥七十餘年的許淵衝老人來到現場

  《開學第一課》還特別邀請了最近刷爆網際網路的《戰狼2》的導演兼主演吳京,他透過遠端影片的方式與中小學生分享他對“武”的理解。

  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曲的演唱者是由童星轉型成功的演員吳磊,他是看著《開學第一課》長大的。幾年前還在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的孩子,現在已經是一名優秀的青年演員。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1

  看到節目介紹絲路,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蟲之路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中國使者從駱駝身上下來,右手高擎著手杖,大步向前走去。中國使者指著生後的駱駝,讓將軍看。之見每峰駱駝鎮上都託著兩個大包袱。開啟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安息國將軍高興的點點頭,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兩個的禮盒。大看一看,裡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哪!

  我的驕傲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這次的班主任是董卿阿姨和小撒叔叔作為“班主任”今年的老師有吳磊哥哥、柯潔哥哥、鋼琴家郎朗等,給我們講了關於傳統文化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柯潔哥哥,他的圍棋是“中國第一人”,雖然曾經被人工智慧打敗,但是我覺得柯潔哥哥身上的冷靜和執著值得我去學習。

  柯潔哥哥從3歲就開始學圍棋了,想想我3歲的時候,還在吵著媽媽要雪糕呢,柯潔哥哥一開始學圍棋的時候並不很順利,而且連輸了13場,但是柯潔哥哥不斷的努力學習棋譜,不斷的提高圍棋技能,終於成為了圍棋中國第一人。

  從柯潔哥哥身上我看到了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不斷的努力學習,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就要努力拼搏。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2

  9.1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我的中華驕傲”。內容主要是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精彩的節目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

  公開課教室別緻新穎,舞臺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到時,32名來自各地的小學生將排排坐好,和臺上的主持人“老師”互動,非常有趣。在《開學第一課》中,郎朗攜帶他的兩位高徒亮相。著名鋼琴家郎朗竟和一位來自義大利擁有53根手指的神秘來客一起現場合奏,讓我們目瞪口呆!一位10歲,一位12歲。他們將與來自義大利的機器人比拼鋼琴彈奏,彈奏曲目是《野蜂飛舞》。

  這個義大利機器人名叫TEO。與人類不同,TEO有53根手指,幾乎覆蓋大半個鍵盤,所以可以非常快速地彈奏任何鋼琴曲。機器人真厲害,我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製造更好的中國機器人。

  96歲“詩譯英法第一人”,講述長達六十餘年翻譯人生

  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衝是本次《開學第一課》最年長的嘉賓。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的,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看了節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中華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3

  今天聽了《開學第一課》很受啟發和感動。

  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它從一開始走到今天,從來沒有間斷過,告訴我們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的漢字值得我們驕傲。漢字音譯而造型。來自美國的一個叔叔理查德希爾斯就被中國的漢字獨特魅力所吸引,廢寢忘食,努力學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古漢字研究,付出了所有,並開了網站,美國叔叔的事蹟深深感動了我,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作為一個外國朋友,對中國的漢字都這麼全心投入,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漢字除了歷史悠久,而且獨一無二,學習他,熱愛它,傳播它是我們的責任,中國的詩詞文化,問些是人類的依附,感情的歸宿,中華文化的傳播,是生生不息的源泉,作為我們將對祖國的愛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學會付出與奉獻,用我們的毅力與堅持,做一名自尊自強,自信的中國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昨天晚上九點,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一臺的開學第一課,主題為:我的中華驕傲。

  節目中,第一課字以溯源,由來自美國的理查德·西爾斯,講述這位"漢字叔叔"感動無數人了,更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中華兒女!第四段,中國詩詞,由許淵衝老爺爺講述,告訴我們中國詩詞的魅力所在。

  啊,我們的祖國是多麼美麗!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流淌著龍的血液,為自己的祖國而驕傲!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4

  9月1號晚上9點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中華驕傲”。

  第一課講的是以文載道,是文學體現著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裡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迴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翻開一本書,讀上一首詩就像乘著文學的小船,漫遊在上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一課第一個出場的是漢字叔叔,他為漢字痴狂和習漢字的過程,以及建立漢字的網站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包括歌曲”中國話“充分展示了中國近幾年來對自有化的自信。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學習中國話、中國漢字、中國的書法、中國的美食,展示出了中國在世界上不可缺少的地位。

  第二課棋以明智,是小小的棋盤包羅永珍,凝聚著東方的智慧,啟發著無數的暢想,黑白棋子在往來之間,教會了我們勇於挑戰敢於突破的精神。在科技時代繼承傳統、擁抱未來才能為大國之智譜寫新的篇章。這次上臺的是郎朗和一位來自義大利擁有53根手指的神秘客人—一個機器人,名叫TEO,它的53根幾乎覆蓋了大半個鍵盤。

  第三課講的是以武振魂,中華武術不但技藝高超更蘊含著中華民族仁義正直、勇敢堅韌的精神,保家衛國、自強不息的氣節。我們要傳承發揚武術精神,做有擔當有骨氣的中國人,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振奮民族之魂。

  觀看開學第一課讓我有不少的收穫,真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開學第一課中華驕傲觀後感15

  讀書,看書,讀的是心,看的也是心。

  當你能透過某本書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看懂了這本書。我想說的東西不是書,可是它卻讓我真真實實的看到了這個世界。

  唐詩萬首,宋詞風騷,元曲清婉,正是這些古人留下的東西給了我閱讀上最大的啟示。

  我在字裡行間看到了王朝的更迭,日月的變遷;領略了貶謫的心酸,年輕的豪氣;也欣賞到了山河的秀美,江海的磅礴。我不得不感嘆這些詩詞曲中的包羅永珍。而這一切的一切成了我在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詩,是古代最負盛名的一種文體。而它發展的全盛時期在一個輝煌的朝代——唐朝。故而唐詩聞名於世,而我最喜歡的自然也是唐詩。唐詩收集最全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唐詩三百首》,而是《全唐詩》,該書共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條,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或許真正擁有的唐詩有過之而無不及。凡事自有優劣,唐詩中也分精華與糟糠。所有的詩人中主要有現實主義派與浪漫主義派,杜甫是現實主義派的代表人物,李白是浪漫主義派的代表人物,而我最欽佩李白的詩。他的詩以抒發個人情懷為中心,詠唱對自由人生個人價值的渴望與追求。詩詞自由、奔放、順暢、想象豐富、氣勢宏大。語言主張自然,反對雕琢。有《將進酒》中的意氣風發,有《月下獨酌》中的浪漫孤獨,亦有《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奇妙想象。我更折服於他詩中的那份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