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秋節> 憶中秋高中作文

憶中秋高中作文

憶中秋高中作文

  一進農曆八月門,古鎮的老人們便開始嘮叨起來:八月初一雁門開,孤雁足下帶霜來。其真實的含義就是該給孩子們準備秋衣冬裝了。

  從我童年記事起,逢到中秋節,無論家裡多難,父母都會給我和弟妹們每人買一塊月餅,還有一丫團圓餅。

  記得那年我剛讀小學,父親在運河公司客運幹水手工作。中秋前回家休假的他與母親一合計,便到供銷社準備給我們各扯一塊布料做新衣裳。弟妹們聽後高興地拍起手跳起來:“八月半有新衣服穿嘍!”

  那天下午,我們在門口盼著,可是當父母歸來時,卻吃驚地發現父親鐵青著臉,握緊的拳頭上鼓起枝狀的青筋,母親的眼角掛著淚水,嘴裡不停地罵道:“挨千刀的賊,你偷我們的血汗錢,缺你八輩子德了!”

  原來,母親選好布料後,父親便將三十塊錢放在櫃檯上,隨手掏布票(那時買布都要布票),隱約只感到一個陌生人在旁邊擠了一下,轉眼間三十塊錢不翼而飛。要知道,在物資匱乏的上世界六十年代,這可是我們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啊!

  鄰居大嬸、叔叔大爺們趕緊過來勸父母:“算了,錢丟了就丟了,就當害一場病,以後多注意一些。”好心的鄰居這家借幾元,那家借幾塊,塞到母親手中。天真的弟妹也懂事起來,拽著父母的衣角:“爸媽,我們不要吃月餅了。”父親也平靜下來,摟著我們的頭:“孩子們,今年咱們就自己做月餅吃,讓小偷用偷來的錢回家害大病買藥吃。”我們齊聲嚷道:“好!”

  父親發好面,兌好鹼水,揣上蜜棗紅糖,母親在灶口添著柴草,燎起的火苗照亮了全家生活的希望。沒多久,幾塊金黃色的月餅夾著甜絲絲的香味出鍋了。我伸手去摸,母親輕輕敲了我的手:“別燙著,等敬過月亮老爺(古鎮百姓都有這一習俗),十六早上給你們吃。”

  中秋之夜,母親在八仙桌上擺放好家裡做的月餅、菱角、石榴、南瓜、柿子等,鄰居們也送來蓮枝藕,還有我摘的水生枸杞頭。母親沉默不語,似在向月亮老人許願。父親在悠然地抽著旱菸,暗紅色的煙鍋在月夜中一明一暗。

  我和弟妹坐在八仙桌邊,遙指著又圓又大的月亮在雲朵中穿行,婆娑的月影穿過苦楝樹“沙沙”作響的枝葉在地面翩翩起舞,而蛐蛐放開歌喉,呢喃中奏起天籟之音。一陣鞭炮聲過後,鄰家的.孩子們來串門了,做一個鬼臉,嬉笑中又溜到另一家去,給我們的中秋帶來幾分生氣……

  四十多年過去了,每當中秋節,我和弟妹們有機會相聚時,總感到父母當年親手做的月餅真的很香甜。它無需豪華的包裝,但凝聚著父母那種直面困難、熱愛生活的良好心態。那不一般的滋味深深地烙在我們的記憶裡!

  那些年,我們一同走過的中秋

  “月圓繁果繞,中秋思情濃”。

  2009年的那年中秋,來得似乎晚了許多。那年的九月,是我人生中最無奈、最悲傷的日子——母親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看著她的病理報告,我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整個人生失去了方向。這些年,母親可是家裡的主心骨,大小事情都是她操持,她一下子病倒了,以後的日子可怎麼辦?

  當週圍的人都在熱火朝天、喜氣洋洋忙著中秋節時,我們一家卻愁雲滿面的在揚州蘇北醫院裡,陪伴著病床上剛剛手術不久的母親。母親坦然接受了病情,微笑地催促著我回家去,我遲疑不決。她堅決地說:“回家去,媽不在家,中秋節還是要過的,買些鞭炮水果敬月亮,再怎麼著,咱家也要有個過節的樣子!!對了,給果果買套新衣服過節!”

  小時候,母親總是寵著自己,大小節日總要為我備上一套新衣。如今,她把這種習慣又延伸到我女兒身上,在病床上時刻想著的還是她一手帶大的孫女果果。

  那日下午,留下父親在醫院照看母親,我們三口從揚州匆匆忙忙一路坐車回家。一到家,我們便張羅著買這買那,和母親在身邊一樣。晚上,在院子裡的八仙桌上,擺放了滿滿一大桌子貢品。我完成了母親的使命——或許沒有母親在身邊時那般事事周全,但總有了一份節日的味道。

  那年的晚上,我一個人默默站在院子中,背對著月亮,在心中默默許願,並重復了幾百遍,說的都是同樣的話語——媽媽沒事,一定很快好起來!

  我和母親最後一箇中秋節

  2009年的九月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從那一年起,幸福轉瞬即逝的感覺便時刻環繞著我。

  幾年來,父親帶著母親輾轉在南京和家之間,常常是兩週就去一次南京治療,除了一系列的化療、靶向藥,我也偷偷為她嘗試了許多偏方,依然無法控制病情發展。

  2013年的中秋,是我和母親過的最後一箇中秋節。

  那日,母親早早地起床,又開始忙碌開來。她指揮著父親用藕缸為我們擦藕餅,自己則嫻熟地坐在小院裡製作著藕夾,那一個個金色小巧的藕夾,無不在展示著母親是個多麼能幹的人。

  此時,爐裡的火一閃一閃,我的淚一滴一滴。我在心裡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這或許是母親陪伴我們過的最後一箇中秋了。每告訴一次,心裡就如同尖尖的錐子深深扎痛一次。我夾起一個藕夾,咬上一口說:“媽,真好吃!鹹淡剛剛好!”母親瘦削的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那是三十多年來,我再熟悉不過的微笑。

  那一晚,是我們一家五口最後一次聚在氾水,過著最後一個最完整的中秋節。雖然我們心裡滿是悲傷與淚水,卻只能把最幸福的微笑傳遞給家裡的每一個人。

  “中秋的月亮,總是那麼惆悵,是一窪秋水的悲涼,蘊著我無可奈何的感傷。借你纖纖的手,剪一縷朦朧月光,讓我把今夜的孤獨收藏,八月的桂花開始飄香,而我,再也找不到來時的方向……”

  屋門口的那棵桂花樹又開始飄香了,只是,種樹的那個人卻永遠離開了我們。在這樣的節日裡,小院裡曾有過的那藕餅的甜膩、菱角的清香,以及陣陣鞭炮的聲響,就這樣漸行漸遠了。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遺憾與無奈。在我們老李家族裡,甚至六十多歲的老一輩都有高齡的母親健在,唯獨是我。每每想到早逝的母親,便是揪心的疼痛與嘆息。

  哎,能與至親相守的每一個日子,都值得我們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