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XX帶來的啟示>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作文5篇

格言給我的啟示作文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作文5篇

  你最喜歡的格言是什麼呢?它又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1:

  許多名人的格言我都喜歡,要說最喜歡的,非屬“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不可。仔細想一想,的確是呀!有哪一位成功人士在走向成功之路時,不是歷經坎坷、打擊、磨鍊與艱辛,才得到成功之果的呢?

  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後,卻得不到一張令自己滿意的試卷;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後,卻不及於別人好;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後卻得不到別人的重視後,我放棄了,不再想去努力,也不想聽那渴望以久的鼓勵聲,只想就此作罷,不再理它們。但是,“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這句不斷地在我的腦海中閃現,使我繼續努力去完成它們。

  當我因為一些事做不好,不如以前,見到同學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時;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時;聽到老師的責備時;想到自己對大家的辜負時,這些精神上的打擊,我的精神支柱徹底倒了。但我又能怎樣呢?“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這句名言又一次不斷地在我的腦海中閃現,再次使我繼續刻苦地學習著。

  名言,我感謝你,你是陪伴我在這個新的學習環境裡的三個年頭。我相信,只要我現在把所有的困難都克服了,我以後的路將走得更加順利,成為一個可用之才!沒有現在的苦,哪會有以後的甜呢?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2:

  有志者,事竟成。這句格言給了我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在遇到挫折和坎坷時,還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志向,最終取得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這大概已不是什麼秘訣了,有志而成大事者比比皆是。水滴石穿就是一個例子。柔弱的水,在一天又一天的堅持下,把石塊滴穿了一個大洞。他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持之以恆,事情就可能成功。

  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也是一樣。他在發現當時許多藥方都出現錯誤時,主動棄醫,隻身一人,前往全國各地及山區尋根究底。在長達10年多的時間裡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爬過千山、淌過萬水,白天跋山涉水,晚上披星戴月、含辛茹苦,誓用全力甚至生命保護一方百姓的安全。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又堅持不懈的嘗試,鑄成了萬卷長書:《本草綱目》。

  李時珍是成功的,在這份喜悅中,少不了他鍥而不捨的汗水。許多海外的偉人也同樣如此,用日復一日的堅持,得到了來之不易的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給我們的啟示:一個人無論做多麼艱難的事,只要有雄心壯志,不懈努力,就能夠成功。

  此後,每當我遇到挫折時,就會想起:有志者事竟成!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3

  爺爺用毛筆字寫了一句格言送給我,我一直把它掛在牆上。這句格言是:“恆則成”。他的意思是:指要有恆心,就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說起這句格言,一件小事便浮現在我眼前。更加深了我對這句格言的理解。

  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在學校給我報了體操課。第一次上課時教練要求我壓腿,坐在墊子上,腿伸直,要用頭貼住膝蓋,堅持10分鐘。平時不經常運動的我,怎麼可能做到這些呢?想著想著,教練走過來使勁地用雙手壓了壓我的後背,我同地叫了出來。教練說:“壓腿雖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是如果沒有恆心,沒有毅力,不冒著疼痛,就永遠都不會成功,這種恆心和毅力正是一個合格的體操運動員所具有的本能。”我點點頭說:“我一定好好練習。”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回到家後,開始練習。可是我不管怎麼壓,也夠不到膝蓋。當我又想放棄時,我看到了牆上掛著的`那句格言:恆則成。我又想起了教練說的話,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一定會成功。於是我又重新鼓起勇氣,自信的風帆又一次在我心海里揚起。我忍著疼痛,五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我終於練成了。頭能貼主膝蓋紋絲不動,疼痛也漸漸消失了。在這一年中,在這項運動中,我曾流過淚,但是隻要想起那句格言,我就會充滿自信。終於在10月份的天津市少兒組體操大賽中,我和我的11名隊友取得了團體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但它卻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扉裡。透過這件事,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恆則成”這句座右銘的深刻含義與哲理。人生的旅途中,將會有無數次的坎坷。這句座右銘將陪伴我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因為我知道鷹的翅膀是在搏擊風浪中練硬的,挺拔的松柏是在傲霜鬥雪中成長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4: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中,卻隱藏著與眾不同的意義。

  其實,我的寫作能力較差,因為,我不喜歡讀書,我覺得讀書就感覺是痛不欲生。

  有一天,我去哥哥家遊玩,準備到他的房間參觀,結果映入我的眼簾只是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和書。我問他:你房間裡有那麼多的書都是你看的嗎?他回答說:這都是我看的。頓時,我都驚訝了。然後,我又問他:你看書有什麼好的方法。他回答說:讀書還真有許多方法呢。首先我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做,作家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然後,我會在腦子裡繼續把這個故事編寫下去,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的片段,並問問自己為什麼喜歡它們。我還會在讀其他部分並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做完這些我還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說完後我就想:讀書有那麼多的方法呀,從現在起我也要讀書,過了不久,果然我的大大有進步,這使我非常高興。

  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讀書只是個看起來很難的問題,可實踐起來卻很簡單。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難道書籍不可以讓人進步嗎?

  一句格言給我的啟示5: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那就是“吃一塹,長一智。”

  那是一次數學,當老師發下試卷時,我發現很多題目都是比較簡單,而且很多題目我還做過,於是心中暗自高興。答題了,我做得很快,只花了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已經完成整張試卷。這時我發現除了我之外,還沒有一個同學能和我相提並論。我偷偷的瞟了一眼坐在我附近的同學,有的甚至連一面也還沒做好。就連平時成績很好的任亞涵和劉冠良也還在皺眉緊思。我心中這一股得意勁越來越強烈。我一邊在心裡嘲笑那寫做的慢的同學,一邊玩起了小動作。檢查,已經忘的一乾二淨。等到下課鈴聲響了,我第一個把試卷交了上去。

  第二天,老師捧著批改好的試卷走進教室。看著老師臉上微笑的表情,我知道這次大家肯定都考得很不錯。發試卷了,我豎起耳朵等待著老師的表揚。“黃穎,100分。”“嚴國鵬,99.5分。”“吳淑文,98分”……怎麼?還沒有我。一半多的同學都已領會了試卷,難道……難道是老師忘了?或許是老師放在最後再來表揚我吧?“林明?觶?8分。”啊,81分?不會吧。肯定是老師改錯了,或分數統計錯了!不會啊,老師平時都沒有出現這種錯誤。我低著頭上臺拿回了這張我期盼已久的試卷,經過初略檢查,我發現了試卷中的錯誤:兩道應用題中的數字抄錯,三道計算題計算錯誤,還有很多填空、判斷、選擇也出現了不應該有的錯誤。這一個“88分”猶如一聲響雷擊在我的耳旁,我如夢初醒;又如一根長鞭抽打著我的心靈,教我還敢粗心?這一個“88分”也是我成績史上最糟的一次。

  下午放學了,我低著頭回到了家,媽媽問我:“孩子,發生什麼事了?怎麼愁眉苦臉的?”我說:“昨天的數學考試我只考了88分。”媽媽走過來摸著我的頭,安慰我說:“孩子,沒關係的,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嘛。”我聽了媽媽的話,吸取了這次考試的教訓,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認真,再認真。

  這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深刻的哲理。“吃一塹,長一智”這一句名言永遠記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