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作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範文「優秀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優秀篇」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範文「優秀篇」

  相信在很多人的成長中都曾有過被某句詩詞感動,被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所折服,所震撼的經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徵文,歡迎大家觀賞!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範文1】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漢字是人們智慧的結晶,而詩詞則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走進詩詞就如同暢遊在了無窮的知識的海洋。今天我有幸觀看到了經典誦讀比賽節目《國學小名士》,它好像帶我推開了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盡情遨遊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

  比賽的流程很簡單,分為三大環節,“我愛記詩詞”“名家對對碰”和“美德大考驗”。選手們都不甘落後,大顯身手,發揚了中華五千年的經典文化,為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短短四十分鐘的比賽,卻讓我思考了許多許多。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孫榮憶選手說的一句話而引發了我的深思“我左邊坐著大哥哥,右邊坐著大姐姐,我果斷的把蝦夾給了他們,這是應該的”是啊,這是應該的。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講究禮讓,禮讓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作為中華兒女來說更應該把它傳承下去。可是現在世上的一些人,他們卻不這麼想,我們身邊的小事就有許多,平時在校園裡上下樓梯時,如果可以做到高年級禮讓低年級,那我們的校園是不是可以變得更安全?汽車在路上行駛時,如果可以做到大家都讓一步,那我們的道路是不是可以變得更暢通?當今社會還有許多因人們沒有遵循禮儀而產生的問題,家庭財產的分配,難道就真的可以因為幾個錢的問題就可以拋棄親情嗎?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禮讓”二字,正如孫榮憶說的那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好的東西讓給朋友;餐桌上的食物讓長輩先吃;乘公交的時候讓老人,孩子先上。

  最後一環節中,還有另一位選手所做的一件事,令我深思。任家豪選手主動承認了自己在禮儀方面的不足,並改正了它。誠信二字雖然簡單,可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中華五千年自古是教育我們要講誠信,可是卻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這兩個字呢?現在的街道上走到那裡都可以看到衣衫襤路的乞討的人們,而他們大都是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騙取錢財的騙子。還有些商家圖省錢,圖省力,就在食品中商品中加些危害人體的東西。還有身邊的一些小事,例如,借東西不還的,約好了時間遲到或不到的人。誠信是每一箇中國人應該做到的事情,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更是每一箇中華兒女要做到的事情。我們小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棟樑,中華兒女新一代的希望,更應該以身作則,把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和傳統美德的精神傳承下去。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美德,是中國的傳統,它記載著中國曆歷代代的品行。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讓傳統美德的大舞臺照耀自己未來人生的道路;希望能有更多人繼承並國學文化,發揚傳統美德,讓自己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範文2】

  “紅領巾飄呀飄起來,隊旗飄飄放光彩……”18日,伴隨著《紅領巾飄起來》的悅耳歌聲,雲浮市第二小學的孩子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整個校園洋溢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作為市2014年少先隊工作推進會主要議程之一的——市二小少先隊聯合中隊“誦讀經典·傳承美德”主題活動隆重舉行。

  團市委主要負責人、廣東省少先隊輔導員聯誼會會長、廣東省少先隊工作顧問梁麗萍老師,廣州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吳文苑,市少工委領導,各縣(市、區)團委分管中小學團隊工作的副書記、學少部長、少先隊總輔導員,各縣(市、區)教育局德育工作的負責人,市少先隊工作重點聯絡學校輔導員,各縣(市、區)城區中心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及所管轄的鎮(街)總輔導員共150人觀摩了主題活動。

  “報告人數、出旗、唱隊歌、呼號……”當日上午,主題活動依照少先隊活動的流程嚴肅、有序進行,市二小三至五年級聯合中隊隊員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活動中。活動內容豐富精彩,少先隊員們載歌載舞,集體誦讀、歌舞表演贏得陣陣掌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在現場,學生們放聲朗誦《遊子吟》、《贈汪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千古名篇;歌舞表演《讀唐詩》令人耳目一新,且唱且吟,餘味悠長,而《紅領巾飄起來》歌舞富於節奏感,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用動聽的聲音、優美的舞蹈帶動全體學生共同歡唱,掀起了活動高潮。

  市二小政教處副主任黎少梅告訴記者,開展“誦讀經典·傳承美德”主題活動,目的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少先隊員們透過誦讀經典,把自己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該校學生王學炫參與了朗誦《七律·長征》和《青松》,他告訴記者,透過頌讀名篇,從中學到了做人應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今後一定要刻苦學習,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觀摩少先隊主題活動後,雲浮市2014年少先隊工作推進會在市二小召開,梁麗萍對活動作了精彩點評,認為市二小的少先隊工作基礎好,高度重視開展少先隊主題活動,整個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尤其是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活動中,非常具有特色和感染力,有效激勵著全體學生。她希望日後能組織更多這樣成功的活動。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範文3】

  河蚌柔嫩的身軀只有被沙礫千萬次打磨,珍珠的色彩才會如此耀眼。當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礫,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中華文化才熠熠生輝。可如今這光需要我們發揚傳承。

  山東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承辦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國學小名士中,設定了"我愛記詩詞"環節,透過輪流背誦古詩詞中常見的某個字詞來進行接龍,這既是考察選手對古詩詞的背誦及運用程度,又是透過關鍵詞傳遞中華文化的一種方式。選手們的回答大多是課本上的詩句,可電視機前的自己卻沒想到,由此看來學習知識一定要活學活用。在比賽的第三個環節中,導演會給選手們設定不同障礙,觀察選手們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複賽中,誠實而不幸的四號選手鄭元帥很遺憾沒有透過考驗。在自辯時,他說:"我來自農村,父母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農民,我是父母全部的希望,我注重的就是那個分。所以我只能全力以赴,心無旁騖。但這都不能算作原因,只能說我在獨木橋上做得太遠了,然而我只能走下去-農村的孩子別無他路。"其真誠的言語,感動了很多人。是的,善的本質將決定事的為之,或許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傳承中華文化。

  透過觀看"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我學到了許多使我終身受益的人生哲理:

  國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承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接受和學習國學才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國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智慧,我們每一名青少年都應該熟識它,做一名"國學名士"。

  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發揚靠的是每一箇中國人傳播積累,讓我們在生活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做貢獻。讓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觸控歷史,感悟美。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經典文化的薰陶,培養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提高修養,提升我們語文水平,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知識,而且還要在生活中實踐學習,做到知行合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或許那古老的青銅器早已鏽跡斑斑,但書寫在其中的中華文化依舊輝煌。仰望於詩詞歌賦,沉醉於紙墨筆硯。讓我們跨越時空,去觸控千年前古人的心。讓悠悠墨香伴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