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畢業考試作文指導:作文複習攻略
作為整個小學階段收官之戰的畢業,,歷來是畢業班複習的重矢之地,也是個瓶頸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複習攻略,歡迎借鑑!
【作文複習攻略】
一、依標扣本,整體把握。
1、整體把握課程標準。
2、突出重點。作文複習要突出重點。如命題作文中的“審題、選材、構思”訓練;材料作文中的“圍繞中心,重點發散”訓練;看圖作文中的“觀察”訓練;想象作文的“想象”訓練;應用文中的“格式”訓練等。抓住這些重點複習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對薄弱環節下功夫,比如記敘文中的敘事、狀物,重在求“序”,即按一定順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物體的形狀、作用敘述清楚;寫人、寫景,重在求“異”,即抓住特點,寫出該人物、景物與其他人物、景物的不同之處。
3、摸清學生作文基礎。摸清學生原有水平是開展有效複習的基礎,這一點往往不被教師重視。往往是看似對學生比較瞭解,但要教師具體說出哪些學生擅長哪類文章,是寫實作文還是想象作文,是寫人記事作文還是描景狀物作文;存在問題的學生中,哪些是選材問題,哪些是語言問題,教師還真是拿捏不準。針對這些問題,我通常是讓學生自選作文內容、限時作文的方式,進一步瞭解學生作文基礎,以便更好地科學合理的開展有效複習。
二、訓練學生審題的能力。
怎樣指導學生審題?
(一)審清範圍:
每一個作文題目對作文內容都會有一定的範圍限制,我們在指導學生複習時要弄清這種範圍限制:
1、審清時間範圍。有的題目,從時間上規定了寫作範圍,這種規定大體有三種情況:
一是規定了取材的時間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暑假”一詞就限定所寫的一件事應是暑假裡的事。
二是啟示了所寫的內容時間跨度,如《午飯前後》,文章的內容既要寫到午飯前又要寫到午飯後,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跨度。
三是限定了所寫內容的特定時間背景,如《童年趣事》,所寫的趣事必須發生在童年。又如《難忘的一瞬間》,所寫的應是在某一很短時間裡發生的事情。
2、審清地點範圍。作文題目中常常出現一些表示空間(方位)的詞語,它們往往對所寫內容的地點背景作了明確的限定。如《農貿市場》一題須寫農貿市場中的事;又如:《上學路上》則須寫去學校路上的事;如《海邊》、《在海灘上》、《海岸一角》三題都是指海邊,但是所指的具體空間還是有些大小區別的。
3、審清物件範圍。如《我熟悉的人》、《一個的人》、《我的好》等都是寫別人的情況,即使文章寫到“我”或他人,那也是“配角”。又如《我的同桌》、《我的同學》、《我的夥伴》三題雖然都可指同學,但三題的寫作物件的範圍由小到大,《我的同桌》物件基本上是唯一的(當然也可以寫以前的同桌),而《我的夥伴》則既可指本校本班的同學,也可指鄰校小朋友,還可指鄰居小朋友等,範圍要大得多。
4、審清內容範圍。這是指對事件的限制。如《一個難忘的事》必須寫確實是令人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就只能寫親身經歷的,自己聽到或看到的,還不能算親身經歷。《老師二三事》只能寫老師的二件或三件事。
5、審清數量範圍。有些題對所寫人和事物都作了數量上的限定,我們要確定它的數量範圍,按照題目規定的數量要求去寫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一件難忘的事》、《這件事》、《一個的人》。又如《學校生活中的一件事》和《學校生活二三事》,前者只能寫一件事,而後者一定要二至三件事才能切題。
(二)審清重點
教學生習作前應該弄清題目要求寫的重點,不少題目都有關鍵詞,這個關鍵詞通常叫做“題眼”,我們把它找出來,也就是找到了寫作的重點。如《一件難忘的事》這個題目,依次規定了體裁(記事為主的記敘文)、數量(一件)、內容(難忘的事),這三點要求中,主要的無疑是“難忘”,這就是題眼。
有的題目比較含蓄,我們更需注意什麼是關鍵詞,把意思領會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這個“傻”字是反語,表面是傻,實際上是不傻的意思。又如《媽媽的“壞”脾氣》,這個“壞”也是反語,實際上恰恰在說媽媽的某種好習慣,好作風。
找“題眼”有一定規律。如果題目是一句話。“題眼”多數在回答“誰?什麼?”的部分詞語中。如《我愛我的老師》的“愛”,《爸爸笑了》的“笑”等。如果題目是一個片語,“題眼”多數在前面,即修飾部分。如《快樂的節日》的“快樂”,《可愛的金魚》中的可愛。《我喜愛的活動》中的“喜愛”等等。當然,題目是變化無窮的,並不是都可以照這兩種方法去找的。如《我的同桌》這個題,實際上並沒有規定中心內容,我們需要根據材料來確定文章的重點和中心。
(三)審清體裁
記敘文包括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四種主要體裁,像《一件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等,應採用記事的體裁;《我尊敬的人》、《好XX》則應採用寫人的體裁;《我們的校園》則主要應採用寫景的體裁,但也離不開人和事。《可愛的金魚》那就應採用狀物的體裁。,等則大多在題目中表明。
(四)教學生仔細審清題外的要求。
三、訓練學生確定中心的能力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靈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複習時教學生確定中心要注意以下面幾點:
1、中心要有意義的健康的。一篇文章讚揚什麼(或歌頌什麼),批評什麼(或揭露什麼),或說明一個什麼道理,都應該使別人讀了以後受到教育或啟發。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麼這篇文章就是有積極意義的。
2、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必須圍繞一箇中心來寫,不能分散,不能有二個(或多個)中心。
3、中心要新穎。要善於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來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見大,由表及裡,從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從未曾發現的新的思想內容。
四、指導學生選擇材料。
從小學生知識水平看,所寫文章要真實感人,應著重從以下方面選擇材料:
1、要選擇親身經歷的、真實的材料。
大家看這篇文章:
媽媽回來了
“前段時間,媽媽去杭州學習,去了好長時間,可能有一個月吧。今天,媽媽終於從杭州回來了,我非常高興!因為媽媽的懷抱很暖和;因為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就能過得更好;因為媽媽在家裡會給我讀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她;想媽媽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
這篇題為《媽媽回來了》的作文,僅107個字,是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寫的。此文在海內外5萬多篇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首屆冰心作文獎小學組一等獎。這篇文章成功在於有“真情實感”,真情實感具體體現在“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她,想媽媽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這是人類共鳴的情感。
我們再看下面的這篇作文《爸爸,我想對您說》,文中小作者希望爸爸給她買電腦,她寫道:
親愛的爸爸,您知道嗎?前幾天,老師佈置我們查關於宇宙的資料,我非常想完成好老師佈置的作業。於是,我翻箱倒櫃,把家裡的書都仔細查了幾遍。結果,我找了一整天,才找出了少得可憐的一點點資料。而班裡的一部分同學,才花了一點兒時間,就從網上收集了好幾大張資料。什麼地球是怎樣形成的,金星的溫度……應有盡有。我真是羨慕極了。爸,難道您想讓女兒事倍功半嗎?
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爸爸訴說了想買臺電腦的願望。沒有太多的辭藻,語言平實殷切,卻說出小作者的心聲,打動人心。
2、要選擇那些典型的、獨特的材料。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說過“對你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寫文章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文章的內容如能超越一般學生的認知領域,顯示出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那就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湖南益陽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以《關心》為題作文,當不少考生把目光鎖定在人類的親情時,有位考生卻把愛心投向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地球,文章將“綠蔭如蓋的大地”、“浩瀚無垠的大海”、“交錯分佈的江河”分別喻為地球,“美麗的肌膚”、“藍色的衣裳”和“奔流不息的血脈”並引入被喻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河流域由於大片森林被焚燒而染上“炎症”等知識性較強的內容。由於新知迭出,讀者獲得了知識和情感的雙豐收。再如:浙江寧海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以“明天”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不少考生取“明天”的引申義構思,有位考生卻取“明天”的本義作文,擬題《明天就是中考》,記敘了“擠獨木橋”的前一天老爸贈送“作戰武器”派克筆、老媽熬出高能量食物小米粥和表哥提供新式手錶三件事,並在“後記”中這樣結束全文:“粗硬的派克正在舞動,已被小米粥填飽的肚子正在提供能量,手錶在忠實地記錄時間……”有的同學把敘事的筆觸延伸到考場,更體現出所選角度之新。更有獨具眼光的作者把敘述的時空就鎖定在眼前的語文考場。2001年武漢市中考作文要求以“服務”為寫作範圍,自擬題目作文。有位考生別出心裁,所敘時間變一般考生的“過去進行時”為“現在進行時”,自擬題目《謝謝您,護花使者》,敘述自己在語文考場上的兩次意外(一次墨水用完,一次鼻子出血),兩次得到“如慈母般”的穿白裙的監考老師的關心和鼓勵的具體經過。文中的“護花使者”身份特殊,所處時空特殊,這些都閃耀著作者創新思維的火花,使“服務”這一文旨演繹得別具魅力。
五、運用列寫作提綱的方法,訓練學生的組織材料和佈局謀篇。
考場作文,一般來說時間很緊張,要想讓學生在作文時節約時間,少走彎路,在作文複習時,就可以指導學生編寫作文提綱。在指導學生列作文提綱時,要生編寫的提綱內容要簡明,語言要準確。“簡”,就是簡單,沒有多餘的話;“明”,就是清楚明瞭,一看提綱,就瞭解全文的佈局,各部分內容及詳略安排。每屆在畢業複習的時候,由於時間相對比較緊張,我都是在課堂上出示作文題目和要求後,就只要求學生編寫提綱,提綱中要學生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簡單地寫出來,不要求作文。到最後一個月做複習講義試卷時,試卷上的作文題我全部只要學生寫提綱。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個提綱範例:
如:《記一場鼓號儀仗隊比賽》
主題句:團結就是力量。(考試不必寫)
中心思想(考試不必寫):透過敘述鼓號儀仗隊比賽的過程,反映了同學們齊心協力參加比賽的生動情形,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啟迪。
正文:
一、開頭概述事情的時間、結果等。可以議論事情對我的影響。
二、中間從前到後詳細敘述事情過程。
1.出發。時、地、人等以及心理。
2.到達。有場面描寫。
3.表演。細節。個人。自己的感受。
4.成績。心情。點出意義即主題句。
我覺得這種複習方法很快捷,因為編寫提綱實際上是從審題到佈局謀篇進行構思的全過程,不寫成文章便於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集中精力考慮作文寫什麼和怎麼寫。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這樣既增加訓練密度、節約訓練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快速思維,既能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尋找辦法,又能互相學習,提高審題,選材和立意的能力。學生對自己的提綱感覺滿意了,有空再進行作文。
六、訓練作文的開頭、結尾和過渡
(一)開頭
萬事開頭難。孩子們作文常常感到難以下筆。經常會有學生跟我說“老師,你幫我開個頭好嗎?”頭開好了,不僅能使文章增色,而且能使文思如繭之抽絲綿延不斷,似涓涓溪流汩汩而來。新穎別緻的開頭一開始就能抓住讀者的心,使之慾罷不能。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頭的方法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模式,“文無定法”嘛,但大體上還是有章可循的。作為小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開頭方法就可以了。
常見的作文開頭的幾種基本方法:
(1)有話直說。這是文章最常見的開頭,開門見山,十分明確。如《詹天佑》的開頭: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2)引人入勝。這種文章開頭的方法常常把事情的結果寫在前面,或者提出問題,設定了一個懸念,引人入勝。《海底世界》的開頭: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3)先作鋪墊。有的文章開頭寫明事情緣由,目的是先作鋪墊,突出文章的重點內容。(4)交代事件。開頭對文章的事件作簡要的交代是經常用的一種方法,特別遊記、參觀記一類文章。
(5)點明中心。有的文章開頭就點明瞭中心,突出要寫的重點。如《詹天佑》。
(6)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方法,或引述,講寓言故事切入話題。如:《忙的苦與樂》這樣開頭:現代社會的節奏加快,人們在忙中穿行,慨嘆著忙的苦與樂。在我看來,忙的苦與樂滲透在生活的每一角落,忙的苦與樂考驗著人們的品格靈性,忙的苦與樂昭示著時代的巨大變遷。排比式這種開頭體現了流暢的文勢,又能起到清晰地提挈下文的作用。開頭語句節奏明快,立意新穎,文意指向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