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山東省第二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精選3篇)

山東省第二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山東省第二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精選3篇)

  導語: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透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下面是yjbys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1篇:

  我今天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比賽,主持人一上場問了“大家好”,又說“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幾句話,接著五位選手上場了,他們用不同的古詩詞來介紹自己,其中裡面最小的一位才9歲,真是厲害啊!

  他們進入第一個環節“我愛記詩詞”,螢幕上給出了第一個關鍵字“日”,讓選手們回答,我首先想到了李白寫的“日照香爐生紫煙”,我剛背完這一句,選手們就一句接一句的背了起來,在經過激烈的比賽後,其中一位大哥哥贏了這一局,評委老師表揚了他們,尤其是那個9歲的楊震,他雖然小但是知道的知識還真不少。

  下一輪是關於“五官”的詩句,一開始我以為詩句裡面要有“五官”這兩個字,媽媽告訴我說只要有關於“五官”的字就行了,我不由自主地背了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選手們的比賽非常激烈,這輪是一位大姐姐勝出了,評委老師給他們點評,說他們很精彩,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 當我看到選手在臺上演講時,我受到了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以後要多誦讀,多讀書,來豐富自己。看完後我有了深深的感悟:我雖然背的古詩不少,但比起他們來還有很大的差距,我以後要用心誦讀經典,準備超越他們,期待我的精彩表現吧。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2篇:

  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蘇軾是在懷念何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是描寫什麼節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是指的何人?

  看完2014國學小名士冠軍爭奪賽,有很多題我都不會,就例如上面幾個問題,我就一概不知,我的國學知識積累的確遠遠不如參賽的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作為一個小學生,這似乎情有可原,但是,這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們的爸爸媽媽眼裡,國學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東西,那麼,國學是什麼呢?

  在我想來,國學,是四書五經,是古詩詞,是之乎者也,是文言文;在老人們看來,國學,是祖祖輩輩積累下的點點滴滴的生活哲學;在國學大師們看來,國學,是流傳百世的經典,是教人如何為人處事的"聖經",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百事錦囊……

  在我們的長輩們看來,國學文化是極其重要的,這是中國人的靈魂,是中國的祖輩們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在古代,四書五經,是無論如何必須會讀的,想參加科舉,四書五經所佔的分數,舉足輕重。

  可是,在我們這一代,國學似乎被輕視了,沒有多少人喜歡之乎者也和四書五經,更多的`是喜歡白話文。有一次我看到一幅很有深意的漫畫,孩子們在前面跑,而名著卻在後面追著,喊:為什麼你們都不理我?

  我們可以姑且將名著換看成國學,實際上也是一樣的。我們這一代,更多的接觸到的是電子遊戲,是漫畫書,是吸引人的動畫片,它們就是看起來五光十色的 "美味快餐",實際上,對我們沒有什麼益處。而真正的有營養的"營養大餐"--國學名著,卻幾乎無人問津。

  透過"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我發現了我的很多不足,比如積累的古詩詞不夠,積累的成語不夠,而且對國學文化學習的較少,也不怎麼了解它。如不瞭解,何來流傳?所以,我要好好彌補我在國學文化上面的空白,我要多讀《論語》、《史記》這樣的書籍,我還要多背古詩、成語以積累。

  因為我們對國學的興趣不高,學習瞭解的也不廣泛,所以我們的國家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文言文在中高考中開始逐漸受重視,大家也開始注意對國學的積累了。最後,《論語》中的一句話來勉勵自己,也勉勵大家:"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國學小名士觀後感_第3篇: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歷史的古老國家,每每想到我是這個國家的一分子,內心就回被一種自豪感所充斥,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是最值得驕傲的。

  今天,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比賽,比賽才用積分制,共分三個環節,分別是“博覽群詩”“學富五車”和“名師高徒”。

  第一環節是“博覽群詩”, 是根據大螢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答錯背錯出局。幾輪過招後,選手們個個鬥志高揚,選手們不僅運用了古詩,文言文中的詩句,還運用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等我們學習過的詩句,連續的幾次接龍後,已有選手想不起來詩詞了,只能遺憾地離開比賽,而其他選手則繼續比賽。

  第二環節則是“學富五車”,是根據主持人,大螢幕上的提示來搶答,搶答,錯答則扣除本次答題機會,答對加分。經過本環節的答題,選手們的比分不相上下,誰勝誰負就要看第三個環節了。

  第三環節是“名師高徒”本環節邀請了三位名師大咖,來提問選手,他們持有10分,20分,30分,題目。選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答題,答對加分,打錯則扣分。經過提問,選手們有的答出結果,有的選手沒有答出,就只能減去相應的分數了。

  觀看這個節目以後,我也愛上了古詩,我被語句的優美、詩韻的高雅所吸引。我們每背一首古詩,我們不但要讀出它的韻味,理解它的內涵,而且還要根據詩的意境繪畫出風格不同的圖畫。透過誦讀,我理解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刻,蘇軾的豪放和李清照的婉約……透過那一讀、一誦、一寫、一畫之間,我領略到古詩的魅力,我將自己與詩融為一體。我到了中華經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韻。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讓國學經典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讓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能有更多人繼承併發揚國學文化,讓自己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讓我們帶領孩子們走進國學,與古代聖賢為友,讓民族文化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