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2021《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精選6篇)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

2021《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精選6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1

  “爸爸,你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啊,是個詩人,在天上寫詩。”

  國慶節那天,媽媽帶著我去看了“我和我的”三部曲之一——《我和我的父輩》。部電影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部分組成。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抗日戰爭時期,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發展時期,再到改革開放經濟復甦的初期,一直到我們現在繁榮的現代科技時期。依次從“犧牲”“奉獻”“發展”走到了“探索”“追夢”,理想和信念貫穿全程,卻又相輔相成相互呼應。剛開始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劇情後半部分又讓我哈哈大笑,笑得喘不過氣,情緒氾濫。當然最令我感動的便是章子怡導演的第二部作品《詩》。

  施儒宏叔叔為觀測衛星起火點而為科學的獻身,劇中母親不顧身體,努力減小誤差卻差點喪命於此的偉大,施小小雖然才十歲卻努力撐起一個家的成熟,妹妹立志像爸爸一樣去天上寫詩的夢想,無一不讓我動容。

  誰都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去天上摘星星。可我們知道,成為一名宇航員很困難並且很危險!電影中的母親,為了將精確度提高到0。2,不顧身體的疲憊不停地實驗、練習。當助手高興地發現成功時,她差點倒下。當她多次試驗時,火藥突然發生了爆炸,她和助手差點為科學獻身。而在此之前,她的丈夫為了搞明白試爆失敗的原因,日夜不停地仔細觀察,而他生前的觀察手冊也為固體燃料試驗的成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他們的事例只是當時為了研製自己的衛星而犧牲人員的冰山一角,許多重要的科研人員為了科學犧牲了自己,成就了東方紅一號的成功。其實,不止宇航員的工作危險,他們身後的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員也許更危險,更默默無聞,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默默地永遠地留在了當年黃沙滾滾的戈壁灘上……

  在最後,他們吟誦了一首詩,“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告訴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光榮和夢想,挫折和悲傷,告訴你,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火箭是為了自由,拋棄自己的東西,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

  平凡的他們創造了不平凡的新世界。看,風吹了,一面面紅星紅旗迎風招展,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讓我們向為了科學獻身的科研人員致敬!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2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延續《我和我的祖國》等以往模式,分四個章節拍攝,分別反映解放前,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和當下四個時期的故事。

  《乘風》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吳京飾演的父親為了保護群眾,發訊號彈假裝到達安全地帶,兒子看到訊號彈信守約定發電報,被敵人發現,兒子在敵人炮火下犧牲。父親用兒子的犧牲換來了群眾的安全和大部隊的勝利。父親解救下來的孕婦,後來生下的孩子取名乘風,這就是生命和精神的延續。

  《詩》講述的是我國科研人員為研究試驗火箭做出的犧牲。黃軒飾演的父親溫文爾雅,堅強又溫情,體現了老一代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電影還影射了已經去世的男孩的親生父親為國家做出的犧牲,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後期又承擔了一個父親角色,照顧兒女生活,補充缺失父親的孩子們的精神支撐,她代替父親為兒子寫詩,看到詩的內容,會讓人潸然淚下,是詩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父親們都犧牲了,孩子們在詩中,在父親們的影響下成長。

  《鴨先知》講述八十年代初以後改革開放的故事,徐崢飾演的父親幽默風趣,有頭腦敢於開拓創新,在啼笑皆非的系列操作下,拍成了全國第一個廣告宣傳片,這部片子終於不用流淚了,父親帶著兒子快樂的體驗生活,觀眾也在會心大笑中體會改革開放的春風。

  《少年行》講述的是未來機器人回到現在參與到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的故事,少年的父親因為研究機器人早逝,少年迷戀研究飛機等先進的智慧機器人。機器人冒充少年的父親參加學校發明創造展示,參加家長互動遊戲,透過交往,機器人有了感情,當機器人回到未來,他的工程師就是那個當初的少年,他回到了那個少年的過去時空。

  這四個故事所反映出來的父輩有著一個共同的形象,做兒女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言傳身教的父親責任。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他們雖然沒有天天陪在孩子身邊盯作業、講作業,也顧不上接送孩子為孩子洗手做湯羹,但精神的指引讓孩子們受益終生。現實生活中,我和我的父輩有各種版本,中國人的父親形象早就刻在了千千萬萬個兒女心上。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3

  第一部分:《乘風》吳京

  這個故事是在抗戰時期,馬仁興(吳京)率領的冀中騎兵團與日寇鬥爭。騎兵團在被日寇裝甲部隊追擊的同時,還要保護路上遇到的百姓。在被圍困之際,馬仁興為了大局犧牲了自己外出執行任務的兒子馬乘風等人(吳磊)。最後大部隊與日寇的部隊決戰取得勝利。這個故事名為———犧牲。

  第二部分《詩》章子怡

  這個故事和名字一樣,沒有那麼多的戲劇化的情節,是奉獻精神的紀實,是一首值得品味詩歌。改革開放後,大批的科研人員為了航天事業的發展奉獻自己,放棄了家庭,投入了祖國的事業。而這種精神也在影響著他們的後輩,這個故事叫奉獻。

  第三部分《鴨先知》徐崢

  鴨先知”是形容勇於嘗試的人的。那時候我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但是我們勇敢嘗試,到如今,我們的生活發生這麼巨大的變化,都是拜那些“鴨先知”所賜。他們代表的是:創新。

  第四個部分《少年行》沈騰

  很多人覺得這部分有些拉垮,我不能同意。這一部分我認為說的不是父輩,而是後輩,父輩們的努力就是為了後輩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所以以這樣輕鬆的方式結尾很適合。因為他們說的是未來。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代—代的傳下去吧!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父輩》。裡面一共有四個小故事,都讓我深深感動。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解放之前,一位當兵的父親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但卻救了一個村的老百姓和隊友的故事。那位父親的兒子叫做乘風,是一名發報員。日本鬼子就是透過部隊的發報資訊點來尋找到他們的行蹤。撤退中的部隊帶著老百姓被鬼子包圍,隊長髮出訊號彈,出去找政委,兒子看見了,以為安全部隊已經撤離過河,就發出了電報。於是,日本鬼子跟蹤發報點便趕了過去,殲滅了乘風所在的四人小部隊。隊長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換取了整個村長老百姓的安全,那是多麼偉大又悲壯的故事。

  第二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個新中國建設期間的一個家庭。父母都在火箭發射中心當工人,製造發動機,經常要試驗助力發動機,而發動機並不穩定,經常發生爆炸事故。

  有一次,父親出去加班,結果在實驗中犧牲了。母親沒有將這些告訴孩子們,是因為怕打擊到他們,可是有一次,因為暴雨太猛烈,所有加班的人都回來了,除了他的爸爸。哥哥發瘋似的衝回家,問他的媽媽爸爸是不是死了?媽媽讓他先進門,他耍脾氣不進來,就這樣賭氣,最後媽媽只好說出了爸爸確實已經死了。晚上,哥哥帶著妹妹拿著媽媽送他的孔明燈,將孔明燈點燃許願,希望爸爸能平安活著,放飛到了天空,一個小紅點在黑夜中,飄來飄去。兩兄妹長大以後,膽小怕鬼的小妹妹施天諾成了神舟11號的航天員。

  第三個小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經常出醜的父親,外號叫做鴨先知,結果最後卻成了中國第一個拍廣告的人。他是透過各種省錢的方法,不懼怕挑戰,成為藥酒廠銷售科長。他囤了一堆藥酒在家裡,怎麼也賣不出去。最後他想盡了辦法,開創新中國第一個做電視廣告的人,成功地讓藥酒火了起來,銷售一空。

  第四個講的是一個2050年的機器人,一下子穿越到了2021年,偶然認識了一個叫做小小的男孩。小小的爸爸死了,他見到了這個機器人,想讓他做自己的爸爸,可是因為一次展示會上機器人沒有幫小小解圍,小小一氣之下跑回了家,把他關在門外了。後來,小小為了撿回飛機掉到海里,機器人不顧短路的危險,把小小救了回來。最後,小小原諒了機器人,機器人走了,回到了2050年,他竟然在發明自己的科學家中找到了小小!原來,2050年,小小也成了科學家,並創造出了這個機器人。

  從《我和我的父輩》中,我感悟到了父輩們是多麼的偉大,我們中國發展到今天是多麼坎坷。父愛如山,祖國的強盛離不開父輩們,謝謝我的父輩們!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5

  雙腳踏緊在這片土地上,似乎全身便流淌著母親的脈搏,翹首而望,對上的便是她柔情的眼波。

  只於這夜闌人靜時握住自己的心,看看孤星繾綣,思索自我價值所在。頸間萬千青絲昭示著我尚年輕,似乎也在輕諷我的碌碌無為。

  曾經的我,口中也曾無數次豪言為國,卻沒有成鴻鵠的眼界,常為狹隘所困擾,殊不知卻是真真揮霍了我的大好青春。前線上計程車兵為國為家赴生死之時,或許我正為某些難以解決的的小坎而發怒;多少受苦受難的人們在為生活所迫得飢寒交迫走投無路時,我或許在貪戀享受休憩間的幾分鐘溫暖。有時也憎惡自己的庸俗,不能得志士之氣魄,常常陷於短淺,真真自愧!

  或許是心智尚淺,常常少些思考,或許是缺乏些正能量,總是混沌在陰暗面裡。我執起書卷,追溯千年間愛國文人志士生命光華的流轉,國家,是他們終生的選擇。我便向他們看齊,追隨著他們的腳步與信仰。我知道我正年輕,有很多事情正在前方等著我去做,只有穿越時空縱觀古今,循著知識的燈火,才能在這迷茫的年輕中尋到對的燈塔。

  遊於歷史之中,歲月流轉間,汨羅江裡仍是你凌雲的詩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字字有聲是你巾幗不讓鬚眉的的氣魄——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歷史從遙遠的地方走來,又在離我們最近的地方遠去,還好文人志士的愛國情思亙古不變。我似看見你們雙眉微蹙,在某個寂寥孤苦的夜晚手提一盞燈,寫下“可憐白髮生”飽含愁思的一腔熱情;我似看見你們橫刀笑天,刑場之上,“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憤慨與無奈;我似瞥見你們茅屋破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寬廣心胸。我未達如此高度,卻也能於字裡行間細細品讀,觸控著你們分分秒秒都在為國家而跳動著的脈搏,為國家流淌著的血液。於是我自審、自省,悟出這拳拳之心不能陷於空談,更要拿起戰鬥的氣魄,為國為家而奮鬥青春。

  從現在起,做個不負於自己的人,不忘前輩之誓言,不忘自我之復興理想,不忘國不忘家。趁著青春尚好,莫等閒,不要等到青絲染上白霜,再空空悲切。做個抓緊春天的青年人,終能實現心中鴻鵠之志,看見這土地日益豐美的英姿。

  思緒波瀾起伏,又恍惚見得這亙古的月光曾千萬遍地傾瀉在這片土地之上,翻開書卷,文人的筆墨香依然沁人。那思國愛國的情懷,柔軟得溫潤得似是一針針縫進筆墨間,在世人的傳誦裡千古流芳。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語時時刻刻激勵著我,願我到青春尾聲乃至生命尾聲,也能無愧於我的整個青春,我的整個生命。

  只此悠悠情懷,須臾不朽。

  願憑拳拳我心,笑看壯志必酬。

  《我和我的父輩》的觀後感6

  “愛國”,是一個從古說到今不變的話題。一說起它,讓我們想到的是許許多多的愛國英雄。古有懷抱一腔愛國熱情自投汨羅的屈原,近有為救國而甘灑熱血的譚嗣同,今有為祖國強大而默默奉獻的許多風流人物。

  “河山只在我夢索,祖國已多年未親近……”聽到香港歌手張明敏的歌聲,多少人流淚了。這僅僅是普通的淚花嗎?不!它是一種化身,一種超越時間、空間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它有一個崇高而偉大的名字,叫“愛國”!

  它,是一種感情。我們是炎黃子孫,生在長城下,長在黃河邊,聽著長江的濤聲成長。這片黃土地,曾孕育出對人類影響偉大的“四大發明”;更有“長征”運載火箭噴吐烈焰,直刺藍天;還有“神舟5號”發射成功……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沖刷不去的是炎黃子孫建樹的功勳。我們用血肉築起長城,用生命譜寫壯歌。這種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心懷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使多少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因此,無論天涯海角,我們對祖國的感情,始終是那個執著、堅定。

  它,還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黃山黃河長江長城,在我們心中重千斤,心底深處總是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愛國是我們的傳統,更應該是炎黃子孫的美德。誰不愛國就會愧對列祖列宗,失去作為炎黃子孫的資格。

  它,更是一種責任。當今的社會,需要的是祖國事業的一代實幹家,而不是僅會說空話的旁觀者。因此,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應體現在愛國之情,愛國信念上,更重要的則應體現在擔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上,體現在報效祖國的具體行動中。

  愛國,是一種深切的感情,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是一種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只有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自強不息,才能具有偉大的凝聚力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