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後感400字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不是藥神觀後感4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為一個搓藥丸專業的電商鞋販子,我以學渣的身份來瞎扯一下。
首先,我認為,做假藥或者賣假藥(不管是否含有有效成分),這個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這個道理就類似盜版書,侵權了。只是書籍的影響小些,而藥品人命關天。新藥的研發是非常困難的,研究人員經過無數次試驗可能有些改良,而新藥的.研發更是艱難。而且一個新藥研發出來到最後上市又是一個非常漫長和艱難的過程,這期間包含了很多人的心血,也許藥品本身的成本不高,但是藥物研發過程含金量是很高的。這也是藥物高價的一個原因。當然藥物定價涉及因素很多,我這個學渣也沒法一一列舉出來。所以我們這個專業的就業率高,因為穩定。
其次,不管是多好的盜版書,與正版書還是有區別的,質量上的把關肯定不如正版書嚴格。藥品也是一樣。假藥也許有效,但是其中潛在的危險性也很大。但是電影中似乎有意弱化了這個層面的影響,有一個情節我還有點印象,就是曹警官在吃飯的時候,電視上播放格列寧藥物負責人接受採訪只中回答主持人關於假藥安全性的問題,這個負責人十分肯定告訴主持人,假藥是有危險的。然後曹警官就很煩躁關掉電視。而且,在電影中有好幾個片段都在反覆強調印度假藥和真藥效果一樣。我覺得這是電影有意在煽動觀眾情緒的一個點。
作為電影來說,我覺得還是很成功。因為它很成功調動觀眾的情緒。電影本身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達,源於生活,但有別於生活,在生活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凡是藝術的東西多少都不那麼理性,藝術需要情緒的偏差來表達。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涉及因素比較複雜。電影從底層大眾的角度出發,帶有一定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