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觀後感「最新」(2)

《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觀後感「最新」(2)

  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有些家長,只要求學習,恨不得能讓孩子老坐在書桌前看書、做作業,沒有休息與放鬆的時間。這樣,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講效率的毛病。

  獨立鑽研、務求甚解的習慣。

  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孩子考家長,家長考孩子。安排一個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就某一方面的問題孩子和家長互相考一考。內容應事先定好,大家有所準備,誰提出問題,自己必須有準確答案。

  鼓勵孩子一題多解,啟發式教育。老師留的作業,常常不止一種答案,一種解法。孩子在完成作業時,只寫一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答案,別的方法,靈活有趣地解決學習問題。

  以上幾種重要的學習習慣,我們家長可有針對性地對孩子教育培養。以後這樣的講座多聽聽多學習,我們一定會受益很多,成長很多!

  《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教育片觀後感

  于丹老師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非常崇拜他的文采,我們全家都喜歡看她主講的《論語》心得。今天我們有幸在山東農科頻道觀看到她主講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教育專題片。聽了于丹老師精彩的演講,讓我的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節目一開始於丹老師為了讓我們懂得做一個有孝心、愛心的孩子,首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愛心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棵蘋果樹,與一位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一生特別自私,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一次次向大叔索取。然而大樹卻毫無怨言的一次次獻出愛心來滿足小男孩的願望,並開心快樂的守望小男孩一生。

  故事講完了心情卻平靜不下來,正像于丹老師講的這個故事也是我們生活的寫照!是啊!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像這顆樹,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奉獻著他們全部的愛心,為了讓我們生活學習的更好,還要為我們洗衣、做飯晚上還要陪我們寫作業。然而我們又為我們的父母做了哪些呢?望著爸爸媽媽那充滿愛的目光,我心裡特別慚愧,並深情地爸爸媽媽說:我不做故事中的小男孩,我要做一個有孝心和愛心的孩子!

  隨後于丹老師又告訴我們,青少年不僅要有愛心和孝心,還要做到自立、自信、自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我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能光依賴父母,像在生活上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家務。學習上要學會獨立思考,要時刻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自信心,才打不挎擊不敗的學習勁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個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大風、大浪。當他們來臨時,我們要學會堅強的去克服,不要懦弱的躲避,只有經歷與不斷磨練自己,才能得到鍛鍊與成長!只有做到自立、自信、自強、才能成就自己美好的理想與前程。

  看的了于丹老師《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教育專題片後,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作一個學生不光有好學習成績還不夠,還要做一個有孝心,愛心、自立、自信、自強才能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