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關於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彙編十篇

四年級觀察日記

關於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彙編十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今天,同學給了我一隻蝸牛,我便細心地觀察起來。

  蝸牛的長像與眾不同。蝸牛揹著一個漂亮、舒適的“大房子”。因為它揹著“大房子”,所以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其中一對觸角上有小點,那是它圓溜溜的小眼睛;蝸牛的牙齒長在舌頭上,像蜂窩一樣密。蝸牛沒有鼻子,但是有小氣孔。原來,蝸牛是透過氣孔呼吸的。

  蝸牛喜歡住在哪裡呢?我猜它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我翻開科學書一看,結果蝸牛真的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聽科學老師說,蝸牛也會冬眠。蝸牛冬眠的時候把頭縮在殼裡,再用黏液封住,這樣既暖和又安全呢!

  蝸牛喜歡吃什麼呢?我用饅頭渣餵它,它不吃。我用蘋果末餵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葉放在它邊上,蝸牛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葉子呀!

  這就是蝸牛,憨憨的而又與眾不同!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9月4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我在小碗裡,墊了一張餐巾紙,澆上水,把兩顆飽滿的綠豆放進裡面。知道我要幹嗎麼?告訴你吧,我想讓綠豆發芽,再種在土裡,讓它茁壯成長,直到開花、結果。

  雖然書上是說要這麼做,不過我還是挺擔心:一張紙和一點點水,就能讓它們發芽麼?

  20xx年9月6日星期四天氣晴

  早上起床,我第一件事就是給兩顆綠豆澆,順便也看看綠豆們今天發芽了沒。可當我往碗裡一瞧,唉,它們還是沒有發芽。不過,有了變化,那就是:胚芽的周圍變大了許多。

  到了中午,我看綠豆的時候高興及了,因為沐浴在陽光中的綠豆,胚芽處出現了裂縫,從裡面鑽出了嫩白色的小芽兒。它們好象在感嘆:啊,這個世界是多麼溫暖,多麼明亮呀!我又給它澆了次水,是為了想讓豆芽長得更快些。

  可能是我中午給綠豆芽澆了水的緣故吧,我晚上看它時,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了:豆芽已經長到3毫米了。別看數字小,可對豆芽來說是不小的數字。看到豆芽的進步,我非常高興,不停的誇它能幹。小豆芽好象不好意思了,羞澀的說:“這可用不著誇我。我呀,還會繼續努力的!”

  20xx年9月9日星期天天氣陰

  現在,小芽們而變得更高,更粗了,它已經有3釐米長了,而且上面還長滿了莖。看我的豆豆多棒!為了讓它紮好根,能長得更快、更高,於是我便把豆子移栽到裝滿土的花盆裡,讓土壤給我的豆子更多的營養。

  20xx年9月12日星期三天氣雨

  今天雖然下著雨,可我卻很高興。我不是因為高興下雨,而是為我的豆子高興。我的兩顆豆芽已經長出了兩片嫩綠、柔軟的葉子。從窗戶飄進來的雨滴落在葉子上,葉子上立刻出現了一顆顆晶瑩的水珠滾動在葉片上,讓著兩棵小豆苗更美了。涼風吹著豆苗們,豆苗的身子開始晃來晃去。不過我相信豆苗們能堅持下來,這樣,豆苗們就不會再怕風雨啦,就能開花結果。我相信你們會成功的。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5月18日星期一晴

  今天回來看見蠶寶寶們又蛻皮了,黃色的蠶衣褪下後,蠶寶寶們變得白白的。它們的身體皺巴巴的,蠶衣上還有一些絲絲。

  5月19日星期二晴

  中午放學和媽媽去摘桑葉,卻看到桑樹被砍掉了,好可惜!後來我撿了好大一枝桑樹枝,上面的葉子很大,那就先多存些。這幾天蠶寶寶們的胃口特別好,不停地吃,能聽見沙沙的吃桑葉的聲音。蠶寶寶吃的多也拉得多,它們的糞便也變大了。小腳丫清晰可見,頭部有3只,身體那是4只,也就是一邊7只,一共是14只小腳丫。現在的蠶寶寶有6釐米多長,有細毛筆桿那麼粗,胖乎乎的很可愛!

  5月21日星期四晴

  蠶寶寶的食量還是很大,不停地吃,身體有些透明,背部的血管看的很清楚。今天看了叔叔-人拍合一的博文,我和媽媽才知道蠶寶寶其實有16只小腳丫。在尾部的後面還有一對尾足,媽媽專門拍了照片讓我看它的這對尾足。叔叔可真仔細!

  今天又有一隻蠶寶寶犧牲了,是沒搶到桑葉?媽媽說適者生存,也沒辦法,現在只剩下7只蠶寶寶了。

  5月23日星期六晴

  晚上回來,發現有一隻蠶開始吐絲了,它吐的絲在盒子的一個角落。我和媽媽都很驚奇,趕緊給它做小封格,做了9個格。它吐的絲有些多,我把它放進其中的'一個格的角落,它好像很不高興,在格里來回跑來跑去,有時候鑽到兩個格的縫隙裡,有時候爬到格的最頂上,後來才知道,它是在找合適的地方吐絲。後來我們就先睡覺了,明天早上再看。

  5月24日星期日上午晴

  早上一起床,先去看昨晚吐絲的那隻蠶,啊,蠶怎麼吐了一個橢圓球,外面的絲是淡黃色的,像一個透明小金蛋似的,能看見蠶寶寶在裡面來回爬來回吐絲。蠶寶寶的身體也是透明的,能看見身體上的血管在動,身體也鼓漲漲的,它的小腳丫也是黃色的。這是我和媽媽第一次看見蠶吐絲結繭,真的很興奮!

  5月24日星期日中午晴

  中午回來,看見蠶繭不那麼透明瞭,有點看不清裡面的蠶寶寶,只能稍微看見蠶的黑嘴巴在裡面動來動去,現在更像一個小金蛋了,金黃金黃的,特別好看,媽媽拿相機照了好多好多照片。我給那幾只蠶換桑葉時,發現有一隻蠶寶寶很長時間不吃桑葉,媽媽說可能這隻蠶也要吐絲了。我把它放在格子裡,媽媽說不用放桑葉,準備吐絲的蠶就不吃桑葉了。

  5月24日星期日下午晴

  下圍棋回來,那隻蠶真的吐絲了,真的太棒了!我把它叫做2號蠶,昨天那隻吐絲的蠶叫1號蠶。1號蠶的蠶繭已經更厚了,裡面看不到蠶寶寶,但是觀察一會能看到蠶繭有時會來回翻滾,那是蠶寶寶在裡面吐絲。蠶寶寶在裡面不停地吐絲,直到最後變成蛾子死去。媽媽告訴我一個成語叫“作繭自縛”,就是說蠶吐絲以後像現在這樣做成一個繭子把自己裹在裡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我現在有一隻淡黃色的蠶繭,希望2號蠶寶寶吐白色的絲,這樣我就有兩種顏色的蠶繭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觀察了螞蟻,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事情。

  今天,我在我家的小院裡玩,忽然,我看到了一群螞蟻在地上爬,像是在尋找食物。於是,非常有好奇心的我想看一看螞蟻到底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

  我會到屋裡去拿了一些麵包渣和一支放大鏡,並把麵包渣放在那群螞蟻的旁邊,然後拿起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起來:只見領頭的那隻螞蟻跑過來,然後又跟後邊的螞蟻碰了碰頭上的觸角,像在說:“前邊有一些好吃的,咱們把這些東西都搬回洞裡去吧!”就這樣,這些小螞蟻把我放在那裡的麵包渣全部都搬回洞裡去了。

  我還觀察了螞蟻是怎樣搬東西的:要是小一點的東西,就讓一隻螞蟻放在背上背;要是大一點的東西,就讓幾隻螞蟻一同放在背上背。

  通過了今天的觀察,我知道了螞蟻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今天,咱們在雕塑公園學無線電。中途休息時,我看見兩隻螞蟻從我身旁悄無聲息地爬過,我突發奇想:螞蟻是怎樣的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想抓幾隻螞蟻進行觀察。

  我拿出咱們科學課上用的飼養盒,往那兩隻螞蟻身上一個“蓋帽”,那兩隻螞蟻都被我蓋住了。我好不容易把兩隻螞蟻裝進飼養盒,蓋緊蓋子。心裡可高興了。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從包裡拿出飼養盒,謝天謝地,螞蟻還好好的,沒被我悶壞。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大顎,還有一對觸角。觸角分成兩截,觸角尾部很粗,像一個大棒槌。

  我給它們都起了個名字,一隻螞蟻可活潑了,我給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歡在瓶子裡爬來爬去,你看,它又在亂爬了;另一隻很懶,總縮在那裡不肯動彈,還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睡大覺,我就給它取名叫“懶洋洋”。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我就放了一些白糖進去。果然,兩隻螞蟻開始飛快地在白糖堆上爬來爬去,好像在比誰爬得快似的,又像在打架,搶白糖吃似的。我不禁為“小猴子”助威,一會兒我又開始擔心“懶洋洋”會不會被打傷。我就輕輕地拍了拍瓶子,它們好像聽懂我的意思似的,兩隻螞蟻立馬分開,各佔一地。

  然後乖乖地、靜悄悄地在自己一邊的白糖堆上又飛快地爬來爬去。

  我捉的兩隻螞蟻真是又聽話又可愛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6

  一天中午,我正在吃麵包,不留意掉了一塊。不一會兒,我看見一隻小螞蟻爬了過來,此時原先想把麵包運回家,但就是麵包太重,小螞蟻用盡全身的力氣,麵包還就是拉不動,小螞蟻只好離開了。我正津津有味的吃著麵包,突然發現來了一大群螞蟻,這些螞蟻齊心協力運麵包,最後高高興興的把麵包運回了家。我心裡想:小螞蟻的這種團結精神多麼值得我學習呀!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準備和好朋友去打籃球,可一出門,我看見小螞蟻正在忙碌著運土和小石子,急急忙忙的把洞口堵上,這時我明白快要下雨了,但就是,我看看天上一朵烏雲也沒有。我心裡想:可能就是小螞蟻預報錯了吧!我剛剛走出小區門口,天空烏雲密瀰漫,立刻就要下陣雨了,此時我很快的跑回家。

  小螞蟻對我們的生活啟示可真大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7

  日期:10月10日天氣:陰星期四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種植物,並且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我選了蘿蔔。

  回家之後,我首先選了一個青皮大蘿蔔,然後,切下了蘿蔔頭部的三分之一,並且剪掉了葉子。接著,我找來一個塑膠容器並裝滿水,最後,我把蘿蔔頭放進了這個容器裡。

  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我開始認真觀察這個蘿蔔頭。

  蘿蔔頭是半圓形的,活像一個小和尚的禿頭,呆在那裡一動不動。蘿蔔頭混身上下都是青綠色的,橫切面則是淡淡的淺綠色。靠近葉片的位置有一些棕色的小疙瘩,彷彿“和尚”頭上的麻子。這個蘿蔔頭,直徑約8釐米,高約3。5釐米。剛切開的蘿蔔頭,散發著一種淡淡的辣味,讓人聞著就食慾大增。

  這樣泡著,蘿蔔能長出根來嗎?它會不會發黴呀?……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對這個蘿蔔頭期望值很大。我好期待快點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日期:10月20日星期六天氣:晴

  十天後,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蘿蔔頭吧。

  哇!“小和尚”長出頭髮來了!還是綠色的——小小的一坨葉片從原來葉子的斷面長了出來。仔細數一數,一共六片——兩高四矮。形狀像嬰兒的小手,還沒伸展開,皺皺巴巴的。我用尺子量了一下,“小臂”長約二十六釐米。雖然,我沒有看見發芽的全過程,但是我猜應該跟竹筍破土而出的過程差不多吧。我心想:長得很快嘛,小傢伙!

  除了新長出的葉子,蘿蔔頭的皮膚變化並不大,依舊是青綠色,摸上去還是硬硬的,水分並沒有過多流失。

  我注意到塑膠容器裡的水變渾濁了,原來是蘿蔔的橫切面腐爛的果肉析出。橫切面已經不像原來那樣平整,而是凹凸不平,像崇山峻嶺一樣。聞起來比臭雞蛋還臭!

  我想我已經找到了答案——切斷的蘿蔔根本長不出根,只會發芽。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8

  我8歲生日時,我媽送我了一隻小貓,毛是白色的,眼睛是藍色的,我想名字時,突然想到了一個笑話,笑話裡有一隻小貓叫拜倫,於是我靈機一動,轉過身對小貓說:“你以後就叫拜倫了”。它喵喵了兩聲,似乎同意了。

  第2天,我帶“拜倫”去我家別墅玩,沒想到它一直追著我跑,好像在說:“把糖放下,站住。”直到它跑累了才不追我,乖乖地去吃午飯了,還喵喵了幾聲,似乎在說:“下次你就沒那麼幸運。”我小聲地說道:“為了一顆糖至於嗎?”

  它還是跳高高手呢,有一次我把貓咪專吃的零食放在桌上,就看起了電視,看著看著,感覺有點聲音,我一回頭,看到“跳高能手”(小貓)在桌子上吃零食,它還真有耐心,我看電視看了一會兒才出擊,它肯定是沒吃夠才跳到桌子來吃的,還真貪吃。

  我越來越喜歡“拜倫”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9

  秋天到了,我又想吃螃蟹了,這不,今天外婆又給我買來幾隻大螃蟹。

  經過我仔細觀察,我發現:這些螃蟹都是活的,它們的殼是青色的,並且它們都是橫著走路的呀!我又增長了一個知識哦!它們共有八條腿和一對大鉗子,樣子很威武。

  外婆用牙刷洗乾淨後,很嫻熟地把它們五花大綁了起來,放進鍋裡隔水蒸,等燒熟了後,一鍋螃蟹全都變成了大紅色,頓時蟹香撲鼻而來,把我肚子裡的饞蟲全都勾了出來。我想:蘸上點醋,味道一定特別棒。

  我迫不及待地開吃了起來,我先把螃蟹腿從後往前扳下來,放在一邊,又把螃蟹的硬殼掀掉,我一眼就看見了裡面黃黃油油的東西。哦,這就是蟹黃啊!我咬上一口,那個美味簡直無法形容。我吃完蟹黃,我把螃蟹對半扳開,開始吃螃蟹肉。我先將長著腿的那邊啃掉,然後扳開用筷子一桶肉就出來了。蘸上點醋嘗一嘗,真是鮮美無比。最後吃的就是螃蟹腿了,我先把兩端咬開,然後用力一吸,肉很容易就吸出來了。

  螃蟹好吃極了。媽媽說我是個名副其實的大饞蟲,我一口氣吃了兩隻大螃蟹還很不過癮,但我知道多吃會拉肚子的。所以,我下次還要吃哦!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0

  雖然到了深秋,但家裡的蚊子仍然非常多。

  一天晚上我在彈鋼琴的時候,一隻蚊子在我耳旁:“嗡嗡”飛來飛去,當它又一次“噗“的一聲向我衝過來,我忍不住停止了彈琴想打它,這時媽媽聽沒有了琴聲,發話了:”不許望呆!”我只好像一隻“憤怒的小鳥”氣得“咯吱咯吱”的亂叫。

  終於等這首曲子彈完了,我左手持著電蚊拍,右手拿著殺蟲劑,和爸爸一起觀察蚊子的動靜。

  “來了,快噴!”隨著爸爸手指的方向,“噝噝!”殺蟲劑噴了出來,空中出現了“X”形的煙霧,也阻擋了我的視線。一會我和爸爸又看到它出現的蹤影,於是我揮動電蚊拍“啪啪”的幾聲後,這兩隻蚊子就不見了蹤影。

  我越戰越勇,又跑到了大房間對著床肚底下又是一陣“噝、噝”兩三隻蚊子歪歪扭扭的跑來出來,在地板上打了幾個滾後就不動彈了。

  這一陣大戰後好久我都沒有聽到“嗡嗡”聲,我以為這場人蚊大戰以我得勝而告終了,可當我洗腳時,又有一隻蚊子像直升機一樣俯衝下來,這次我可就動彈不得囉。

  我沒精打彩的說:“看來這場戰鬥還是蚊子佔了上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