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觀察蝸牛日記範文彙總八篇

觀察蝸牛日記

觀察蝸牛日記範文彙總八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蝸牛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察蝸牛日記 篇1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裡,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裡,一動不動。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

  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觀察蝸牛日記 篇2

  一場大雨過後,我在我家的院子撿了一隻小蝸牛。突然,一不小心我的手指碰了一下蝸牛的觸角,它的觸角迅速縮了回去。我想這是怎麼回事啊?於是,我把蝸牛放到樹葉上帶回了家。回到了家裡我就迫不及待的去試驗,想弄明白做到怎麼回事。

  第一次試驗: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一開始它趴在樹葉上一動不動,過了許久,它才慢慢的伸出頭來,觸角也慢慢的伸展出來,左顧右盼的看來看去,好像是在尋找什麼。

  第二次試驗:我輕輕的吹了口氣,它的觸角迅速縮排頭裡。哈哈,真好玩。經過反覆的試探它的觸角,我發現,蝸牛的觸角無論碰到什麼東西,它的觸角都會立即縮排去,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它的觸角會縮排去。

  第三次試驗:為了弄明白,我上網去查詢相關資料知道了,它的觸角一對長一對短,在長觸角頂端有一個小黑點,那是蝸牛的眼睛,是用來感覺外界環境的器官。蝸牛的觸角好像盲人的柺杖,是用來觸控著行路的。蝸牛在走路的時候,如果用觸角接觸到障礙物,就會立即轉變前進的方向。但是,它真正縮回去的原因,是為了自我保護。

  我終於弄明白了蝸牛的觸角縮排去的原因了。

觀察蝸牛日記 篇3

  在春節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你想知道是什麼嗎?那就讓我慢慢道來。

  在春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玩,爸爸當心我在奶奶家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隻蝸牛給我玩。我仔細地看著這十隻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隻蝸牛的殼是“右旋”的,而另外三隻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和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

  我放了幾片菜葉給它們吃。可是,只有一隻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他蝸牛卻碰都不砬一下,我帶著疑問去問爸爸。爸爸二話不說,拿起一塊雞肉放在食槽裡,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著一頭霧水的我,解釋到:“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犖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犖素不均呢!“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

  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隻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爸爸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於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裡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另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

  小小的一隻蝸牛就有那麼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觀察蝸牛日記 篇4

  11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的科學課上我們要學習蝸牛這一課,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到草叢裡捉蝸牛,我捉到了一隻又肥又大的蝸牛。

  可是,蝸牛已經冬眠了。我怎麼弄它,它也不動,我就把它殼上的白膜捅破,然後放到涼水裡面,不一會,它就甦醒了,伸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

  蝸牛的兩對觸角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我帶著這個問題做了一個實驗。我撿了一根樹枝,放到了蝸牛的前面,它先用長的觸角試探性地朝前探了探,又縮了回 去,這樣反覆了好幾次,才慢慢地往前爬,我很快就知道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可短的觸角我還是不知道它的作用。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來,只好去問老師了。 老師告訴我,因為蝸牛沒有鼻子,所以短的觸角就代替鼻子的作用。我回到原來的地方,在蝸牛前面放一小片白菜葉,它慢慢爬到白菜葉上,用短的觸角聞了聞,覺 得沒有什麼奇怪的味道,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我終於明白了長的觸角和短的觸角的作用了,原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短觸角是它的鼻子。

  這節課我真高興,因為我又懂得了一個新的科學知識,其中一部分還是透過我自己的觀察實踐獲得的。

觀察蝸牛日記 篇5

  今天要觀察昆蟲,可是抓不到昆蟲,媽媽只好幫我抓了3只蝸牛。我非常高興,但是不敢碰蝸牛,就請媽媽幫我放進了昆蟲盒中。蝸牛可不是昆蟲,它是軟體動物。昆蟲盒蓋子上是一面放大鏡,可以很好地觀察蝸牛。

  蝸牛頭上兩對觸角,長的一對觸角上長著蝸牛的眼睛。背上有一個殼,它出國的殼是螺旋形的,螺旋是右旋的。它是靠腹足爬行前進的。

觀察蝸牛日記 篇6

  我家養了三隻白玉蝸牛,相對於其它蝸牛相比,它們體形龐大,揹著一個又重又厚又大的殼,就像堅硬的“鎧甲”,身體白白胖胖的,像白玉般潔白無瑕,真是名副其實。

  蝸牛頭上長著一對短觸角,上面還有一對長觸角,老是像探照燈似地照來照去,應該是它的眼睛吧!瞧,它們正直溜溜地盯著,彷彿在欣賞這美麗的世界。它們總是慢吞吞地爬著,似乎是老爺爺在散步。無論我怎樣加油、鼓勵,它們都無動於衷。我用小棒催促它們,剛一碰到它們,它們就把身子縮排堅硬的殼裡,乾脆一動不動了!我無計可施。過了一會兒,它們偷偷地探出頭來,四處打量,感覺“危險”已經過去,用柔軟的身體馱著笨重的殼,又開始移動,一會向左爬,一會向右爬,一路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還時不時拉點便便,以證明自己曾到此一遊!

  聽老師說,蝸牛特別愛乾淨,所以我每天給它清理窩,時不時地為蝸牛們洗澡。把昨天放進去已經乾癟的菜葉拿出來,再把吃菜葉形成的青綠色卷便便用夾子夾出來,換上水嫩的綠葉、被水噴糊的飼料,餵給蝸牛吃,可蝸牛膽小如鼠,躲在殼裡不肯出來。當我把燈關掉,仔細觀察時,發現它們正趴在嫩葉上“狼吞虎嚥”。

  這就是我家的蝸牛,可愛的三隻小精靈!我愛我家的白玉蝸牛!

觀察蝸牛日記 篇7

  一隻小蝸牛在地上緩慢的爬行。它的身體是淡黃色的,透明的。背上的小房子是螺旋形的貝殼,它的頭上還長著兩根觸角。

  扁扁的身軀下,有扁平像吸盤一樣的腹足,緩緩地向前蠕動。它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道液體。聽菜農伯伯說,蝸牛是吃蔬菜的,它可是個害蟲。

觀察蝸牛日記 篇8

  今天,我在麥冬叢裡抓了一隻蝸牛,給它取名“小小”,因為它還真有點小!

  蝸牛“小小”可可愛了!它的背上有一個褐色的殼,那個殼就像蝸牛的“家”一樣,讓它休息。殼上還有漂亮的花紋呢!它有兩對小小的觸角,一對是長的,一對是短的。那長長的觸角上長著一對圓溜溜的、小小的眼睛,要是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到呢!我想:蝸牛的眼睛長在觸角上,大概是為了看到遠方的路吧!

  蝸牛爬得可慢了,它為什麼爬得這麼慢呢?原來,蝸牛是用腹足呈波浪狀爬行,爬過的地方還會留下銀白色的粘液。

  觀察了這麼久,我想它可能餓了,便拿了一片菜葉給它吃。“小小”慢慢挪動身子,我還以為它要吃了,便瞪大眼睛觀察。誰知,它還不吃呢!但到了晚上,我就發現菜葉上有洞洞了,到了第二天,菜葉就一點也不剩了,我想,它吃得可真快。它為什麼吃得這麼快呢?後來,我查了資料,才知道,蝸牛嘴裡有齒舌,它的牙齒可多了,有幾萬顆呢!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什麼問題都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