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九篇

螞蟻觀察日記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九篇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一天我看見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黑點點,蹲下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大群擠在一起的小螞蟻。

  它們的牙就像尖尖的彎刀,還能抬起東西真讓人驚訝,我還發現它們分成三節:頭、腹、尾;它們還有六條腿;這六條腿真長啊。還有觸角原來它可以幫螞蟻們傳遞語言真神奇。

  它們還喜歡住在潮溼的地方,它們的洞穴有橢圓形橢圓形的;還有圓形的,你看著洞口小但裡面是個地下王國還四通八達。

  螞蟻的種類有很多:有工蟻、有雄蟻、有蟻后,它們分工明確,蟻后的觸角很短還可以生出寶寶,雄蟻負責來保護它們的小寶寶,工蟻可以來修建洞穴,還能搬運東西或食物。

  它們在找食物的時候,如果一隻螞蟻一個人抬不動時,它就飛快的回到洞穴裡呼叫夥伴們來幫忙,它們抬東西的時候好像在說:“一二一、一二一”,它們齊心協力的把食物運回到洞穴裡。

  我從它們的身邊學到了要齊心協力,永不放棄才能有收穫。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20xx.08.05 星期五 氣溫:28~31℃ 雨

  入住新家

  今天,我從網上購買的螞蟻工坊郵寄到了。我迫不及待而又小心翼翼地開啟包裹。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容器,裡面裝著綠色的凝膠,模擬出螞蟻的生態環境,創造了一個螞蟻生態園。由於事先看過說明介紹,我先用吸管在軟軟的凝膠上戳了四個深約1釐米的小洞(以方便螞蟻日後開工打洞),然後熟練地拿出旁邊兩個透明的塑膠導管,裝在容器埠,它們就像兩架“天橋”,給這個生態園中的螞蟻出行活動帶來了便利。之後,拿出配送的小塞子堵住通風口,只留下一個孔等待螞蟻進入。

  螞蟻是裝在一個兩端塞著海綿並被釘緊的小吸管裡,共30只。吸管上還扎有幾個小孔,以便螞蟻呼吸外界空氣。透過吸管可以看到,螞蟻們都很活躍。由於擔心把它們放入容器時會跑出來,細心的媽媽剪掉吸管一端,慢慢地拔出事先塞入的海綿,與此同時將此埠對準工坊的進口。螞蟻陸續歡快地進入了“新家”,但還有幾隻似乎留戀舊窩,遲遲不願進去。我們只好敲擊吸管,將它們“逼入新家”。

  進入工坊,螞蟻們都又活躍起來。起先在休息室裡不停地爬來爬去,相互之間碰碰觸角,打著招呼,很是友好。很快地,有兩隻最活躍的螞蟻離開休息室,透過“天橋”,爬到了工作室裡。我以為它們要工作去打洞。誰知,它們只是來來回回爬了兩三圈後,又回到了休息室。

  媽媽說;“它們剛入新家,還不適應,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去工作。”我想想也有道理,那就再等等吧。

  20xx.08.06 星期六 氣溫:28~31℃ 雨

  沒有打洞

  我購買的這些螞蟻都是工蟻和兵蟻,據說善於挖掘打洞,一般在12個小時之後就會開始工作。它們靠吃膠體維持生命。我用放大鏡觀察,它們渾身漆黑,比普通螞蟻的個頭大一些,跑得也快一些,體長最大的有1釐米多,最小的也有7~8毫米,長有粗壯的上顎,頭大,近三角形,前、中胸背板較平,有胸腹節,身體有一定光澤。透過網上查詢對比,我判斷它們是日本弓背蟻,這種螞蟻在我國東北地區、浙江、上海、福建等地都有生存。

  可是今天我觀察了好多次,它們就是不開工,大多數螞蟻集聚在休息室裡爬來爬去,相互問候打招呼,只有少數比較勤快的幾個沿著通道跑來跑去,偶爾在凝膠上嗅一嗅,停一停,似乎是在吸食營養,也許是在研究打洞事宜吧?

  20xx.08.10 星期三 氣溫:29~32℃ 雨

  還是沒有打洞,但是死亡兩隻

  “這些螞蟻真是太懶了!”每天觀察螞蟻好幾次後,我都失望地感嘆。它們總是簇擁在休息室裡,有時一動也不動,有時爬來爬去,就是沒有發現去工作。“它們怎麼不打洞啊?”我總是問媽媽。媽媽想了想說:“工坊說明書上說螞蟻最適宜的生存溫度是20~30℃,也許天氣太熱了,再耐心等等吧。”

  嗯!有道理,最近氣溫偏高,一直都是30℃多,我們人類都熱得受不了,何況這些小昆蟲呢。這不,今天就在休息室裡發現了兩隻螞蟻的屍體。可是,轉眼又想:中午太熱時,我不是也開著空調呢,這樣溫度應該也有25~27℃吧。唉!也許是溼度達不到螞蟻們活動條件吧!

  仔細想想,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購買的只是一些工蟻和兵蟻,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它們打洞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20xx.08.15 星期一 氣溫:29~33℃ 多雲

  陸續死亡,同伴清理屍體

  天氣還是很炎熱,每天爸媽去上班,我就開著空調呆在房間裡看書寫作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呆在螞蟻工坊旁邊,觀察螞蟻活動。但是螞蟻們仍然沒有一點要“動土”的樣子。這十天來,真是讓我很失望。你瞧!它們有的趴在綠色的凝膠上面,有的簇擁在一起,有的勉強爬動幾步,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休息室……就是沒有要打洞的樣子。真是折磨人啊!我簡直要失去關注它們的興趣了。

  突然,我發現工作區內有一小堆螞蟻的屍體,數了數,死螞蟻大概有十多隻的樣子,都是斷開的,一節一節的。再看看休息室,前幾天陸續出現的幾隻螞蟻屍體不見了。看來,是活的`螞蟻將同伴的屍體集中清理,堆積在一起了。

  20xx.08.20 星期六 氣溫:28~35℃ 晴

  螞蟻屍體

  螞蟻還是沒有打洞,倒是每天都有一些螞蟻陸續死去。有時是死在休息室,有時是死在工作間。但每次在第二天早上,我都會發現屍體集中堆積在工作室的凝膠上面,慢慢地由一小堆變成了較大的一堆,屍體堆裡還夾有一些凝膠。活著螞蟻照樣爬來爬去,或一動不動或積聚在一起,就是不去工作。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螞蟻不管死在哪兒,其它的螞蟻就會把屍體運到離休息室較遠的地方,集中堆積掩埋起來。它們很有環保意識,怕腐爛的屍體汙染自己的家園。你想知道它們是怎麼運送屍體的嗎?那我就告訴你吧:它們先用大鄂把同伴的屍體咬成一節一節的,再把碎屍一點一點的清理運送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室),堆積在一起,並銜一些凝膠進行掩埋。看到這些,我不由得對這群螞蟻產生了敬意:它們真是既講衛生又懂感情啊!

  關於螞蟻的死亡,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上網查詢,我覺得可能是這樣的:只要有一隻螞蟻死亡,就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其它的螞蟻聞到氣味後,會把這隻螞蟻“安葬”掉。工坊內透氣性不好,這種氣味不能很快去除,其它的螞蟻身上只要沾染了這種氣味,就讓別的螞蟻錯以為它們已經死了,也會當作屍體來處理,但這些螞蟻是活的,當然不會任人“活埋”。於是也會發生螞蟻之間的互相撕咬和殘殺,然後就有更多的螞蟻死去。死去的又被活著的清理堆積,如此迴圈而已。

  20xx.08.26 星期五 氣溫:27~35℃ 晴

  終於打洞了

  早上剛剛起床,我來到螞蟻工坊旁,只見屍體堆又慢慢增大了一些,看來螞蟻又死亡了幾隻,數了數,活著的螞蟻只有9只了,它們在最邊上那條事先戳的綠色凝膠洞周圍進進出出,似乎在忙碌什麼。當它們相遇時,還不忘用觸鬚交頭接耳。再看看凝膠洞,啊!比以前變長了。我測量了一下,已經有2釐米多了。“螞蟻打洞了!”我高興地叫起來。

  我想:這幾天來,我把一直把螞蟻工坊放在空調房裡,一定是在晚上氣溫較低或恆定時,螞蟻們陸陸續續工作了一些,只是因為進度不明顯,所以我才沒有及時發現。

  20xx.08.27 星期六 氣溫:25~31℃ 多雲

  螞蟻只剩一隻

  我好傷心啊!螞蟻現在只剩下1只了,看來這隻螞蟻的生命力還是最頑強的。它體型較大,應該是隻工蟻,而且是這群螞蟻中的領導。只見它孤零零漫無目的地爬來爬去,一會來到休息室,一會來到工作室。

  螞蟻屍體堆上不再是完全黑色的,而是周圍長出一層白白的、黃黃的東西,我用小棍撥了撥,似乎有些粘性,可能是長蟎蟲了吧。有機玻璃容器周圍也蒙有一些淡淡的水汽。看來,隨著螞蟻們的死亡,這個生態園已經被汙染了。

  20xx.08.28 星期日 氣溫:24~31℃ 多雲

  清理工坊,總結經驗

  今天下午,最後一隻螞蟻也死去了,它的屍體就躺在屍體堆旁,沒有同伴替它清理。看來,我對螞蟻工坊的觀察生活也即將結束了。我拿著工坊來到小區草地上,用小棍慢慢清理出螞蟻們的屍體,然後用土掩蓋好。

  透過這些天來對螞蟻工坊的觀察,我總結出螞蟻們打洞不太積極和陸續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凝膠質量較差,缺乏營養或者是營養單一。

  2、天氣炎熱,氣溫偏高,使螞蟻的生活習性受到影響。

  3、工坊內通風不好,死去的螞蟻不便及時清理出去,汙染了生存環境,加速了其他螞蟻的死亡。

  4、螞蟻群中沒有蟻王和蟻后的領導,集體活動組織性不強。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開學第一天的活動課吳老師叫我們下樓去,運用觀察六法,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等寫下來記在本子上。時間為20分鐘。我到了樓下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幅畫是那棵松樹伯伯。我好奇地去撫摸了它一下,它的皮很粗糙,好像一棵百年人參。我抬頭看了下這棵婷婷玉立的松樹,它高得就像到達天庭的深宮中。

  “吱,吱,吱”哪裡傳來的歌聲,我一扭頭,看到小鳥在啼叫,小鳥在空中也能唱歌。突然它們停在了一戶人家的窗臺上,那裡是廚房。它們低下頭看見了吸油煙機的洞,小鳥們一隻一隻的進去了,我看了之後在那偷偷地笑,心想:它們一會就會變成煤炭工了吧。可誰知。不一兒小鳥跳出來了,它的頭忽上忽下的可能是裡面太熱了,或是太悶了,它們跑出來喘口氣不然可就變成紅悶小鳥了。我接著向前走了幾步,看見了五彩繽份的小汽車。馬上想到現在的科技真發達,這些汽車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人呢?

  我走到公路邊看見了一家商店門口的童車,上面有幾個小朋友正在座,我頓時想到爸爸媽媽小時候沒有童車真可憐,而我們這時卻有這麼多的玩具,不同的時代的孩子可真是天壤之別啊!我突然聞到了一股飄香,一看原來是老奶奶做的土豆啊,真香。那個老奶奶就靠她的土豆來支援家庭開銷。我雖然沒吃那個土豆,但我從同學們吃的土豆的樣子裡知道這土豆一定是很美味佳餚。

  這次觀察日記讓我知道了原來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我以前怎麼沒有發現呢?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我發現了一個小螞蟻窩,小螞蟻都在它們的家門口尋找著什麼,因為不知道它們到底幹什麼,我索性就蹲下來看它們的行為了。

  小螞蟻長的怪怪的,頭很大身體卻很小,大大腦袋上安裝著兩根細小的“天線”,細細的腰身後面還拖著一個大尾巴。這時我發現有一隻小螞蟻身上揹著一個比自己身體大兩倍的蚊子。原來是群覓食的小螞蟻啊!

  我迅速跑到屋裡拿了一些麵包屑,撒在小螞蟻窩的周圍,剛撒下不久,一隻小螞蟻就發現了,它叫來了很多朋友一起搬食物。有些大的麵包屑搬不動,它們就齊心協力一起抬。有的時候食物太大,搬不進洞口,它們就會把食物一點一點的咬下來,再抬進洞中,然後繼續。有時食物太重小螞蟻會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覆好幾次,但它們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歷盡千辛萬苦,直到搬完為止。

  這群覓食的小螞蟻讓我明白了團結合作才能讓我們做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我們應該向小螞蟻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今天,我要回家的時候,看到路上有一條黑線在地上慢慢移動,出於好奇,我急忙停下來觀察。原來是一群螞蟻剛剛出洞,難道它們是要覓食嗎?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了。我蹲下身子,拿出隨身攜帶的麵包撕成大小不等的塊頭,打算看看小螞蟻是怎麼搬事物的。

  麵包屑剛扔下不久,就有一隻小螞蟻好像感覺出來了。只見它左右觀望了一下,就興奮地衝向食物所在地,搬起麵包屑樂滋滋地像洞口爬去面對那麼多的麵包屑,它搬了一塊又一塊,樂此不疲。我看得有點兒煩了,這時它發現了一塊個頭比較大的,於是它狂奔過去,似乎想用盡全力把它辦起來,但幾次嘗試都失敗了。我真為它捏把汗。這可怎麼辦呢?只見它圍著麵包塊兒轉了幾圈,然後就進洞了。可能是難度太大,他放棄了吧?沒想到一會兒竟從洞內爬出來了一群螞蟻,原來它是去搬救兵了。於是這一群螞蟻就開始行動起來了,它們好像計劃好了似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既不爭,也不搶,抬起大面包塊兒就要進洞了。

  我看得意猶未盡,打算給它們製造一點兒小麻煩。我在洞口灑了一些水,把麵包塊兒扔到稍遠一點的地方。沒想到它們馬上又行動起來,繞開泥濘——我灑的水,像開始時一樣,慢慢地向前挪動,剛才的麻煩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它們前行的勁頭。

  哦,小螞蟻,你們可真是堅強勇敢的小生靈啊!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暑假裡,我去奶奶家玩,我特別興奮,因為我可以看到很多新鮮的事物。

  奶奶家的大樹旁邊有一群貪吃的螞蟻,只要有食物掉在地上,螞蟻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跑來,把食物一起抬回家。

  有一天,我正在吃餅乾,忽然一塊餅乾不小心從我的手裡掉了下來,過了一會,我發現一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朝著那塊掉在地上的餅乾爬去,螞蟻們抬著那塊餅乾轉來轉去,我從螞蟻身上拿起那塊餅乾,有一隻螞蟻就順勢爬到我的手上,嚇得我“哇哇”大叫,使勁往外甩,螞蟻掉到了一片枯樹葉上。我繼續看螞蟻,發現螞蟻已經大部分回到洞裡了,我又丟了幾塊餅乾屑放在洞口,等著螞蟻們來抬食物,不一會兒,螞蟻們從四面八方跑來了,每一個螞蟻站在不同的方向,齊心協力,又把餅乾抬回了家。

  這一次觀察,讓我知道了: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做好一件事!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我來到院子觀察螞蟻,螞蟻們一個個長著圓圓的腦袋,挺著一個大肚子,長長的觸角像細細的絲線。

  螞蟻經常到離巢穴很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如果既吃不下,又抬不動,它們就會急急忙忙地趕回去搬救兵。螞蟻用觸角來傳遞資訊,如果發現了食物,遇到另一隻螞蟻,它們就用觸角碰一下,這樣它們就都明白了。開始,我放了一片海苔在洞口,全體螞蟻都出動了,瞧,它們多團結呀!爬在海苔上,有的在咬,有的在搬,一會兒的功夫,海苔就被螞蟻們搬進洞裡去了。

  我打算跟蹤一隻螞蟻,我選好了一隻螞蟻就跟著它出發了。螞蟻來到了一棵大樹下,這有一隻不小心掉下來的毛毛蟲,一隻螞蟻搬不動,它便叫來了同伴,它們想把毛毛蟲抬走,可是毛毛蟲一直在掙扎著,給它們行走增加了困難,螞蟻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們紛紛爬到毛毛蟲的身上咬著,剛剛還在地上掙扎的毛毛蟲立刻不動了。螞蟻們兵分三隊,把毛毛蟲咬成了三段,很輕鬆的抬回了巢穴。

  看來真是人多力量大呀!沒想螞蟻們這麼團結,這種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9月29日星期日晴

  一提起動物,大家肯定都會想起慢吞吞的蝸牛、美麗的孔雀和兇猛威武的獅子。而我卻想到了那微不足道的螞蟻。

  今天剛一放學,我就看到了一群螞蟻在院子裡搬東西,我急忙的回到了屋子裡,拿了一些麵包渣放到了地上。領隊的螞蟻過去,聞了聞,然後跑到了螞蟻群中,告訴螞蟻們:兄弟們,前面有好吃的,大家趕快去把它搬到洞裡去吧!於是,所有的螞蟻就到去搬運麵包渣了。

  9月30日星期一晴

  早上,我剛起床,就又來看我的蟻朋有們來了,我來到了蟻巢旁邊,發現螞蟻們在和一條千足蟲搏鬥,螞蟻們先是爬到千足蟲的身上,一口一口得咬它,千足蟲疼得跳了起來,想要趁機逃跑,螞蟻們還是在後面窮追不捨,經過很長時間,那條千足蟲終於被螞蟻們給咬死了,雖然螞蟻們在千足蟲的面前顯得是那麼弱小,但是螞蟻們團結的精神就足以打敗那條千足蟲了。

  我們透過螞蟻的這件事學會了團結、堅強的品質,這次觀察,讓我們深入的知道了螞蟻的生活習性。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9月24日星期二晴

  螞蟻還有什麼本領呢?我不斷思考著。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我再次出擊,又做了一次觀察。

  我拿著一杯冷水到了外面,這次運氣很好,很快抓到了一隻小螞蟻。我把它放進水杯,心想:哈哈,這下沒轍了吧?沒想到的是,它竟然浮在水面上,遊了起來。

  我驚訝得下巴都快掉了,蹲下身子仔細地觀察它游泳的樣子,從側面平視過去,螞蟻竟然在水面上“凌波微步”呢,優哉遊哉地慢慢遊著,不時還仰仰頭。真看不出螞蟻還是“蟻族中的孫陽”呢!

  這螞蟻真是多才多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