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蝸牛的觀察日記(精選15篇)

蝸牛的觀察日記

蝸牛的觀察日記(精選15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蝸牛的觀察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蝸牛的觀察日記1

  蝸牛前一段時間科學老師讓我們帶蝸牛,於是我託爺爺從農村抓了幾隻蝸牛,把他們養在一個紙盒子裡,邊養邊觀察,由此增長了許多新知識。剛抓來時蝸牛在盒子裡動也不動,也許是換了新環境的緣故吧,蝸牛似乎顯得有點緊張,害的我直為它是否活著而有點擔心呢!直到第二天早晨它才“活過來”,爬到盒子的最上層,才讓我有機會全方位的觀察它。我發現蝸牛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的,一對短的。

  我用小棍輕輕一碰,它的觸角就縮回腦袋裡,等到沒有危險的時候,繼續出來做它自己的事,那份悠然自得的閒情吆,真讓我羨慕!蝸牛最愛吃白菜、蘿蔔等蔬菜的葉子,每次我拿菜葉餵它,它似乎還“挑食”,腦袋藏在殼裡不肯出來吃,可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去看它,葉子上到處是窟窿,嗷,它吃飯怕人看,它害羞呢!另外,如果把它放在水裡,不一會兒它就從殼裡探出頭來,我把它從水中取出,它就把眼睛升起來,我還發現它的殼底下有一雙小小的腳,蝸牛就是靠這雙腳來運動的。另外我還查資料得知,蝸牛屬於軟體動物,這麼小的動物我還頭一次見吆,可見大自然裡藏著無窮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挖掘呢!

蝸牛的觀察日記2

  3月27日 星期一 晴

  天下著濛濛細雨,放學後,我在校門口發現了一隻很大的蝸牛,背上有一個大大的殼,有一圈圈的花紋,我便把它捉了回來想飼養它。

  回到家,我把蝸牛養在一個瓶子裡,便迫不及待地拿來一個放大鏡來觀察它。我發現它一共有兩對觸角,長長的一對上有兩隻小眼睛,正看著我呢!我碰了下觸角,觸角便縮排去了。蝸牛很膽小,一點點動靜就把頭縮排殼裡一動不動。

  我找不到它的嘴巴,因為好奇,便到電腦上查資料。原來,蝸牛的嘴巴是貼在地上的,只有翻過來才能看見一個小小的嘴巴,它也有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25000多顆。我想知道它是怎麼吃食物的,便拿來一片菜葉,只見蝸牛馬上“奔”過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菜葉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洞,而蝸牛呢正趴在菜葉上,好像很滿足似的。我想看它是怎樣爬行的,便把它拿出來放在地上。蝸牛慢慢地爬著,身後還留下一條水印,這些水印是蝸牛的排洩物,還可以助於蝸牛爬行呢!

  透過這次觀察蝸牛,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蝸牛的觀察日記3

  今天媽 媽擇小白菜時在菜裡發現了一隻小蝸牛。就把它送給了我,我像得了寶貝似的,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手心裡,仔細觀察了起來。它和我的大拇指指甲蓋一般大,殼是螺旋形的,而且很堅固。它始終躲在自己的房子裡,不肯出來。我用鉛筆敲敲,發出咚咚聲,我想:小蝸牛怎麼這麼不懂禮貌,我敲了這麼長時間,它怎麼還不開門?我放下鉛筆,對著蝸牛殼生氣地喊:"氣死我了,你這不懂禮貌的小傢伙,我不理你了!"我把它放在陽臺上,寫作業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發現蝸牛的房子的門口粘上了一層白膜,我很好奇,就去問媽 媽。媽 媽告訴我,這是因為空氣乾燥,蝸牛喜歡潮溼,所以它就躲在家裡睡大覺。我聽完拿來一個小托盤,往裡面噴上水,再把蝸牛放進去,過了一會兒,它便試探性的伸出一對觸角,接著,一點一點探出身子,開始慢慢走動。我發現,蝸牛的身子是透明的,頭上長著一對觸角,觸角上面長著一雙比針鼻兒還小的眼睛,在它爬過的地方都留下了它的記號,一種粘乎乎的東西,我想,這樣可能會便於它回到原處吧,小蝸牛還真挺聰明呢!

  我會繼續觀察它,我們們會成為好朋友的!

蝸牛的觀察日記4

  今天,天氣晴朗,天空像一塊覆蓋在大地上的藍寶石。

  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那就是觀察蝸牛。

  我家的蝸牛一隻大,一隻小,那隻大的特別霸道,把大地盤給搶走了。那隻小蝸牛隻有縮在旁邊。

  上科學課的時候,施老師說,蝸牛的牙齒有兩萬六千顆,對我們來這數字可驚人了。但蝸牛的速度可慢了,我們走一步,對它來說應該是十萬八千里。你知道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裡嗎?就長在它的長觸角上。你還知道五牛有幾對觸角嗎?噢,你肯定說一對,其實,它有兩對觸角,一長一短。你猜,蝸牛是怎麼樣使用自己加速行駛嗎?蝸牛先噴液體,在努力向前方爬去……蝸牛吃的東西還不少呢!蔬菜、蘋果、漢堡甚至吃飯。資料上說,如果它吃什麼顏色的食物,拉的便便是什麼顏色的,真有意思!

  到了下雨天我們自己觀察,會發現樹上、葉上或草地上有大量蝸牛出現的時候,就可以斷定快要下雨了。它對溼度也同樣有極靈敏的感覺,如果把它放在乾燥的環境中,還會自己找到適合它生活的環境。

  每天放學我又時間就去陽臺看看我的大小蝸牛,給他喂喂糧食,看看它們越長越大,心裡覺得特別開心!

蝸牛的觀察日記5

  6月8日 星期五 晴

  科學課馬上要講到關於蝸牛的知識了,根據鄒老師的要求,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兩隻大蝸牛,阿姨家的哥哥又幫我在菜地裡抓了9個小蝸牛,我把它們分別養在兩個小房子裡。

  大蝸牛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固定在腹部上。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著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裡,有時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兩隻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真是拿它們沒辦法!

  還是小蝸牛有意思!每當我把菜葉子放進盒子,它們就好像聞到了香味,一波一波歡快地吃起菜來,沒多久菜葉子就被咬了幾個大洞!吃飽後,它們還圍成圈,做起遊戲來。

  而最有意思的要數疊羅漢了,那次我們給蝸牛清理房子,媽媽就把它們全部搬到了一張餐巾紙上,不一會兒,我發現有四個小蝸牛爬到了一起,還互相疊了起來,嘴中還吐著粘液,把同伴裹了起來。真是太好玩了!

  飼養蝸牛的過程很有意思,雖然大蝸牛性格比較“沉默”,小蝸牛相對活潑點,但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我要繼續觀察下去,讓自己能更瞭解蝸牛。

蝸牛的觀察日記6

  上個星期天,我正在草坪邊玩的時候看見牆角那裡有一隻特別漂亮的蝸牛。我就趁它不注意的時候把它扣在玻璃杯裡抓回了家。

  我把它帶回家以後放在了桌子上,它對這兒的環境很陌生,它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闖,過了一會兒它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動不了了。我靜靜的看著它,這時我發現蝸牛的殼上有些奇形怪狀的花紋,還發現蝸牛的頭上有兩隻像五角星的觸角,上面還有細細的五顏六色的細絲。我正準備把蝸牛拿起來仔細的觀察時,它又動了起來。蝸牛像感覺到我的手要去捉它似的,它就趕緊奮力的向玻璃杯壁上爬,它一步一步慢慢的艱難的使勁爬著。當它快爬到玻璃杯沿時,它的兩隻觸角伸的長長的,好像要把它的觸角伸向那自由的“天崖”,就在這兒千鈞一髮的時刻,不幸的事發生了。可憐的蝸牛從玻璃杯沿上又掉到了杯底,這時它的頭連忙縮排它的殼裡,我想也許是它害怕了,也許是它摔疼了,也許是它躲回殼裡傷心的哭去了,也許是……我想著想著越想越為蝸牛難過,蝸牛為什麼要那麼費勁兒的往外爬呢,難道它也有親人、朋友,它也喜歡自由?我想是的,蝸牛一定是想有自由,想它的親人、朋友,想和它的朋友一起玩兒,所以它才那樣一直奮力的不斷爬……我連忙拿起蝸牛跑到樓下把它放進了草坪裡,我想它一定會很快樂的!我的心裡好受多了!

  朋友們你們以後別再捉蝸牛了,因為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喜歡自由,它們也有自己的親人、朋友!

蝸牛的觀察日記7

  今天是10月4日,大家知道今天在我們家是什麼日子嗎?我告訴你們吧!是我媽媽的生日。

  早上一起床,媽媽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請你看電影,我說:哇,今天肯定爽呆了!吃完早飯,我們坐上地鐵到了中華門站下來走了五分鐘來到虹悅城的海上國際影城,我選了11點05分的《極速蝸牛》,影片很精彩,講的是一隻很普通的蝸牛特伯想變成賽車手,但是因為他天方夜譚的想法讓其它蝸牛嘲笑和鄙視,但是他不灰心天天還是做著自己的賽車夢,後來真是老天不負有心人啊!經過一次偶遇他有了超能力,變成了一隻會賽車的蝸牛,他高興極了。經過他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他終於參加了他夢寐以求的“印地500大獎賽”,在賽場上他的進取精神一次次的感染了我,比賽還沒結束我的拳頭一直握的緊緊在替它加油,終於,他獲勝了,得了冠軍!真是太好看了,小蝸牛真是太偉大了!我想我也要像這隻蝸牛一樣,努力不懈,實現夢想!

  大家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哦,真的很好看呢!

蝸牛的觀察日記8

  我觀察了我的蝸牛:它的整體是螺旋形的',像一枚小小的螺絲;它的殼十分堅硬,顏色是灰褐色的,殼上有一圈花紋,像樹的年輪;它的身子滑滑的,軟軟的,像一塊海綿;它的頭很小,頭上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那對頂端有眼睛,短的那對中間有個小小的圓圈是嘴巴.

  我給蝸牛用紙盒做了個家,並在裡面放了幾片葉子給它吃。吃了之後,它總是要拉大便。

  蝸牛每幾小時拉一次大便,那麼大便是從哪裡拉出來的呢?我觀察了很久,知道了大便是從蝸牛的氣孔里拉出來的。

  我又有了個新問題:蝸牛怎樣吃東西呢?帶著這個問題我上網去查了一下。

  蝸牛的口在頭部的腹面,口裡有帶狀的齒舌, 上面長著很多排列整齊的小齒,齒舌可以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蝸牛食性雜,寄主多,除危害綠葉菜外,還危害十字花科、茄科、 豆科、葫蘆科等許多種蔬菜及農作物,幼苗、成株均可受害。 蝸牛幼小時僅取食葉肉,殘留表皮; 稍大的個體用齒舌刮食植株葉片和莖部, 舐磨成小孔甚至將莖部吃斷,或葉片呈不整形缺刻,或殘留葉脈, 嚴重危害時可造成缺苗斷壟。

蝸牛的觀察日記9

  兩個星期前科學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養蝸牛。媽媽特地帶我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白玉小蝸牛,我給它取名為“小蝸”。

  我的課餘生活又多了一項,就是觀察“小蝸”。它的殼就像一個黃棕色的、螺旋形的大房子,但還是裝不下它巨大的身軀,因為每次它縮排去的時候,總是還有一點露在外面。“小蝸”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觸角上有一個黑黑的小點,那就它的的眼睛。觸角就像它的柺杖,爬行時它左右擺動著,一觸到東西,“小蝸”就立即改變爬行方向。

  “小蝸”是個雜食動物,只要不是肉它都會吃。我給它餵過包菜葉、蘋果、西瓜。一次我餵它紅色的紙,它居然也吃了,還拉出紅色的便便,真是個“吃貨”。

  科學老師說蝸牛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動物,我不信,我倒要看看它爬得有多慢。我在桌子上放了一把十五釐米長的直尺,把“小蝸”放在起點,用秒錶計時。“小蝸”慢悠悠地爬著,我在旁邊使勁地喊加油,但是它的速度就像被制定了一樣,就是這麼慢。爬呀,爬呀,終於爬過了終點,我一掐時間,居然用了四分三十五秒。

  “小蝸”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讓我有了更多的科學發現。

蝸牛的觀察日記10

  這幾天,我在觀察蝸牛 。

  要說它的速度,哎!太慢了!可以說是天下第一慢,瞧!半個小時過去了,離出發點還沒有過一分米!

  我問媽媽:“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啊?”“你自己去做個實驗唄!”媽媽答道。聽了媽媽的話,我只好頹喪地走了,我走到陽臺,做了一個實驗:在三個盤子裡分別放上蚊子的屍體、白菜葉、糖果,再放一隻蝸牛在旁邊。我坐在那兒,靜靜的等待實驗結果,只見蝸牛繞過蚊子的屍體和糖果,慢慢爬到了白菜葉的盤子上,大吃起來,“咔吧、咔吧!”蝸牛三下五除二就把白菜葉吃完了。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蝸牛是害蟲。

  我問爸爸:“蝸牛有腳、眼睛、鼻子嗎?”“你自己去搜資料吧!”爸爸答道。我透過上網、翻閱書籍,知道了蝸牛有幾千顆牙齒,所以吃東西時“咔吧咔吧”響,它的腳在底下,叫腹足,呼吸孔在殼上,接近肛門,它頭上的大觸角是它的眼睛……

  為什麼蝸牛行走時會留下黏液?我看了看書,得到的答案是:蝸牛留下黏液是為了輔助呼吸,讓體內潤滑,可是,它一碰到鹽,體內水分就會消失,導致死亡。

  我很開心,因為我發現了蝸牛的秘密。

蝸牛的觀察日記11

  10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晚上媽媽帶我去草地上觀察蝸牛。來到廣闊的草地我忍不住大喊一聲 :“哇,”觀察蝸牛咯我在草地仔細的觀察著,啊!我發現了一隻蝸牛啦!我高興地喊著,我立刻拿起放大鏡觀看它的身體結構,這時我發現了它的眼睛、觸角、口、腹足,它的眼睛小小的、觸角長長的、口小小的、腹足粘粘的。我並把這隻蝸牛帶回家繼續觀察。

  11月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我起來的時候我看見這隻蝸牛在津津有味地吃著美味的菜葉,我也津津有味的看著它吃 這時它發現了我 立刻縮回殼裡去,現在我真的認為蝸牛好膽小。

  11月2日 星期天 晴

  吃完早飯我決定帶它去散步,當我來到飼養盒前的時候,我竟然看見它生了一隻小蝸牛,我現在才知道這是一隻女蝸牛,我頓時放下帶她去散步的決定,立刻拿來許多綠油油的菜葉給它吃,因為我希望它生多一些小蝸牛。

  11月3日 星期一 陰多雲

  下午放學回到家裡我再次發現它又生小蝸牛了,就在這時我忍不住想:是誰幫它生產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去問爸爸媽媽,結果爸爸媽媽也回答不上來,於是我下定決心要查清楚。

  11月4日 星期二 晴

  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我又走過去觀察蝸牛,雖然沒有什麼發現但是我看見小蝸牛不見了,原來它們是躲在溫暖的泥土呢,因為泥土就像是它們的被子。真有娶啊!

蝸牛的觀察日記12

  今天,我在麥冬叢裡抓了一隻蝸牛,給它取名“小小”,因為它還真有點小!

  蝸牛“小小”可可愛了!它的背上有一個褐色的殼,那個殼就像蝸牛的“家”一樣,讓它休息。殼上還有漂亮的花紋呢!它有兩對小小的觸角,一對是長的,一對是短的。那長長的觸角上長著一對圓溜溜的、小小的眼睛,要是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到呢!我想:蝸牛的眼睛長在觸角上,大概是為了看到遠方的路吧!

  蝸牛爬得可慢了,它為什麼爬得這麼慢呢?原來,蝸牛是用腹足呈波浪狀爬行,爬過的地方還會留下銀白色的粘液。

  觀察了這麼久,我想它可能餓了,便拿了一片菜葉給它吃。“小小”慢慢挪動身子,我還以為它要吃了,便瞪大眼睛觀察。誰知,它還不吃呢!但到了晚上,我就發現菜葉上有洞洞了,到了第二天,菜葉就一點也不剩了,我想,它吃得可真快。它為什麼吃得這麼快呢?後來,我查了資料,才知道,蝸牛嘴裡有齒舌,它的牙齒可多了,有幾萬顆呢!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蝸牛的觀察日記13

  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裡,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裡,一動不動。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

  “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蝸牛的觀察日記14

  星期日 天氣: 陰

  今天,天氣陰冷陰冷的,我和媽媽到菜地摘菜。我仔細的尋找著,忽然發現一株白菜的葉片上有一隻蝸牛。它正睡得香呢?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手心裡,灰褐色的殼是硬的,正當我要弄醒它時,他伸出了兩隻細細的觸角,好像在試探著什麼,翻過來翻過去,它有些生氣了,縮在殼裡的身體慢慢伸出來。現在,我才注意到它的殼上有一圈一圈的花紋,樣子很特別。

  我把蝸牛放入水中,一會兒的功夫,它挪動著爬出了水面,先露出來的是頭,接著探出兩隻小小的觸角,看起來它還小,觸角就像南瓜的莖須,觸到它就會迅速縮排殼裡。蝸牛用 黏一液來幫助爬行,有的螺紋不相同,所以爬行的方向也不相同。

  我捧著蝸牛,問媽媽:“它是怎樣生出後代的 ?”媽媽笑著說:“我也沒有觀察過,可能是生蛋,過一久後,一隻只小蝸牛就從殼裡出來的吧!”

  蝸牛的爬行速度很慢,但它堅持不懈,最後能到達目的地,老師常常用它的 這種精神鼓勵同學們,今天我親眼看到蝸牛是怎樣一點一點的努力,一點一點地向前,真讓我感動!

  點評:內容簡短,但可以看出是透過認真觀察後寫出的,語言質樸,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蝸牛的觀察日記15

  10月13日 星期二 晴

  我家門前有一塊綠油油的草地,想一塊翡翠,點綴著我們的小區。每次大雨過後,蝸牛就會成群結隊地從草地裡鑽出來,一邊好奇地望著這奇妙的世界,一邊慢悠悠地散步。

  我發現蝸牛走路像衝浪似的,衝浪之後,在地面上留下了漂亮的銀色足印。但為什麼蝸牛天天揹著房子散步,卻一點也不覺得累呢?哦,原來它的內臟都在殼裡。我還發現,蝸牛有四根觸角,長觸角上有一個黑黑的小點,那就是蝸牛的眼睛,當然,其它兩根就是小觸角了。仔細觀察,我發現了,蝸牛的殼的螺旋都是從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盤旋的。回家,我查了一下資料,哇!原來要是你發現一隻蝸牛殼螺紋反時針方向盤旋的蝸牛,那你就碰上了蝸牛王!我還發現了蝸牛殼也好似有大樹的年輪一樣。仔細觀察蝸牛殼的邊緣,如果殼的邊緣很薄,說明是蝸牛寶寶,如果蝸牛殼很厚實,則說明這隻蝸牛已經成年了。蝸牛喜歡潮溼的環境,但也不能太潮溼了哦,因為它會出來透氣的。

  蝸牛太奇妙了,我真想養只小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