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6篇

螞蟻觀察日記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模板6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螞蟻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7月11日睛

  螞蟻的力量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著一隻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為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隻蜻蜓呢。於是,我滿懷希望,著準了,雙手併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抬一隻死蜻蜓,彷彿還在“吭喃,吭哨”地喊著一號子呢!由於剛才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抬著走了。

  “咦!”我徵徵地站在那裡,心裡想:“這可奇怪了,這隻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為什麼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抬起來呢?”

  我帶著這個疑問同到家裡,問爸爸:“為什麼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並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裡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螞蟻竟有這麼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尋找螞蟻的家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裡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裡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裡。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著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裡。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麼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裡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裡面都像一隻幼螞蟻。“哦!”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群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裡,拿回家放在花盆裡,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裡吵鬧一番,便相繼鑽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7月13日晴

  蟻卵的秘密被揭開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為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著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著,蟻殼裡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為蜷縮成一團,餚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並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隻螞蟻發現了,並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秘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裡?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螞蟻們就像一群大魔術師,原來平整的工坊,瞬間變成了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世界。原來,它們不會魔術,它們靠的是勤勞和團結的性格。

  我買來螞蟻工坊的幾分鐘之後,螞蟻們就挖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坑了。工坊裡螞蟻的樣子與普通的螞蟻不一樣:他們有兩顆像蛇的毒牙一樣的牙齒,腹部凹陷,有時可以像弓一樣彎曲,所以它們叫“弓背蟻”。

  我觀察了幾分鐘之後才發現螞蟻挖洞可不像人那麼輕鬆。我們用手扒一扒就可以了,而螞蟻們還得用它們鋒利的牙齒將工坊裡的凝膠一點點地剔剪掉,才能挖下一小塊,然後銜著它送到很遠的地方。在運輸途中它們通常會用觸角傳遞資訊素給旁邊偷懶的螞蟻,像是在說:“喂,懶漢!我們那麼辛苦,你們卻在那兒偷懶,還不快來工作!”有的螞蟻會排成長長的隊伍,直到洞穴門口,由領頭把凝膠顆粒傳下一個,然後一路傳下去。

  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愛吃汁多又帶甜味的水果,如橘子、石榴等。而且每次只需喂黃豆般大小一粒的東西就可以啦。看,螞蟻們多有趣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釐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裡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隻螞蟻排著隊從洞裡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溼、衝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裡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透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這篇文章作者向讀者講述了他觀察螞蟻搬肉的事情,作者透過觀察從螞蟻身上學到了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品質。文中對螞蟻的外貌描寫十分到位,把螞蟻描寫的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察的非常細緻。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準備出去玩,關門的時候發現門角有一塊餅乾,等我回家的時候我又去看那塊餅乾:“呀!這怎麼這麼多小螞蟻?”我大聲喊道。

  我的媽媽聽到了馬上趕來說:“快把餅乾掃出去,要不然家裡到處都是小螞蟻”。我說:“等等,我先觀察一下,”我找來放大鏡,我產生了一個疑問:“小螞蟻為什麼會排成一排走呢?”我看了一下科學書,上面說小螞蟻走時會留下一種資訊素,讓後面的小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或樹枝去觸碰小螞蟻的路線就會干擾小螞蟻的資訊素,這樣小螞蟻就會迷失方向,到處亂跑。

  看來我們真應該在玩的同時也要觀察身邊的事物。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一天,我們吃過午飯。回到教室裡,我以神的速度(簡稱神速)做完了作業,去觀察螞蟻。

  走到操場裡,我才想起我沒有面包屑呢!我急急忙忙跑到辦公室,向童老師要麵包屑,這時,我發現湯嘉晨、簡寧也在向童老師要麵包屑。我便和湯嘉晨、簡寧組合在了一起,而童老師很大方地給了我們麵包屑,還偷偷地給我們吃了一大塊麵包呢!“謝謝童老師。”拿到麵包屑之後,我們到處從角落中找螞蟻。忽然陳徐卿蘭、王睿思大叫:“這裡有螞蟻!這裡有螞蟻!”我們馬上飛奔過去。

  只見一大群螞蟻在縫隙中徘徊,似乎在尋找食物。簡寧看到這一幕,愛心爆發了,立刻把麵包屑放到縫隙裡去。忽然,一隻小螞蟻好像看到了麵包屑,便迫不及待地往麵包屑地方向爬過去,同時也發出資訊,讓小夥伴們來支援,大約過了兩三分鐘,一隻大而強壯地螞蟻來支援了,後面還跟著5、6只小螞蟻。難道那隻大螞蟻是蟻后?這使我腦海中打起了一個大大地問號!

  當螞蟻爬到了一個最辛苦的階段——小臺階,螞蟻們剛要到蟻巢時,卻一不小心滑了下來。而陸昕一頭撞了進來,而且還拔了一根頭髮,我心想:天下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呢?竟然把自己的頭髮。後來我改變了想法因為陸昕用頭髮幫助了螞蟻們,讓他們順利到達蟻巢。我很開心!後來又來了一群螞蟻,我們這一次不去幫他了。可能我們心裡都覺得這次不能破壞自然之道吧!後來,螞蟻不在我們的幫助下,也爬了上去。

  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學會堅持不懈。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暑假的時候,我和表哥在老家沒事幹。

  我們少了一張紙巾,扔向路過的一些小螞蟻,只見它們趕緊抱成一團,形成一個球,向火堆滾去,過了一會兒,火滅了,為了弄清楚螞蟻為什麼會不顧自身安危去滅火?

  我和表哥又找了一個螞蟻洞,放了一塊餅乾,螞蟻們趕緊跑出來搬餅乾,我又在洞前點燃了幾張紙巾,心急如焚的螞蟻們怕火燒到了家中,立刻抱成一團,像一個小球滾到火中,頓時發出了噼裡啪啦的燒焦聲。10分鐘過去了,還不見螞蟻出來,我心想:火勢這麼大,螞蟻肯定全部燒死了。可是,不一會兒,我看見洞裡的大多數螞蟻出來了,抱成一團,形成了三四個球,來回滾動。不過最外面一層的螞蟻光榮犧牲了,他們就像我們的祖先——革命先輩們,為了保護家族把自己的生命獻出了。這是多麼偉大的力量啊!

  還有一次,我在吃糖果的時候,糖掉在了地上,我用掃帚怎麼掃也掃不掉。可是,不一會兒,就吸引了一隻小螞蟻,可他哪裡搬得動呢?眨眼功夫,螞蟻越來越多,只見他們齊心協力將糖搬回了家。

  我們要學習螞蟻家族團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