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有關四年級觀察日記集合7篇

四年級觀察日記

有關四年級觀察日記集合7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蘋果的樣子。

  我回到家就把買來的蘋果放到廚房裡,我挑選了二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觀察。兩個蘋果的大小各不相同,一個蘋果大,另一個蘋果小,這一個蘋果最顯眼,紅色裡透著黃,像女孩紅紅的臉蛋兒。另一個蘋果黃黃的,好像香蕉的顏色。我掂了掂,估計和一個饅頭一樣重。我聞了聞,皮裡發出水果的清香。這個蘋果圓圓的,好像小皮球一樣形狀,遍身平滑光亮,蘋果皮紅紅的黃黃的。上面帶著一個個小點點。蘋果的柄還是綠色的,應該摘下沒多久,我把蘋果洗乾淨後,切開,蘋果汁水輕輕濺在水果刀上,一股香甜撲鼻而來,蘋果肉的顏色亮白亮白的,蘋果核的形狀好像瓜子,黑黑的,好像兩個黑黑的小眼睛。晶瑩透亮的蘋果讓我不住的咬一口,又甜又脆,“好美味啊!”讓我不住的讚歎。

  我又橫切了一個蘋果,”哇!”橫切的蘋果中間是一個五角星。我拿剛才切的蘋果對比,橫切的中間是一個五角星,外形是一個圓的。豎切的蘋果中間只能看見兩個蘋果籽,而外形好像一個展開的蝴蝶翅膀。

  這次觀察蘋果收穫真不小,平時吃蘋果怎麼就沒發現呢?噢,我以後一定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11月18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去給青蒜換水的時候欣喜地發現暖氣旁的蒜瓣頂端裂開了一個小口子,裡面露出了一點淺綠色的芽兒,就像小雞剛從蛋殼裡伸出小嘴一樣。伸手一摸軟軟的,真可愛!蒜瓣的尾部長了一些白色的毛毛根,牢牢地抓著盤子,立在那裡。而陽臺上的那盤卻只露出了一點點白芽兒。角落裡的那一盤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問了媽媽才知道,原來青蒜髮芽需要一定的溫度呀!因為背陰處溫度很低,所以蒜沒有發芽,而暖氣旁邊溫度最高,所以發芽最早。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我家來了一群新朋友,就是13條蠶寶寶。蠶寶寶黑黑的,乍看像一群小螞蟻趴在盒子裡。小蠶頭大身子小,叫蟻蠶。

  過了幾天,我去看小蠶們。呀!它們長大了不少,身體變長了,食量也大了不少。我把嫩嫩的桑葉切成了細細的小片放了進去,小蠶似乎感覺到食物來了,頭一搖一晃地爬到桑葉邊上。它先聞了聞,再用吸盤式的腳牢牢地吸住桑葉,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仔細一看,我發現它們的嘴移動得風馳電掣。我看得入神了,自己的嘴也跟著“吧嗒吧嗒”地嚼了起來。

  由於最近作業多,我已經好幾天沒餵過小蠶了。開啟盒子一看,小蠶身上皺巴巴的,像一個個小老頭。媽媽告訴我,那是蠶寶寶要蛻皮了,因為小蠶不斷地長大,但身上的皮不會跟著變大,所以小蠶要脫掉舊衣服,換上新皮襖。

  小蠶經過了一次又一次蛻皮,已經變得雪白雪白的了,我和妹妹發現,在蠶寶寶腹部的前幾節身體的邊上,都有一個黑色的“圓片”,我上網一查,原來那是小蠶的鼻孔——氣孔,它們都靠這些小孔呼吸,而且在呼吸的時候,它們背上有一條時粗時細的線,那是“背脈管”,是蠶寶寶輸送血液的地方。

  漸漸地,蠶寶寶要吐絲了,這時蠶寶寶的顏色有一些小小的變化,看上去要略黃一些,而且黃得透明,特別是胸部,似乎已經能夠看到它身體裡面的蠶絲了。只見它們先吐出一段雪白的絲,織成了一個“Z”形,然後再用絲把自己一圈一圈地圍起來,變成一個透明的球。

  幾天後,我開啟盒子一看,雪白的繭子做好了,蠶寶寶們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裡面,媽媽說這是蠶要化蛹成蝶啦!我期待著我的小蠶破繭成蝶。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的大蒜沒長高。它們怎麼都越長越慢了呢?到現在我還不知道。

  但是大蒜再不長高的話,我就沒辦法了,不要被我爸爸拔出來吃掉那就糟了。你們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著急嗎?因為我跟外公說過年的時候我把大蒜給他們吃,看看好不好吃,如果被爸爸拔掉了,就沒辦法給外公吃了。哎,大蒜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吃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這是我的一次偶然發現。我家小區裡有一群綠豆秧在成長,它們長在樹下的草叢裡,雖然長勢很好,但只有細心的人才會發現它們。這些豆秧其中幾株已經結莢了,我拔了好多根豆莢,它們長勢十分喜人,個個十分飽滿,我輕輕地摸了一下又一下,感覺手上有凹凸的感覺,這是因為綠豆在莢中已經長大的緣故吧。

  我把採摘到的豆莢拿到屋裡,我想立刻扒開豆莢看看究竟,看綠豆到底長多大了。當我把綠豆莢扒到一半的時候,爸爸告訴我等到綠豆莢變黑的時候才容易扒開。我問爸爸:“那為什麼?”爸爸說:“那是因為裡面的綠豆還沒有完全長大。”爸爸還說務必在陽光底下曬才能讓綠豆莢變黑、變硬。”我想真是太奇妙了!我期盼著那一天的早日到來。

  剛過了十幾天,我發現綠豆家真的變黑了,這時侯想能夠扒了,我就要看到裡面的小豆豆了。我用手輕輕地把綠豆莢拿在手中,左右手分別捏住豆莢的兩端,這麼輕輕一擰,我聽到一陣“啪啪”的'聲音,隨著聲音的起落,一顆顆活潑的小豆豆不約而同地掉到桌上繼續滾動,他們太可愛了,渾身光亮、綠油油的。我第一次感覺到綠豆如此漂亮,這麼惹人喜愛。

  我再一次扒開豆莢,清晰地看到在每個豆莢中大概有十粒左右的綠豆,在豆莢裡面我發現了一些白色的東西,我好奇地用手碰了碰,感覺它們十分柔軟,像是用棉花做的。我問爸爸:這些白色的東西有什麼用阿?爸爸說:“這些白色的軟軟的東西在綠豆成熟之前起到保護綠豆的作用。”阿,太神奇了,真沒有想到它還有這樣的用處。

  之後,我又瞭解到綠豆不僅僅能夠食用而且還有藥用價值呢。綠豆不僅僅能夠降署;還能夠祛毒降火。你別看它個頭很小但是作用還真不少呢。我決定,把今年收穫的這幾顆綠豆好好地儲存好,等到明年我要用它們種出更多的綠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6

  在科學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於是我回家後就到花園裡去尋找。可是,我怎麼也找不到這種小東西。最後,在爺爺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潮溼的牆角里找到了兩隻小蝸牛。

  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現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地觀察一番。

  它們的背上揹著一個漂亮精緻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裡。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開始觀察。

  我發現蝸牛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溼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裡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的時候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現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於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裡,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去睡午覺了。當我醒來時,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是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裡有很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並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7

  20xx年9月24日星期日陰

  哈哈今天,我抓住了兩隻可愛的蝸牛,有一個殼大的。還有一個殼小的。

  它們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呢?“快伸出頭來,讓我看看你們的樣子!”我說。這兩隻蝸牛像是聽得懂似的,真的把頭給探出來了!我好奇的盯著她們,殼大的那個眼睛不知道哪去了,頭大大的,一看就是老蝸牛。而殼小的呢?眼睛長長的,頭小小的,一定是一個青少年!

  我把他倆放到桌子上,讓他們賽跑。可誰知,他們連動都不動一下。一定是餓了吧!於是,我找來兩片葉子,放到它們面前,他們又不吃!過了一會兒,它倆又把頭給縮回去了!這倆蝸牛也太不配合了吧!“對了,科學老師說過,蝸牛一遇到水頭就會伸出來。”我說。我飛快的拿起一個瓶子,接水,然後我把蝸牛放進去。過了一會兒,蝸牛的頭真的伸出來了!等等,蝸牛走時留下的液體是什麼?

  我正在那仔細的想著,卻不知道蝸牛已經爬到桌子上了!我抓起蝸牛,說:“好啊!你們倆想趁我不注意就逃走是吧!”我又把蝸牛放到了陽臺的花盆裡。

  觀察蝸牛可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