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範文錦集8篇

螞蟻觀察日記

【實用】螞蟻觀察日記範文錦集8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暑假的一天,我在樓下的花壇裡看到了一群“大力士”——小螞蟻正在花壇裡跑來跑去,我決定觀察這些大力士是怎麼搬食物的。

  我蹲在地上把手裡的蛋糕掰下一小塊,放在地上,過了一會兒,一隻小螞蟻好像聞到了蛋糕的香氣,快速的爬到了蛋糕旁邊用它嘴上的兩個大鉗子去搬蛋糕,但是那一小塊兒蛋糕比這隻小螞蟻的身體大了好幾倍,小螞蟻搬了半天,蛋糕仍然紋絲不動,小螞蟻圍著蛋糕轉了好幾圈,然後快速的跑回了巢穴,當我失望的以為小螞蟻放棄了搬蛋糕時,卻看到蟻穴裡爬出了一大群小螞蟻,向著蛋糕快速的爬了過去。原來剛才的小螞蟻是回家搬救兵了啊。這些螞蟻有的在前面用鉗子拽著蛋糕,有的在後面用頭頂著,有的則在蛋糕旁邊跑來跑去,好像在給隊友鼓勁:“一、二,加油”。那一小塊兒蛋糕在這群小螞蟻齊心協力的搬動下,緩慢的朝蟻穴移動著。

  看著這群辛勤的小螞蟻,我知道了它們為什麼會成為大力士,原來那是團結的力量,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後和同學們在一起,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一切困難都能解決!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暑假裡的一天,我和媽媽在瓦嶼山上抓了6只山螞蟻,放在我的螞蟻工坊裡養著,當我的觀察實驗品。

  這是一群山螞蟻,其中5只為同一種類的大個子螞蟻,渾身上下長著極有偽裝性的“枯葉黃”,脊背上有兩排齒狀的身甲。我叫它們為“大個子”;另一隻屬於不同種類,個子相對小些,全身烏黑鋥亮,頭呈倒三角形,一對粗大的觸角象電視天線一樣,整天不停搖擺著。我叫它“小個子”。它們體形比一般的螞蟻大十幾倍,六條腿特別長而且有力,跑起步來健步如飛。別看它們長得大,膽子可小了。

  一進工坊,螞蟻們立即四散開,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一會兒,螞蟻們才稍微平靜下來。“大個子”們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裡,相互急促地磨蹭著觸角,好像密謀著一起“越獄”,而“小個子”卻遠遠地獨自一人,急切著尋找著出逃的機會。商定片刻後,“大個子”們便四散開來四處尋找可以出逃的洞。結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鑽出去。眼見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們只好定下心裡不再四處亂竄,無奈地在工坊裡住下了。都說不同種類的螞蟻會因為身上的氣味不同而爭鬥,可“大個子”和“小個子”卻在我的工坊裡相安無事。

  我一看,心裡樂開了花:“螞蟻最喜歡吃甜食。我得安撫安撫這些小傢伙。”我從廚房拈來些白糖,小心翼翼地開啟蓋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隻螞蟻給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後,我仔細觀察著螞蟻的一舉一動: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漬。有一隻螞蟻不經意地經過這兒,敏銳的觸角一下子探測到空氣中的甜味,它興奮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邊歡快地吃著美味,一邊大幅度地搖動著觸角給同夥傳送資訊。哈哈,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螞蟻可真夠講義氣。不一會兒,糖水處聚集了全部螞蟻,它們都一個個依葫蘆畫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飽喝足後,它們每位的肚子都撐得好像一個個迷你乒乓球,一動不動地趴在果凍似的營養膠上享受著“陽光浴”。

  看來,螞蟻很善於適應環境。

  系列之二:第一次開葷

  餵了幾天的糖水後,今天,我決定要給我的“小乖乖”們改換一下食譜了——我要給它們補充營養,送點肉食。

  我從桌上抄起用來抓蟲的秘密武器——一隻透明的筆蓋和一張半透明的、有一個角打有一個小洞的薄卡紙。我來到衛生間,抓了一隻活著的灰蠅,把它送進了“地獄”——螞蟻工坊裡。

  這個倒黴的傢伙一掉進工坊剛巧砸在一隻螞蟻身上,把螞蟻嚇得團團轉。很快,這種恐慌“感染”了整個蟻群,螞蟻們馬上像一群沒頭蒼蠅似的相互撞來撞去,四散而逃。而灰蠅也在工坊裡飛舞,嚇得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灰蠅飛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氣。這時,一隻奔跑著的螞蟻正巧歪打正著把灰蠅頭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灰蠅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出了它最柔嫩的腹部。黃澄澄的肚皮十分飽滿,稱得上是“皮薄肉多”,還一動一動的,惹得螞蟻直流口水。一隻大個頭螞蟻耐不住性子,首先衝上前,試探性地用觸角碰了碰那黃肚子。灰蠅被這意外的觸碰嚇得魂飛魄散,對準那隻螞蟻的臉就是一陣狂踢,螞蟻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猶豫地張開大顎對著灰蠅的嫩肚皮就是一口。這一咬可不得了,灰蠅當場斃命。肚子裡的肉露了出來,血腥味頓時瀰漫全場。大個子螞蟻一聞到肉香,二話不說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蠅的頭,然後從灰蠅的胸部開始啃。小個子螞蟻也聞風跑過來,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個頭螞蟻身旁,就像獵狗向主人討吃似的,等待著大個螞蟻的施捨。大螞蟻轉身揹著“小個子”吃蟲時,“小個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最終小個子以驚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獲得了食物,雖然只是那麼一丁點兒。

  系列之三:螞蟻決鬥

  今天,“大個子”螞蟻和“小個子”螞蟻終於開戰了。

  格鬥場是一塊被螞蟻們挖出來的晶塊圍起來的空地。一隻大個子螞蟻從螞群中跑出來,和它的對手——小個子螞蟻來到了格鬥場。

  決鬥剛開始時,雙方都仰起頭,張開那一對威武的大顎,震懾對方。對於都是久經沙場的勇士,如此虛張聲勢的動作根本不放在眼裡!兩隻螞蟻見自己的第一招不見效,便馬上拉開架式,向對方衝過來。它們抱成一團,在格鬥場裡你壓我,我壓你,場面十分激烈。站在一旁觀戰的其他螞蟻們卻是一付悠閒自在的樣子。它們一會兒嘴對嘴喂喂食;一會兒幫對方清理身體;一會兒整理自己的觸鬚,全然不管眼前這場生死決鬥。

  我拿起放大鏡對著格鬥場上扭打成團的兩隻螞蟻一照,這才看清了這令人吃驚的場面:雙方扭成一個球。小個子螞蟻用大顎緊緊咬住對手的左觸角尖不放。大個子螞蟻也不甘示弱,用盡全力去咬對方的右前腳。雙方鬥得難解難分,直到我用小木棍把它們分開,這場爭鬥才得以停止。

  透過螞蟻觀察,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懂得:世間萬物,只要用心觀察,勇於探索,最不起眼的生命我們也能發現其精彩的一面。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我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螞蟻在那忙碌著,便激起了觀察螞蟻的興趣。便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著。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還有兩個圓圓的東西,那是螞蟻的眼睛吧!

  螞蟻一共有六隻腳,第只肢都是由粗到細。前四隻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後兩隻長在胸和腹之間。

  我很想看看螞蟻們是怎樣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我扔了幾塊餅乾屑在它們家門口,等待著它們出現。

  這是,一些螞蟻爬過來了,動著觸角,好像在說:“快來看!我們有東西吃了!”

  它們有的把餅乾屑咬成圓形,給它滾回家;有的力氣大,一下子背了兩塊餅乾屑;還有的卻在一旁偷懶;得意地看著別人。

  我又扔了一塊較大的餅乾,它們一個搬不動,兩個也搬不動。最後,反有的螞蟻一起出動,終於搬回了那塊餅乾。

  我明白了,不管有什麼困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戰勝。

  觀察螞蟻真有趣關於螞蟻的`400字觀察日記二

  今天早上,我看見螞蟻。我就把我的食物放了一點在地上,看見幾只螞蟻走了,我想:螞蟻怎麼不吃了?我就跟著螞蟻,走了一會兒,螞蟻回到洞穴裡,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很多螞蟻成群結隊的出來,見前面有一隻螞蟻帶路,到了,見螞蟻們用它的鉗子夾食,一塊一塊的夾到洞穴裡。我知道了團結就是力量就大。

  好久沒下大雨了,天氣晴朗,氣候暴燥。

  今天我又來觀察螞蟻。今天螞蟻很怪,它們把食物運送到另外的洞穴裡。我上網查了資料。哦!原來是螞蟻在搬家,螞蟻搬家就要下雨。

  螞蟻成群結隊的從洞穴裡出來,見一隻只螞蟻嘴裡叼著一顆顆白色的小東西,爬到另外的洞穴去,過了一會兒螞蟻又出來。它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運送食物,螞蟻們團結一致的運送東西。一隻大螞蟻嘴裡叼著一顆較大的食物,爬到另外的一個洞穴裡去,過了好久都沒出來,螞蟻越來越少,見最後一隻較大的螞蟻嘴裡叼著一顆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關於螞蟻的400字觀察日記三

  一天放學後,我迅速的寫完作業。我拿了半塊餅乾,跑下樓去在一棵大樹下觀察螞蟻搬食物。

  我在樹下看見來了一隻螞蟻。我仔細觀察,螞蟻的身子就像三個小球連在一起。它的頭比較大,頂著兩隻觸角,嘴好像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裡;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後邊。螞蟻真是太渺小了。

  我把餅乾放到螞蟻前面。螞蟻繞著餅乾轉了幾圈,又跑回去了。我把餅乾又拿到了別的地方。又出來了一群螞蟻看見了餅乾。又去把餅乾搬到了洞口。它們搬不動,就咬成小塊搬進了洞裡。

  我發現螞蟻非常團結,做事有不放棄的精神。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今天,陽光明媚,我拿著一塊餅乾放在小螞蟻洞前面。

  沒過五分鐘,一隻小螞蟻似乎聞到了餅乾的香味,走了出來。在餅乾的周圍轉了一圈又一圈,似乎在打量著這個餅乾。

  我原本以為這就可以把食物搬回家去了,可是,小螞蟻用觸角東點點,西點點,似乎感覺這個東西有點大,可是那隻小螞蟻怎麼搬它也搬不動,結果那隻小螞蟻爬回了自己的老巢,叫來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來搬,但還有困難,小螞蟻們拿出了自己最鋒利也是最堅硬的武器——顎,它們用顎把餅乾咬碎,然後搬進了自己的老巢。

  如果這些小小的小螞蟻都懂得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人更可以了。

  就是這團結的力量,才使我們班級評上了書香班級。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20xx年 xx月 xx日 周x

  前些天,我和幾個同學在花園裡玩,玩著玩著,突然,我被一個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一群螞蟻正排著長長的隊,有的螞蟻頭上頂著一顆顆的蟻卵,有的三個一群五個一夥齊心協力地抬著大小不一的糧食,有的互相攙扶著,緩緩地向前走……

  我感覺到好奇怪,它們在幹什麼呢?我就蹲下來,仔細觀察:只見螞蟻們慢慢地往上爬,最後進入了一個小洞洞裡。哦,原來這裡是螞蟻的新巢,螞蟻們在搬家呀!我心裡想:螞蟻們住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家呢?我就帶著這個疑問去問爸爸,爸爸想了想說:“也許是因為天要下雨了,螞蟻怕原來的家位置太低了,雨水會淹了它的家吧。”我心裡又有一個疑問蹦了出來:螞蟻怎麼知道天要下雨了?又怎麼知道雨有多大,自己的家會被雨水淹沒呢?而且為什麼不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爸爸想了想說:“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你去查查資料吧。”我便上了網查詢資料,網上說:螞蟻是不怕水的,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而採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1. 由於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2.由於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3.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為什麼螞蟻一搬家天就下雨呢?那是因為螞蟻為了防止搬家時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所以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由於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於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絡起來了。

  哦,原來如此。這幾天,我不僅觀察到了螞蟻搬家,還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今天,我們在雕塑公園學無線電。中途休息時,我看見兩隻 螞蟻從我身旁悄無聲息地爬過,我突發奇想:螞蟻是怎樣的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想抓幾隻螞蟻進行觀察。

  我拿出我們科學課上用的飼養盒,往那兩隻螞蟻身上一個“蓋 帽”,那兩隻螞蟻都被我蓋住了。我好不容易把兩隻螞蟻裝進飼養盒,蓋緊蓋子。心裡可高興了。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從包裡拿出飼養盒,謝天謝地,螞蟻還好好的,沒被我悶壞。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大顎, 還有一對觸角。觸角分成兩截,觸角尾部很粗,像一個大棒槌。我給它們都起了個名字,一隻螞蟻可活潑了,我給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歡在瓶子裡爬來爬去,你看,它又在亂爬了;另一隻很懶,總縮在那裡不肯動彈,還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睡大覺,我就給它取名叫“懶洋洋”。

  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我就放了一些白糖進 去。果然,兩隻螞蟻開始飛快地在白糖堆上爬來爬去,好像在比爬得快似的,又像在打架,搶白糖吃似的。我不禁為“小猴子”助威,一會兒我又開始擔心“懶洋洋”會不會被打傷。我就輕輕地拍了拍瓶子,它們好像聽懂我的意思似的,兩隻螞蟻立馬分開,各佔一地。然後乖乖地、靜悄悄地在自己一邊的白糖堆上 我捉的兩隻螞蟻真是又聽話又可愛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一個夏日的午後,天空陰雲密佈,快要下雨了,我在院子裡玩。

  我看見一排排黑色的小東西在慢慢地移動,來來回回,匆匆忙忙。哦,原來是螞蟻。為什麼這麼多的螞蟻在蘋果上走動呢?我用隨身攜帶的放大鏡去觀察,一看!原來是螞蟻把蘋果咬碎了再運進洞。忽然,一隻大毛蟲從樹上掉下來了,螞蟻見了趕快來咬毛蟲,大毛蟲無論怎麼掙扎,都無法甩掉螞蟻。最後,筋疲力盡,奄奄一息了。可是毛蟲體積大,螞蟻不能把它運回洞。怎麼辦呢?我也替它們暗暗著急,只見一隻螞蟻快速離開毛蟲,不斷的用觸角去觸別的螞蟻,不一會,看到許多螞蟻趕來了,它們一起將毛毛蟲團團圍住,有的託,有的拖,有的推,螞蟻越聚越多,移動得也越來越快,不一會毛毛蟲就消失在洞口中。原來,螞蟻的觸角是傳遞訊號的。

  我發現:一隻螞蟻的力量很小,但很多螞蟻就可以搬動比自己大很多的東西。螞蟻雖小,團結起來力量大,螞蟻真聰明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7月11日睛

  螞蟻的力量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著一隻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為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隻蜻蜓呢。於是,我滿懷希望,著準了,雙手併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抬一隻死蜻蜓,彷彿還在“吭喃,吭哨”地喊著一號子呢!由於剛才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抬著走了。

  “咦!”我徵徵地站在那裡,心裡想:“這可奇怪了,這隻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為什麼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抬起來呢?”

  我帶著這個疑問同到家裡,問爸爸:“為什麼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並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裡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螞蟻竟有這麼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尋找螞蟻的家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裡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裡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裡。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著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裡。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麼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裡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裡面都像一隻幼螞蟻。“哦!”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群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裡,拿回家放在花盆裡,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裡吵鬧一番,便相繼鑽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7月13日晴

  蟻卵的秘密被揭開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為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著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著,蟻殼裡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為蜷縮成一團,餚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並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隻螞蟻發現了,並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秘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裡?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