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實用的連續觀察日記範文彙總七篇

連續觀察日記

實用的連續觀察日記範文彙總七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裡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連續觀察日記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連續觀察日記 篇1

  9月7日 星期三小雨

  我特別喜歡含羞草,下面我來介紹一下。

  含羞草的葉子就和人的皮膚一樣,對人的觸控有感覺,你只要用手指輕輕一碰它,它便馬上合起它綠色花骨朵來,這是因為含羞草的葉柄根部有一個機關,一個水鼓鼓的薄壁細胞組織叫—“葉枕”,裡面灌了滿滿當當水分,他對外來的生物刺激特別敏感。當你觸到含羞草,葉子振動了,葉枕下部細胞裡的水分,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於是下部像洩了氣的皮球似的癟了下去,上部像打足氣的皮球似的鼓起來,葉柄也就下垂合攏了。過一會兒,當葉枕中逐漸充滿了水,膨脹壓力增加,小葉便又張開了,葉柄也豎起來了,一切又恢復了,這就是含羞草怕羞的原因。

  多麼有趣的含羞草,我喜歡!

連續觀察日記 篇2

  10月4日 星期四 天氣:晴

  前些日子,我在放學路上買了一隻小烏龜。買了它是因為它雖然只有一個小藥瓶的大小卻很漂亮,它的硬殼看起來像是用大小不一,又對稱的“小瓷磚”拼接而成的,橢圓形的“盔甲”又像一個扁扁的碉堡,既能防守避敵,又能突然襲擊。它有一個像蛇頭的小腦袋,正前方有一對圓溜溜的小鼻孔,兩側有一對黑黑亮亮的大眼睛,嘴巴一鼓一鼓的。它無論幹什麼都慢悠悠的,一副慢條斯理的樣子,我看了十二分的喜愛。

  今天早上起來,我閒來無事,撥弄起小烏龜來。嘿嘿,把它翻個個兒。,沒想到小烏龜一伸脖子,一使勁兒,翻過來了。嗯?還挺厲害!稱它休息的當兒,我把它抓起來,嗬,這個小傢伙,真有勁兒,四個小爪子一蹬,就滑了出去,“砰”一摔,有它的殼兒保護著,一定是不痛不癢。這時,我產生了一個奇異的想法,烏龜的底(下面的殼)是不是和背一樣好看呢?於是,我拿起金魚缸從下觀察烏龜貼著魚缸底的那一部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淡黃色的“地板磚”被分成均等的大小,綠色花紋美麗絕倫:對稱的圖案,精巧圖形看上去像是誰刻意畫上去的,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媽媽喊我去吃飯了,我戀戀不捨的放下魚缸,走了。

  10月5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早上我拿三粒龜食投進魚缸裡去,小烏龜不理不睬,照樣呼呼大睡,真是氣煞我也。記得賣烏龜的阿姨說過,兩三天喂一次食,一次投三粒就夠了。我嚴格按照她的話來做。“這都第三天了,你不餓嗎?”我問小烏龜。沒有聲音,連打呼嚕的聲音都沒有。當然,這是正常的,不然,它不就成龜精了嗎?!不過,我家烏龜睡覺的樣子倒是挺有趣的。不縮頭,不縮尾,安安靜靜地趴在那兒,像塊綠色的石頭。咦,小烏龜醒了,把頭仰得好高,直直地望著我。呵呵,真可愛!

  看著旁邊的龜食,我想起上次從外公家回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看小烏龜。結果除了看見烏龜外,還有滿滿一盆龜食,幾乎把烏龜埋在裡面了。都是爸爸乾的好事!我哭笑不得。

  大概是餓了吧,小烏龜慢慢爬到食物旁邊,慢條斯理地吃起來。它的嘴巴微微張開,咬下一半的龜食,嚼了一會後,又休息了一段時間,才繼續把剩下的龜食解決掉。我在一旁笑著:“真懶哪!”

  吃完飯後,它發起呆來,對著天空,我猜它可能是在胡思亂想:“我要是會飛就好了!”那傻呆呆的樣兒真有意思!

  10月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今天下午,我在上網,順便讓小烏龜出來透透氣,沒想到這廝不是什麼好對付的傢伙,剛把它拿出來它便飛快地向桌子的另一頭爬去,那個速度——如果兔子跟我家烏龜賽跑,兔子就是不睡覺,我家烏龜也能贏!當它以羅伯斯速度衝向桌子邊時,我立馬反應過來,以劉翔的速度飛到桌子盡頭,攔下了它(有點誇張哦,呵呵)。真驚險哪!我把它放回去。沒想到它又不老實了,小眼睛四處瞄了瞄,確定作戰方案後,又開始行動了。然而沒等它跨出一步,我已牢牢地抓住了它,哼哼,小烏龜,跟我鬥,你還嫩點!我又專心地打字了。當我想起小烏龜時,它已經不知去向!我趕忙尋找,沿著書桌一直向右走,在電風扇旁找到這一個小傢伙!我氣壞了!但是還是忍了忍,不過,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繼續打字。烏龜又動了。它跑到滑鼠旁,我抓著滑鼠趕它。它跑向哪裡,我就把滑鼠放在它面前。它把頭昂得好高,似乎想從上面爬過去,我趕忙抬起滑鼠,小烏龜卻“哧溜”一下從下面鑽了過去,哼哼,還玩障眼法??腦子挺機靈呀!我可沒精力陪你玩了,你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待在魚缸裡吧!“撲通”一聲,小烏龜回去睡覺了!

  這隻真是讓我有喜有憂啊!

連續觀察日記 篇3

  今天老媽給我買了一隻小烏龜,我看著它那可愛的樣子,禁不住把他寫到了日記裡。

  這隻烏龜渾身都是綠色:頭上戴著綠色的、中間有一點橘黃色的頭盔,身上穿著鑲著綠色花邊的、中間有十三個“鱗片”的鎧甲,就連四隻腳和一條尾巴也是綠白相間的,從遠處看,活像一塊綠色的石頭。

  瞧!這隻小烏龜翻過來了!看著它那黃棕相間的“護肚服”總是使我發笑。再看!這隻小烏龜伸著脖子,將自己的鼻子頂著地,四肢撐著地,試圖將自己再翻過來,可惜,它沒有成功。快看快看!它有鼓足了勁,再一次試圖將自己翻過來,太棒了!成功了!這對人來說,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對烏龜來說,這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啊!

  我又把它們放到了一個大大的水盆裡,他們剛進去,等了一會,大概到水盆中間的位置時,他的四隻爪子就開始有規律的擺動著:在前面的左爪和後邊的右爪往外伸時,其它爪子都縮在殼裡,然後前面的右爪和後邊的左爪再伸出來,與此同時,剛剛伸出來的爪子又縮了進去。

  快看!它游到石頭旁,前爪伸到了石頭上,然後用力一扒,身子和後抓也上去了,它又把頭伸到水裡,吐了一個小泡泡,接著又一口氣吐了一堆小泡泡,活像一串珍珠!

  “出來吧!龜小慢!”我邊說邊把他從盆子裡拿了出來。它向四周看了看,慢慢地轉了個身,像一個呈三角形的角落快速的奔去,那速度,哼!我看不比兔子差!都說烏龜走得慢,連我剛才也說了這樣的話,看來人們是錯怪他了!

  不一會兒老媽拿了一塊肉來,說要喂烏龜,我高興極了,趕緊把烏龜放到盆子裡,用小刀切下一小塊肉,放在石頭上。

  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這兩隻小烏龜嘴裡分別叼著肉的兩端,努力向後退,偶爾腳底下打滑,但它們又馬上起來向後退,毫不相讓。“砰”!兩隻小烏龜馬上就把肉撕開了,撞在了盆子上。馬上又開始狼吞虎嚥地吃肉。好像三百年沒吃肉一樣,這時候你要是把手指放在它嘴前,你一定會被它咬得受不了!

  看!說話的功夫它們已經把肉吃完了,還張著嘴巴看我,這分明是管我要肉嘛!沒辦法,給他唄!誰敢惹它呀!你說,我的烏龜好玩兒嗎?

連續觀察日記 篇4

  9月21日晴

  今天是星期天,我做完作業,閒來無事,便向媽媽要了五顆大蒜,想把它種到一次性杯子裡,來觀察它的成長。開始,我還真不知道這麼圓的蒜怎麼種,後來,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先脫去了它的外衣,哦,這蒜原來是由幾個小小的蒜瓣包在一起組成的。它們渾身是白白的,就像一個大家庭裡的幾個光屁股娃娃,牢牢地抱在一起,很是有趣,我桃了幾顆大的種下去,埋上土,澆上水。然後把它們移到了陽臺上。

  就這樣,我把蒜種連同我的希望一併給了這幾個塑膠杯子。

  10月1日晴

  好長時間了吧,怎麼還不見動靜啊,我都等的有點不耐煩了。

  早晨,我又一次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大蒜,哇!大蒜終於有變化了,只見它的頭頂上露出了一點綠意,雖然不是很多,就那麼一點點,可終歸是一個新的生命啊!小芽綠綠的,儼然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可愛極了。“大蒜出來啦!我的大蒜出來啦!”我邊喊邊衝向飲水機。趕緊接了一杯子純淨水給大蒜澆上了,希望它能快快長大,啊!還長鬍子啦,這時,我才發現杯子裡有白色的細毛,我想那應該是大蒜的根吧,你看那根一縷一縷的,多像是老人的鬍子啊!

  10月23日晴

  在我一天天的注視下,在我一次次的“關愛”中,大蒜像一個懂事的孩子,葉片青青的,寬寬的,終於長到有5、6釐米高了,有的甚至還分了叉,一片變成了三片,白鬍須就更長了,媽媽說,現在不能在杯子裡了,該給它換一個花盆了,要不就成“小苗子”貨了。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這麼勤快,這麼細心,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杯子剪破,然後,一棵棵地把它們移到了花盆裡,噴上水。

  聽媽媽說,它的葉子就像韭菜,割了一茬還能再長出一茬來,而且還可以做炒菜,味道好香,多奇妙啊!我不禁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在學習和實踐中,我的知識積累越來越豐富,就像大蒜苗——越長越高。

連續觀察日記 篇5

  11月1日星期四晴

  找蚯蚓

  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昆蟲的日記,我觀察的是蚯蚓。不過嚴格來講,蚯蚓不是昆蟲,而是一種環節動物。

  蚯蚓住在土裡,吃土壤裡的有機質和枯枝敗葉,它的便便可以給植物當肥料。它的住所比較好找,只要找到它的便便就行了。蚯蚓便便的形狀像一些小圓球粘在一起。如果你看到的蚯蚓便便已經幹了,說明蚯蚓已經不在這裡了。還可以根據便便的大小來判斷蚯蚓的大小,小圓球越大,說明蚯蚓的體型越大。我就根據這個在我家後院的空地裡挖到了一條小蚯蚓。

  我發現,蚯蚓黑紅色,沒有眼睛和耳朵,蚯蚓爬行起來身體一扭一扭的,顯得笨笨的。摸一摸,感覺軟軟的,粘粘的。爸爸說,蚯蚓在土裡鑽行,體表的粘液可以保護它不受傷。蚯蚓是靠皮膚呼吸的,但是下過大雨後雨水填滿土壤縫隙,蚯蚓無法呼吸,只能鑽出地面。

  經常見到小朋友傷害蚯蚓。現在你知道了它的好處,還會傷害它嗎?

連續觀察日記 篇6

  20xx年10月6日星期一

  今天我想知道黃豆是怎樣變成豆芽的,於是我做了個實驗。

  我向奶奶借了幾粒黃豆,又準備了一個杯子和水。先把涼水倒入杯內,再把那大大小小的'黃豆放進杯子內,讓黃豆浸泡三天。在這段時間裡,我有許多的問題要提問,如:黃豆長牙時是什麼顏色?長成芽了又是什麼形狀?黃豆是不是全部都變成芽了?等等……這些問題我好想快點兒知道答案,讓我心飽口服,不再為黃豆長芽而感到疑惑不解。

  0xx年10月9日星期四

  今天中午一放學,我就匆匆忙忙地回到家去觀察我那黃嫩嫩的“小宏物”了。

  我發現我泡的黃豆長出了5毫米的嫩嫩的小芽,從整體表面上來看是像一隻淡黃色才生下來不到7天的小蝌蚪,彷彿正在淺水裡幣由自在的遊呢!我還發現黃豆原來光滑乾淨的表面,現在卻變的渾濁了。在我泡黃豆芽中的一粒黃豆,在水裡一看就像還沒退完皮一樣,但拿起來一摸什麼事也沒有,大概我太驚訝了,所以就沒請教爸爸。不過我還是高興極了,我知道這時我的喜悅不是一般的喜悅,而是我自己親自創造出來的成功的喜悅!

  爸爸走了過來也開心的笑了。

  0xx年10月12日星期天晴

  今天中午我急急忙忙地去看我那黃豆,杯子裡有了顆發黴的黃豆,我把它拿了出來,以免影響其它黃豆的生長。這些黃豆長出來的芽長短不同。有的是5毫米,有的比5毫米多一點兒,還有的剛好1釐米,這些豆芽的長度最多也不過2釐米。豆芽的形狀像一輛吊車的吊鉤。拿出來一摸滑滑的感覺,就像手裡拿了一條魚,隨時都可能逃脫。更特別是它的味道了。從原來的豆香味一下子就變成了現在的魚腥味,好象一灌水就能讓那潔白水變得渾濁不清了。我想將來在吃我自己親手泡的豆芽時,好象朝霞映著我幸福的笑臉,如同玫瑰花一樣鮮豔;微微翹起的嘴角掛著成功的喜悅。真是“心花怒放心情爽,興高采烈火舞步歡”啊!

  只有付出勤勞的汗水,才會有真誠的回報,才會知道什麼是成功的喜悅!

連續觀察日記 篇7

  9月22日星期三睛

  今天放學回家後,我按照徐老師的要求,挑了30顆既飽滿又均勻的綠豆,放進水裡,觀察它們的發芽過程。我很好奇,每過幾分鐘就去看一次,但是啥變化也沒有。到第四次去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了,我便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把水倒掉,找了只漂亮的花盆,用鑰匙在泥裡戳了30個洞,把綠豆一粒一粒地放進它們的“小屋”,然後蓋上土,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去會有什麼變化呢?我更好奇了,耐心等待著。

  9月24日星期五晴

  早晨醒來,我無意中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綠豆,驚喜地發現它們居然發芽了,跟媽媽預計的起碼得三四天不太一樣。我數了一下,有7棵嫩芽。那一個個綠白相間的小腦袋從土裡努力地鑽了出來,一定費了好大的勁吧。小芽的莖是白色的,芽是嫩米黃色的,大小跟鉛筆頭上的橡皮差不多,頭上還戴了頂“帽子”,顏色是綠色的。媽媽說,那是綠豆的外殼。它們有的舒服地躺在泥土上,宛如在睡覺;有的低著頭,似乎很慚愧的樣子;還有的則彎卷著細細的腰身,彷彿在下大腰……真是千姿百態。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特意把綠豆芽帶到奶奶家來讓我看。我一看,大吃一驚:“這是我種的綠豆芽嗎?你換過了吧?”媽媽笑了笑,說:“傻女兒,這當然是你種的綠豆芽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畫了又比畫,發現最高的竟接近10釐米,最矮的卻只有0。5釐米,跟前天剛發芽時最高只有1釐米相比,真是判若兩盆。它們有的十分舒展地把嫩葉伸開,彷彿在海邊沙灘上曬太陽。還有的莖稍低著,葉子朝一邊,沒有完全重疊,遠看那姿態還真有點像鵝:莖像鵝的脖子,綠豆殼像鵝的腦袋,那葉子像鵝的嘴。

  9月30日星期四晴

  好多天沒去給綠豆芽澆水了,今天放學回家,跑到陽臺上一看,哇,又長高了許多。仔細一看,在兩棵豆芽之間又長出了兩棵植物,高l釐米左右,其中一棵大一點的,有三片葉子,另一棵小一點的,只有兩片葉子,遠看還真像母子倆。這是什麼植物呢?難道兩根綠豆芽能結婚、生小寶寶嗎?為什麼它們長得跟綠豆芽又不一樣呢?別的同學那邊也會長出這種奇怪的植物嗎?我的問題越來越多,疑團越來越大,就等著以後繼續探索和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