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推薦】小學生觀察日記合集10篇

小學生觀察日記

【推薦】小學生觀察日記合集1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雲,無處不在。它時不時地變幻著,令人嚮往。

  在藍寶石一樣的天空中,漂浮著雪一樣的雲,它們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飄動,或濃或淡,還不時地變換形態,好像在向你展示它們的一切。

  雲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地漂浮在空中。忽然,羽毛變成了大海翻起了洶湧的波濤,一葉小舟盪漾在海面上,時而濺起一朵朵小浪花。一會兒,大海不見了,出現了連綿起伏的群山,這時,又飄來了一朵小云,如一隻雄鷹飛翔在高山周圍。

  啊,真逗呀!我突然看見有兩朵大蘑菇在漸漸地膨脹,一眨眼,大蘑菇變成了兩隻白胖白胖的小貓,在天上打起了滾,越滾越肥,越滾越大。一瞬間,兩隻小貓就變成了兩隻小山羊,它們追逐著向北跑去了。我正為看不到小羊而惋惜,卻不知什麼時候從南邊浩浩蕩蕩地闖過來一大群動物,有狐狸,獅子,老虎,大象,還有渾身佈滿斑點的梅花鹿呢。它們一個個威風凜凜,神氣活現。

  雲,是那麼的潔淨,那麼的潤澤,它有時像只被追趕的小白兔,在向前拼命地跑,不一會兒,便融入雲群中了;有時,雲又像一隻從遠處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一點一點地擴大著,變成了一朵大雲……它們形狀不一,千奇百怪,瑰麗無比。

  雲,它在碧藍碧藍的天空中悠悠地飄著,慢慢地飄向遠方,令人嚮往……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一個雨後的下午,天氣放晴,風和日麗。在一個潮溼草坪旁的小樹上,我捉到一隻蝸牛,樣子很可愛。

  它的身體分為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殼。先說說頭部吧,頭上長著兩根長長的觸角,還有兩個黑珍珠般的眼睛。腹部比較軟軟的。殼是硬硬的,並且上面還有一個像龍捲風的圈圈。

  我把它放到地上,它開始慢慢爬行,過了一會小蝸牛爬到了椅子腿上。真的好有趣,我喜歡這隻小蝸牛。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在看書時發現了一張十分奇怪的圖畫——一根削尖的竹籤竟然穿透了一個氣球!當時,我十分驚訝,腦海中一直想個不停:氣球竟然沒破,這是為什麼?難道這是新品種的氣球?……

  最後,還是電腦幫了我大忙呢?原來氣球的吹氣口和氣球頂端時兩個比較特別的地方。用竹籤穿過氣球頂端和吹氣口,氣球是不會破裂的,因為竹籤穿過氣球時摩擦所產生的熱量會讓分子彼此牽引而收縮,這時空氣就不會漏出去了。

  雖然,有了電腦的解釋,但我還有一點不明白。於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先把一根竹籤削尖,再從氣球頂端慢慢穿過去。啊!我成功了,我成功啦!

  其實,科學就在身邊。只要你留心觀察,一定會有所發現。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一蒜芽

  前兩天,我種了三顆大蒜。

  第二天,大蒜沒有變化,我很著急:大蒜不是長得很快嗎?怎麼還沒有發芽、長根?

  今天,我發現大蒜終於發芽了!大蒜剛長出來的嫩芽是嫩黃色的,不幾天嫩芽長長,就變成嫩綠的。大蒜的嫩芽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蒜苗。這些蒜苗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蒜苗一根根向上立著,有的長到一定高度,就彎曲了;有的一直向上長,直到發黃。

  二蒜根

  我只知道蒜能發芽,可是,我想,植物沒有根,怎麼能生長呢?這次,我注意到,原來大蒜是有根的。大蒜的根長在發芽的另一端。這端的裡面發出十幾根枝狀的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是白色的,微微有點發黃,這就是大蒜的根。

  大蒜的根起先只有不到一釐米長,後來隨著芽的生長也逐漸長長了。不要瞧不起這些白色的根,這些根吸收營養相當充分,所以蒜苗才能生長得那麼快。

  三蒜苗

  大蒜的芽又稱蒜苗,蒜苗可以吃,而且非常好吃呢!

  蒜苗長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兩分米左右,及時成熟了;今天,我就把這蒜苗掐下來做湯菜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2、讓學生寫下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

  3、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

  4、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讓孩子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觀察,同時,讓學生說說自己觀察的事物的特徵,及準備採用什麼樣的句子,來使所觀察到的事物顯得生動、具體。

  【學具準備】

  讓學生帶上自己最喜歡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動物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師:本組課文我們學習了四篇文章,《古詩兩首》、《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它們都寫得具體、生動、有趣,同學們知道這些作者為什麼會寫得這麼有趣嗎?

  生:與作者的認真觀察分不開。

  生:與作者的長期、連續的觀察分不開。

  2、師小結後匯入:

  對,同學們說得很好。它們都與作者平時的認真、連續的觀察密不可分。正因為如此,這些文章才顯得生動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的這種寫法,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讓自己的 習作也顯得生動有趣。

  二、引導學生觀察

  1、讓學生確定自己要觀察的事物:

  讓學生各自拿出自己準備觀察的事物,水果、玩具……

  2、激發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興趣:

  過渡:小朋友,你將怎樣觀察你手中的事物,能說說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3、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老師相機引導學生把握觀察的方法:

  師:請觀察同類事物(如水果類、植物類、動物類)的小朋友自願組成學習小組,大家一起討論、探究觀察這一類事物的方法。

  生:自願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觀察,討論、探究觀察方法並將自己小組探究到的該類事物的方法寫在紙上。

  師:讓學生將自己小組學習的結果貼在黑板上或用投影儀把結果展示出來,與全班同學共同分享。

  4、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想——發揮聯想和想象,並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事物說得生動、具體:

  如是水果類,指導學生全面細緻地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最後觀察什麼,並說說每步自己觀察的結果。同時,啟發學生調動各種感觀去認識事物、感知事物,可以聞,可以吃,可以發揮想象等。

  如是觀察植物,引導學生要觀察它的幹、莖、葉等各部分的特點;

  要用眼睛仔細觀察它的花、莖、葉、枝,對這株植物的各個部分的形狀、顏色、姿態作全面的瞭解。還可用鼻子聞一聞花散發出來的香味。

  如觀察動物,就要觀察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慣等特點。

  三、教師交代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1、認真觀察手中的事物,看它有哪些特徵或是有趣的地方。

  2、認真思考,看怎樣才能清楚地把手中的事物寫下來,並寫得具體生動。

  3、題目自擬,字數在300字以上。

  四、學生交流各自打算寫的內容,教師作適當的點評,引導全班學生相互啟發

  五、教師對觀察日記的寫法和格式稍作指點

  第二課時

  一、學生寫作,師來回巡視,給予差生適當的指導

  二、選出典型的習作(好的和差的)進行作中講解,讓學生評價好的好在哪裡,差的有哪些不足,以指導自己的習作

  三、師提出修改的要求

  1、師提出修改的方法:

  朗讀法。

  2、師提出修改作文的要求:

  ⑴ 句子是否通順;

  ⑵ 寫作是否按一定的順序來寫的;

  ⑶ 有無錯別字;

  ⑷ 是否寫出了手中事物的特點;

  ⑸ 文章是否寫得生動、具體。

  四、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互評,也可以自己修改

  五、在修改的基礎上,將習作寫好。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10月29日星期一陰

  第五天,小蒜又有了新的變化,剛開始,小蒜苗的衣裳是淺綠色的,今天,小蒜苗從淺綠的的衣裳裡又拱出了嫩綠色的新芽兒,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尖尖的、軟軟的,挺舒服的。啊,不知道小蒜苗明天還會發生什麼變化?

  10月30日星期二晴

  第六天,我來看我的小蒜苗,驚奇的發現,小蒜苗竟在最裡面長出來第三層,有點兒像嫩綠的小草了。看著我精心栽培的蒜苗,忍不住嚐了一小口,“哇”!好辣!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可以說是辣在嘴裡,甜在心裡。

  10月31日星期三晴

  第七天,小蒜苗突飛猛進,你追我趕,最長的已經和我的鋼筆一樣高了,而且,小蒜的根部,居然想海草一樣,都纏繞在一起了。遠遠看去,倒像是白色的珊瑚一般。

  我愛我的蒜苗。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7

  終於等到上科學課了,同學們等得花兒都謝了。大前天,老師帶我們去觀察大樹,同學們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上課了,老師和我們複習了觀察大樹的方法。接著,我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學樓右邊的花壇。

  到了花壇,有的同學觀察雪松,有的同學觀察三角槭,還有的同學觀察桂花樹……他們觀察得可認真了。有的同學拿著放大鏡,彎著腰,從樹皮的`上面看到下面;有的同學踮起腳,伸長脖子,一隻手扶著樹枝,在仔細地觀察樹葉;還有的同學用軟尺給大樹量一量有多粗呢!不一會兒,一位女生驚訝地喊道:“快看,樹上有蜘蛛在結網呢!”這時候黃思宇又興奮地叫起來:“快來瞧,樹上有鳥巢。”整個花壇因為我們的到來顯得更熱鬧了。

  當然,我們組也不例外。我拿起放大鏡,仔細地觀察樹的每一個部分,不一會兒我發現了樹幹上有樹瘤,還發現樹葉很茂盛,樹葉的形狀像青蛙的腳掌。我們用軟尺量出樹幹粗十三釐米,樹葉長四釐米……我們觀察的樹叫三角槭,它的樹幹筆直的,就像士兵一樣昂首挺胸地站在那裡,我們把觀察的內容一一地記錄在本子上。

  那一節課,每個同學就像小生物學家一樣,觀察著校園裡的大樹。我們不但學會了觀察大樹的方法,而且知道了大樹的許多特點,真是受益匪淺啊!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8

  老媽在家裡插了一株紫竹花,我每個週末都去給它澆水。這個週末,和往常一樣去澆水,閒著沒事,我就蹲下身來仔細觀察起紫竹花來了。

  紫竹花的莖像竹子一樣一截一截的,葉子像有點長的橢圓形,顏色非常深的那種紫,些得讓人感覺彷彿是黑色的,且葉子是互生葉(就是這邊一片,那邊一片,不對稱)。

  紫竹花長得還很快。記得三個月前,紫竹花剛六點三釐米,我為了測量紫竹花的高度,我特意插上一根竹幹,並在上劃上刻度。今天,我仔細一看“啊,紫竹花長得好快呀!”我吃驚得叫到。三個月的時間,紫竹花幾乎長了一倍,現在都快跟上我插的竹幹高了。

  紫竹花很漂亮,可是,開得時間很短,只有兩天。花是深粉色的,花芯兒是黃色的,還有一點綠,紅裡透黃,美麗極了。它的花瓣很小,可是很多,裡外好幾層呢!

  竹子開花,節節高。老媽說種上紫竹花希望我的學習也能像這紫竹花一樣節節升高。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4月18日星期五晴今天,我從門口的小攤那裡買來五隻蠶,我便對它們觀察起來。

  這些蠶的身上長著六條黑色條紋。身長大約有1釐米左右,長著十二隻小腳。全身是黃白相間,它們的走路技巧並不怎麼好,不仔細看還以為它們是在蠕動呢!由於它們屬於幼蟲階段,因此它們吃桑葉的速度很慢,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它們都沒吃完。

  20xx年5月5日星期五晴今天,它們長大了不少。身體已經由黃白相間變成了純白色,身長也已由1釐米增長到3釐米。並且,我發現,有一隻蠶已經結繭,並且結的繭還是金黃色的,這讓我欣喜若狂。

  20xx年5月20日星期六晴今天,它們都破蛹而出,變成蠶蛾了。蠶蛾是白色的,長著一雙灰色的翅膀,但它們不會飛。而且,它們開始產卵了。它們生出的卵是黃色的,芝麻大小,中間有點凹下去了。

  養蠶真是又有趣,又好玩!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0

  我們家有一盆君子蘭,已經種了十多年了。聽爸爸媽媽說,君子蘭只在我出生那年開過花,後來就再也沒開過了。

  去年,爸爸買回來一個新盆,裡面裝上了營養泥,給君子蘭換了一個新家。君子蘭住進新家後,葉子長得碧綠碧綠的,又大又寬,像小兔子的耳朵。爸爸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定期給君子蘭澆水。

  有一天,我去給君子蘭澆水,發現葉子中抽出了一個嫩綠的小芽,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驚喜地說:“呀!這是君子蘭的莖,可能君子蘭要開花了”。我聽了很高興,每天放學回家都去看君子蘭開花了沒。可是,君子蘭除了莖長高了,其它卻一點變化也沒有。一連兩個星期它都沒什麼動靜;我有點失望了,心想:媽媽是不是看錯了?不過,我還是堅持定期給君子蘭澆水、鬆土。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發現君子蘭的莖上長著許多嫩嫩的小花苞;我欣喜若狂,趕緊拉著媽媽的手過來看。媽媽說:“君子蘭要開花了,你可要多關心它呀!”

  又過了一個星期,小花苞長成了橢圓形的黃綠色的大花苞,我數了數一共有十九個,真多呀!

  過了沒幾天,花就開了!花朵像一個個小喇叭,一半紅,一半黃,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羞羞答答……似乎宣告著春來的訊息,特別惹人喜歡!

  看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也要有恆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