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熱門】螞蟻觀察日記集合9篇

螞蟻觀察日記

【熱門】螞蟻觀察日記集合9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身長不過一釐米的螞蟻,也是非常神奇的!螞蟻是陸地上數量最多的一種動物,它體型小,而且還是群居的動物,一個螞蟻窩裡就有不計其數的螞蟻。

  別看螞蟻小,它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是非常長的。它對地球的瞭解有可能比人類對地球的瞭解還深。一億多年前,也就是朱羅世紀的時候,就有了螞蟻這個動物。它曾經和恐龍那樣的大型動物一起生存,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那種大型動物已經滅絕,而小小的螞蟻卻依然生存在這世界上,且種族也越來越強大。多神奇啊!螞蟻居然是見證恐龍滅亡的動物。

  別看螞蟻小,它的智慧也是難以估計的。它會預料各種自然災難,快下雨了,它們就趕快收集食物,以最快的速度“搬家”,當真的下雨時,它們就躲在自己的家中不出來了。如果發生了火災,螞蟻就會讓幼年螞蟻抱成一團,幼年螞蟻外是老螞蟻,然後是成年的雌螞蟻,最後雄螞蟻在外面包裹起來,形成一個“球”體,滾出了火場。螞蟻會最老愛幼,外層的螞蟻肯定會犧牲,可如果沒了外層螞蟻的犧牲,裡層的螞蟻也不會活下來,螞蟻們懂得這個道理,才會想出這個辦法。多神奇啊!我真想知道螞蟻這小腦袋瓜裡怎麼能有這麼多知識。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篇一:螞蟻觀察日記

  10月26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我在家門口觀察了螞蟻。

  吃完午飯,我來到家門口,就看見一群螞蟻正在尋找食物。我馬上回家拿了一些餅乾分成小塊,放在螞蟻洞旁邊。有一隻小螞蟻看見了,馬上跑過去想搬起來,但又搬不動,只好回洞找幫手。過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大群螞蟻爬了出來,你搬我抬,齊心協力地把餅乾拖回洞裡。我似乎聽到它們在說:“一、二、三搬,加油、加油……”看著這群螞蟻,我不由得驚歎道:“團結力量大,任何事情都要團結友愛才能成功的。”

  我捉了一些螞蟻放在瓶子裡觀察,我發現螞蟻是有六條腿,又細又小;眼睛小小的,它的頭上有一對觸角長長的。我還發現一堆螞蟻之中有黑螞蟻,有紅螞蟻。媽媽跟我說:“黑螞蟻的個頭比較大一些。”由於螞蟻不斷在動,走得特別快,看得我眼花繚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地看了好一會兒,才知道媽媽說的是對的。我還從資料庫知道螞蟻並不像蜜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方向,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

  我覺得觀察螞蟻是很有趣的事情:除了能讓我知道多一些知識,增長了見識;更培養了我觀察的興趣。

  篇二:螞蟻觀察日記

  聽說,螞蟻有齊心協力的能力,我想做個試驗,證實螞蟻齊心協力的能力。

  這天,在我爺爺菜園邊的土裡,發現有一些螞蟻,於是我就在它們旁邊佈置了一個“迷宮”,裡面擺放有許多的障礙物,有木棒做成的橋、塑膠泡沫做成的樽子、還有幾個大水坑……裡面還放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糖、米飯、餅乾、巧克力、蛋糕……。然後就蹲下來觀察,只見,一隻螞蟻在“迷宮”裡轉來轉去,大概在尋找回家的路,這時候螞蟻好像聞到了蛋糕等好吃的氣味,連忙從這邊的塑膠泡沫透過木棒爬到有東西吃的另一個塑膠泡沫。我趕緊用放大鏡觀察,只見螞蟻的腹部劇烈地收縮,才能把一塊小小的巧克力抱了起來,然後又急促地回到螞蟻窩。

  我想,就這樣子就算了嗎?我就在螞蟻窩旁等螞蟻出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只見那隻螞蟻帶了幾隻工蟻,爬了出來,然後又急促地向“迷宮”奔去,然後不斷地有螞蟻從窩裡爬也來,它們一隻接著一隻,組成了一個螞蟻的長隊,它們往返交替,一邊走一邊用頭上的觸鬚碰一下對面走過的螞蟻,不知道是交留資訊還是給同伴們加油。只見螞蟻們齊心協力,把糖、米飯、餅乾、巧克力、蛋糕……一樣不漏地都搬進了家,我還沒反映過來,它們就已經收工了。它們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一兩分鐘。

  看來,螞蟻真的有齊心協力的能力。

  篇三: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

  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釐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裡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隻螞蟻排著隊從洞裡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溼、衝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裡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透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篇四:螞蟻觀察日記

  傍晚,放學的時候,我來到小區裡,在小區的角落裡,有一片乾枯的草地。草地裡居住著許多昆蟲,我來到草地旁邊,翻開土地,大吃一驚,這裡居住著數萬只螞蟻,它們合起來,足足有一頭小牛那麼多隻。我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原來螞蟻的身體部位是這樣的,螞蟻的'頭很大,腳有的六隻,有的八隻。螞蟻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圓飯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顏色非常多,品種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螞蟻塑膠袋,想看看它們是怎麼團結合作爬出來的。螞蟻們一個接著一個用兩支又尖又大的牙齒把塑膠袋鑽成一個接著一個的小洞,洞越來越大,直到成了一個窟窿。螞蟻們出來並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把塑膠袋拉進土裡,做成它們的家。這一幕讓我不得不佩服啊!螞蟻們讓最肥最大的螞蟻王住進了塑膠袋裡,對螞蟻們說,這是一個溫暖而舒適的新家。我又看見螞蟻們向毛毛蟲宣戰,我想:那麼小的螞蟻能打得過那麼巨大的毛毛蟲,真讓人難以置信。螞蟻們團結起來,攻擊性非常強,沒過一會兒,那隻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就被螞蟻們打敗了,螞蟻們把毛毛蟲抬進洞裡,給大夥分享著吃,一隻毛毛蟲,可以夠螞蟻們吃好一陣子了。

  時間不早了,我揹著書包回到了家。透過觀察螞蟻的行為,讓我學會了團結,團結可以戰勝一切的困難。

  篇五:螞蟻觀察日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關注這個群體——螞蟻。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螞蟻?一開始,我也不知道。

  從小就害怕螞蟻的我,如今還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它,可是,我卻喜歡看螞蟻並與它嬉戲。

  有時,我會坐在某個角落裡,隨手拿起一根小木棒,想方設法地阻攔它們的去路,可是,它們卻會繞道而行,另外找一條路線。它們或往上爬,或往地下鑽,或繞行,直到它們找到一條新的路線。他們從不放棄,一直都向著自己的目的地前進。我生氣了,怎麼這樣都制服不了它們,便拿起一塊小石頭向它們砸去,本以為它們已經一命嗚呼了,可是事實卻出乎我的意料——它們又奇蹟般地從石頭下掙脫了。這時的我便不再忍心傷害它們了,並且會為它們找來實物,但終因害怕它們,便把食物放得遠遠的。可是,它們卻不會輕易接受,而是三番五次地檢查食物,直到發現沒有“異常”後,才三五成群地出來,把食物搬進它們“家”,如果是在過冬的前些日子裡,他們便會全力以赴地準備著過冬的食物。

  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對他們這個群體的瞭解越來越多,並對它們充滿深深的敬意。我想,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螞蟻,這下應該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了。

  篇六: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我又去觀察螞蟻了,在草坪上,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個螞蟻窩,窩旁邊有一些小螞蟻在來回穿梭,像在逛大街,我決定給它們送一頓免費的晚餐。

  我把麵包屑灑在地上,不一會兒,一隻米粒大小的螞蟻爬過來,用尖利的嘴巴叼起麵包屑搖搖晃晃地往窩裡爬,它的速度慢下來,不像剛才那麼輕盈,過了一會兒,他又爬出來,繼續尋找食物。我準備搞一個惡作劇,把水倒在螞蟻窩裡,很快,螞蟻窩就被沖塌了,螞蟻們驚慌失措地跑出來,一個個神情慌張,那些命大的螞蟻在水邊爬來爬去,希望救出自己的同伴,有的螞蟻在水中掙扎著,奄奄一息的樣子,有的似乎又有了生命力,在水中踉踉蹌蹌,終於又逃到了安全的地方,還有的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就順著強大的水流漂走了。

  過了一會兒,水乾了,螞蟻們默默無聞地收拾著同伴的屍體,我有些後悔,把剩下的麵包都給了它們。

  螞蟻們忙完以後,又像剛才那樣有條不紊地繼續尋找食物,我不由地讚歎:每個螞蟻都能按照規則生活,真是了不起!

  篇七:螞蟻觀察日記

  今天陽光燦爛,我來到樓下觀察螞蟻。

  我發現螞蟻們在搬一粒粒的小糖塊。我饒有興致地看著。這時,突然從洞裡向洞外跑出來一大隊螞蟻,像一輛小火車。

  我被好奇心驅使著,決心要看個明白。

  原來,它們發現了一大塊糖,想把糖搬回去。只見一個像指揮官的大頭螞蟻指揮著它們,不一會兒就把糖抬到了一個上坡下面。它們搬了又搬、抬了又抬,可就是抬不上去。螞蟻們並不退縮,一次不行就第二次,二次不行就第三次,看的我都不耐煩了。我想:它們一定抬不上去了,我來幫它們把糖塊拿上去算了。

  可就在這時,螞蟻們改變了戰術,每一隻螞蟻都咬一點糖下來搬走,用化整為零的方法硬是把糖塊搬到洞口,它們成功了!我驚訝極了!螞蟻們真有毅力啊!它們齊心協力攻克了對它們來說這麼大的困難,而且它們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想起老師介紹過的張海迪就是這種有毅力的人,她5歲時高位截癱,做過幾次大的手術,幾次差點就離開人世,可是她不放過一絲生的希望。只要好一點,張海迪就堅持學習,她學會了日語、德語、世界語、英語。她學英語時,把胳膊上寫滿了單詞,一遍又一遍地讀、背。而且,她還自學了《人體解剖學》、《針灸學》、《內科學》等醫學書。

  她靠的是什麼?是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堅強的毅力!就像米歇潘說的一樣:“生命是一條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過去。”

  所以,我們要像小螞蟻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現在起,我每天早早起床,鍛鍊身體後去上學,再不像以前那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跑步;放了學我就趕緊做作業,遇到困難時,我再也不會放棄,直到做出來為止;晚上我會擠出時間看書,每天看幾頁書,一年下來就是幾本書,這樣使自己的知識更豐富。

  篇八:螞蟻觀察日記

  我打算觀察螞蟻,就拿了半塊餅乾,走到我們小區的草地上。我把餅乾分成兩小份,但至少還相當於大約三十隻螞蟻那樣大。

  過了一會兒,機會終於來了,我悄然無聲地把餅乾放到一隻獨自覓食的螞蟻面前,一開始,那隻螞蟻看到餅乾,像對我的餅乾走火入魔般飛也似地衝了上去,左嗅嗅、右聞聞,左扛扛、右推推。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為那隻螞蟻不喜歡餅乾,正要用手去拿時,螞蟻洞前突然爬出大約十隻螞蟻——原來是剛才的偵察兵去向螞蟻總部報告了。

  螞蟻小分隊爬到了先前的餅乾旁,立刻蜂擁而上,它們爬到餅乾的邊緣,一起抬起餅乾。可惜啊,可惜!它們人手不夠,力量不夠,餅乾紋絲不動。

  只見三兩隻螞蟻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來了大約三十隻螞蟻,急急忙忙爬向陣地,領頭的螞蟻觸角動得厲害,好像在說:“兄弟們,趕快增援,不然糧食要被其它動物搶光了!”。

  洞裡的螞蟻不斷湧出,只見越來越多的螞蟻一起搬餅乾,餅乾終於開始移動了。螞蟻越聚越多,餅乾越移越快,浩浩蕩蕩地向大本營方向凱旋而歸。

  螞蟻是渺小的,但它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螞蟻的力量就變得強大了。

  “人心齊、泰山移。”正式具有無數優秀的科技人員的精誠合作,團結努力,“神七”號太空飛船出艙才能順利完成,從而贏得全世界注目。我們要學會合作、學會團結。

  篇九:螞蟻觀察日記

  放學了,我一回到家,媽媽就讓我買鹽。媽媽給我十塊錢,我興沖沖地跑去小店,我買完鹽,又順便買了個麵包。

  回到家,我把鹽給媽媽,我就出去吃麵包。吃著吃著,不小心掉了塊麵包。突然,一隻螞蟻看見了我掉的麵包,就回了螞蟻洞,它們在幹什麼呢?過了一會兒,一隊的螞蟻結隊而出,一起搬那塊沉重的麵包。原來,一隻螞蟻找到了食物,就會返回螞蟻洞通知其他的螞蟻,然後,團結一致的把食物搬到螞蟻洞。過了一會兒,又有一隊螞蟻從巢穴出來,難道又有一隻螞蟻找到食物了?我很好奇,就拿了一根木棍在領頭的螞蟻前輕輕的劃了一橫。整隊的螞蟻就東走走,西走走,好像迷失了方向。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每隻螞蟻找到食物,都會留下資訊素,然後,再通知其他的螞蟻。我在領頭的螞蟻前劃了一橫,把它的資訊素搞亂了,它就不知道該向哪裡走了。這時,我看見兩隻螞蟻在觸角對著觸角。它們在幹什麼呢?原來,它們在用資訊素來交流資訊。過幾十分鐘,成群的螞蟻爭先恐後地結隊而出,而且每隻螞蟻身上都搬著一個食物。它們在幹什麼呢?我上百度搜索才明白:螞蟻在搬家呢,而且到了明天,一定會下起雨來。正所謂: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啊,這麼小的螞蟻都有無窮多的奧秘,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篇十:螞蟻觀察日記

  我想觀察螞蟻吃食物。

  於是,我為它們準備了很多食物,有白糖、鹽、餅乾、雞肉、芹菜葉等等,我想看看它們喜歡吃什麼?今天,我帶了點白糖下去,放到了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過來了,叼起一粒糖就走。我本以為它會帶一大群螞蟻來,誰知只帶了四五隻,一粒一粒地叼回了。這下我明白了,小的東西,螞蟻不會帶太多同伴來。

  但是大的東西,螞蟻就會叫很多同伴來。有一次,我拿的餅乾太大,結果一隻螞蟻找了一大群同伴來(我敢打賭至少一百隻),螞蟻全部撲到餅乾上,使原來的餅乾看上去像“巧克力餅乾”。

  我發現螞蟻找到食物都先不吃,搬回家後才吃。我在《昆蟲記》裡看到說,螞蟻的大顎就是嘴巴,象一把剪刀,比人的牙齒還要鋒利。

  我發現螞蟻喜歡吃的食物,都是甜食。

  比如,我給它們鹽,它們都走上前去嗅了嗅,就走開了,只有一隻螞蟻叼回去了,也沒有召集同伴來。我還發現螞蟻不喜歡吃芹菜葉,但它們會把芹菜葉當“保護傘”,下雨的時候就躲在下面。

  我馬上又發現,螞蟻更喜歡吃死昆蟲,誰讓死昆蟲是天然的呢!有一次,我看到它們在搬毛毛蟲,便加了點糖,這對它們來說,是一頓更好吃的美餐了。毛毛蟲太大了,一隻螞蟻搬不動,兩隻螞蟻搬不動,十隻螞蟻搬不動,上百隻螞蟻才搬得動,但我看它們也只能以平均每分鐘一毫米的速度前進。還有一次,我帶了只電暈的蒼蠅下去,螞蟻們對著蒼蠅又抓又咬,沒過多久,這隻還沒被電死的蒼蠅就被咬死了,然後螞蟻們全部到死蒼蠅下面去,想把死蒼蠅搬回家,這時候,一隻較大的螞蟻過來了,好象是“蟻王”,我想幫它們搬,誰知“蟻王”一下子爬到我手上,“啊嗚”咬了一口我的手指頭,我“啊”地叫了一聲,急忙逃回家去,我想它們肯定把我當作“掠食者”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我又來觀察螞蟻。今天螞蟻很怪,它們把食物運送到另外的洞穴裡。我上網查了資料。哦!原來是螞蟻在搬家,螞蟻搬家就要下雨。

  螞蟻成群結隊的從洞穴裡出來,見一隻只螞蟻嘴裡叼著一顆顆白色的小東西,爬到另外的洞穴去,過了一會兒螞蟻又出來。它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運送食物,螞蟻們團結一致的運送東西。

  一隻大螞蟻嘴裡叼著一顆較大的食物,爬到另外的一個洞穴裡去,過了好久都沒出來,螞蟻越來越少,見最後一隻較大的螞蟻嘴裡叼著一顆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關於螞蟻。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20xx年9月26 日 星期五

  晚飯後,我正在做作業,突然聽到媽媽在外面大叫:"快來看呀!這裡有許多螞蟻!"我連忙跑出去看。

  啊!好多螞蟻呀!黑壓壓的一大片,就像芝麻倒翻了一樣。"咦,馬路上怎麼有那麼多黑豆般的小圓點,"我迷惑地想,"小螞蟻怎麼會聚整合小圓點呢?"我仔細觀察,發現這些小螞蟻正在吃別人滴下的液體呢!我想起馬路對面有個養蜂人,不由得想,"這些液體會不會是蜂蜜呢?"如果不是嫌地上太髒,我真想去添一添證實一下呢!一些螞蟻正高興地來來去去,好像是去告訴其它的夥伴——這裡有好吃的東西,快來吃呀!

  這時,一個路人騎著腳踏車從這裡經過,碾死了一些螞蟻,其它的許多螞蟻都四下逃散。霎時間,這裡變得冷冷清清的。

  我看著這些死去的螞蟻,心裡難過極了。

  院子裡一塊指甲大小的蛋卷吸引了許多螞蟻,不一會兒,蛋卷變得毛絨絨、黑乎乎的,就像一隻可怕的毛毛蟲在蠕動。

  我發現這些螞蟻都很小,並不完全黑色,有的是褐色的,更小的穿著淡黃色的衣服,爬得特別快。

  "為什麼有的螞蟻爬到蛋卷上面呢?這樣搬起來不是使不上勁了嗎?"媽媽奇怪地問我。我也搞不懂為什麼,我看著其它那些來來往住的螞蟻,又冒出了許多問號,它們來來去去幹什麼?為什麼不一起去幫忙搬呢?

  我的螞蟻工坊裡面有10只螞蟻。我的螞蟻個頭很大,大得跟毛豆差不多,身上有黃色、褐色的顏色。螞蟻有很多部分組成:頭上有觸角,眼睛在觸角的下面,很小。他的身體有2個尖尖的角。他的尾巴象蜜蜂(的尾巴)。有六隻支撐身體的細細的腳。

  今天早上死了一隻螞蟻,晚上回家發現早上死的螞蟻已經被拆開了。一會兒,又死了一隻螞蟻,一隻螞蟻跑過去看了看剛死的螞蟻,又跑回去(好象)報告他的同伴。另外7只螞蟻好像在商量事情。一會兒,我看見一隻螞蟻爬到了出口,把他的觸角伸出小孔,想爬出來。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小小的螞蟻微不足道,只要我們輕輕一踩它們的生命就沒有了。可是螞蟻的身上有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貴品質——團結就是力量。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門口吃麵包,突然發現了一群螞蟻在地上慌亂地爬來爬去,於是我就蹲下來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它的頭頂長著一對黑色的觸角,腹部長著六條腿,全身黑不溜秋。我把剩下的一大塊麵包放在一隻螞蟻旁邊,想餵它。螞蟻發現了,圍著麵包轉一圈,然後它用觸角碰了碰面包,可是麵包絲毫不動,難道它要把這塊麵包抬起來嘛?就憑它芝麻般的身材?

  我繼續觀察,它又想用前腿推麵包,可是麵包仍然紋絲不動。我笑了:知難而退吧,小東西!但我又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它不吃呢?我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只見那隻螞蟻爬了一段,遇到另一隻螞蟻,停下來互相碰了碰觸角,好像在傳遞著什麼資訊。果然那隻螞蟻調頭向麵包的方向爬。接著,它有遇到一隻螞蟻也用同樣的方式告訴對方。就這樣它們一個接著一個,不一會兒就聚集了許多螞蟻,黑乎乎的一片。

  螞蟻們首先把食物團團圍起來,好像要把麵包抬起來。我想:別以為你們人多,和這麵包比還是別逞能了吧!可是過了一會兒,麵包居然微微動了起來,開始向螞蟻窩的方向移動。啊!它們成功地把麵包搬到窩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一隻小小的螞蟻根本不可能把麵包搬起來,但是當許多螞蟻都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的時候就凝結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團結合作的力量。因此,我們人類要向它們學習:做事要齊心協力,要發揚團隊精神。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下午,天下起了濛濛細雨,可是,勤勞的小螞蟻還在尋找食物,我去給它們帶點好吃的吧。

  我把蛋糕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一隻只小螞蟻面前。只見一隻小螞蟻圍著蛋糕轉了一圈,頭也不回地走了。咦,它不愛吃嗎?

  我只好又去看別的小螞蟻,這裡正運得歡呢!只見它們自己能搬的用前足頂起蛋糕,匆匆往洞口走,好象生怕別人和它搶食物吃似的。正在這是,原來那隻頭也不回就走的小螞蟻卻回來了,只見它後面跟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它們的頭互相輕輕地碰撞,告訴對方該去哪個方向,哪裡有美味等著它們,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噢,原來它是去找援兵了!

  告訴你吧,螞蟻們可不是一下子把食物全部都搬走的哦。面對那麼大一塊蛋糕,我正愁著它們怎麼搬回家呢!聰明的螞蟻自有辦法。瞧,老螞蟻咬下一小塊,放在邊上,再由小螞蟻搬走,搬到家後,又匆匆趕回去助同伴一臂之力,它們用“化整為零”的辦法運走了美味。咦,那塊蛋糕自己會走路嗎?原來蛋糕底下有好幾只小螞蟻正齊心協力地拉著蛋糕,一點一點向洞口移去,我真正感到小螞蟻的力氣大無比!

  我把最後兩塊蛋糕放在地上,發現蛋糕的小螞蟻立刻又去報告了,呵呵,還有幾個貪吃的躺在上面偷吃呢!

  離開時,我彷彿聽見螞蟻洞裡傳來豐收的歡呼聲,心裡別提有多快樂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今天,大個子螞蟻和小個子螞蟻終於開戰了。

  格鬥場是一塊被螞蟻們挖出來的晶塊圍起來的空地。一隻大個子螞蟻從螞群中跑出來,和它的對手——小個子螞蟻來到了格鬥場。

  決鬥剛開始時,雙方都仰起頭,張開那一對威武的大顎,向對方x威。對於都是久經沙場的勇士,如此虛張聲勢的動作根本不放在眼裡!兩隻螞蟻見自己的第一招不見效,便馬上拉開架式,向對方衝過來。它們抱成一團,在格鬥場裡你壓我,我壓你,場面十分激烈。站在一旁觀戰的其他螞蟻們卻是一付悠閒自在的樣子。它們一會兒嘴對嘴喂喂食;一會兒幫對方清理身體;一會兒整理自己的觸鬚,全然不管眼前這場生死決鬥。

  我拿起放大鏡對著格鬥場上扭打成團的兩隻螞蟻一照,這才看清了這令人吃驚的場面:雙方扭成一個球。小個子螞蟻用大顎緊緊咬住對手的左觸角尖不放。大個子螞蟻也不甘示弱,用盡全力去咬對方的右前腳。雙方鬥得難解難分,直到我用小木棍把它們分開,這場爭鬥才得以停止。

  透過螞蟻觀察,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懂得:世間萬物,只要用心觀察,勇於探索,最不起眼的生命我們也能發現其精彩的一面。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一個夏日的午後,天空陰雲密佈,快要下雨了,我在院子裡玩。

  我看見一排排黑色的小東西在慢慢地移動,來來回回,匆匆忙忙。哦,原來是螞蟻。為什麼這麼多的螞蟻在蘋果上走動呢?我用隨身攜帶的放大鏡去觀察,一看!原來是螞蟻把蘋果咬碎了再運進洞。忽然,一隻大毛蟲從樹上掉下來了,螞蟻見了趕快來咬毛蟲,大毛蟲無論怎麼掙扎,都無法甩掉螞蟻。最後,筋疲力盡,奄奄一息了。可是毛蟲體積大,螞蟻不能把它運回洞。怎麼辦呢?我也替它們暗暗著急,只見一隻螞蟻快速離開毛蟲,不斷的用觸角去觸別的螞蟻,不一會,看到許多螞蟻趕來了,它們一起將毛毛蟲團團圍住,有的託,有的拖,有的推,螞蟻越聚越多,移動得也越來越快,不一會毛毛蟲就消失在洞口中。原來,螞蟻的觸角是傳遞訊號的。

  我發現:一隻螞蟻的力量很小,但很多螞蟻就可以搬動比自己大很多的東西。螞蟻雖小,團結起來力量大,螞蟻真聰明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9月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觀察螞蟻的日記,於是我三下五除二地把作業寫完,就跑到樓下去觀察螞蟻了。我知道螞蟻喜歡把巢穴建在潮溼陰暗的地方,所以我趕緊跑到樹下仔細地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發現這些小傢伙了!瞧,它們主要是由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腹上還有淡淡的條紋,可愛極了!

  我還知道螞蟻喜歡吃許多食物,比如瓜子、米粒、甜甜的麵包渣和糖……於是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糖拿出來扔在地上,終於一隻螞蟻被香味吸引了過來。只見它推了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搬起來。無奈,它只得連忙“跑”回家搬些救兵來。

  不一會兒,一大群螞蟻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走過來,可是糖太重了,還是搬不起來。不過它們可沒那麼容易放棄,經過三番五次的努力,終於成功了。它們齊心協力,把糖果抬回了迷宮似的王國。我心裡充滿了疑惑:為什麼螞蟻在搬糖的過程中能達到腳步一致呢?回了家,我開啟電腦查詢答案。原來,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叫“資訊素”的東西,引導後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同時,我還了解到剛剛看到的螞蟻是工蟻,因為它們是螞蟻王國的“搬運工”。

  今天可真讓我大開眼界啊!同時,我還明白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以後,我一定要多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