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察> 觀察蟈蟈作文4篇

觀察蟈蟈作文

觀察蟈蟈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蟈蟈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蟈蟈作文1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媽媽去了小公園遊玩。

  “吱吱吱吱……吱吱……”咦,這是誰在開“演唱會”呢?再仔細聽聽,聲音好像是從小樹叢中傳出來的。“吱吱吱吱……”這叫聲更加悅耳,我禁不住朝樹叢走去。可奇怪的是那裡空無一人,“吱吱”的叫聲卻仍然持續著。我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這是幻覺?這時,我發現了樹叢中一個綠油油的東西,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是一片小葉子呢,可是再認真瞧瞧原來這片“小葉子”就是我要找的“歌唱家”——蟈蟈。

  只見它的身體還沒有我的一根小手指長,全身翠綠躲在樹叢中很難被發現。它有一雙透明的翅膀,觸角比身子還要長,幾隻有力的小爪子緊緊抓住樹枝,感到神氣極了。更神奇的是,它的演唱方式與眾不同,也算是一種特異功能。不信,接著往下看。

  它鳴叫時翅膀總是在振動,我想,它會不會是用翅膀來唱歌呢?說著我摘下一片葉子晃了一晃,蟈蟈警惕地停住了翅膀振動,果然不叫了。我悄悄地離開後它又開始了歡快的鳴叫。事實顯明,蟈蟈是用翅膀鳴叫的。

  大自然的生物真是奇妙,今天我終於發現了蟈蟈身上的奧秘。

觀察蟈蟈作文2

  一隻蟈蟈不聲不響地飛進了我的臥室,於是,我便悄悄地捉住了它。我把它放在了一個瓶子裡,當我把它向下倒時,好像裡面有什麼東西吸引著它似的,一個勁地往裡爬,原來是我的瓶子上有許多小洞,蟈蟈以為那裡就是出口所以才使勁地鑽。然後我又把它放在椅子反面,因為椅子下面有許多小格子,而蟈蟈卻像跨欄一樣跳了過去,蟈蟈跳累了,就趴在那裡休息。我拿放大鏡來觀察,這時我才知道,蟈蟈是靠觸角來辨認方向的。蟈蟈的觸角就像它的導航,帶著它趴得非常小心且有分寸。可是假若把它的觸角折斷後,它就像失明瞭一樣橫衝直撞,可憐的樣子讓人不忍心看下去。我還想更多方面地瞭解蟈蟈,就搬出了《少兒百科全書》動物類查閱。看後才知道,原來可愛的蟈蟈竟然是害蟲,這令我有些驚訝。我不願相信,可自然規律中的生物鏈是不可改變的。

  合上書本,我為自己感到好笑,我怎麼如此喜歡一種害蟲呢。可能是因為它小巧玲瓏的外表吧,青蛙蟾蜍倒是益蟲,但一想象它們的樣子就有些害怕。我想這也不能怪我,因為這是人類的.通病,生活中喜歡以貌取人。看來我們在認識人或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要多去深刻了解,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才能結交到更好的朋友。

觀察蟈蟈作文3

  “您別再叫了,我求求你了,天啊,我快要瘋了!”我憤怒地大喊。瞧見沒,我家蟈蟈又發瘋似的叫起來了,星期日也不讓睡個好覺。蟈蟈到底怎麼叫?要讓我用嘴叫,嘿,想把我活活累死啊!可它為什麼不累呢?一個個大問號浮現在我的眼前。還是去問問媽媽吧!媽媽神秘地說:“要想知道答案,你自己觀察、思考。”我跑到書房拿了一本有關昆蟲的書,查到了蟈蟈怎麼叫這一篇,仔細閱讀起來。“嘿嘿,原來蟈蟈是用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啊!”我激動地說。這不,蟈蟈又叫起來了!我像小貓捉老鼠一樣,靜悄悄地走過去,心裡想著看見蟈蟈翅膀振動時高興和激動的場面!“撲通”一聲,我滑倒在地,蟈蟈立刻停止了叫聲。我這一滑倒蟈蟈就不叫了,蟈蟈不叫我就觀察不了了,第一次觀察失敗!我又使出誘人計!我拿出紅辣椒和青菜葉放在蟈蟈面前,可是它連理也不理我,難道我露出了破綻!嗨,第二次觀察失敗!

  看來,我只好使出絕招——美人計!我找來一張嫩綠色的紙和彩筆,畫了一隻蟈蟈。我拿著畫好的畫在它眼前晃來晃去,果然不出我所料,蟈蟈叫了起來,我趁機看了一下它的翅膀,一張一合,一張一合,發出很有節奏的聲音。第三次觀察終於成功啦!要想成為觀察大贏家,就要留心去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觀察蟈蟈作文4

  我聽說爸爸小時候愛玩蟈蟈,我也要觀察蟈蟈。

  為了觀察蟈蟈的生活習性,我捉來一隻蟈蟈,養在小籠子裡,它的腹部是嫩綠色的,長著四條小腿,兩條大腿,背後的翅膀是綠色的,頭上的殼長著兩根觸角,下額向前突出,嘴裡長著褐色的大牙。

  我以為蟈蟈很挑食,沒想到各種食物它都吃。我餵它一塊黃瓜,剛放進去,它就瞪起眼。可能它沒吃過黃瓜,就用觸角碰了碰,見我沒動,它認為沒有危險了,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有一次,我守著蟈蟈玩蝗蟲,一不小心,蝗蟲從我的手裡跳到了小籠子裡。蟈蟈立刻撲上去咬住蝗蟲的頭,儘管蝗蟲緊蹬後腿,但蟈蟈死不鬆口,終於,蝗蟲斷了氣。蟈蟈大口大口地吃著蝗蟲的胸部和腹部,好像吃的是人間美味佳餚一樣。我以為蟈蟈只愛吃青菜,沒想到它還能吃昆蟲。

  蟈蟈吃飽了,還心滿意足地散步。有時它高興極了,就叫出聲來,不過它出聲不是用嘴,而是用翅膀發出的聲音。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蟈蟈的顏色從嫩綠一直到褐色,吃得也少了,最後,這個小東西終於離開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