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味蕾上的故鄉作文

味蕾上的故鄉作文

味蕾上的故鄉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味蕾上的故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味蕾上的故鄉作文1

  汪曾祺筆下,瓜果梨桃,蘿蔔白菜,煎炒烹炸……皆有情致。我最喜歡《鹹菜慈菇湯》,汪先生遠離家鄉數十載,還清楚記得那碗鹹菜慈菇湯,“我很想喝一碗鹹菜慈菇湯。我想念家鄉的雪。”讀到這兒,只聽得心裡“吱扭”一聲敞開門,故鄉的氣息撲面而來。口中的味蕾也不安分起來,唇齒之間瀰漫了家鄉的飯香。

  在我家飯桌上常年擺放著一小碗豆豉,這是媽媽自制的美味。碗底裡每每見到黑黑的西瓜子,便知這是暑天的製品。媽媽趁天氣燥熱的時候,把黃豆上碾碾碎,過籮去皮,經過蒸煮、發酵、晾曬,赤褐的醬色逐日加深,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醬香。再熬製胡椒水,加嫩胡椒葉、鮮薑絲、大蒜片,甚至新增半塊西瓜,做成“西瓜豆豉”,醬香更加濃郁,吃到嘴裡別是一番滋味。媽媽每年都要不遠千里寄來豆豉,妻子不解,還不夠郵費呢。她哪裡知道,那裡面有家的味道,是親情慢火煲出來的醇香,讓遠行的遊子回味悠長。

  記不起吃過多少山珍海味,也記不得喝過多少昂貴的飲料酒水,可怎麼也吃不出家鄉的味道。每次回老家,一盤廉價的素炒青椒,一盤上不了檯面的炸花生米……吃進嘴裡,慢慢咂摸家的味道,此時,我的心才是真正到家了。

  許多年來,故鄉常讓味蕾產生莫名其妙的衝動。多少次夢迴故鄉,盼著快些走進家園,和全家一起包一頓油渣餃子,在氤氳的熱氣中享受家的溫情。我打定注意,今年再忙也要帶著妻子孩子,遠涉千里回家過年,不辜負母親久盼的目光。

味蕾上的故鄉作文2

  我的故鄉縉雲,以石城與美食聞名中外,我故鄉的屋子也是一棟石頭屋,與周圍高大雄偉的山遙相呼應,讓人覺得十分美麗壯觀。

  這座小小的村莊裡蘊藏著縉雲的兩大特產:土爽面與燒餅,每到小麥豐收的季節,人們就會把一部分小麥磨成粉,做成麵條掛在陽臺上曬。做面時就把麵條與包心菜一起放進鍋裡煮,包心菜也是自家種的,從來沒打過農藥,用的是農家肥,澆的是山泉水,是最純正的綠色食品。

  添上柴,把火撥旺,倒入山泉水,包心菜的葉子散出陣陣清香,被沸騰的山泉水煮進湯汁,浸入了麵條,開啟鍋蓋,香氣撲面而來,像一隻無形的手,勾引你去嘗一嘗。

  家鄉的土爽面雖不是縉雲最有名的`,但是它是我最喜歡的,在煮好的面放些鹽,再放些辣,那味道就讓我回味無窮。雖是一碗素面,但這來自家鄉的味道,是大自然給與人類的。因此我每次回家總要帶上一個大袋子,裝一些麵條回家。

  “爐傳三百世,餅香五千年”燒餅是我們縉雲的一大標誌。每到過年,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燒餅的小販,燒餅發出的香氣瀰漫了整個村莊,咬一口,麵餅的香、脆與肉餡的油、嫩結合在一起,一下子,你的味蕾就被燒餅激活了,讓人想再咬一口,再咬一口。很快,一個燒餅就吃完了。

  漸漸的,時光悄然逝去,我長大了,上了小學,很少再回故鄉吃美食了,但在記憶的深處,家鄉與我正在慢慢靠近,我一定要將家鄉的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直到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