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關愛> 有關老人的關愛作文8篇

老人的關愛作文

有關老人的關愛作文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人的關愛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1

  人與人之間,都是和諧共處的,在這暖洋洋的社會中,關愛是主要元素。每個人都要學會關愛 ,也需要自己被關愛,如果這個社會是一個烤爐,那關愛就好比是一根火柴,它讓火爐燃燒,暖了別人,更暖了自己,如果這個社會是一片大海,那關愛就是水中形形色色的魚兒,點綴了海洋,更讓人認為美觀,而小小的我,更是生活在關愛中。

  那一次,我和姐姐去杭州,乘車到諸暨的途中,因為天正下著大雨,颳著大風。“砰”汽車後座的擋風玻璃被一塊不只知名的物體給無情打破。雨“刷刷”地進入了車內,正對面,一個老人坐在哪兒,他並不知道雨進來了,仍然呆滯般看著前方,雨水已經快淋溼了他大半個後脊,突然,一把大傘從天而降,擋在了老人後面,老人衝他笑笑,他笑而不語,車內零零散散的人一見如此,全坐到後面來了,頓時,車內像有一個太陽暖烘烘地照著似的,大家情不自禁笑了,過了一會兒,那把傘的主人——大個兒的叔叔要下車了,一位大哥哥連忙撐開他的傘,又重複放在了那兒,大個兒叔叔本來還不放心,一見如此,叔叔那顆懸著的心放下了。

  大哥哥要下車了,旁邊的阿姨放下懷中那熟睡的嬰兒,打開了那把“愛心之傘”,隨後,許多把傘都包圍著老人,大家似乎都笑了,因為有許多縷老人的笑容鑽進了大家心裡,那些傘為大家在心裡架起了一座愛心橋樑,彷彿陰暗的天空裡,有一個金黃的太陽在向大家招手。

  過了不久,太陽終於在陰暗的雲層中綻開了笑容,大家把傘都合上了,老人不再呆滯般望著前方了,而是像孩子一樣笑了,雖然,老人不知道這件事,但是做好事非得讓別人知道嗎?

  在這個社會,人會關愛別人,也會被別人關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生活在愛裡面,淋浴著愛的陽光,傾聽愛的聲音,唱關於愛的歌聲,這個社會,是愛築成的堡壘,是哪一種愛呢?答案不容置疑,那就是關愛,愛不是讓你吃好喝好,而是讓你在實踐中明白愛是什麼,要如何關愛別人,要懂得愛的含義,一生中,你被關愛的次數是數不清的,你被愛了幾次,或者你關愛過別人幾次,都會在你那愛的天空中留下繁星點點。

  請記住我的話吧!關愛就是點燃心中的那一盞明燈,它能在你心冷時照耀你,在你被潑冷水後溫暖你,關愛,是點亮社會最亮的一道風景。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需要一份關懷。 星期天,我和六七位同學一起去了一趟敬老院,那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去敬老院。

  邁進敬老院的大門,我看見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正坐在院子裡的長椅子上曬太陽。有一位管理人員過來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敬老院的大致情況。然後,她帶我們走進了老人居住的一間房子裡。 房間不是很大,裡面住著兩個老人。一個是三無老人,另一個是殘障老人,她們看上去很可憐。我們向老奶奶們問好,她們顯得格外開心。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院子裡準備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我們為他們唱了兩首歌,表演的時間雖短,卻包含著我們同學對爺爺奶奶的深深祝福與敬意。表演過後,我們還準備了許多水果送給爺爺奶奶們,爺爺奶奶們的臉上無一例外都洋溢著知足的快樂的微笑。 最後,我們和老爺爺老奶奶們拍了張合影,看著他們露出快樂的、甜甜的微笑,我們的心裡也就知足了。 我希望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獨,讓他們能夠真真正正地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家庭。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3

  關愛老年人,走進老人的身邊

  老人們是我們的前輩,也是我們的鋪路石。老人們風風雨雨一路走過,感受著酸甜苦辣,品位著人生沉浮。老人是樹,為我們撐起了一個很大的避風港;老人是燈塔,為我們點亮了前進的方向;老人是太陽,永遠把溫暖留給後一代。

  從古到今,中國這個禮儀之邦流傳著一個又一個感動人心的愛老故事!東漢的黃香,就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典範:為了回敬曾經為養育他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父親,九歲的他在炎熱夏天的夜晚,用扇子將老父親的床鋪和枕頭扇涼,將蚊子趕走,以免老父親讓蚊子咬;到了寒冷的冬天,小黃香便提前躺進父親冰冷的被窩裡,用體溫焐熱被子後,再讓父親睡進去……

  為了讓老人們能夠感受到的關心與關愛,讓他們能有的娛樂生活。在暑假期間,我對周邊的老人進行了採訪,使我更深刻的瞭解了老人。在實踐中,我親眼目睹了老年群體的辛酸與無奈,我親耳聆聽了老年人的心聲。

  8月11日,我來到了小區內的王爺爺家裡。王爺爺家裡的條件較好,但是兒子和女兒現如今都在外地打工,只有一個孫子陪他,我早晨去看他時,他正在陪他的孫子一起玩耍。到了中午時,他的孫子午睡了,他才能休息一會兒。當我問他,沒有孩子陪伴您寂寞嗎?他卻說:“是挺寂寞的,但是現在看到我的孫子天天快樂的成長,我就不寂寞了。”聽到老人說的話,我的心裡實在不是滋味。正當我與王爺爺聊天時,王爺爺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看望老人家了,王爺爺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在往後的幾天裡我去看望王爺爺時,發現王爺爺家的門是鎖著的,後來才知道王爺爺是被兒子接到市裡去生活了,老人家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了。

  8月3日,我帶著水果來到了孫奶奶家。孫奶奶的老伴很早去世,兒子在外地工作,平時一個人生活很孤獨。每次放假我就會找孫奶奶聊天,孫奶奶從年輕時候談到年老,從兒子談到孫子,老人興致盎然,聊的是不亦樂乎。孫奶奶待我特別好,就像親孫女一樣,她經常說“要是我的孫女也在身邊該多好啊”我就笑嘻嘻的勸她,您就把我當您的親孫女,我把您當親奶奶對待,她笑了,什麼都不說,只是一個勁的點頭。

  看著小區內這些沒有兒女陪伴的老人們,我的心裡很難過。年輕的我們,終有一天會老去,終有一天成為夕陽紅。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關愛。走近老人,讓老人得到快樂的同時,孩子們也感悟著生命的真諦。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老年人的生活幸福美滿,繼續綻放著生命的美麗!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4

  今年重陽節期間,各種慰問、關愛老人的活動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僅筆者收到的採訪通知,便不下二十餘項。

  在這樣的節日裡,電視全天放送著老人們喜聞樂見的節目,相關部門或走家串戶送上重陽慰問品,或舉行聯歡活動共慶節日、或推出為老實事惠及困難群體,還有子女們膝下承歡盡顯孝心……這一頓重陽的“滿漢全席”,不可謂不豐盛。

  藉著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透過濃墨重彩的慶典活動,來呼籲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到老年人這個群體上,非常之有必要。然而,當佳節過去,我們還應當再追問一句,這節日裡泡的“茶”,是否還熱乎著?畢竟依照老人的脾性,“滿漢全席”固然難得,但平日裡的“家常便飯”,更對他們的胃口,也符合養生之道。

  “茶”要熱乎,“飯菜”要可口,離不開烹飪者的用心。這當中,子女“第一責任人”的身份毋庸置疑,也不容迴避。筆者在社群與居委會幹部聊天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感慨,“子女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有什麼事就讓找‘居委會’,吃飯、看病,甚至老人要洗個澡,子女還要在電話那頭反問一句‘居委會為什麼不幫忙’。”讓人哭笑不得。工作再繁忙、再脫不開身,對於含辛茹苦撫育自己的父母,是否真的連打一個電話問候,回一次家看看的時間都沒有? 與之形成的鮮明對比,在今年評出的十大壽星中,幾乎每個老人延年益壽的背後,都有孝順兒女的身影,上海目前最長壽的李素清老人,就是在女兒女婿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即使110歲的高齡,依然腦清目明,精神矍鑠。

  “茶”有味、“飯菜”新鮮,還少不了政府的託底保障與平臺搭建。為有困難的老人織補起安全網,為有個性化需求的老人提供相對應的服務,這一點,從上海多年來將為老實事列入每年的市政府實事專案,到助餐、入托、成立老年志願者隊伍,保障、服務的內涵在不斷提升。隨著上海老年人口突破300萬,想要政府一肩承擔,顯然滿足不了所有老年人的需求,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引入社會參與機制,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向。上海市民政局目前正在探索社群公益招投標的機制,推出一批包括為老服務在內的社群公益專案,以招投標方式吸引民間組織參與,已在浦東、閘北等區縣街道取得初步成效。

  當所有的外部條件具備,對於老年人而言,也要有自我開掘。有一位喜愛釣魚的朋友告訴筆者,在他們的釣魚俱樂部裡,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喜愛釣魚的他獨自一人揹包走遍了中國所有能夠釣魚的地方,別人以為釣不到魚的地方,他一竿子下去,必有收穫,這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動不僅實現著自己的夢想,讓年輕人也為之折服;還有一對老夫妻,不懂外語,不瞭解歐洲的民俗民風卻敢以自助遊的方式在歐洲遊覽了83天,而且僅僅花費了5萬元人民幣,回來之後還出了書。

  而筆者遇到過的最積極的志願者,就是那群“60後”,不是說他們出生在六零年代,而是年紀都超過了60歲,但做起志願者來,兩個詞:頂真、熱情。

  這些老人,都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提供了最好的反證。“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即使到了老年,還是需要有一些寄託的,這些寄託,可以放在子女身上,但也可以放在自己身上。誰說晚年生活是千篇一律的,只要自己跨出這一步,就能收穫無數。一位街道老齡幹部告訴筆者,老人一旦走出家門,有了自己的圈子,圈子裡的人便不會遺忘你,有什麼事情會叫上你同去,若是哪天沒有出現,電話馬上打到家……

  人人都會老,關愛老人,也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把這張關愛網織得更牢一些吧!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5

  孩子成家,遠在外地,顧得了現在的家,就顧不得原來的家。儘管老人千盼萬盼,但是子女就是忙,為生活,為工作,為家庭打拼著,無暇顧及……就這樣,老人不再盼,他們開始學會孤獨地等待。

  老人們心想:見不了面,打電話總歸行了吧。可是,剛剛才把電話打過去,兒子就說忙忙忙,等改天有時間了再回電話。就這樣匆匆地把電話掛掉,留給父母的只是一片寒意,回過來的也只是一摞摞冷冰冰的鈔票,連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沒有。有句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兒女以為讓父母衣食無憂,父母就能開心了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人老了,什麼也不圖,圖的只是一家人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的過每一天。兒女們不在身邊,家裡冷冷清清的,剩自己孤身一人在家,難免有些寂寞,每天面對的就是一臺陳舊的老式電視機,甚至有的老人因受不了多年以來的孤獨寂寞,而患上了抑鬱症,雙眼空洞的望著窗外的花花世界,感覺自己活著沒有什麼意義,就不知不覺地有了輕生的念頭。

  而對此,在城市的角落,為這些孤獨的`老人建立的老人活動中心越來越多。只要是孤獨的老人,都可以進去娛樂,裡面有專門為老人服務的人員,那裡可供老人們吃、睡,每天還有學習的課程:下象棋、唱戲曲、手工等等,讓老人們樂樂呵呵的過好晚年。

  試問一下,連一個陌生的外人都懂得關愛老人,為何你自己都不懂得去關愛自己的親生父母呢?

  關愛孤獨老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需要行動起來,給這些孤獨的老人更多的愛,讓他們可以有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6

  過年了,又到了我們一年一度的“關愛老人”行動時間。

  早上九點,當我還半夢半醒時,就被媽媽喊了起來,爭分奪秒地搞定了洗漱、著裝、早餐,這三件“起床必做事物”,而後,我們一行人直奔甕江新敬老院。

  來到敬老院,我們被那裡的優美環境震驚了:有綠樹紅花、涼亭石凳。一梁一棟,都採用了十分現代化的設計。足以看出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農村發展的突飛猛進。好在,我們沒有忘了正事。我和我的兩個侄女、一個侄子,一起在老人們的房間門口貼春聯。首先,我們擺好梯子,分別將春聯的上聯、下聯、橫批,用透明膠貼在房門的邊緣上。老人們看見新春聯,滿心歡喜,熱情地請我們到房間裡歇一歇、聊一聊。

  在與老人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她是如何從那令人膽戰心驚的戰爭時代走到現在的。老人說,她經歷過人生的大悲大喜,她的童年,是在每日提心吊膽中度過的,那時的中國,整日硝煙瀰漫,戰火連天。人民飽受折磨,強忍痛苦,在外國侵略者的手下當牛做馬,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一個個同胞相繼逝去……好在,今天,中國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人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她的子孫後代,終於不會像她一樣受盡折磨了。

  結束和老人的聊天后,到了我們合影的時候了。老人們坐在椅子上,小孩子們跪在前面,大人們站在後面。在照相機的咔咔聲中,照片拍成了。照片上的老人們,洋溢著笑容。我明白,這些笑容,代表的是老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7

  以前的老人們,就是辛辛苦苦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休息時間。而現在的老人們就不同了。

  今天,小紅帽和義工協會共同組織了一個活動,我們一起到平田敬老院去給老人們送去中秋的祝福,而我們小紅帽的學員呢,就給那些爺爺奶奶們講故事、唱歌、跳舞。

  我的第一個節目啊,可是唯一一個用方言的呢。我還有兩個同學和我一起表演——《逗你玩》。表演的時候,我故意把動作比排練的時候誇張,比如說,回答“五歲了”,我把手蓋到汪鼎勳的臉上,把他給壓倒,爺爺奶奶們看了都笑死了。我的第二個節目是壓軸戲,結果呢,就因為手機伴奏不夠響,我老注意伴奏去了,反而讓我跑了調,我感覺還是不伴奏的效果好一百倍呢。

  今天我還參與了裝禮物的環節,就是每個老人都能分到五個月餅,一包麥片,一包軟麵包,還有一箱牛奶。這些禮物拿到後,爺爺奶奶們臉上都樂開了花。

  在平田敬老院,我見到了許多老人,想想他們辛苦了一輩子才得來的休閒時光,我感覺今天的累、今天的汗,這一切都值得了。

老人的關愛作文 篇8

  如果我們的父母變老了,請不要嫌棄他們的髒,想一想父母為你洗多少次屎布。請不要嫌棄他們把一些最簡單的忘了,給你們講個故事你們一切都會明白。

  有一對父子在一個樹下的板凳上坐著,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正在看報紙。我的父親已經老了好多事都忘了,我的父親指著樹上的麻雀問:“那是什麼?”兒子說:“那是麻雀。”過來一會我的父親又問:“那是什麼?”兒子已經不耐煩的說:“那是麻雀!”過來一會我的父親又問:“那是什麼?”兒子把報紙一扔對著我的父親大吼:“跟你說過多少遍那是麻雀!”這時我的父親哭了。

  因為在兒子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和兒子也坐在那棵樹下的板凳上,兒子天真的問我的父親笑眯眯的回答那是麻雀。過來一會兒子又問:“樹上的是什麼呀?”我的父親和藹的回答那是麻雀。當兒子問到第12遍的時候,我的父親還是和藹的說:“那是麻雀,會飛的麻雀,知道了嗎?”兒子點點頭。

  難道我們沒有一點耐心教那個曾經教你刷牙,穿衣服,拿筷子教會你一切爸爸媽媽嗎?難道你就以為這樣就嫌棄他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