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遺產導遊詞作文
【1:頤和園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是導遊,我叫吳雯欣,你們可以叫我吳導遊。接下來我帶你們來參觀頤和園。這裡以前還是皇帝住在的呢!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請扔到相應的地方。
頤和園有看也看不完是畫。有著名的長廊,一眼望不到頭。有一座八角寶塔的三屋建築。還有有十七孔的橋叫十七孔橋……
現在大家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了大殿,就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長廊了。看,頤和園的柱子是綠的,欄杆是紅的。看起來多麼順眼登上萬。你看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一起壽山,大家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有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我們向前望。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又綠得像一塊無暇的碧玉。
我們一起坐著遊船和畫舫去遊覽昆明湖吧!瞧,坐著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要是我們沒有過了十七孔橋,都不知道船在移動呢!
我們的旅遊到此景色結束。祝願大家旅途愉快!如果還想去看西安的秦兵馬俑,一定要找我哦!
【2:中山路上的昔日文明】
遊客們!你們好,我是你們這次中山路半日遊的導遊!在我們寧波的中山路上有三個古建築分別是:鹹通塔、鼓樓、慶安會館。
大家看,鹹通塔!這就是第一個景點,它是在唐代建造的,古塔原有二座,東西對峙在天寧寺前,東塔在清光緒年間崩塌,唯此西塔,歷盡滄桑,屹立千載。它和大沙泥街的天封塔,一南一北,一高一矮,一靜一鬧,相映成趣,耐人尋味。
第一站如老人般的鹹通塔已經看過了,那就再來看看古老的鼓樓把!鼓樓又名海曙樓,我們寧波海曙由此得名,所謂“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意,所以叫“海曙樓”。它建於明萬曆十三年,也就是(1585年)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面對這高樓林立、車潮人流的'通衢大道---中古文化遺產和現代城市文明交相輝映,向我們展示著歷史文化名城的寧波的風采,訴說著它悠久的歷史。
第三站---慶安會館。遊客們,你們已經觸控過鼓樓厚重的城磚,那就和現代精緻唯美的雕塑---三江送別合個影吧!慶安會館是我們寧波古代海上交通的見證。會館又稱“甬東天后宮”,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的慶安會館,平面佈局呈縱長方形,座東朝西,木結構建,會館裡面的磚雕、石雕和朱金木雕都惟妙惟肖,堪稱精品之作。
這就是中山路上的昔日文明。繁華的中山路,浩浩蕩蕩的三江口,車潮人流與滾滾江水朝夕為伴,晝夜不息。多少名人志士從這裡走出寧波,走向世界,大家再細細遊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