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命題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命題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命題作文1
生活總是要直面絕境的挑釁。活著就得和人生角鬥,成功的意義就在於絕境向希望的逆轉。
身處絕境,能夠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曾經有過一個令人無限欽佩的美國登山愛好者,他在獨自攀登勃朗峰時右手被落石壓住,面對絕境,他毅然將右手砍去下山尋求救援。陷入絕境時,等待興許是不高明的選擇,往往在被絕境消磨殆盡殘存的意志後,只能坐以待斃。要學會在絕境時依靠自己,要自己尋找希望,就像落在枯井裡的驢子一樣。人生角鬥的況味在於依靠自我證明自我,因為自己是走出絕境的唯一指路人!
還記得《老人與海》中海明威筆下的桑提亞哥。這個老漁夫孤獨、背運、貧窮、年老體衰,但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的話語簡單但是充滿堅強,他的眼睛“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即使一連84天沒捉到一條魚,連唯一陪伴他的男孩也離他而去,沒有人相信這個老頭會再有什麼收穫,可是他再一次出海了,他要靠自己走出這個絕境。他找到了大魚,可是一個人卻無法完全捕獲。他忍著飢餓、傷痛,竭盡全力與馬林魚、鯊魚搏鬥。他要用自己去證明自己,更是要用自己的努力找到人生的希望。儘管桑提亞哥最終只是帶回了一具魚骨架,但是他證明了自己,頑強地與人生的困難角鬥使他走出了絕境。他的樂觀、自信、勇敢、堅韌是在陷入絕境時的一種完美釋放,於是他在絕境中依然發出“魚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的誓言。桑提亞哥這個文學形象給予讀者最大的震撼就在於他面對絕境時所激發出的鬥志。人生角鬥的況味在於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絕境時,爆發出潛在的鬥志點燃希望之火!
有人說絕境的可怕是它腐蝕了希望,曾經歷歷分明的希望在絕境散發的陰影中變得影影綽綽。人類偉大的精神是指引我們從困苦中走出的動力,這種精神卻是源於那些似乎是山重水複的絕境中的。羅曼?羅蘭說:“我要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頌讚,痛苦亦何嘗不值得頌讚!它們是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魄。”絕境是激發希望的源動力。《名人傳》裡的米開朗琪羅、貝多芬、托爾斯泰他們都是敢於同人生角鬥的勇士,米開朗琪羅的困苦絕望成就他藝術的靈感,貝多芬的多舛命運創造了他的《命運》,托爾斯泰對生命的惶惶不安誕生了《安娜?卡列尼那》。在藝術的道路上他們都遇到了絕境的拷問,但是絕境卻成了他們藝術人生的一種偉大力量,使得對生命對藝術的信仰都是那麼得令人讚歎。同人生的角鬥的希望是在絕境中攫取的!
人生的況味是在於和絕境的奮鬥,面對絕境時永不言棄,這就是人類不屈的偉大精神。更重要的是絕境創造了希望,是它將我們指引到更高的'成就,也是它將我們歷練成人生真正的角鬥士!
絕境和希望的話題他們本身所蘊涵著對立,我們要做的就是調和。如何把對立的事物聯絡起來,於是自己想到了人生角鬥的一個平臺,面對種種的困難乃至是絕境我們應當做的和應該想的就是同困難同絕望鬥爭。我的文章要表達的理想就是在絕望中透過自己的角鬥去尋找一種信仰,因為信仰是生命的力量。
語文命題作文2
記敘文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表過方式的運用:重以記敘為主,輔以描寫、抒情。
結構:
總分總、過渡。
選材:
身邊的事,典型而有代表性。語言等等。
三維目標
掌握記敘文的最基本的常識。
以典型的範文示例。
培養學生熱愛寫作文的思想熱情。
教學重點
輔導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常識。
教學難點
學生寫作。
教學方法、學法
引導、自主合作、學生交流展示。讓學生把以上的幾種情況在寫作中有機地結合體現出來。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輔導,第二課時寫作。
教學流程
一、匯入
一提起寫作文,往往就會有一部分學生抓頭搔耳,絞盡腦汁,搜腸刮肝,無話可談,無從下筆,這種現象很普遍,也很正常。。然而,如何來克服這一不良現象呢?下面聽老師講、輔導,你會有很大的收穫,並且對寫作文的信心也會大增。
二、示例指導。
讀本段話語,完成下列要求。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願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裡,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裡的什麼時辰,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親喊住了:“你要去幹什麼?”“找蔡老師……”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麼?”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麼想念我的蔡老師呵!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呵!……什麼時候,我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魏巍的《我的老師》
1、 本段所體現的記敘文的六要素分別是什麼?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經過:
結果:
2、 本段運用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3、 本段的結構如何?
4、 學生討論本段是如何選材的?
5、 本段的語言有何特點?
板書設計
要素
記
結構
敘 表達方式
語言
文
選材
訓練提升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會說話,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眼睛會育人,眼睛會啟發人,眼睛會鼓勵人
請以“老師的眼晴”或“媽媽的眼睛”為題寫一篇記敘文。600字左右。
1、 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展示簡單的思路提綱、選材。
2、 學生獨自完成作文。
反思小結:
此作文教學設計主要是引導好學生如何來寫比較規範的記敘文,特別是引用魏巍的《我的老師》中一段示例,讓學生先做,老師再引導學生把以上的幾種情況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最後讓學生學以致用,觸類旁通,以達到能很好地靈活地來駕馭寫記敘文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