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指導>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作文佈局的七種模式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佈局的七種模式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作文佈局的七種模式

  高考,理應在謀篇上創新求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佈局的七種模式,歡迎大家參考!
 

  【作文佈局的七種模式】

  有些考生在謀篇佈局時,記敘是“三段”敘:開始如何——經過如何——結果如何;議論則是“三段”論:應該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清代曾國藩說得好:“謀篇佈勢,是一段最大功夫……佈局須有千巖萬壑、重巒復嶂之觀,不可一覽而盡。”高考作文,理應在謀篇上創新求異。具體說來,有這麼七種模式可以為你迅速布好考場作文之局:

  一、關鍵詞式

  下筆之前選取一系列關鍵詞,圍繞關鍵詞一一述說,便可鋪展開整篇文章的局勢,既簡潔明瞭又全面周致,是不錯的方法。比如2008年河北考生的高考作文《大愛無聲》,開篇表明中心論點“地震中我們用堅強、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壯歌——大愛無聲”,然後以三個關鍵詞領起文章的三個部分:

  A.師魂;

  B.責任;

  C.無私。

  文章的第一部分寫一名在地震中捨己保護學生的人民教師,“用鐵的脊樑擎起了學生希望的天空,用堅強的臂膀挽起了學生弱小的生命,用愛心重建了一個個完整的家庭”,展現偉大的“師魂”;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語言也無法形容您對百姓的關心”,歌頌愛民如子、日夜勞碌在救災第一線的國家總理;第三部分寫道“於是我們便看到了那灑脫的縱身一躍,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誠的愛國之心”,讚美全然忘我、無私奉獻的子弟兵——三個部分都緊扣關鍵詞,在展示災區典型事件的同時,對“大愛”的主題進行昇華。這篇文章巧用關鍵詞佈局,既展示現象,又抒寫感悟,事例充實,感情充沛。

  【運用指南】

  以“關鍵詞”謀篇佈局,重在掌握概念分析法。這裡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論點中的核心詞語。對核心詞語加以分析,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有助於恰當地提取出關鍵詞。實感提取關鍵詞困難的考生,不妨嘗試選擇一些社會熱點關鍵詞,如“和諧”“愛心”“創新”“進取”等。像這樣一些社會熱點,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只要在具體文章中,將這樣一些意義宏大的關鍵詞結合題目限制、個人實際來談,就可以寫出立意高遠又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此外,考生還可以考慮結合個人的興趣點來提取關鍵詞,如“叛逆”“友情”“成長”等。對自己一直關注的東西提取一二,接著再對其加以論說,一篇完整的文章很容易就出來。

  二、條件式

  條件式佈局,即以若干簡潔的條件句將題意拓展開來,形成分論點以構成全篇輪廓。比如2008年全國卷乙卷滿分作文《等待》,先順著材料入題——“被遊客趕走的老鷹,並沒有立刻飛去其他地方尋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換來了成功,由此可見等待也是一種成功”。接著進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四個分論點:

  A.等待需要耐心;

  B.等待也需要自信;

  C.等待更需要勇氣;

  D.等待還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以上句子各領起一段論述,四個段落間構成排比段。這樣的結構整體性很強,議論性散文的文體特徵非常鮮明。

  【運用指南】

  在“條件式”結構中,中心論點是“結果”,而分論點是滿足結果的“條件”。考生在採用這種方法時,不妨圍繞中心論點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用來鋪開文章的`“條件”自然可以生成。就以上面所舉作文為例,可以在設定“等待也是一種成功”的中心論點之後,反問自己“為什麼說等待也是一種成功呢”,甚至可以把這個問句直接寫進作文中,以引領自己的思路。反問之後,你為了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自然會尋求“條件”來“自圓其說”——這些條件也就是“耐心”、“自信”、“勇氣”、“努力”。在你想不出條件的情況下,不妨“逼問”自己一下。

  三、詩句式

  這一式對記敘、議論兩種文體都適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針對性的詩句或,支撐起整篇文章的框架。比如2008年安徽卷滿分作文《帶著感動出發(忘不了)》,作者選取海峽兩岸的華夏兒女作為抒寫物件,深切表達了因感念大陸、思戀故土、心懷感動而出發的美好情懷。在“我要回家,越過淺淺的海峽,帶著感動出發……”一語的統領下,分寫的內容都以詩句發端:

  A.“聽說北方有民歌,只有黃河的肺活量才能將他唱響,從青海到黃海,風也聽見,沙也聽見……”

  B.“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頭一望已雪染白頭。”

  C.“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如此處理,整篇文章扣題緊密、脈絡清晰,而且底蘊豐富,容易獲得閱卷教師的好評。

  【運用指南】

  “詩句式”方法更適用於有一定文學積澱的考生。在具體的運用中,所選用的詩句要切合文章的具體內容,或是要巧妙過渡以使詩句與文意相關聯,決不能使二者相割裂。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寫思戀故土的遊子時,引用余光中《鄉愁》中的詩句(“後來啊,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灣,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就非常貼切,儘管只是一句詩,已畫龍點睛地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例子有很多,比如可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寫思親主題的文章,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寫自信主題的文章,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寫友情主題的文章,等等。考生可在日常的複習中多做歸納,以備考場之需。也要注意,用得爛熟的詩句儘量少用,因為它可能會導致文意陳舊,不易生新。

  四、比喻式

  這一方法很簡單,就是將題目拓展為若干個比喻句,以這些提綱挈領的比喻作為通篇骨架,再充實成文。比如2007年江西卷滿分作文《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開篇扣題,亮出觀點:“寒窗十載,從小至今,語文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一門學科”,接著主體部分則巧妙地將主旨句一分為三:

  A.語文是一本,記載著我的成長經歷;

  B.語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載著我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C.語文是一部歷史片,帶著我穿越時空,馳騁古今。

  三個比喻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透露出語文對作者的薰陶與感染,表達出對語文的熱愛之情,條分縷析而不失輕鬆地詮釋了“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這一題旨。

  【運用指南】

  如果想採用這種方法,動用你以前做造句練習時所形成的儲備就已經足夠。這裡再介紹一個擬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拋開本體(如“語文”),設定幾個自己熟悉的喻體(比如球賽、電影、流行歌等),再把喻體與本體相鉤連——比如,“語文是一場精彩的足球賽,讓我在做完枯燥的數理化後得到全然的放鬆”;“語文是一場經典的電影,美倫美奐,意味幽長,讓我品味不盡”;“語文是一曲曲動聽的流行歌,永遠流淌在我心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一開始硬想“語文像什麼”,可能絞盡腦汁也無所得,不妨逆向思維,嘗試一下上述技巧。考生可以在閒暇時間裡多觀察,多思考,試直接援引生活中的物象做比喻,在考場上自然而然能順利造出比喻句。會寫比喻句,“比喻式”作文自然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