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為孩子拉票

高考作文素材:為孩子拉票

高考作文素材:為孩子拉票

  導語:這些天來充斥著我的朋友圈的已經由各種自拍轉變為為孩子拉選票了。這樣的資訊讓人不勝其煩,可這樣的做法仔細想想也沒有什麼錯。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

  別再為孩子進行微信拉票了

  時下,特別流行在微信裡給孩子或學校獲得某項榮譽拉票。有的家長在自己的朋友圈持續數日發微信為孩子拉票;還有學校為了評比名次要求家長必須為學校微信投票,並讓老師監督;甚至,還有的家長因微信投票沒完成老師下達的指標,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等等,不一而足。

  為給孩子或學校獲得某種莫須有的榮譽,竟然如此弄虛作假、不擇手段,這不是在教育、在育人,而是在反教育、負育人。

  人們無論是辦教育還是培養孩子,其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是什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他的文章中反覆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看學生的實際表現如何,但靠親友團拉票,這樣的假成功就是教孩子追求虛榮。

  其實,為孩子和學校拉票除了與教育目標和本質相違背之外,也與科學的育人方法和規律相違背。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心理認知特點,施以相適應的育人方法,是培養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規律。不少學校和家長就是不認識這一點,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地想讓孩子迅速成功,走向輝煌,完成人上人的家長使命。

  像為孩子拉票如此違反教育規律的事在學科教學中也普遍存在,再來看一例。

  語文教育是這些年最熱鬧、最花哨,也是最時髦的一門學科。但在這花哨、時髦和熱鬧的表象下,我們沒有看到學生語文質量的大面積提高。以筆者最近了解和聽到的語文課為例,什麼主題語文、情境語文、詩意語文、綠色語文、邏輯語文等,生生把一個語文學科弄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帶來表面的和虛假的繁榮。筆者聽課後隨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老師的教學情況後發現,老師對所講內容雲山霧罩不知所云,甚至連關鍵字詞句段的關係和含義都搞不清楚,學生更是不知一堂課下來學到了什麼,師生糊糊塗塗,何以成為語文?

  語文學科的規律是什麼?就是姓語名文,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為目標,以字詞句段篇和語言、修辭、邏輯為手段訓練學生並整體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學科。在當下的不少語文課堂上,不僅有許多讓學生說大話、空話和假話的引導,在形形色色的語文觀指導下,把語文課上成了四不像課,而且還充滿了對語文教育規律的粗暴踐踏和違背。

  無論是拉票還是語文課上讓學生說假大空的話,無論是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還是不會字詞句段篇的教學,都是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和育人規律的粗暴違背和無知踐踏。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違背規律的辦教育、抓人才的方式方法,在周圍還有不少。儘管我們費了不少力,投入也不斷增加,活動一個接一個,亦不少,表面上一派繁榮,背後卻是教育內涵減少和質量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不遵照客觀規律辦事,甚至對客觀規律無視和篡改。如此迴圈下去,就陷入一個怪圈:越重視、越給錢、越豪華、越熱鬧,教育質量越不行。為孩子微信拉票之類的行為蠢在何處?就蠢在這裡。

  不能像搞運動那樣搞教育,也不能像抓行政工作那樣抓育人。按照教育自身規律辦教育是簡單、明白的事情,也是智慧和必需的事情。

  微信拉票,感情壓倒公平

  用微信以來,參加過的微信投票,至少十多次有了吧?其中有“最可愛寶寶評選”,有某地“好人”評選,有“房地產二十佳”評選,“最佳音樂劇評選”等,必須老實承認,音樂劇,一部也沒看過;房地產,一處工地都沒跑過,“最佳教師”,一個都不認識也不瞭解。瞭解了又怎樣?大部分票選是有候選者介紹的,但是,有必要看嗎?參加票選,當然要選朋友讓我選的,而不是選真正的最好、最佳。再說,最好、最佳是投票的結果,至少得票佔一定的權重。所以候選者介紹基本上是個擺設。所以,微信票選,得票最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在微信圈覆蓋最廣的,人緣最好的,或者面子最大的。

  真正的最好、最佳,不一定是得票最多的,這樣的票選有意義嗎?票選的公平和誠信呢?也許,讓我們參加投票,本來就不是為了選出那個真正的最好、最佳。一些行業性、專業性很強的票選,本來就不應該拿到微信圈來投票;但是,在行業、專業範圍內評選,可能會出現幾種狀況:評委們堅持評選標準,儘量按照候選人的實際業績或事蹟來評選,但是仍然要被人質疑,想評上而評不上的人要找評委麻煩;搞一個票選,票選有一定權重,你評不上是你得票太少,這樣,評委就不會成為唯一的靶子了,你總不能找投票的人算賬吧?因此,真正想搞貓膩的評選,也多了一個掩護,一個障眼法,一件“公開”的外衣。

  既然票選存在那麼多缺陷,甚至不公平,我們為什麼還要參加投票呢?第一,跟朋友的面子、交情比起來,“公平”可能不是我們的第一需求。傷了友情、交情,就是傷了自己的生存環境,這是直接的、能感受到的、事先能預計到的損失;“公平”的損害更多是理論上的、間接的,不是直接影響自己生活的;不用過多比較、權衡,我們就會做出“正確”、“有利”的.選擇。

  票選時考慮公平原則還有一個困難。我考慮公平,但我怎麼知道別人考慮不考慮公平?如果我考慮公平、誠信,不盲目參加投票,而別人根本不管這些,我朋友不是吃虧了嗎?我朋友少了我這一票,他的競爭對手不是多了一票嗎?說不定這樣更不公平呢!這樣,參加投票就沒有傷害公平、誠信的顧慮了,更加心安理得了。所以參加微信票選不能把他人想得太好。我把人家想得好了,我可能吃虧;想要自己不吃虧,先把人家往壞裡想;這樣自己也不顯得比別人更壞,大家彼此彼此。也就是說,微信票選是不鼓勵講公平誠信的。所以,一個相互矛盾的現象就出現了:微信票選的候選者是好的,選出來的人是好的;但微信票選卻助長、加劇了不利於公平、誠信的心理和行為。

  如此微信拉選票,要不得

  最近一些微信公眾號上評尋萌寶”、“小畫家”等等之類的微信評選活動越演越烈,不少活動都是要求參加活動的家長透過向自己的親友團拉票實現的孩子的高票數。如此民間機構的行為也無可厚非,但是最近位於祖國西部的某個鐵路局也在熱火朝天的在搞類似活動,並且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甚至有些變了味。

  筆者認為:透過微信拉選票搞的評比活動,實際上是某個社會團體為了透過擴大社會對自己的關注度而做的一種營銷活動,給孩子們的獎品算起來也比廣告費省了很多。至於孩子的作品或者孩子的自身形象、氣質有多麼優秀,僅僅透過手機的螢幕那幾張簡單的圖片,恐怕投票的人不會有很多瞭解。給哪個選手投票也不是對所有參賽的人做了綜合瞭解、做出評定之後的理智行動,往往是僅僅因為自己是孩子家長的熟人、朋友、同學而做出的“人情”行為。

  民間機構如此做也就僅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尚可理解。作為國企的鐵路局在貨運量持續下滑的基礎上,影響全體幹部職工收入的情況下,去做這麼類似的走秀節目的必要性實在值得商榷。在這個微信推薦欄目裡,看不到任何先進人物的事蹟材料,僅僅能看到人物照片和單位職務,陌生的外局職工如何瞭解這些人物的工作業績?除了給自己認識的那個人或者熟人推薦的那個人投票,剩下的那些選手組裡,僅僅是因為看某個人好看順眼而投票嗎!實際上這種投票就成了看誰的人脈更廣,誰就更容易獲得優秀稱號。

  如果聽之任之的僅僅依靠自己的人脈去獲取贊成票也還說得過去,那麼更為離譜的是:個別參選的部門負責人為了獲得預期中的高票數,指令自己的部下:每人要獲取20人的選票,並且要把相關人員投票的截圖發到相應的微信群裡,來證明職工本人拉選票的工作業績。否則會面臨被考核的危險,且不說這考核會不會真的被執行。單說為了自己能夠當尋先進”的可能而去威脅自己的部下,就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或者部門負責人。

  在當前鐵路的經營形勢下,應當更加關注如何開拓貨運市場,如何實施以客補貨的戰略,抓住春運的大好時機,減少虧損,儘量使職工已經不鼓的錢袋子不再一直癟下去;應當去關注當前基層幹部職工在收入不高情況下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所面臨的困難,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應該去做的事。

  微信拉票 時髦背後垃圾多

  “微信投票又要開始了,親們動動手指頭……”最近筆者的朋友一開啟微信就是幼兒園正在評選“最萌寶寶”的拉票資訊,朋友無奈地說,已經好幾個人給他發投票連結,還附贈了微信紅包,為了讓孩子獲得“最萌寶寶”的稱號家長使出了渾身解數。

  不只是“最萌寶寶”,還有“優秀員工”、“才藝雙馨”……隨著微信評選活動日益火熱,網路拉票之風也愈勝。各種“人情票”、“金錢票”摻雜在投票中。本來好好的一個群眾參與評比的形式,要靠其它見不得人的“暗箱操作”,甚至淪為了一種交易的手段,試問這樣的評選活動還有什麼意義呢?筆者認為,如果是靠弄虛作假的手段來投票,這樣的拉票理當叫停。

  評選與拉票是一對孿生兄弟,只要有評選活動,拉票就如影相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後,智慧手機正在井噴式“攻城略地”,網上投票“變得時髦起來,各種評選活動似乎不增加個網上投票的環節就不夠“與時俱進”。

  筆者瞭解到,現在的“網路投票”,投的是“人脈”,投的是“紅包”。誰認識的人多,誰發的紅包夠“厚”,誰拉到的票就多。而如果家裡是生活在農村,認識的人少,加上農村落後,很多人還不會使用智慧手機更別說是“微信投票”了,就算本人再優秀也不可能獲勝。另一種情況則是,為了親戚朋友的情面,不得不在工作之餘又接受了網路投票的“任務”。為了給親戚朋友的孩子“拉”到更多的票,也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出了“請幫忙投上一票”的話語。在“人情”的裹挾下,本意是徵集民意的“網路投票”,卻成了“綁架”意志的“繩索”。

  網路投票的興盛,也使得許多不法之徒乘虛而入,網上鋪天蓋地的各類“刷票公司”和“刷票團體”經常主動聯絡參選者,鼓動他們“花錢買票”或者購置“刷票軟體”,一些上鉤的花錢者於是在一夜之間迅速增加了票數,票選的公平公正性自然也被“刷”得蕩然無存。

  筆者瞭解到,國外許多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國家,對網路投票採取審慎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避免上述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這應該給國內熱衷於舉辦網路評選活動的集體一些有益的啟示。筆者呼籲,倘若從技術上尚難避免各種舞弊現象,那麼我們就應該首先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網路上的人情投票,莫讓自己的手指成為弄虛作假評選的幫兇;更不能給那些不法之徒提供可乘之機。

  變味的微信拉票幾時能消停?

  “兄弟姐妹們,考驗友情的時候到了,請為8號寶貝投票!”“最後一天倒計時,請親們為我家寶貝投票!”……如今,繼自拍、點贊、曬娃等一系列“黨派”之後,“拉票黨”又悄然顯現於朋友圈之中。一些商業公司的微信公號動輒發起最美寶貝、最美鄉鎮、最滿意銀行之類的評選。校園中也開始氾濫這種投票方式,“優秀大學生”、“優秀社團”,甚至一些比賽也要靠朋友圈投票分出高下。

  一開始,使用者還饒有興致地開啟,並關注相應公眾號,為朋友投票。但伴隨著類似訊息的刷屏,使用者已經不勝其煩。美其名曰:“投票”,看似是一種民主的實力比拼,實則演變成了人脈關係、紅包數量的拉票之爭。很多人都是礙於情面,不得不去投票。後來隨著投票數量要求的增高,還被強制要求繼續向外傳播、擴散,最終導致使用者產生強烈的牴觸感。由此,原本是為朋友投票的創新、溫情活動,成為與“面膜微商”並列的新型“病毒”。

  這種“傷人傷錢”的拉票戰究竟綁架了誰?究竟為何不論是投票活動的主辦方還是參賽的受眾都如此熱衷於這種“拉票戰”呢?從主辦方的角度來說,辦一次比賽,不用場地,不用請專家評委,用一部手機或者電腦電視之類的獎品就可以讓參賽者自發地為其增加粉絲,增加流量,免費宣傳。這可是“粉絲經濟”、“流量變現”的時代,何樂而不為?

  筆者就曾陷入一次“拉票風波”之中,我曾參加某媒體公眾號舉辦的比賽,原定由評委打分評出五件優勝作品。結果揭曉,原本自己已無望,沒想到主辦方竟說另挑選出五篇優秀作品由使用者投票(關注該微信公眾號)決出第六位優勝的名額,為期四天。其中有我,於是我群發了微信訊息拜託各朋友位投票,並且在15個群裡發紅包拉票。整個晚上我都在回覆訊息,一個一個感謝為我投票的朋友,連家人都在到處給我拉票。一個晚上,就透支了紅包和精力,再三考慮決定放棄拉票,縱然獎品誘人,但我也看破了主辦方的心思,不過是藉助我們為其公號進行宣傳,實為一種變相營銷。

  那麼從參賽者的角度,參加這種比賽足不出戶,只要拿著手機,動動手指,發點紅包甚至用刷票軟體就能獲得大獎,“名利雙收”多划算。筆者曾見過,一位母親為了給孩子拉票,甚至混進大學的女生宿舍,挨個進宿舍,拿起同學的手機就開始點微信投票。如此看這種拉票之爭不過是周瑜打黃蓋,而被“綁架”的只是這些礙於面子被迫投票的我們呀。

  另外,依筆者之見,最終受傷的還有主辦方和拉票者。如果說這些評選活動是由權威部門發起,微信公號僅是投票平臺之一,其投票結果將作為評選結果的參考,還可以理解。但一些公眾號動輒就搞評選,也沒有評選標準,徒為拉人增粉或其他營利目的,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其實,一輪狂熱拉票之後的粉絲數量暴漲之後不久也會被打回原形,那些所謂名利雙收的拉票者回過頭想一想靠紅包和人脈換來的名次其實也沒有什麼含金量。

  其實,不僅僅是企業和校園中存在這種現象,媒體也有。筆者曾和某媒體公號負責人聊天,他談到在粉絲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最後也無奈地辦了場“拉票”賽吸粉。而效果我們都心知肚明。

  我們處在一個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市場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經濟,企業或者媒體公號的宣傳需要搶奪受眾的眼球。但是,營造聲勢畢竟只是輔助手段,產品服務的質量,媒體文章的質量和觀點才是制勝王道。巧勁用過了,可能會弄巧成拙。就像相聲中的逗和捧,捧多了觀眾覺得假,逗少了觀眾同樣也覺得沒意思。我們受困於浮躁庸俗乘虛而入的煩惱,越是這樣,我們也越要謹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引領世道人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