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素材> 2017作文歷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作文歷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2017作文歷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導語:在語文試卷所佔比重之大是人皆共知的,其得分直接影響著語文成績,下面請看語文迷網為大家帶來的關於2017語文高考作文素材,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作文歷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李白

  逸、狂、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盛唐氣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羈的詩人,他以超脫世俗的人性智慧,譜寫了盛唐的最強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鑄就了飄逸灑脫、傲岸不拘的詩仙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仙。現在讓我們來追尋他的人生的不同階段,探究李白——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曠世奇才、人間仙人的情感歷程。

  (一)少年——逸(意氣風發仗劍任俠心雄萬夫)

  1.漂泊家族,異域生活——形成獨特性格。

  公元701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葉城,誕生了一位不同尋常的男孩——李白。在這地廣人稀的異域遊牧民族中,頑強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異族血液所滲透,五年的異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響是巨大的。四處漂泊,四海為家的遊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衝撞揉合成了:天性酷愛自由,灑脫飄逸,清風朗月般純淨心境的李白。生在西域、來自西域“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從蜀中出遊,棲隱求仙、交遊,過著四方遊歷的生活,與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異域生活息息相關。有著胡兒豪放灑脫的李白,從碎葉入蜀、入楚,入魯,入大唐各地。他這種獨特的性格,註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響人生取向。

  李白五歲那年,舉家內遷西蜀隴葉,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嚴格的家教,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朝廷崇道形成熱潮,蜀中道教盛行,“家本紫雲山,道風未淪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響,他“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十八歲師從趙蕤學縱橫術,從小受儒、道、縱橫三家影響。從少年時期,就有建功立業的功名心,“苟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響“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玉真公主館苦雨》)“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翰林讀書言懷》),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願走科舉入仕之路,而寄希望於“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這幾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這位“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有著遊俠之氣的少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上安州裴長史書》),在積蓄著自己的才氣和閱歷,準備一鳴驚人!

  (二)青年——狂(狂熱自負悲喜更迭侍君榮親始終不渝)

  1.志在宰輔遊歷拜謁——狂熱自負

  李白自負有“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雄氣,夢想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慧,願為輔弼”。他自喻為“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鯤,“騰崑崙,歷西極,四足無一蹶”的天馬、“朝飲蒼梧泉,夕棲碧海煙”的鳳凰。他能“清論既抵掌,玄談又絕倒。分明楚漢事,歷歷王霸道(崔宗之《贈李十二白》)。他“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劉全白《唐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年輕自負的李白,在四川綿州初謁益州長史蘇蕤時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獵賦·冠年聞天子獵》、《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大氣磅礴、雄奇浪漫的壯美風格,傳遞著豪邁、奔放、昂揚的激情。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謳歌理想人生,得到蘇蕤的非凡禮遇,真心推許和誠摯教導,使他信心倍增,對仕途充滿希望,但因蘇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舉薦。李白又悵然若失,當他再次拜謁渝州刺史李邕時,卻費盡周折,年輕氣盛,狂傲自負的李白,借謝罪之辭,給李邕呈上《大鵬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自比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責問李邕“宣父猶且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擲地有聲的詩句引起李的震顫。

  兩次早期拜謁,均以失敗告終,仕途不順的陰霾籠罩著這顆狂熱自負的心。他感慨良深:翼挾萬鈞風雷的大鵬,何時沖天九萬里。橫吞百川水的巨鯤何日“簸卻滄溟水”。他第三次拜謁一代道宗——司馬承禎,得到盛讚,李白欣喜若狂,熱血沸騰,意氣飛揚,慷慨陳詞濟世安邦之道。相信自己定會名動萬乘之主,定取卿相之位。

  2.安陸成家渴求榮親——失意窘迫

  三次拜謁,並未給李白帶來入仕的契機,年輕自負的李白,沒有停止奔走干謁的步伐,其間歷經八年多的遊歷拜謁,此時的李白,已千金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