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關於人性道德的高考寫作熱點話題
導語:見到貴重的物品,竊取歸為自己,於情於理都是不應該。然而,當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家的孩子,把18萬的白金鑽石戒指當玩具時,私心漸起,最終釀成苦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相關的寫作素材,歡迎查閱,謝謝。
2017關於人性道德的高考寫作熱點話題
“竊取鑽戒的保姆”為何卻被輿論呵護?
見到貴重的物品,竊取歸為自己,於情於理都是不應該。然而,當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家的孩子,把18萬的白金鑽石戒指當玩具時,私心漸起,最終釀成苦果。事情發生在鄭州,案件基本有了結果。雖然,實質性損失並不大,鑽石戒指已經找到,可是輿論上的表達卻一直在澎湃。
媒體在這件事情上,也給出了相對溫和的表達,並沒有用大量盜竊和偷竊的詞語去描摹。報道標題中用了很微妙的“把持不住”,態度上並沒有下死手,只是以人性的脆弱來定性。這其中的用意,或許出於保姆群體在職業上的弱勢,但這樣的表達卻更讓這件事情定數滿滿。好似,保姆天生自帶“竊取心”,只要條件滿足,就會把持不住。
這樣的'邏輯驅動下,配以評論區的各種圍觀,基本上就出現了反轉的輿論。矛頭就順勢指向了僱主,想來也是撲朔迷離,難以名狀。很多人追著僱主不該給孩子玩鑽戒的由頭各種廝打,但這種過錯只是主要案情的邊角,畢竟鑽戒的歸屬問題才是核心,太一根筋了,似乎就走入了悖論的死衚衕。
然而,這樣關乎人性脆弱的事情,“仇富”的導火線立馬自燃,引爆情緒點。一些人竟然大言不慚:“再追究保姆,小心鑽戒被孩子吞下”。包括在報道的輿論傳播上,很多人覺得保姆被歧視:“再這樣肆無忌憚”不顧人情面子很多人就不幹了”。
這些邏輯裡,看似充滿了人性,可是,反過來想想,如果他們眼中所謂的那些“面子”、“尊嚴”被呵護了。可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多保姆將失去“體面”和“尊嚴”。很多事情已經在表明,太多人思考的路徑總是過於單向,甚至分不清什麼是重要的,不管發生什麼,都是情緒滿滿,尤其面對人性時,總覺得先入為主的“地位觀念”很重要,可是回頭深思,卻發現他們滿嘴仁義道德下,卻是最不堪的階層劃分。
人們習慣於在發生不堪的時候探討人性,這個並沒什麼不對。但是,探討歸探討,斷案的時候還是應該有更多規則的思維模式介入,不然很多事情,會連續不斷的成為悲劇,成為互相撕扯的理由,徒然起不到緩和,只會讓不堪更加嚴重。
如過,我們真為“保姆”考慮,就請直面她的過錯,敢於在報道標題裡提及“竊取”,敢於在事實面前大膽批評,讓更多浮游在一線的保姆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有時候這些與人性無關,也許對於很多保姆而言 ,壓根兒分不清犯錯與犯法的界限,越是直面釐清不堪,反而才能更準確完整的找回她們的尊嚴。如果,一味的用道德去裹夾庇護,到最後她們將無路可走。畢竟,當一個人道德被耗盡的時候,誰還願意去僱傭和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