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實地探訪北京高考評卷點:滿分作文

實地探訪北京高考評卷點:滿分作文

實地探訪北京高考評卷點:滿分作文

  北京市舉行2017年高考評卷工作媒體開放日,位於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的數學及語文閱卷點面向媒體開放。到底評卷點有多神秘?評卷老師如何挑選而來?具體怎麼打分?一一為你揭曉。

  另外,據北京大學語文評卷點老師介紹,目前的閱卷過程中已經有滿分出現。不過出於保密原則,作文是不可能在閱卷過程中流傳出去的。

  北京2017評卷工作何時結束?

  北京教育院副院長臧鐵軍介紹,北京2017年高考於6月8日結束,高考共需閱卷約20萬份。根據工作安排,評卷工作已從6月9日開始,預計將於22日結束,23日12時釋出高考成績,高招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以及高考成績一分段情況也將同日向社會發布。25日8時至29日20時,統考考生填報本科志願,單考考生填報單招志願。

  2017年北京繼續實行高考全科目網上評卷,全市共設立6個高考評卷點。其中數學閱卷點設在清華大學,語文閱卷點設在北京大學。

  評卷教師為何人?

  北京市按照教育部要求,精心遴選評卷教師。進一步完善評卷教師資源庫並進行動態管理,嚴格控制評卷教師組成、結構比例及選聘方式。在今年的高考評卷中,各區教研員和中學教師人數保持穩定,這部分人數超過高校教師人數。同時,將各區評卷骨幹教師、往年曾被評為優秀評卷員的教師優先進行了遴選。

  根據北京2017年高考評卷教師遴選結果,全市共有1137名教師參加今年的高考評卷工作。其中,統考評卷1107人,來自高校的評卷教師547人,佔總人數的49.41%;來自區教研部門、中學教師560人,佔總人數的50.59%。單考評卷30人,全部為高校教師。

  其中數學閱卷點共有280多名評卷老師,其中約170名來自清華大學,各區教研員和中學教師佔比與去年基本持平,約佔40%。

  評卷場所管理有多嚴?

  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考試考務安全保密工作規定》要求開展評卷工作。評卷場所實行封閉管理,所有人員須憑有效證件入場,繼續設立安檢門與手持掃描器等裝置,對評卷人員實行嚴格安檢,同時實行武警保衛、公安巡邏、晝夜安保值班等措施,要求每班值班人員不得少於3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評卷場所。

  嚴格執行計算機網上評卷的技術要求。網路連線採用區域網形式與外網實行物理隔斷,並確保網路安全暢通,保障資訊傳輸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和駭客入侵;將存有答卷資料資訊的伺服器放置在專用機房,關鍵評卷場所配備影片監控錄影裝置,影片監控全方位,無死角;評卷資料庫備份管理、異地儲存。

  建立處理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機制,對評卷工作實施全過程風險管理。實施評卷工作日報制度。

  評卷過程如何打分?

  正式評卷前,學科工作組組織各題小組長以上負責人集中學習研究《答案及評分標準》,透過試評統一認識。由學科工作組對全體評卷教師集中進行上崗前業務培訓,經過實操性考試合格後才能正式上崗,防止評卷過程中出現偏寬、偏嚴或寬嚴不一的現象。對評卷過程中發現的違規卷、雷同卷或有政治問題的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對評分有分歧的試題,須由學科工作組集體研討,達成一致意見後確定處理方案。加強評卷質量監控,各科目全面實施“背靠背雙評”,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查制度,明確規定每天都要進行一定量的抽檢,確保評卷給分科學、準確。對經過三評或四評的`試卷,都要全部進行再次核查,堅決杜絕漏判、錯判等現象的發生,保障評卷公正、科學、客觀和準確。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劉震指出,有些考生和家長比較擔心數學閱卷中“過程對了但結果有誤是否得分”。從專家組的反饋來看,在數學的閱卷中,非常注重對過程的評價。比如有考生做題的過程很好,但最後計算錯了,“丟分不多”,“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數”。

  就網友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北京教育考試院及評卷點老師也做了解答。

  1.作文閱卷時間有限定嗎?幾十秒?

  北京大學評卷組老師解釋道,作文有兩個,閱卷時先閱第一個,再閱第二個。實行無紙化閱卷,採取“背靠背雙評”。若是兩個評卷老師的分數差距超出一定範圍,還會有三評、四評。確保評卷公正、客觀、準確。

  此外,不存在幾十秒看一份卷子的說法,北京語文卷子不到6萬份,一共有300位老師評卷,人手相對充裕,老師能夠靜下心來看每一份卷,閱卷質量有保證。

  臧院長表示,評卷時間不是評價評卷質量的唯一標準,時間長短要根據實際情況看。

  2.評卷老師是封閉式管理嗎?

  評卷老師並不是處於封閉狀態,而是像上下班一樣按時到各個評卷點參與評卷。

  3.2017北京高考有滿分作文了嗎?

  北京大學評卷組張彬福介紹,在兩個作文話題中,選“紐帶”這個議論文的學生超過六成,選擇“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的”不到四成。大多數學生選擇議論文主要是因為高中階段議論文寫作比較多,因此很多學生比較熟練。

  他說,在目前的閱卷過程中已經有滿分作文出現,“但不要相信網上流傳的那些所謂滿分或零分作文,那些都是有人模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