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2017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比“預測”更重要的是“人為”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比“預測”更重要的是“人為”

2017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比“預測”更重要的是“人為”

  上海卷題寫作題目(70分)

  預測,是指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有的人樂於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比“預測”更重要的是“人為”

  面對末知世界,人類從古至今都沒有放棄預測。茫茫星空,浩浩海洋,宇宙的命運、地球的歸宿,文學家在描繪,科學家在探索。

  在文學世界裡,儒勒·凡爾納預言了有聲傳真,設想了直升飛機,預見到了潛水艇、霓虹燈、導彈、坦克,還預演了阿波羅登月。他的預測,是多麼的有趣,又是多麼的`偉大!

  在科學的世界裡,尼古拉·特斯拉十九世紀就預測到“會有一個傳送無線訊息的裝置,將世界連線起來”,而google公司工程師叫雷蒙德·庫茲韋爾則預測到電腦將會在象棋比賽中打敗人類。這些預測,是多麼的科學,又是多麼的準確!

  有了預測,中國有了預言奇書《推背圖》,法國有了長篇四行詩《諸世紀》。

  到了現代社會,預測仍然發揮著它的作用與影響。地震預測,儘可能的減少生命安全;股市預測,儘可能地減少風險;房市預測,有助於調控;市場預測,有助於規劃。

  就連最不可預測的人生、命運,也有了預測的市場,稱之為“科學算命”。

  人生真能預測嗎?命運真的可以破解嗎?我們還是來看看中外一些文化名人是如何對待人生預測的吧?

  先談季羨林,他的人生可謂多變。讀完初中,上高中,停學一年,再讀,娶妻,生女,高中畢業,上大學。1929年結婚,次年離家上清華,1934年畢業,回濟南教書,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個春秋。1946年回國,進北大。談到人生,季先生說:不完滿才是人生。若人生可以預測,那必定是美滿的,那就不會有母親去世之前,整整八年,竟沒回家看望一次的懊悔;那就不會有夫妻分居竟長達31年的漫長痛苦。還是季老說得好,“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像的田地。”是的,如果能有預測讓好運滿滿,人生還有奮鬥的意義麼?

  再說林肯。21歲時,做生意失敗;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24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26歲時,愛侶去世;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直到52歲時,才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再高明的相命先生可能也難以預測到這位倒黴透頂的人的最終結果吧。林肯先生選擇的是堅信上帝的延遲,並不是上帝的拒絕,所以他能屢敗屢戰,最終成就不凡。

  其他的還有參透人生的史鐵生、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多災多難的塞萬提斯、實驗六千多次的愛迪生等。

  我並不反對預測。但我要說的是,在起伏多變的人生中,還有比預測更重要的,這就是“事在人為”,拚博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