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2015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大樹的願望

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大樹的願望

2015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大樹的願望

  幸福,不是自己的私有財富,不是一種自我的束縛,也不是對幸福一種狹隘的理解,幸福是一種共同的承擔,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接力。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大樹的願望滿分,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作文題目】

  材料大意為:有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濃蔭匝地,是飛禽、走獸們喜愛的休息場所。飛禽、走獸們談論著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經歷。大樹也想去旅行,於是請飛禽、走獸們幫忙。飛禽瞧不起大樹沒有翅膀,拒絕了。大樹於是想請走獸幫忙。走獸說,你沒有腿,也拒絕了。於是,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它結出甜美的果實,果實裡包含著種子。果實被走獸們吃了後,大樹的種子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滿分作文】

  大樹的之旅

  自從去了離家千里之外的西北求學,我便用不同的旅行來充實在校時回不去家的各種假期和閒暇的時光。故鄉也再無春秋,只餘冬夏。

  然而當每次終盼到了放寒暑假回到了家裡,母親最樂得去做的就是讓我給她翻看電腦中、相機裡我旅行時拍攝的每一張照片,聽我給她描述當地的美景民風,途中逸事。一次,不經意的抬頭,發現此時的母親是那樣的聚精會神,她的眼睛裡正閃著光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瞬時間,我的眼睛溼潤了。我的母親何嘗不就像是一棵茂盛大樹,對於曾經的我,她就是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如此的偉岸。而我們這些孩子就像是那些飛禽走獸,曾經依偎在大樹下乘涼,躲在大樹下避雨,享受其博大臂膀。如今,羽翼豐滿,肢體壯碩,不再需要大樹的庇護,即欲遠行。

  其實我的母親也是一個熱愛旅行的人,曾經帶著年幼的我去走行過很多的地方,這也是養成了我同樣對之熱愛的原因。而如今,我卻一次次的以各種理由來婉拒與她一同出遊。“這次要去看日出,需要爬一夜的山,您熬不住”“這次去的地方海拔四千多米呢,您身體吃不消”“這次是同學聚會,都是年輕人”……如此這般,林林總總。突然發現,有多久沒和母親一起出過遠門,有過一次真正意義上所謂的旅行了。

  一次無意間聽到了母親和一個與我同齡的孩子家長聊天,她特別自豪的給她說自己的兒子都去過了哪些哪些地方。那位家長有點不屑的說,他都出去自己玩了,又不帶你去,你還得給他那麼多的錢。而我的母親卻說了一句讓我再次鼻尖發酸的話:“我都這麼大歲數了,跟人家大小夥子一塊兒走我也走不動,每次回來看到他拍的照片,聽他給我講我就很高興了,這就相當於他替我去了,跟我自己去一樣!”

  這不正是那顆大樹麼,其努力的結出了累累碩果,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飛禽走獸能夠無憂無慮的遠走高飛。只要我們過得幸福,她就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如今我工作了,又離開了家,不能去陪伴在父母身邊,甚至最終還會在異地成家生子,真的是將種子播撒到了遠方。但是,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現在我已經完成了計劃,我規劃了旅行的線路,雖沒有多麼豪華,多麼奇險,但我認為這條線路適合我的父母,我能夠陪他們走完,能夠讓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家庭瑣事,由兒子慢慢的陪伴他們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帶著大樹去旅行,即將起航!

  我們的父母似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傾盡所能耗盡自己的一切開花結果對我們無私的奉獻滿足我們所有的要求,只為我們快樂的成長。不過不要忘了,他們並不是大樹,業已長大成人的我們給予他們多一些的陪伴多一些的理解吧,不要讓他們真的只能站在原地,對我們僅有等待……

  換一種方式遠行

  身未動,心已遠。

  去遠方吧!這彷彿一聲來自遠方的呼喚,輕輕撩撥你的心絃;又似是一句來自靈魂的催促,柔柔拉昇渴望遠方的目光。可紅塵的紛繁便同十丈軟絲,輕易縛住你的身,阻隔著遠方的夢。

  那又如何,總有一種方式,讓我們遠行。

  困住一個人的方式,無疑是殘疾和病痛。無論是史鐵生困於輪椅之間,還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無,他們都彷彿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著超於常人數百倍的痛苦。可身體又怎能禁錮一個人渴望遠方的'心?就這樣,力克開啟他“不設限的人生”,史鐵生也在文學上找到精神昇華之路。記得史鐵生曾給他的偶像——美國短跑名將劉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書,劉易斯回贈他一雙跑鞋。後來劉易斯來到中國,第一件事是拜訪史鐵生。史鐵生笑說:“你送給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劉易斯則回道:“你送給我的書我也讀不懂啊。”記者便記錄道:《鐵生穿不了的鞋,劉易斯讀不懂的書》。如果缺陷即意味著不完美,那哪一個人不是被缺陷束縛?我們要像史鐵生一樣,即使被各種不利所禁錮,也要尋一種方式,讓靈魂遠行。

  正如那棵飛不動走不得的樹,一粒種子,能讓“我”到達遠方。

  銅牆鐵壁,無法囚著一顆渴望遠行的心。前蘇聯飛行機設計師圖波列夫囚於監獄,可他在獄中仍孜孜不倦地設計。終於,他的飛機翱翔於天地,護祖國一方淨土。逝世不久的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身在獄中,即使這般田地,他也未放棄爭取種族平等的鬥爭,甚至對著看守他的獄卒還進行反種族歧視的演講。二十七年歲月,在他出獄那天,黑人也迎來光明。

  遠行,無拘形式,只因心向遠方。

  我身處之地,青燈重疊,綠水環繞,彷彿與世外喧囂隔離,儼然一派世外桃源。可這也無疑是一種禁錮。遠方的繁榮、絢爛,像是一個耀眼的夢。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聽,考場上紙筆相磨的沙沙聲。你看,每個人眼中鎮靜又嚴謹的目光。是啊,我們正在用這種方式。讓我們走出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遠方。

  如果繁雜迷了你的眼,冗長囚禁你的身,你換一種方式執行,只因心靈已飄然而去。

  流水清冽,風聲緩緩,宮殿巍峨,街市庭臺。

  去吧,去吧,它們就在遠方,等你到來。

  智者若樹

  春花的智慧在於燃盡生命的怒放,於是有了草長鶯飛,最美人間四月天。夏蟬的智慧在於蟄伏地底十七年,於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鳴驚人。鳳凰的智慧在於烈火的淬鍊,於是有了脫胎換骨,涅槃重生……而樹的智慧,卻遠不止如此。智者,若“樹”。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遙馬亡。”樹的智慧在於志存高遠。正如高曉松所說:人生不應當只有苟且與當下,還應有詩和遠方。只有心存著“遠方”,我們才能勇往直前,不至於像失了羅盤的水手。有了目標與方向,我們才能更好地到達終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下了這樣志向的周恩來未曾彷徨,引領著中國走向富強。“如果再讓我做一次選擇,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鄧稼先堅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領域一往無前……智慧的大樹向著遠方,於是它有了目標和動力。智者若樹,志存高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後“得”,樹的智慧在於捨得。如果大樹吝嗇自己甜美的果實,不肯分給鳥獸,那麼它永遠不能到達遠方去看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關頭它不捨得自己的尾巴,便無法得到自由與新生。而沙礫,因為懂得放棄自己的稜角、捨棄暫時的光明,才得以於蚌殼中蛻變為珍珠。智慧的大樹懂得捨棄,於是它的種子隨飛禽、走獸們來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樹,懂得捨棄。

  “呼山不來,我去就山”,樹的智慧在於變通。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知變通,只知愚蠢地一條衚衕走到底。就像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優秀,不顧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地要求他們考好分數、讀好大學。於是易中天先生批評道:龍,怪獸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現在的家長讓孩子成為怪獸、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這麼說也許過於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把“好分數好大學”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確實有些病態了。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成為你自己,因為別的都有人做了。我們不必將自己禁錮在一條模仿他人的路上,而應綻放自己的芬芳,成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樹雖然沒有翅膀飛翔,沒有腳奔跑,但它知道變通,同樣到達了世界每一個角落。智者若樹,知道變通。

  就連三毛也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張揚。”樹的智慧可讓我們仔細品,然後便有思維的禮花在腦海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