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2015新課標II卷高考滿分作文:三個人誰最有風采

新課標II卷高考滿分作文:三個人誰最有風采

2015新課標II卷高考滿分作文:三個人誰最有風采

  所謂凡事順其自然,遇事之時泰然,成功之時淡然,失敗之時坦然,而在面對那抓人眼球的景緻時由衷的愉悅恐怕是怡然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有風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遼寧高考作文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寫作總分60分。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後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部落格贏得網友一片讚歎:“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範文】

  一人美出世界

  帶領團隊走在學術前沿的大李,從職高生到“大國工匠”的老王,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的小劉:此乃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的三名候選人。若說風采,大李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做出了重大貢獻,老王將普通技術化為完美藝術,斯人風采,莫敢仰視。但更吸引人的,卻是小劉那鏡頭中的一幅幅美景。

  誠然,諸如大李、老王一類的各界人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但也正因如此,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自體味世界之美,而小劉跋山涉水,將此一一鐫刻,直達人們眼底。

  風采在他前行的腳步上。

  想起李時珍,走遍各地去尋那一味草藥,那一株花蕊,一步一步踩出了《本草綱目》;想起酈道元,踏遍江河湖海,去尋那水之命脈,那河之經絡,一步一步記成了《水經注》;想起了馬可·波羅,行遍東方各國去撫那一匹絲綢,那一盞瓷器,一步一步書成了《馬可·波羅遊記》。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言:“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小劉便是如此一步一步前行著,不畏艱難,不懼風雨,訪遍名山大川。他的美景如清風拂面,盪滌了塵埃,舒緩了心情。

  風采在他記錄美景的鏡頭上。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面對著“煙濤微茫信難求”的瀛洲,也只能望洋興嘆。縱然有滿腹才華,可將自然之一隅的雄奇、瑰麗書出十分之一二?透過小劉的鏡頭,我們能一同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賞山之巍峨,水之壯闊。無需多言,已在美景前心蕩神馳。

  風采在他與人分享的精神上。

  手中擁有眾多美景,小劉未私藏,而是慷慨地與人分享。對於那些終其一生可能也無緣親自與這些山川相見一面的人來說,一組組美到驚心動魄的圖片已是莫大的安慰。能夠足不出戶即享受一片大好河山,都要歸功於像小劉一樣無私分享的人。

  所謂凡事順其自然,遇事之時泰然,成功之時淡然,失敗之時坦然,而在面對那抓人眼球的景緻時由衷的愉悅恐怕是怡然了吧。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小劉憑一己之力給予我們其中之三,正是風采自在其身,一人美出世界。

  蹊徑之上

  社會進步的風采究竟在於何處?是一腔赤誠兢兢業業,是獨抒性靈體悟人生,或者還是在於用新的思想與理念去引領創新?——我想,對於社會發展、促進時代進步而言,最美風采定當歸屬後者。

  “的靈魂在於創新,即創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驚歎不已和賞心悅目的東西。”英國詩人塞·約翰遜如是說——詩中若此,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古語有云“獨闢蹊徑”,意指創新者們沒有在前人已然踩踏得發白的道路上循規蹈矩,而是一步一個腳印一路一身泥濘地探索出了自己的方向,從而獲得了最後的輝煌——蹊徑之上,風景依然,煙雨散盡,更比南山!

  行走蹊徑之上,不從舊不循古,當成個人功業。明初建文,不諳國是,腐儒當道,令得父子相疑,兄弟相害,朝綱紊亂,人人自危。燕王朱棣毅然起兵靖難,以清君側,可怎奈兵力懸殊亦是不在正統之位,堪堪欲敗。千鈞之際,燕王另闢蹊徑,棄一切所獲之城,兵回北平,建文之軍見之大喜,即刻分兵佔之。本由兵力欠多而退,而官軍不明就裡,驕狂放縱,此分兵占城之舉即中燕王下懷——無兵力之憂,燕王不日攻陷金陵即位成祖,於是永樂盛世成就明初繁榮。兵法,詭道也,也正是此等另闢蹊徑創新之舉往往成就不世名將,締造輝煌功業。

  行走蹊徑之上,新模式新路線,可造企業成就。隨著步入資訊化時代,快遞外賣等行業佔有了越來越大的市場,訂餐軟體“餓了麼”橫空出世,開啟了網路訂餐配送流程一體化的時代,企業經營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創新的思維,一直都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也只有創新才能保證一個企業的生命力與成長力。

  言及此,我還想強調,創新的思想經久不衰,不只是因為它可以促進一個人與一個企業的蓬勃發展,更重要的是,創新之舉,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發展的福音。

  所以,行走蹊徑之上,長眼光全方位,能夠助力國家崛起。屈辱的`近代史往往是國人不願回憶的,也因此為了再次淪為“落後就捱打”的物件,中國人不斷奮進著,創新型人才也在不斷地出現,帶領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超級計算機、探月工程、航母作業紛紛取得了可觀的成就。試想,若是沒有這些為了創新而做出的努力,我們真的還能獲得像現在這樣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嗎?

  創新之說,歷久彌新,對於現代的我們而言,依然是發展進步的主旋律。大路上,我們是不斷高歌猛進的;蹊徑上,我們是否也應該篳路藍縷?無疑,這是肯定的答案,不消說的理由!

  那麼,就讓我們把這社會最美的風采銘記心中,一起去領悟那蹊徑中別樣的風景!

  【點評】

  和題目一樣,作者另闢蹊徑,從創新的角度著手,開篇點題,中間兩段並列式結構論證,結尾深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