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零分作文> 2016年高考零分作文範文精選

高考零分作文

2016年高考零分作文範文精選

  導語:2016年的高考零分終於公佈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高考零分作文,大家一起看看吧!
 

  【零分作文】

  差距

  我次次考100分,在班上乃數一數二。

  有一次,我又考得了100分.看其他的差生,看著及格的成績欣喜若狂,我一擺手,100分早習慣了,再也不會像第一次那麼開心了。

  回到家中,剛好看到媽媽拿著電視的遙控器又換了一個節目,"回來了啊,聽說你們這次,多少分?”媽媽眼睛盯著電視,嘴上說。"一樣。”媽媽跑過來,親了我一口,我放下重重的書包,在沙發上坐下,想看會兒電視,"去去去,你看什麼,馬上考試,寫幾套卷子去!”媽媽沒好氣的說,我只好走進屋子裡。

  我拿起鑰匙,對媽媽說:“鄰居小毛家一起復習。”媽媽哦了一下,繼續看電視.

  小毛家的門是虛掩著的,我直接走進去,"小毛,又不及格,才55分,鄰居都考100分,你估計連你們之間的差距是幾分也不會算了吧!”熟悉的叫罵聲又傳進我耳朵裡,我只好回家,不打擾他們.

  第二天,又小測驗了,有一題我知道錯了,沒來得及改."趙可,98,第一名……孫小毛,61,倒數第一”老師排了名,98,我第一次考這個分數。

  放學後,我看到小毛的媽媽接小毛,小毛激動的撲上去,"媽,我及格了!”,小毛媽心情一下子好許多,響響地親了一口小毛,"好樣的,兒子!”我把手插到兜裡面,裝作沒有看到走了過去。

  家中,媽媽見我回來,關了電視,"考幾分?”,我眼睛一亮,"98,媽,這是我的新分數。”媽媽毫不領情,"什麼,才98?”,媽媽以為自己的耳朵壞了,我點點頭,媽媽飛快地往前走幾步,"啪”的就是一巴掌,我捂著打腫的一邊臉,一時說不出什麼話,退了幾步,轉身跑進屋裡,用力關上門。

  為什麼,為什麼差生僅僅及格,他的家長就十分開心,我和滿分的差距只有兩分,我的家長就這樣?

  遠離人文的語文

  語文的靈魂是人文理念,人文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要義是生命意識。假如有一天語文遠離了人文的內蘊——生命意識,那麼語文將淪落為“婢女”。

  有誰願意做“婢女”?於是在語文“本紀”抑或“世家”的“皇帝新裝”裡發出了一個“天真的聲音”:“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位小學生讀了很多成年人耳熟能詳的著名文學家朱自清的`名篇《匆匆》,竟然在作文中寫道:“中國打仗時,有許多愛國烈士,他們為國獻身,但是,朱自清重病在身,寧可餓死也不要美國人的‘救濟糧’,很多人都說他有骨氣,但是我卻覺得這樣做一點意義都沒有。如果說不吃不喝,寧可餓死,可以換來別人一句‘有骨氣’,我就覺得朱自清死得輕於鴻毛。生命第一,這是我們老說的一句話,為什麼有人寧可餓死,也不吃眼前的糧食呢。都說進攻是最好的防禦,但是我認為不會防禦,就無法進攻,打仗就是要有強勁的力量,你連飯都不吃,連槍都拿不動,怎麼能……”

  邏輯上有點“幼稚”,外加對歷史背景的無知,不理解“不食嗟來之食”的階級鬥爭的政治內蘊,使這段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啼笑皆非。然而,其把時間與生命連結且衝破意識形態執著桎梏的,不要說那些無病呻吟的同齡人望塵莫及,即便時下的有些語文專家,可能也會難以“望衡對宇”。

  倘若一個聲音高喊著:“說這話是要負責任的!”那麼我就會撕去最後一片遮羞布高喊著:“不是‘可能’,而是絕對!”請看2006年杭州中考作文題:“著名導演張藝謀18歲時迷上了攝影,可在當時連吃飯都困難,哪有錢買照相機學攝影呢?於是,他瞞著家人,偷偷跑到城裡去賣血,一連去了5個月,終於攢夠了買一架照相機的錢。憑著那架照相機給他帶來的藝術積累,他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可以這樣說,是那架照相機或者那段賣血的經歷,給了他特殊的人生,鼓勵他不斷挑戰逆境,走上了成功之路,實現了人生價值。但當人們把羨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環的時候,往往忽視了他們成功的秘訣。請以‘成功的秘訣’為話題……”

  虛擬現實

  今天是2016年6月7日,非常榮幸能作為一名浙江考生看到我喜歡的作文題目,但也非常不幸我生得太早,居然還活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年代。所以面對這個題目,我是很決絕的,該不該接受VR,我的答案肯定是:該!為啥呢,因為VR將會顛覆一切,包括今天我不得不面對的應試教育。

  在我來參加高考的這幾天,一篇叫《90後貪玩CEO,被扎克伯格相中,創20億美元收購神話!》的文章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講的是美國虛擬現實龍頭公司創始人帕胖的故事,這哥們1992年出生的,15歲的時候就開始玩VR,20出頭就開始做公司,22歲被Facebook收購後身價飆升20億,堪稱一個傳奇。而我呢,15歲在幹嘛?在上補習班,在忙著做好思想準備上高中,因為如果我考不上一所好點的高中,我的前途就可能廢掉,所以在15歲那年,我放棄了我的興趣和初戀,聽媽媽的話,考上了全縣寄託厚望的高中,結果呢?三年之後,當24歲的帕爾默&MIDdot;拉奇在用VR引領世界的時候,我TMD在這個教室裡邊發牢騷邊想方設法考多兩分好能上一個像樣的大學。

  所以你們問我要不要接受VR,我是雙手贊成的,恨不得把腳也舉起來!

  VR雖然是一門新興領域,但已經存在這個世界七十多年的歷史了,它從我們的幻想走進了真實生活,隨著VR元年的到來,很多領域都會被它顛覆。別的不說,就拿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房地產,有個叫美房雲客的公司,可以讓你在你杭州的家裡遠端看海南的房子,而且感覺跟真實的一模一樣;又比如有個叫贊那度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叫“旅行VR”App,可以讓我這種窮逼不出門就遊天下。所以這麼一種神奇的新技術,我們為什麼要拒絕它呢?最最重要的,VR還可以顛覆教育,讓教育越來越平等,等到技術真正成熟之後,差不多到我兒子那一代吧,我相信他肯定不用來這裡參加高考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談到這個話題得從十年前出版的一本書說起,這本書叫《世界是平的》,出自一個叫托馬斯&MIDdot;弗裡德曼的記者,這哥們在書裡說到,隨著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平等,未來很多事情可能都透過網上就能搞定。比如一個美國的小女孩,想學中文,如果讓她去學校學很麻煩啊,而且老師還不一定專業,但透過網上,找一箇中國的叔叔,遠端就可以學,而且價格便宜。這個事情用在山區也同樣試用,偏遠山區不是經濟落後師資什麼跟不上嗎?好,只要政府給窮孩子配一臺公用電腦,就可以線上旁聽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課,這樣考試的時候,我們這些窮孩子比你努力還跟你們是同一個老師,肯定能趕得上你們這些城裡人了。

  但這事兒沒那麼快,托馬斯·弗裡德曼後來又寫了一本書,叫《世界又平又熱又擠》,因為發展得需要時間,然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PC電腦時代,很多體驗跟現實的線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對窮孩子這個體驗還可以,但是對於玩著IPAD長大的城裡人,會天天跟你叨逼使用者體驗,導致之前大規模的全球性線上教育普及沒那麼火了。但即使這樣,作為一個山裡的孩子,我依然得益於網易公開課,能在我17歲那年上了幾堂哈佛曆史課。

  但虛擬現實的到來,就不一樣了,虛擬現實以其牛逼的沉浸感著稱於世。只要帶上頭盔,就能進入了一個跟現實一模一樣的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被扎克伯格稱為下一代計算機平臺,你可以在裡面購物,在裡面社交,在面玩遊戲,當然,還可以在裡面學習。

  當虛擬現實技術成熟,未來的大學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少,全世界可能只剩下那些最優秀的大學了。然後這些大學是公開的,每個教室都安裝了虛擬拍攝裝置。老師正常來上課,但學生可能就不是直接來到教室了。可能一個哈佛的教授在哈佛教室裡講課,學生卻可能是在中國浙江舟山的一條小漁村裡,只要這個學生帶上VR眼鏡,就能穿越時空,瞬間感覺自己坐在了哈佛的教室裡,還可以四周看身邊的同學,遇到漂亮的妹子甚至可以勾搭一下,當然也可以跟老師互動了。當哈佛每個角落都安裝了VR攝像頭,那我也可以帶著我的俄羅斯女友在哈佛的草坪上挑逗那裡的“哈佛小松鼠”了。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哈佛還是北大,可能都是一個超級大學。因為上課活動只需要透過線上就能解決,你北大清華的線下名額你要全部留給北京的學生我所謂,只要在清華北大校園裡安裝滿VR裝置,以後全中國的學生都可以是清華北大畢業的。這個時候再也不用考慮什麼教育平等的問題了,也沒必要有高考這種把人折磨死的形式了。

  當然,現在的虛擬現實技術離上面描述的還差很遠,但今年已經是VR元年了,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在佈局VR。這一天肯定會到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一旦它到來了,目前這種應試方式不可能存在,我能理解目前的應試教育還是相對公平的,但VR能讓我們更加公平,公平到高考會變成一個歷史。

  所以回到作文的題目,你問我該不該接受VR,我怎麼會說拒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