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悟> 感悟中秋作文600字

感悟中秋作文600字

感悟中秋作文600字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神州大地,億萬人翹首仰望那照亮過中國五千年曆史、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詩文的明月,小編收集了感悟中秋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悟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題記

  中秋賞月,的確有詩意。而每當這是總想起一個與月亮有關的故事:

  從前有個癩蛤蟆,別看它醜,其實特有本事。比如:它能戰勝蠍子,這是因為它有獨門的絕招。故事中的癩蛤蟆知道是誰變的嗎?告訴你,是嫦娥變的——就是因為她偷吃了丈夫后羿的不死藥,就突然變成了極醜的癩蛤蟆。

  雖然這只是個童話而已,但是如花似玉嫦娥居然變成了極醜的癩蛤蟆,聽起來的確讓人挺心疼的。

  人圓

  中秋節我們全家一起去了順峰山公園賞月遊玩。望著天空中的一朵朵白雲,不時地從月亮上滑過,好像成了月亮的毛巾,擦去了月亮臉上的灰塵。月亮變得更亮了,猶如一個光芒四射的金盤子,月光照在我們身上柔和似棉,令我們好不快活呀!

  事圓

  中秋節之前的奧運會,舉辦得多麼成功,多麼圓滿。中國的奧運,世界的奧運。奧運讓我們忘記了戰爭,心懷和平!中國舉辦的奧運會讓世界的人們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中國的富裕,中國人民的熱情。每每中國奪金的精彩瞬間,全中國人民都在狂歡,他們的熱情感染了世界的人們!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是圓滿的!

  月圓

  再看月亮四周已經沒有了白雲,只剩下孤零零的月亮,看起來十分可憐。

  湖是月兒梳妝鏡。調皮的風兒不停得吹動湖面,把映入水中的月亮,一會兒變成破碎的蛋,一會兒變成旋轉的陀螺,挺像在跳舞。溫柔的月兒姑娘毫不怨言,任風兒吹動著她秀美的臉蛋,把小魚兒吐出的泡泡化作點點閃閃的珍珠。

  月亮越升越高,已經在高空中看我們狂歡。它俯視大地,把光輝揮灑。灑在房頂、湖面、草地……細細地編織著一個幽雅迷離的夢境……

  第二篇:感悟中秋

  仰望蒼穹,月牙兒又一次成了玉盤。在墨布似的天空中,那輪皓月之明、之亮。

  明亮的月亮好美,給我以寧靜。我彷彿只聽得見自己的心跳。

  啊!猛的記起,今天是中秋啊,月圓之際。此時的嫦娥是否也在那廣寒宮中欣賞這永遠也看不厭的明月呢?也許家家都在品嚐那幸福的月餅吧――那漂流在他方的遊子呢?也許,他們正倚著門,望著天上的月亮,滿腹鄉愁,但何處傾訴?也許,他們正手握鋼筆,在雪花那樣白的紙上,大倒思鄉之苦。也許,他們緊緊依偎在床上,抱著冷冷的被子悄悄淚流。

  不經意間,心中湧出莫名的酸楚。也許是能夠到遊子那顆炙熱的心,那分濃濃的情。

  "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的無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嚮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倍思親"的苦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切,這一句句,一字字,都勾勒出一幅幅思鄉圖。

  舉一個月餅,那麼圓,抬頭又望月,依舊那麼圓,可是要何時,天下的父母都能與子女團圓呢?唉,只能是一聲長嘆

  "媽媽,我要回來。"一個微弱的聲音從月亮上傳下來。"是誰在無力地叫喚?孩子,是你嗎?快會到媽媽的懷抱吧!"臺灣赤子,你也在家鄉,念家嗎?你要什麼時候才歸來啊?你的媽媽也是很想念你啊!

  臺灣與大陸有一水相隔,但始終隔不斷那濃於血的情。臺灣赤子漂流在外,心中的思鄉情如何傾吐?他一出生,便被擄去,沒有親口嚐嚐祖國媽媽甘甜的乳汁,,沒有親身體驗一下祖國媽媽溫暖的懷抱,沒有親自嗅嗅祖國媽媽的芬芳。唉,仍是一聲長嘆。

  天更暗了,四周更靜了,惟獨那輪月依舊那樣亮。月光灑落,印在我臉上,臉已溼透。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惟有痛哭。

  第三篇:感悟中秋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神州大地,億萬人翹首仰望那照亮過中國五千年曆史、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詩文的明月,並毫不吝嗇地給予許許多多的讚美……

  然而每個人都知道:月有陰晴圓缺。每個月只有一次月圓,每一年只有一次中秋,更多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月牙、是弦月、是凸月……儘管如此,沒有人因為月亮不是經常是圓的而批評她、貶低她、嘲笑她,而是耐心的等待她、期盼她,一旦她終於圓了,人們又是那麼熱情地讚美她、詠唱她……月亮是幸福的!

  我想:人的一生不也跟月亮差不多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缺陷,到逐漸完美,然後又逐步走向衰落,最終滅亡……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永遠是完美的!這一點也是任何一個明白人都清楚的。

  然而,在當今的教育中,責備求全卻又是如此的普遍,大到教育評價觀念(一個學校的升學率、優秀率、低分控制率……)、制度(偏科總要吃虧,即使語文數理化再優秀,英語不行,一科就把你拉下馬);小到平時的儀容儀表、行為規範、作業衛生……稍有不慎就會挨批評;甚至成績一向很好的學生,偶爾一次考不好,也常常不能被家長和老師接受……更何況那些學習成績差、行為規範又有問題的學生!

  置身於這種教育制度之下的我們這些教師,也是在難以時時做到“世人皆醉、唯我獨醒”,更何況有各種制度考評著你,於是,為學生一次忘了戴校卡、或忘了在檢查之前剪了指甲、或在升國旗那天早上穿長褲而對學生大發雷霆……

  如果我們能夠用對待月亮的心情來對待我們的學生——承認他們的不完美,期待他們的完美,幫助他們實現完美……那麼,許許多多的教育衝突,也許就沒有了!學生們的成功之路,不就更加充滿幸福感了嗎?

  第四篇:感悟中秋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更多的是和爸爸媽媽團結在一起。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在家裡,我們更是熱鬧非凡!我和家人一起在陽臺賞月。剛剛升起來的月亮傾洩下了一片清輝,月亮亮燦燦的,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白色。月光靜靜地灑在了地面上,整個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層銀色的光,鎮上像被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亮穿過了雲朵,將光輝灑在了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用銀子鋪成似的。它還將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風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了雲裡,一會兒又從雲中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了夢幻一樣的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是為了紀念嫦娥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還令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感情。使我不時想起了駐守邊疆的戰士在中秋節這個日子裡不能與家人團聚。

  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家裡裡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月餅大小不等,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媽媽就把月餅分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分多少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