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精華】祭祀作文集合七篇

祭祀作文

【精華】祭祀作文集合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祭祀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祭祀作文 篇1

  清明時節,也是人們為已故親人掃墓寄託哀思的時候。近年來,一些地方市場出售祭品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有紙腳踏車、電腦、轎車、別墅等。人們在焚燒這些祭品時,不僅汙染空氣,還會埋下火災隱患。掃墓者一定要強化防火意識,不帶火種上山,不在林區或雜草較多的墓地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發現火災隱患應主動排除,發現火情應立即報警,避免火災發生。

  獻一束鮮花,種一棵樹,同樣可以寄託哀思。

  倡導環保祭祀,共建美好家園。倡導市民改變傳統的骨灰安葬觀念,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積極採用樹葬等不佔地或少佔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提倡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反對亂埋亂葬及建設豪華墓、家族墓,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清明祭祀無論是選擇燒紙、燒元寶還是植樹、獻花、放風箏,那份思念的心是一樣的,但後者無疑更環保、文明,我希望以後這樣文明的祭祀方式更多一些,也讓清明節更“清明”。我相信,清明的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更為豐富、更加多彩。

  懷念故人,珍惜生者。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倡樹新風,保護環境,用文明祭奠的實際行動,共同度過一個文明健康、節儉環保、安全有序的清明節!

祭祀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

  清明本是農家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前後,天氣回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點瓜種豆的好機會,所以農家人喜歡清明。

  清明如果逢著三月初三,在南方一些地方,又是情人們郊遊唱山歌,表白愛慕之情的好時光,所以年輕人喜歡清明時節。

  今年清明恰逢三月初三,而三月初三據說又是華夏之祖黃帝的出生日,成為祭祖拜宗祠的最好理由,所以老人和權勢者喜歡。

  在清明祭祖,讓祭祖儀式成為一種例行的活動,那就演變成為清明節了,既然是節日,就會有很多的活動內容,什麼掃墓、踏青、植樹、放風箏、盪鞦韆、對山歌、飄燈籠,什麼射柳、插柳、戴柳、柳串固餅(固,應該是食字旁,加個固字,但電腦打不出此字,見諒)……等等等等。

  可惜現代人(不是歷史教科書的概念,指生活在當今現下之人)已經把清明和清明節、三月三混為一談了,更為糟糕的是,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把清明和寒食混為一談,把清明節和寒食節也混為一談,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現在的人,過清明就是掃墓了。但也有不願意去掃墓的,我的一位博友就專門寫了不去掃墓的理由,不管其理由成不成立,還是另有原因,但清明不去掃墓的人絕不在少數,我父母就從來不去,這是習俗觀念和家庭習慣問題,我當時給博友的回覆說:

  不去也行

  心中自有天國的墓

  去也無妨

  眼裡還有人間的情

  我的意思無非是說:去有去的理由,不去也一定有不去的理由,所以,去不去都沒關係,但必須具備懷念先人之心。

  我今天去了。

  我岳母是丹陽人,近幾年我都陪伴岳父母去祖墳祭掃,成了習慣。大清早出發,六點不到,天剛矇矇亮,路上果然不擠,但車輛也已經不少。九點剛過,就到了珥陵鎮珥城村,把車停在村委會,見了岳母的侄兒侄媳,閒聊幾句,就直奔村口西北方向的墳地而去。

  墳地是村民的,散落在一條小河的南岸,村委會早就說要遷,為了開闊河道,但至今未遷,據說是河道開闊了不能產生多少經濟效益,就擱置了。

  墳地的風水很好,面臨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背靠潺潺的小河,人來船往。岳母家的墳地,因為有侄兒在照料者,倒也整整齊齊,清明時節,正是油菜花開的好時節,一片黃燦燦的,多年前栽種的兩棵松樹,在墓碑的兩側也生長得鬱鬱蔥蔥,遠遠望去,煞是引人注目。

  祭奠很簡單,擺上供品,倒上酒,磕頭,燒紙,難免說些什麼,也就結束了。

  清明祭祖原本是一種文化,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在感覺成了一種形式,一種可走可不走的形式,這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回家途中,返程的車輛排成了幾公里長隊,上海段的收費處為了加快車流速度,只能是光收路卡不收錢。忽然想起幾天前寫給博友的一首《清明祭祀》(和杜牧《清明》),用來結尾正好。

  清明時節人紛紛

  上墳車流驚英魂

  一年一度家祭日

  滿腹心酸奈何村。

祭祀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上午我和哥哥、媽媽、爸爸、姥姥一起回老家掃墓。

  在路上,我發現路的兩旁有許多又高又粗的柏樹,大約有六層樓那麼高,大約有碗口那麼粗。抬頭一看,我驚訝地跳了起來,原來是像龍捲風樣的鳥巢,大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遠處就有一個,甚至一棵樹上還有兩個鳥巢,一邊走一邊數,一共有三十多個。我多想讓車停下來,在有鳥巢的樹上做個記號,等我放了暑假來看看鳥蛋和小鳥。

  我又發現柳樹不但發芽了,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多像媽媽辮的長辮子,十分好看;正在我欣賞風景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我哥哥想噦:“停車,我想噦。”可我爸爸卻說:“忍者。”不過,我和媽媽還是把方便袋準備好了;過了一會兒,我看我哥哥有點不對勁兒,就說:“不如快拿方便袋。”我們把方便袋撐住之後,我哥哥就嘩嘩地吐了,可能是我沒撐好,流到了我、我媽、我爸的褲子上,我爸真是倒黴透了,因為袋子漏了,他的褲子都溼了,於是我們急忙開開車門讓他站在外邊吐,他吐完之後我們又上路了。

  不知不覺到麥地,綠油油的麥子,微風一吹像綠色的'波浪;再往前走,看見了三個用土圍起來的土堆,原來那就是墳地;媽媽說:“這個就是你老爺的墳,前面的是你太老的,再前面的是你太太老的;媽媽小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都是你老爺省吃儉用供媽媽上學,才有今天,為了紀念他,每到清明節都來上墳。”媽媽嘴裡一邊說保佑全家平安,一邊從籃子裡拿出了紙錢和元寶,點燃後冒出了一股煙,好像那邊已經收到了,還有供品燒雞、香蕉、白酒等。我作了個揖,磕了四個頭。

  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飯,又玩了一會兒,就走了,在路上我睡了一覺,還做了一個夢,夢見老爺讓我吃香蕉,這一覺真長。等我醒來後問媽媽:“到濮陽了嗎?”媽媽說:“正好到了。”

  儘管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祭祀作文 篇4

  清明節前夕,我們三·四·五年級全體師生一起去大別山烈士陵園掃墓。

  一路上,我們懷著沉重·崇敬的心情邁著大步向前走。我的腦海中回憶起各位烈士在為了我們今天美好生活而奮鬥的情景,是多麼的壯觀,一些年輕的戰士們都無辜地犧牲了。想到這裡,我的心酸酸的,為無私奉獻的戰士們傷心,流淚。這是,突然天空不作美,下起了雨,雨點濺到我的臉上,打斷了我的思緒。我東張西望,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烈士陵園的大門口。

  只見“嶽西縣大別山烈士陵園”十個字格外醒目;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兩顆油亮的大樹,它們穿上了新衣服。我們隨機而上,當我上那百步梯的時候,我的腳步是那樣的笨重;紀念塔下,我們排好隊伍。首先,金主任宣佈悼念儀式開始,然後少先隊員獻花圈,接著少先隊員發言,最後老爺爺講解烈士事蹟,儀式結束。

  我們散開三三兩兩地去參觀烈士紀念館,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士的帽子,四大銅洋,馬鐙,手榴彈,衣物……哪些物品是多麼的陳舊,可是它們卻記載了烈士們打仗時的一些重要情節。那些偉人,英雄,烈士們的頭像掛在紀念館的四面八方。看著一張張照片,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動起來,我的心酸酸的,我第一次被這種情景感動。

  各位烈士們,你們太偉大了!你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去與敵人作鬥爭,有些烈士甚至只有十幾歲就把生命以及一切都獻給了黨。我自愧不如。沒有共產當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各位烈士們的英勇事蹟就沒有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烈士們,您們是創造新世紀的人,我在此感謝您們了。

  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學習好知識,將來報效祖國。

  各位烈士們,我在此代表所有的少先隊員向您們致敬了!您們的英勇事蹟將永遠銘記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

祭祀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我的爸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到了老家,我們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媽媽:“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為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媽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裡,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汙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我的爸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我的爸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透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祭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這雨天的清明,誰能不斷魂呢?

  當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道上,刺鼻的泥腥味不斷衝進我的鼻孔,遠處的一大片油菜花闖進我的視野,那油菜葉鬱鬱蔥蔥,鮮黃的花瓣經雨水打溼後,越發顯得嬌豔。爺爺的墓快到了,也許是因為想快點和爺爺談一下話吧,腳步便快了許多。泥巴就更戀我的鞋了,一踩一滑,彷彿在練滑冰。

  到了爺爺的墓前,姑媽已經開始在那裡向爺爺哭訴一些對他的想念,我的心底竟也泛起了一絲線形象姑媽那樣的漣漪,但眼淚還是忍住了。

  燒紙了,燃燒的紙屑好象我和爺爺打電話,傳達我們的心情,望著那離我越來越遠的紙屑,就打開了我對爺爺的記憶。

  小時候,爺爺的身體特別好,冬天了,他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還在冰冷的湖裡冬泳。並且說好他教我放風箏的,也一直沒學,現在心裡一直很慚愧,懂了什麼叫過去了就不能再有,也懂了什麼叫珍惜,懂了什麼叫慚愧。

  在這雨天的清明,讓我懂得了一份真摯的情感——珍惜。

祭祀作文 篇7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祭祖。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祭祖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祭祖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祭祖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