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名數的改寫教案設計
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單名數和複名數,在明確各種計量單位和單位間進率的基礎上,會進行簡單的名數改寫.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的方法,熟練的進行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
教學難點:
熟練的進行時間單位單名數與復.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1米=100釐米 1時=60分 1噸=1000千克
2.匯入 :【演示動畫“名數的'產生”】他們倆到底誰高?同學們想不想給他們做個裁判呢?好,老師一起幫助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名數、單名數、複名數.
(1)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位小朋友所說的1米30釐米,125釐米,32千克,30.4千克這些數有哪些特點?(即有數又有單位名稱)
教師指出:在計量長度、面積、重量、時間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如1米30釐米,125釐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
(2)觀察同學們說出的這些名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測量的結果,有數有單位;不同點:有的名數只帶有一個單位名稱,有的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
教師明確指出: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名數,叫做單名數;
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複名數.
(3)讓學生分別舉出單名數和複名數的例子.
2.教學例1.
(1)出示例1 3米=300釐米
教師提問: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1米=100釐米)
3米是多少釐米?5米是多少釐米?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說明:由米到釐米,是從高階單位到低階單位,要用高階單位前面的數乘以進率.
學生討論:比較轉化前後,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單位名稱變了,數的大小變了,實際的多少沒變.)
讓學生舉出幾個由高階單位轉化為低階單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