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池上》改寫作文

《池上》改寫作文

《池上》改寫作文

《池上》改寫作文1

  驕陽似火的夏日,火球似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樹枝上本是綠油油的樹葉,早已被太陽曬蔫,邊緣都捲起來了。只有知了精神十足,每天爬上樹梢,不厭其煩地大喊“知了知了”。

  突然,一個小女孩悄悄地將家門推開一條小縫,探出了一個俏皮的小腦袋,張望四周,瞧見沒有人,迅速擠出門縫。她一手提著竹簍,扎著兩條可愛的小辮子,蹦蹦跳跳地走向荷塘。她來到荷塘邊,找了一個小艇,又拿起艇上的竹竿,撐起小艇,划向一大片的荷花中。

  夏日裡的荷塘美麗極了,一片片碧綠如玉盤的荷葉襯托著一朵朵荷花,使荷塘充滿了生機。小女孩把小艇徑直撐到一朵大荷花面前,摘下一個大蓮蓬,摳出裡面的蓮子,輕輕剝開,迫不及待地塞入嘴中,輕輕一咬,她不禁讚歎:“啊,真美味!”隨後,她又採了幾個放在小艇上,準備帶回家慢慢品嚐。看著滿簍的蓮蓬,小女孩樂開了花,開開心心地返回岸邊。她以為自己行動隱秘,別人沒發現,可沒想到,那被小艇衝開的浮萍將她暴露了。

  路過的大詩人白居易看到了,隨口吟出了一首詩:“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池上》改寫作文2

  夏天的一個早晨,小牛娃的父母早早地就下地幹活了,臨走前看了看還在熟睡的小牛娃,推門出去了。

  隨著“吱扭”的一聲門響,小牛娃一個鯉魚打挺就翻身起床,一臉得意,臉都沒顧得上洗,就一手拿著衣服,一手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籃子翻牆出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昨天傍晚散學時,他路過一片荷塘,那裡飽滿的蓮蓬讓他垂涎三尺,於是一條妙計油然而生:何不趁早上無人,偷偷採來吃。

  一路興奮不已的小牛娃轉眼就來到荷塘邊,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幅大自然的作品:碧綠的荷葉連成一片,密密麻麻,好似一座天然綠橋。橋上還站著前來觀賞的“仙子”呢!真美!差點忘了他的“正事”。於是他四下一望:無人!真是天助我也。

  小牛娃麻利地跳上竹筏,順手採了一片綠傘似的荷葉做掩護,輕易地就採到了一籃子的.蓮蓬,便興高采烈地往回走。看他得意的樣子肯定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無人察覺吧!可是他哪裡知道隱藏自己的足跡,竹筏已經劃開水草,衝出一條水路。而這一切也落入大詩人——白居易的眼中,一首《池上》便千古流傳了。

《池上》改寫作文3

  夏日炎炎,池塘裡開滿了蓮花。你看:潔白的花瓣,有的只開了兩三片,有的花瓣全開了,當然,也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呢!讓人充滿期待!最讓人心醉的是那剛剛成熟的蓮蓬,多讓人眼饞呀!

  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娃,等乘涼的人們都走後,他就快速跑回家, 準備趁父母不在家,去池塘裡大吃一頓,好解解饞。

  他使出吃奶的勁兒才把小船推到水裡,他慢慢地滑動著船槳,不一會兒就到了池塘中央,池塘裡的蓮蓬大多是成熟了的,他心想:“這也太多了吧!應該帶一大堆回去吃,在這兒吃一小份,那可多好啊!”他左手扯下一個,放在衣兜裡,右手又拽下一個,扔在船艙裡。不一會兒,船上就堆成了一座小小的山。他邊採邊摘,偶爾也會抬頭看看四周,可靜靜的池塘上,沒有一個人打擾他,於是,它敞開肚皮,盡情地吃,一直吃到肚皮圓滾滾的,才心滿意足地躺下,睡了一大覺。

  夜幕降臨,小娃娃本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悄然離開,可他再聰明,再想隱藏自己的痕跡,也不知道它船後的浮萍暴露了它的痕跡:它們悄悄散開,露出一道水痕。

  文采飛揚的白居易知道了這一切,就寫了一首詩《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池上》改寫作文4

  隨著第一聲知了的鳴叫,那炎熱的夏天就來臨了。池塘裡,一個個又大又綠的荷葉,就如同一把綠傘,又好似一個大玉盤。池塘裡的荷花個個都是千姿百態。有的才展開了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時,在那密密的荷葉間冒出了一個小腦袋。原來是帥仔呀!只見他身穿紅衣,手拿竹篙。還不時東看看,西瞧瞧。看他那鬼鬼祟祟的樣子,肯定是瞞著大人來的吧!為了避免大人的發現,於是,他就把那大大的荷葉反扣在頭頂上。

  他劃呀,劃呀!被他劃過的水面已盪漾起一圈圈小圓暈。他邊劃邊東看看,西瞧瞧。看看這邊好看,悄悄那邊漂亮。這時,他發現一處到處都是白嫩嫩的蓮蓬,他欣喜若狂。

  “撲通”一聲,他跳入水中,踩了一個蓮蓬,就朝著船艙扔去。就這樣,他越採越起勁,竟整整採了一船艙。突然,他似紅魚躍上岸似的跳上了小艇。看著這些美味的蓮蓬,他饞得直流口水。看著這些收穫,他高興得唱起了“採蓮之歌”

  可是,他就想找樂了,卻忘了要隱藏蹤跡,那浮萍已留下 一條“尾巴”。這時,在池塘邊觀看已久的白居易吟誦道:

  小娃撐小艇,

  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池上》改寫作文5

  夏日炎炎,池塘邊,有一個小孩子頂著一大片荷葉——他的“遮陽帽”在樹下懶洋洋地躺著。

  忽然,他一抬頭看見池塘的遠方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蓮蓬,他想:“等大人們走了,我就可以偷偷去採蓮子吃啦!”

  不到一會兒,大人們走啦!小孩慌慌張張地推出小船,小船太沉了,儘管他使出吃奶的勁兒,小船依然不聽使喚。終於,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船推進池塘裡了。

  他敏捷地一躍,跳上小船,小船划進池塘深處,瞧!這兒可都把他看得眼花繚亂了:

  荷葉碧綠,荷花潔白,更多的荷花已經結了蓮蓬,真讓人垂涎欲滴。他看看四周,空無一人,就毫無顧忌地開始採摘,左邊扯下一個,塞進嘴裡。右邊又拽下一個,嗯,嘴裡還沒吃完,先放進船艙裡......不一會兒,小船上的蓮蓬就堆得像一座小山,孩子心滿意足的準備離去。滿載而歸的他真是喜笑顏開,卻不知怎樣將自己來過的蹤跡藏起,他原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他想:反正天快黑了,大人們看不見我吧!

  可是,他小船後的浮萍卻緩緩地讓出一條道來,“出賣”了他的行蹤。

  回家後,父親責怪他晚歸,不光捱了頓罵,還被打了十大板。

  這一切,正巧被路過此地的白居易看見了,詩性大發.於是,就寫出了流傳至今的《小池》: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池上》改寫作文6

  夏日,火辣辣的太陽焦烤著大地,沒有一絲風,枝頭一動不動的,知了正不知疲倦地歡叫著。池塘裡漂滿了碧綠色的浮萍,荷葉圓圓的,像一個介碧綠的大圓盤,在這些“大圓盤”之間長滿了荷花,有的完全盛開,露出中心的蓮蓬、有的才張開兩三片花瓣,還有的只是一支獨秀的花苞。岸邊的柳樹陰下有一條纜繩繫著的小船。

  池塘邊有一間茅草屋,屋裡的大人們都在午睡,只有一個七歲的小孩總中睡不著,他不敢告訴父母,就偷偷地溜出去下塘採蓮了。只見他身著紅色的衣褂,深色的短褲,顯得格外機靈。小男孩來到池塘邊的柳樹下,彎下腰解開樹上的纜繩,縱身跳到了船上,他拿起竹篙一撐,船便離開了河岸。

  船兒在水中緩慢地漂動著,小男孩彎下腰,摘了一片最大的荷葉頂在了頭上,又把船向一個大蓮蓬靠了靠,伸手就把它摘了下來,取一顆蓮子放在嘴裡嚐了嚐,哇,真甜!小男孩又採了幾個,趕忙撐船到岸邊,胡亂地把纜繩重新系回樹上,把蓮蓬藏了起來。

  這時,小男孩的父母醒來,卻不見了小男孩,擔心他下塘採蓮,就來到池塘邊尋找,正巧遇見小男孩,母親質問道:“幹什麼去了?”小男孩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我去上……上……上茅廁去了。”父親半信半疑,抬起頭看了看水面上分開的浮萍,小男孩瞅著父親的神色,無話可說了,保證永遠也不獨自一人下塘採蓮了。

《池上》改寫作文7

  一戶人家裡有一個可愛的五歲小娃娃到自己家的小池塘裡去採白蓮了。

  今天,小娃的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都出去了,只有小娃自己一個人在家。小娃特別喜歡自己家池塘裡的白蓮。他三番五次地問媽媽:“媽媽,我可不可以採幾個白蓮呀?”可是媽媽每一次的回答都讓小娃覺得沒有了希望,說:“如果你在小艇上一不小心掉到水裡怎麼辦,又沒有人救。”

  今天,小娃終於有個機會去採白蓮了。真巧呀,今天正好是婦女節,小娃想:今天是婦女節,我可以撐著小艇到水裡去採幾個白蓮,等媽媽和奶奶回來了之後,我就給她們一個特別大的驚喜。想到這裡,小娃笑了。

  小娃把家裡的小艇拖了出來,拖到了池塘裡,然後自己跳進去,隨手拿了一個船槳劃了起來。小娃家池塘裡的白蓮可是多得數不過來。這還不算什麼,更驚人的是池塘裡的綠色浮萍,乍一眼望去,池塘滿是一片綠色,從遠處看來,真像一片嫩綠色的草地。有船在上面劃,看起來像“草地”裂開了一條縫。

  小娃划船非常熟練,他在池塘裡挑來挑去,終於選了兩個非常好看的白蓮。為了讓白蓮更加好看,他又從別的白蓮上面取下了好幾個白色的小珠珠。小娃又想:哈哈,這一次,媽媽肯定不會說我的,因為我有禮物要送給她。你瞧,小娃正在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興。可是,小娃不知道怎樣隱藏蹤跡,所以,池塘上的“綠草地”被小娃“劃開了一條裂縫”。你也是知道的,想要讓浮萍恢復原來的樣子,那可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

  這時,門鈴響了,媽媽來了。

  小娃沒有把事情說出來,而是遞給了媽媽和奶奶一人一隻白蓮。這一次,媽媽沒有說他,反而給了他一個擁抱。

  告訴你,小娃採白蓮的時候,頭上還戴了一頂“綠帽子”,“綠帽子”就是池塘裡的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