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作文1100字
劉老師一直教小學畢業班的語文。臨近六一兒童節了,劉老師總會選擇這個時候給學生們佈置作文,是兒童節最後一篇作文。距兒童節還有三天,她就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長大做什麼?》。在她上小學時也做過這樣的作文,那時候她就有一個理想,長大了當個人民教師。結果真的當上了,而且一當就是三十年。
就這樣她老了。可學生每屆都是新的,一茬又一茬。已經長大了的究竟在幹什麼,做什麼事,她不全清楚。沒有長大的呢?透過作文,她傾聽到孩子們的心聲。
六一兒童節前日,劉老師在市裡參加了一個關於小學畢業生教研的座談會,她的發言震動不小。她認為小學生的理想教育應該貫穿在每一節課堂裡,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應該體現在所有學科裡。像教作文寫作,老題目照樣能寫出新內容。有人抱怨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不錯,但人總是要有理想的。會上她堅持了自己的看法。
晚飯後,劉老師就坐在一大摞本子前,認真地批改作文。這是昨天作文課上佈置學生做的。開啟第一本,字寫得龍飛鳳舞。
“我長大後想當大經理,賺很多很多的錢,像我爸爸那樣坐小汽車,住別墅,最好也配個女秘書……”
劉老師重重地嘆了口氣,把它推到一邊去。再看第二本。
“我長大了要當個女科學家,像居里夫人。可我們全家人都不同意。爺爺奶奶說:丫頭片子識得幾個字就行了,將來有了婆家把家當好,把財理好是正道。爸媽說: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
字跡非常清秀,劉老師一口氣讀完它。她的.眉間卻打起了結,鼻翼上佈滿了一層細細薄薄的汗水。這幾年,孩子們的心靈也受到了汙染,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時,她和同學們個個單純得不得了,理想遠大,又符合各人的實際情況。難怪下午的會議上會有人和她爭論呢。她又拿起第三本。
“我長大一定要考上大學,跳出‘農門’,躍進‘龍門’。我是農村的學生來城裡借讀的,爸媽為我花了那麼多的錢,將來我一定要把他們接到城裡來……”
這個叫許心荷的女生雖說講了大真話,而她卻不能給她打分。
劉老師想,格調不高的三篇放在一起或許是個偶然。於是,她便從中間任意抽出一本。先看封皮,兩個醒目的筆跡映入眼簾:任靜。想起來了,就是坐在最前排的那個大眼睛黃頭髮的女孩,她長得很可愛。那麼她長大後,又想做什麼呢?只見裡面是這樣寫的——“我長大後,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像我媽媽那樣。她雖然是個‘下崗嫂’,從農場把雞蛋拿到農貿市場賣,辛苦一天只掙到十幾塊錢,可她心裡很充實。有一天,她在去農場的路上拾到五千塊,她毫不猶豫地交給了當地派出所……”
這回,劉老師笑了,笑得很開心。但她同樣沒有打分。
第二天,劉老師把作文薄一一發給學生後,只說了一句話:“明天是六一兒童節,放假了,這篇作文,帶回去請你們的家長打分吧!……”